在曹魏嚴格的監察之下,司馬家為什麼能有三千死士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眾所周知,在三國之後,司馬家篡取了曹魏的政權,建立了晉朝取而代之。

想要推翻一個朝代,一番精心的謀劃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但同樣的道理,手裡擁有一定的兵力也是必須的。

畢竟有了上好的計策,還得有人去執行才有可能會取得成功,這兩者缺一不可。

由司馬懿發動的高平陵事變為日後晉朝的建立奠定、夯實了基礎。

在這起事變的過程中,司馬家所豢養的三千死士功不可沒,甚至於可以說是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但是在當時曹魏是主,司馬是臣的現實情況下,曹魏對臣子的監察是極為嚴格的。

在三國鼎立局面形成之後,曹氏集團便早早的定下了規矩,但凡大臣家中擁有鎧甲超過十副的,一經發現當以謀反罪論處。

至於豢養死士,那就更不用說了,不單單是曹氏集團,這是每一個封建王朝都忌諱的大事情。

就在這種極其嚴苛的情況下,司馬家的死士竟豢養了三千之眾,難道是曹魏對臣子的監察失靈了?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打江山易,坐江山難。

縱觀整個封建王朝的歷史,幾乎每一位當權者都沒有放鬆過對臣子的監察。

魏國的曹氏集團自然也不會例外,尤其對於司馬家,從曹操到曹丕,再到曹叡,每一代魏國的一把手都對司馬懿不放心,監察力度相較於其他大臣只能是有之過而無之不及。

其實說到底,司馬家能夠「神不知鬼不覺」的豢養三千死士還要歸功於大將軍曹爽。

​魏明帝曹叡去世之後,傳位齊王曹芳,還任命了曹爽和司馬懿為輔政大臣。

在曹叡死後,他一直打壓的曹氏宗親又開始以大將軍曹爽為首,活躍了起來。

沒有明帝的壓制,他們仗著自己是宗親貴族,便開始變本加厲的飛揚跋扈,目中無人,更是排擠朝臣、士族。

再加上曹爽的暗中支持,過了不久,魏國的軍政大權就都被宗親們把持在了手裡。

這時候,不是宗親的大臣們就開始不樂意了,兢兢業業的操勞了大半輩子,好不容易在明帝的支持下手裡攥住點權力了,現在又被奪走,在朝堂上還處處受到宗親的排擠,這讓他們一時間難以接受。

但即便不樂意也還是無可奈何,畢竟人家才是宗親,畢竟人家手裡握有兵權,斗是不可能斗得過的。

魏明帝

​漸漸地這些受到排擠的朝臣、士族們便將希望放在了同樣遭到不少排擠的司馬懿身上,希望身為四朝老臣的「冢虎」司馬懿能夠讓自己再翻過身來。

此時此刻,對於司馬懿,他們多少有些同病相憐和救命稻草的意味。

正是出於此,對於司馬家的所作所為開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還時常替司馬家打打掩護,有極少數甚至施以援手。

​就是在曹氏宗親與朝臣、士族們的利益衝突中,司馬家得到了機會。

最終,司馬家在曹魏嚴密的監察之下,豢養了三千死士,發動了高平陵事變,推到了大將軍曹爽的宗親勢力,也為後來推翻曹魏建立晉朝做了鋪墊。

感謝觀賞!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互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看三國後期曹氏是如何一步一步的斷送掉政權的

眾所周知,曹操是三國時期一代梟雄,一手建立起來的魏國是最有希望結束三足鼎立、完成國家一統的政權,他一生都認為他的敵人只是吳和蜀,其他人都不配稱英雄。但曹操萬萬沒想到,在他死後短短45年,他的謀士...

司馬懿與曹魏政權究竟是什麼關係?

「煮酒論英雄,話談三國。「6月22日起,《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將在江蘇衛視、安徽衛視、優酷視頻播出!作為曹魏時期的重臣與晉王朝的締造者,司馬懿是斷代史和各種專門史無法迴避的人物。但關於司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