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統給劉備出了一妙計,可惜劉備沒採納,否則諸葛亮也不會那麼累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國時期,當曹操敗於赤壁之戰,退回據點躲著的時候,劉備占據著三國中的相對優勢,因為他自己還占著一塊荊州,只要計劃實施順利,跟孫權關係處理好,藉助孫權的力量,興復漢室也不是沒有可能。
計劃的第一步,是跟孫權結為親家,這一步很成功,劉備很快就成功娶到了孫權的妹妹孫尚香。
第二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就是拿下幽州城。
剛好在公元211年的時候,益州的劉璋被困住了,劉璋的隊伍又非常的弱,這個時候正是劉備風生水起的時間。
劉璋就找劉備幫忙,劉備剛好想藉此機會等待時機輕取幽州。
龐統是與諸葛亮齊名的一位謀士,臥龍諸葛鳳雛龐統。
龐統作為謀士盡心盡責為劉備準備了三個計策供劉備選擇。
這其中的上策是派遣一支精銳的部隊,從小路包抄過去,日夜兼程直搗黃龍。
中策就是假裝我們要回去了不幹了,吸引楊懷、高沛他們來追趕,這時候暗中把他們殺掉然後再進城,不過這是有風險的,一個不小心非常容易打草驚蛇。
下策就是退還白帝,我們回荊州去,以後再想辦法拿幽州。
就這樣的三個計策,劉備想上策雖然很好,可是時間太倉促了,我怕我來不及準備、反而落得不好的結果,這下策擺明是說讓我放棄快到手的幽州,那怎麼可行這不是白來一趟嗎?肯定是不乾的。
中策我覺得就不錯,不會太倉促咱們有時間準備,而且也有贏的機會,我看行。
於是在劉備的一番分析之下,選擇了第二個計策。
龐統在之前也分析了,中策好是好,是有一個缺點,就是容易打草驚蛇、會來不及反應,這樣就會很被動。
怕什麼來什麼,果然他們很快就打草驚蛇,被發現了,龐統也因為這一場戰役死在了落鳳坡。
劉備太想要幽州,所以分析的時候加入了許多的主觀因素,如果他聽龐統的直接選擇了上策,幽州被拿下的代價會小很多,這樣一來龐統也不會犧牲,諸葛亮也將繼續擁有這樣一個搭檔分擔,那麼他的人生至少可以少奮鬥十年,也或許在這十年之內,劉備能夠完成一統天下的大業。
三國時期的益州爭奪戰
赤壁之戰以後,曹操、孫權、劉備三家三分了荊州。荊州七個郡,曹操據有南陽郡和南郡的襄陽;孫權呢,據有江夏郡和南郡的江陵;劉備呢,趁著孫權派周瑜去攻打江陵的時候,奪取了荊州南方的四郡,就是長沙、貴陽...
龐統三十六歲英年早逝,落鳳坡隕落真鳳凰,他的死引眾人連連嘆息
三國時期是個群雄並起的年代,三國中武將中呂布關羽典韋這是武將中較為出名的存在,當然關羽趙雲張飛等人也是三國中鼎鼎有名的存在,但是除了呂布第一無可厚非外,其他人互有勝負,所以說武將的排名是筆糊塗帳...
龐統有一招能讓關羽不死,劉備聽臥龍的話,斷送結拜兄弟性命
三國世道大亂,天下各路英雄雲集,人才和物資是各個領地的諸侯們搶奪的重點,除了占據自己的領地,還要到處招兵買馬,求賢求才。兩軍交戰,謀士先動,可以說誰手下門客謀士最多,誰就有更大的把握能在這亂世裡...
關羽最坑,張飛最冤!若沒有桃園結義三國會如何?
不管怎麼說,劉備都是三國時期唯一一個雄才偉略有資格和曹操相提並論的,他擁有一個優秀帝王的很多優點,而且漢王朝是歷史上我非常喜歡的一個王朝,最後被曹丕篡位還是讓人感到遺憾的,曾經的蜀漢集團還是那樣...
赤壁之戰後劉備是怎樣進軍益州的?他成功了嗎
赤壁之戰以後,周瑜又花了一年多時間,把曹***的人馬從荊州趕走。荊州究竟應該歸誰呢?劉備認為,荊州本來是劉表的地盤,他和劉表是本家,劉表死了,荊州應該由他接管;但孫權認為,荊州是***東吳的力量...
