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政變殺曹爽奪權,曹氏宗親為什麼不反抗?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曹氏宗親,大體來說,至少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曹操的嫡系子孫組成的、血緣關係比較近的親屬,也就是曹魏的宗室。
曹操是獨子,但曹操的兒子不少,光史傳記載的就有二十多個,最小的曹操死的時候才只有三歲,是由曹丕撫養長大的。
另一種,就是曹操的同宗,主要是曹氏和夏侯氏。
夏侯氏包括夏侯淵、夏侯惇、夏侯玄、夏侯尚等,曹氏包括曹仁、曹洪、曹休、曹真、曹爽等。
這個圈子相對來說,可以算是曹魏的外圍宗親。
曹操時期,在各個主要戰區掌握兵權的,都是曹氏、夏侯氏的外圍宗親。
比如曹仁在荊州,曹休在合肥,夏侯淵在長安。
曹操後期,隨著自己的兒子們開始長大,曹操開始有意識的培養自己的兒子掌握軍權。
比如安排曹彰率軍北征,在曹操生前最後一次出征漢中,即將撤回的時候,徵召曹彰到長安前線,就是有意將關中的軍權交給曹彰來掌握。
關中對曹魏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雖然人口遠不及關東地區,但在軍事上差不多相當於半個曹魏,至少是三分之一,所以史傳上說司馬懿出鎮關中,是「分陝之任」。
但是,曹操沒有來得及完成這個安排,就去世了,曹丕繼位。
因為曹操晚期發生過儲位之爭,也導致了曹魏陣營內部的分裂。
曹操死後,曹彰回去奔喪,又問曹丕「先王璽綬何在」,有意爭奪繼承權。
這兩件事都導致曹丕對自己的兄弟失去信任,不願意給他們過多的實權。
所以,從曹丕開始,隨著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一代人逐漸老去,曹丕用來接替他們掌握軍權的事曹真、曹休、夏侯尚等人,而沒有繼續沿著曹操晚期的思路繼續走,有自己的兄弟來掌握軍權。
而對他自己的親兄弟們,曹丕不但不給一實權,反而不斷打擊,乃至相當於將他們軟禁起來。
為此,曹植在曹丕時期曾多次上書表示反對,希望能夠相信自己的親兄弟們,眾建藩輔,夾輔王室,但曹丕始終不為所動。
到魏明帝曹叡時期,情況開始出現了一些變化,司馬懿開始由文入武,出鎮方面,東抗孫權,西拒諸葛,北滅公孫,都是司馬懿領兵完成的。
司馬懿在軍隊的勢力開始逐步擴大。
而且,一些曹操時期的曹魏元老功臣,也就是司馬懿原來在曹操時期的丞相府同事們,也都開始獨擋方面。
與此同時,明帝繼續延續曹丕打壓宗室的政策,加強對宗室的控制,但在戰區最高長官的人選上,雜用一些曹氏、夏侯氏外圍宗親,比如曹真和曹休,在明帝時期都處於非常重要的地位。
還有夏侯玄,曾擔任中領軍,也就是負責宮廷和皇帝警衛的部隊的長官。
曹真死後,曹爽也受到了重用。
曹丕臨死時,指定了四位輔政大臣,包括曹真、曹休、陳群和司馬懿。
但到明帝臨死時,當初的四位輔政大臣中,只有司馬懿尚在人間。
明帝對司馬懿並不完全信任,也意識到長期打壓宗室,帶來的結果是大權旁落,王室顯得孤掌難鳴,容易出現權臣。
所以,明帝制定的第一套託孤大臣名單中有曹操的兒子燕王曹宇,而沒有司馬懿。
由於長期實際上處於被軟禁狀態,並不參與實際的政治運作,在朝廷也缺乏有力的支持者,燕王曹宇沒有敢接受這個安排。
明帝最後仍然安排有外圍宗親曹爽和司馬懿共同輔政。
因此,從這個角度說,司馬懿在政變中推翻曹爽獨攬朝政的時候,曹魏的宗室本身因為長期被軟禁,沒有什麼能力進行有效的反抗。
