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統生前給劉備出了三個計策,可惜劉備一時糊塗,諸葛亮才這麼累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國時期,動盪不安。
可越是在這樣的年代,總是有一些名留青史的英雄豪傑登上歷史舞台。
說起劉備身邊的各路英才,大家想到的最多就是諸葛亮,很少會有人想起那個"臥龍鳳雛,得一而安天下也"的龐統。
可是,龐統這個人的存在,真的為劉備分擔了不少的事情。
人們總是用鞠躬盡瘁來形容諸葛亮,其實有的時候用來形容龐統也是可以的。
龐統早年的時候,並不是劉備麾下的一員大將,只不過是一個以從事的身份試守耒陽縣令。
魯肅知道龐統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於是,魯肅便把龐統舉薦給了劉備。
劉備也是一個求賢若渴的人,而且劉備也需要人才來壯大自己的隊伍。
龐統的到來對劉備來說無疑是一件好事。
龐統是個不可多得的謀士。
他提出的"隆中對"規劃,更是為劉備以後平定天下實現一統提出了戰略。
在龐統以及劉備周圍英才努力之下,劉備實現了"隆中對"的第一步,取得荊州,站穩了腳跟。
也正是因為這樣,劉備對於龐統的欣賞程度越來越高。
於是,他就封龐統為軍事中郎,和諸葛亮平起平坐。
在這些仁人志士得努力之下,劉備在當時的局面占據了一段時間的優勢。
只要劉備和孫權強強聯合,就有很大的可能興復漢室。
為了實現自己大一統的夢,劉備選擇了和孫權結為親家。
娶到孫權的妹妹之後,劉備的下一個目標就是拿下益州。
當時益州的劉璋實力不濟,隊伍弱小,劉璋必須依靠更大的樹才能生存下來。
此時的劉備無疑是他最好的選擇。
也正是因為他選擇了劉備,恰巧給了劉備拿下益州的機會。
說到這裡呢,我們先來說一下這個軍事中郎這個職位有什麼作用。
一般的軍師呢是只提供軍事謀略。
軍事中郎不僅僅提供軍事戰略,還要統御兵權。
劉備設立了兩個軍師中郎,自然是將兵力分成了兩部分。
諸葛亮率領的那一部分負責留守荊州,鞏固後方,而龐統率領的那一方則輔佐劉備,進占益州。
為了攻下益州,龐統給劉備出了三個計策。
上策是排除一支部隊,從小路包抄,肢解和敵方來一場面對面的正面較量。
中策是劉備方假裝逃跑,吸引對方的楊懷、高沛前來追趕,然後設下埋伏趁機解決了他們。
這下策就是退還荊州,做好一切完全的準備之後,再來攻打益州,一舉拿下。
劉備自然是不同意下策的,已經來到了這裡,怎麼可能打道回府?而且,時機不等人,戰場上的形式瞬息萬變,誰知道明天的戰場會是什麼局勢呢?這下策自然就被劉備排除了。
這上策,在劉備看來時間太過倉促,估計準備的不是很充分。
將其中利弊考慮個遍,劉備覺的執行中策才是最穩妥的打算。
可是龐統卻有不一樣的看法。
他覺得執行上策才是最好的選擇。
執行中策的話,容易打草驚蛇,風險性是極高的。
可是,劉備執意執行中策,手底下的人只能照做。
事情進展的一直很順利,劉備在龐統的配合和勸誡下,一路過關斬將,劉備甚至看到了自己光復漢室的光明未來。
然而,他的軍隊還是被發現了。
楊懷,高沛沒死,劉備此次的竹籃打水一場空。
一場空也就算了,也就是在這場戰爭中,龐統於落鳳坡被亂箭射中,戰死沙場。
劉備極為痛惜,一說到龐統就流淚。
為了追悼龐統,他追賜龐統為關內侯,封其諡號為靖後!
劉備對於益州有太大的渴望,以至於他在採取作戰策略的時候失去了該有的理智。
龐統的離去,無異於斬斷了劉備的一隻臂膀。
如果,他聽取龐統的建議,他可能會實現自己的夢想,光復漢室。
那樣的話,或許,歷史將會是另外一番光景。
劉備在西蜀待了一年才跟劉璋鬧翻,他幫劉璋攻打張魯了嗎?
建安十六年12月,劉備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應劉璋之邀,率領精兵從公安(今湖北公安)出發,到達益州的巴郡(今重慶)。一路上,劉備的部隊暢通無阻,受到當地官員的熱情款待。蜀中多年未遭兵亂,人民非常富裕...
劉備伐吳,為何諸葛亮選擇沉默,反而是趙雲直諫反對?