如果龐統不死,荊州就不會丟嗎,三國會歸蜀嗎?
公元214年,劉備包圍雒城,龐統率領軍隊攻城,戰鬥中被亂箭射中而死去,年紀輕輕就掛了。注意不是演義中寫的死在張任的手上!公元219年末,關羽兵敗,荊州被孫權所得。中間相隔五年之久,如果鳳雛龐統還...
三國:有人說龐統沒死能當上丞相,定能勝過諸葛亮,你認為呢?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我們都知道,劉備在荊州的時候,麾下有兩位大才,就是諸葛亮和龐統,他們分別是劉備的軍師中郎將。然而這兩位的結局卻完全不同,龐統在入川的時候,陣亡了,而諸葛亮卻成了蜀漢的丞相,執掌...
三國時期「臥龍鳳雛」齊名,龐統真的有那麼厲害嗎
三國時期,戰亂不止,然而民間卻流傳一句話「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這即使老百姓對於戰爭的厭惡,對於和平的希望,同樣也是對於諸葛亮和龐統個人能力的認可。然而,諸葛亮雖然沒有能夠協助劉備、劉禪一統...
郭嘉和諸葛亮誰厲害?三國第一謀士是誰?
事實上,郭嘉和諸葛亮不但作為個人有驚人的相似之處,而且在各自陣營的分量也都一樣。郭嘉這顆將星不像諸葛亮那樣璀璨明亮。諸葛亮從二十六歲出山,到五十四歲病故,為劉備集團服務了二十八年,而且還有十一年...
龐統獻上中下三策取西川,為何劉備只取中策而不取上策呢?
三國時期,水鏡先生對劉備說過一句話:「臥龍鳳雛二者得一可安天下!」後來劉備也確實得到這兩位三國的頂級謀士,此二人對他後來蜀國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幫助。作為能與「臥龍」諸葛亮齊名的謀士,「鳳雛」龐...
一位智謀冠絕天下的謀士,離奇死於前線流矢,到底是何原因?
三國中有這樣一句話:「臥龍、鳳雛,得一者,可安天下!」由此可見,臥龍諸葛亮、鳳雛龐統絕對是天下間最頂尖的智謀之士,能得一人安天下的讚譽,自然是盛名之下無虛士。諸葛亮我就不在多說了,因為三歲小童也...
龐統獻計:劉備取成都為何不用龐統的上策
龐統(179年-214年),字士元,號鳳雛,漢時荊州襄陽(治今湖北襄陽)人。東漢末年劉備帳下重要謀士,與諸葛亮同拜為軍師中郎將。與劉備一同入川,於劉備與劉璋決裂之際,獻上上中下三條計策,劉備用其...
劉備三次勸說走大道,龐統偏偏走小路,最後中箭身亡落鳳坡
公元211年,劉璋在張松和法正的建議下,邀請劉備入川幫助自己對付張魯。於是劉備任龐統為軍師,親率數萬大軍進入益州。劉備的真正目的是奪益州,自然不會出兵漢中。一路上行軍緩慢,還經常施以恩德,以收復...
謀士為什麼愛提「上中下三策」?君王為什麼總不選上策?
決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時局動盪、戰爭頻仍之時,外部情況變化萬千,一著不慎滿盤皆輸,決策可謂關乎生死存亡。因此,君王將相都極為重視決策,廣為招攬被稱為謀士或幕僚的「智囊」,專門提供決策服務。謀...
益州之戰時龐統給了上中下三策,為什麼劉備選了中策而不選上策?
劉備攻成都是在和劉璋反目之後的事情,當時他向龐統問策,龐統就給出了三個主意,分上中下三等。上策就是趁著劉璋還沒反應過來,晝夜奔馳不停直攻成功;中策就是佯裝會荊州,然後把白水關的守將騙來殺掉,拿下...
被劉備罷官的龐統不死,三國歷史會不會改寫?
有句話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意思是說,從小事做起,才能做成大事。這個仿佛是公理的論斷,卻並不適合我們的龐統龐士元。劉備兼任荊州牧後,龐統以州從事的身份代行耒陽縣令。然而我們的龐士元卻不屑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