而曹氏、夏侯氏外圍宗親集團中,曹爽就是領袖,惟曹爽馬首是瞻。
曹爽政治經驗的缺乏導致了全盤失敗,之後,本在關中擔任征西將軍、掌握方面軍權的夏侯玄也被司馬懿一紙詔書召入朝廷,夏侯氏唯一富於軍事經驗的夏侯霸倉皇投奔蜀漢,曹氏、夏侯氏的政治勢力也因此被司馬懿一舉消滅。
在這之後,忠於曹魏的一些元老重臣還曾經發動過一些反對司馬氏的行動,比如淮南三叛,第一叛的王凌就是司馬懿在曹操丞相府的老同事,在司馬懿臨終前不就,以為司馬懿當時已經無力率軍出征,試圖反叛,擁立曹操的兒子楚王曹彪。
結果剛一起兵,司馬懿力疾而起,親赴前線,撲滅了叛亂。
之後,又以楚王曹彪被叛亂利用為藉口,將曹魏宗室全部集中到京城洛陽來,以便於監管。
這時候,司馬氏已經完全掌控了朝廷局勢,軍權也基本上都由司馬氏親信掌握,曹氏宗室也就徹底失去了反抗能力。
備註: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儘快刪除相關內容。
盤點三國:曹氏、夏侯究竟出了多少名將?為何被司馬轉了空子?
如果熟讀《三國志》,我們會發現,董卓、呂布等這些曹魏的敵人都被列入了《魏書》,而在眾將星雲集的曹魏,一樣有著無數的名將被單獨立傳。而作為曹魏的奠基曹氏、夏侯氏,究竟有著多少名將被單獨立傳呢?而作...
最無奈的一代明君,明知這個權臣有貳心,卻只能安排此人輔政
這一年多熱播的《軍師聯盟》和《虎嘯龍吟》是以司馬懿人生軌跡為主線,勾畫了漢末三國的宏偉歷史。在劇中的司馬懿與以往三國題材劇集不太一樣,他並非臉譜化的奸雄形象,而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一個在政治風雲...
曹魏宗室子孫眾多,為何後期卻難堪大任,原因很簡單
文|小河對岸 三國初期,論宗室的人才,曹魏最為鼎盛。論文學成就,「建安三曹」是當時最高文學的代表。而論軍事才能,曹操本就是漢末三國時期最為傑出的統帥,諸葛亮在《後出師表》中寫道:曹操智計,殊絕於...
三國末期,司馬篡魏,曹氏、夏侯氏宗親為何碌碌無為?
原創:杜少爺 禁止轉載 據陳壽《三國志》記載,曹氏、夏侯氏同為沛國譙人,世為姻親。《曹瞞傳》中稱曹操的父親曹嵩本姓夏侯。因此書是三國吳人所做,對曹魏多有詆毀,故此說法可信度不高。但兩家確實世代交...
終為自己做嫁衣,歷史上兩次最成功的政變
司馬懿的高平陵之變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馬懿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曹丕臨終時,令司馬懿與曹真等為輔政大臣,輔佐魏明帝曹睿。明帝時,司馬懿屢遷撫軍大將軍、大將軍、太尉等重職。明帝崩,託孤幼帝曹芳以司...
曹叡臨終時打算用五個宗親輔政,為何最後只有曹爽輔政?
曹叡臨終時原定的輔政團隊是由燕王曹宇,也就是曹叡的叔叔領銜,曹真的兒子曹爽,曹休的兒子曹肇和曹操的養子秦朗,加上夏侯獻,五個人共同輔政。這個班子很顯然是一個曹氏夏侯氏集團核心成員組成的元老院。曹...
曹魏亡國之因,論及根源,或許還在曹操這裡
曹魏亡國原因自然很多,若論及根源,或許還在曹操這裡。曹操崩於洛陽後,魏國出了點內亂。曹丕還是很有手段的,安撫宗親士族,妥善處理彰、植,鎮壓了一些小的反叛,穩住了局勢和王位。曹丕在那篇文采斐然而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