文 | 江隱龍 如果說赤壁之戰前,漢末以來的亂局正在朝著統一的方面穩步向前,那當孫權借南郡於劉備之後,諸葛亮「隆中對」所構想的三足鼎立從此有了實現的可能。劉備占據荊州一郡後完全阻斷了揚州與益州的...
三國時期「臥龍鳳雛」齊名,龐統真的有那麼厲害嗎
三國時期,戰亂不止,然而民間卻流傳一句話「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這即使老百姓對於戰爭的厭惡,對於和平的希望,同樣也是對於諸葛亮和龐統個人能力的認可。然而,諸葛亮雖然沒有能夠協助劉備、劉禪一統...
魯肅是老實人麼?從《榻上策》看出一代軍師戰略大家的超遠眼光!
魯肅,字子敬,安徽人,和周瑜是老鄉,也是三國著名的戰略軍事家,政治家,繼任周瑜位置的水軍大都督,東吳四英將排行第二,也是東吳皇帝孫權中期最重要的謀士參謀長,力主和劉備軍事集團建立聯盟的外交家。
龐統獻上中下三策取西川,為何劉備只取中策而不取上策呢?
三國時期,水鏡先生對劉備說過一句話:「臥龍鳳雛二者得一可安天下!」後來劉備也確實得到這兩位三國的頂級謀士,此二人對他後來蜀國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幫助。作為能與「臥龍」諸葛亮齊名的謀士,「鳳雛」龐...
諸葛亮的《隆中對》,為何最終敗給了魯肅的《江東對》
文|小河對岸劉備在遇上諸葛亮之前,雖有英雄之志卻無明確的戰略規劃,以致其年近半百而事無成。直待諸葛亮在隆中為劉備謀劃了奪取荊州、益州之地以為基業的戰略規劃,才使得劉備如撥雲見日而茅塞頓開。
文書三國|隆中對:諸葛亮之謀弱於魯肅,三分天下靠周瑜早死
文 | 江隱龍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劉備在夷陵之敗後退守魚復,將魚復改為永安。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在劉備死後為防孫吳西進,在永安布「八陣圖」以禦敵,並成功籍此困住了陸遜。這一段見於第八十...
龐統三十六歲英年早逝,落鳳坡隕落真鳳凰,他的死引眾人連連嘆息
三國時期是個群雄並起的年代,三國中武將中呂布關羽典韋這是武將中較為出名的存在,當然關羽趙雲張飛等人也是三國中鼎鼎有名的存在,但是除了呂布第一無可厚非外,其他人互有勝負,所以說武將的排名是筆糊塗帳...
益州之戰時龐統給了上中下三策,為什麼劉備選了中策而不選上策?
劉備攻成都是在和劉璋反目之後的事情,當時他向龐統問策,龐統就給出了三個主意,分上中下三等。上策就是趁著劉璋還沒反應過來,晝夜奔馳不停直攻成功;中策就是佯裝會荊州,然後把白水關的守將騙來殺掉,拿下...
龐統獻計:劉備取成都為何不用龐統的上策
龐統(179年-214年),字士元,號鳳雛,漢時荊州襄陽(治今湖北襄陽)人。東漢末年劉備帳下重要謀士,與諸葛亮同拜為軍師中郎將。與劉備一同入川,於劉備與劉璋決裂之際,獻上上中下三條計策,劉備用其...
劉備三次勸說走大道,龐統偏偏走小路,最後中箭身亡落鳳坡
公元211年,劉璋在張松和法正的建議下,邀請劉備入川幫助自己對付張魯。於是劉備任龐統為軍師,親率數萬大軍進入益州。劉備的真正目的是奪益州,自然不會出兵漢中。一路上行軍緩慢,還經常施以恩德,以收復...
正史中說龐統之才遠勝諸葛亮,若他不早逝,蜀漢早一統天下了
不僅僅是在三國時期,哪怕是在中國歷史上,《隆中對》也可以說是一個水平超高的集團的發展戰略,同時這是《三國志》當中明確記載的,並非演義杜撰。只是劉備的態度,十分引人揣摩,演義當中說劉備「如撥雲霧而...
龐統給劉備出了一妙計,可惜劉備沒採納,否則諸葛亮也不會那麼累
三國時期,當曹操敗於赤壁之戰,退回據點躲著的時候,劉備占據著三國中的相對優勢,因為他自己還占著一塊荊州,只要計劃實施順利,跟孫權關係處理好,藉助孫權的力量,興復漢室也不是沒有可能。
悲劇英雄「鳳雛」龐統,都是相貌醜陋惹的禍
熟讀三國的人都知道「臥龍鳳雛得一便可得天下」這一經典推銷語,可後來劉備兩者皆得也未得天下。龐統出兵益州中途隕落,孔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兩個不世奇才也沒能拯救頹危的漢室,令後人不禁咦噓。諸葛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