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三國話權謀(56):龐統的三策與劉備的選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龐統的上中下三策。

龐統(179年-214年),字士元,號鳳雛,漢時荊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

三國時劉備手下的重要謀士,與諸葛亮同拜為軍師中郎將。

與劉備一同入川,於劉備與劉璋決裂之際,獻上上中下三條計策。

上策,暗中選擇精兵,日夜行軍進攻成都;中策,劉璋手下最重要的將領是楊懷、高沛,手下兵馬甚多,並且一直很提防劉備,多次上書建議劉璋驅逐劉備。

龐統認為劉備可以藉口荊州有急事準備回軍,藉此召見,趁機除去二人;下策,退回白帝城,等待時機。

最後,劉備選擇了龐統的中策。

應該說,劉備的選擇是很明智的。

劉備入川龐統獻的三策是按照軍事角度排序的。

而劉備的選擇是按照政治角度,如何順利接掌西川政權排序的。

龐統給出的是軍事上可行的三策,相當于海選,劉備在軍事可行的前提下選擇政治最優之策。

龐統從戰役層面來考慮,想以最快的方式取得成都;而劉備是從戰略層面考慮問題,既要奪取成都,還要考慮獲取益州全境,將荊州和益州連成一體。

所以在劉備看來中策實際最為穩妥有利。

因為劉璋還沒打算跟劉備撕破臉,所以是要送他走的,他佯裝回荊州,白水關守將前來作別,兩人本就敬佩劉備的威名,只要他們來,不管是殺也好,收編也好,總之白水關拿下了,後面的就好說了。

所以劉備才會同意了這個中策。

而且劉備入川,劉璋手下的張松和法正等人其實有暗中支持,張松暴露後,被劉璋殺掉。

白水關守備因為不能把文書傳送給劉備而被殺掉,

劉備一邊進入關內,一邊收編軍隊,朝著成都進軍,在雒城,劉備圍而不攻,一年後雒城破,劉備來到成都城下,十幾天後劉璋出城投降。

所以,事實也證明,劉備選擇的中策是非常有利的。

劉備選擇圍而不攻,也是讓劉璋不能分兵,給了諸葛亮、張飛等人攻城略地的時間,等到拿下成都,益州的大部分城池已經掌握在劉備手中了。

鳳雛為劉備出三策攻取益州,劉備為何偏偏聽其中策?

想明白劉備為什麼選擇中策,首先要弄清楚龐統為劉備攻占益州所獻的三個策略具體是什麼:所謂上策,是說暗中挑選能征善戰的士兵,組成一支精銳的武裝力量突襲成都;中策是說,假裝荊州有事要回去,在回去的路上經過劉璋大將的守城,趁他們來送行就把他們拿下,收編他們的軍隊擴充自己的實力。

然後攻打成都;下策是先退到白帝城去,然後再與荊州的兵馬聯合,等待時機再攻打。

上策可以說是突然襲擊,在敵人沒有防備的情況下耗費最少的兵力最容易取得成功,但是卻不一定能得民心,因為劉璋雖然懦弱無能但還是很愛護百姓的,劉備想得到百姓的擁戴所以不採取上策。

下策實際上就是撤退了,劉備也不想就此失去這麼好的一個機會,其實在他幫助劉璋的這段時間已經在不斷的收攏民心了,為日後的統治做準備,絕不會就這麼離開。

所以劉備最終選擇中策,可以先除掉劉璋的左膀右臂,擴大自己的軍隊,有可以迫使劉璋自己投降,有利於將來自己的統治時期的長治久安。

鳳雛給劉備出的上中下三策分別是,「上策就是趁著劉璋還沒反應過來,晝夜奔馳不停直攻成功;中策就是佯裝會荊州,然後把白水關的守將騙來殺掉,拿下白水關之後在攻成都;下策就是退回白帝城,和荊州聯手,再慢慢想辦法圖謀成都。

」——引自網絡

這是鳳雛龐統感覺的上中下三策,但對於劉備來說中策才是最後的策略。

速度戰直取成都如果成功確實會用最小的損失達成最好的結果,而且省時省事。

但同樣這種方式也很冒險,如果劉璋身邊的謀士發現問題關鍵,或者奔襲的過程中被發現和阻攔,就會前功盡棄,甚至會陷入很被動的局面,要想在拿下成都就很難了。

而中策中先奪取白水關然後在攻成都,雖然費了些時間,可能會損失更多的兵力,但貴在穩紮穩打。

白水關拿下再加上劉備當時的兵力就可以利於不敗之地。

這對於劉備來說才是真正的上策。

劉備奮戰多年才有了當時的兵力,經歷過很多失敗和挫折,所以做事比較謹慎,更希望穩紮穩打,所以選擇了這個所謂的中策。

首先來說,上策和劉備平時的為人有點不符。

當時鳳雛龐統先生獻出的上策,是讓劉備挑選精兵強將,直搗黃龍去攻打劉璋的成都。

劉備一向用仁義來標榜自己,常把自己說的跟個花似的。

雖說此時他跟劉璋已經玩完了,但是如果直接就去攻打人家的首府,多少有點說不過去,因此劉備沒有選擇上策。

其次,下策有點太被動了。

鳳雛的下策,是讓劉備退回白帝城,等時機合適了再去攻打劉璋。

這樣一來,人家劉璋再傻也就會看出劉備的野心,會提高對劉備的防備。

而等到人家提高的軍事防禦等級,劉備也就會失去最佳進攻時機,到時候再想要攻打人家,成本就提高了很多,因此劉備也沒有選擇下策。

最後,中策這個方案最折中了。

中國人歷來講究中庸之道,劉備也不例外。

上策和下策對劉備的名聲和利益損害比較大,劉備出於自身情況考慮,只能選擇中策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劉備取川得意忘形,龐統直諫反被痛罵

自三顧草廬請得諸葛亮出山以來,劉備度過了一段如魚得水的歲月,當時曹操南下,劉備成了喪家之犬,敗當陽,奔夏口,幾無容身之地。然而就在這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諸葛亮挺身而出,出使東吳,促成聯盟,赤壁之...

龐統獻計:劉備取成都為何不用龐統的上策

龐統(179年-214年),字士元,號鳳雛,漢時荊州襄陽(治今湖北襄陽)人。東漢末年劉備帳下重要謀士,與諸葛亮同拜為軍師中郎將。與劉備一同入川,於劉備與劉璋決裂之際,獻上上中下三條計策,劉備用其...

揭秘劉備取成都為何不用龐統的三條上策?

劉備和劉璋反目後,決定奪取成都。劉備徵求龐統的意見,龐統給他出了上中下三條計策。上策是晝夜兼道,在劉璋猝不及防時,直取成都;中策是裝作回荊州,將白水關守將楊懷、高沛騙來殺掉,奪取白水關,然後進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