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諸葛亮齊名的龐統,要是早知道這6個字,就不會屈死雒城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龐統字士元,是襄陽名士龐德公的侄子,號稱「鳳雛」,年輕時就與號稱「臥龍」的諸葛亮齊名。

一日偶遇高士水鏡先生司馬徽,談論之中,水鏡稱讚道:「臥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

」龐統才學,可見一斑。

事實上,龐統也的確如司馬徽所稱許的那樣,決不是徒有虛名的凡俗之士,而是具有安邦定國平天下的人。

起初,龐統入仕孫吳,做了周瑜的部下。

周瑜死後,龐統送喪到吳。

吳之名流陸績等人,久聞龐統大名,前來相會,評價吳中人物,談得很是投機。

顧劭趁興問道:「你與我二人,誰更強一些呢?」龐統回答:「陶冶世俗,品評人物,我不如你;輔佐帝王,出謀劃策,你不如我。

」言畢,使顧劭深服其言之情陡然升騰。

在赤壁之戰中,龐統的才華便得到了驗證。

赤壁之戰時,龐統為周瑜獻上連環計:「欲破曹兵,須用火攻;但大江之上,一船著火,余船四散;除非獻連環計,教他釘作一處,必一功而成。

」周瑜大喜,命龐統偽降曹操,獻上此計。

曹操果然中計,將大船、小船或三十隻,或五十隻,用鐵釘鐵環連鎖一起,結果被周瑜一把火燒得精光。

後人有詩曰:「赤壁鏖兵用火攻,運籌決策盡皆同。

若非龐統連環計,公瑾安能立大功。

龐統的智謀雖然不同凡響,卻沒成全他在東吳的仕途之路。

周瑜死後,魯肅向孫權推薦說:「願舉一人以助主公。

此人上通天文,下曉地理;謀略不減管仲、樂毅,樞機可並於孫武、吳起。

往日周公瑾多用其言,孔明亦深服其智。

此人現在江南,何不重用?」孫權聞後,大喜,便問此人姓啥名誰。

魯肅道:「孤亦聞其名久矣。

今既在此,可即請來相見。

」於是魯肅邀請龐統入見孫權。

施禮畢,孫權見他濃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心中不喜。

於是問道:「你平生所學,以何為主?」龐統說:「不必拘執,隨機應變。

」孫權說:「你的才學,比公瑾如何?」龐統笑道:「我之所學,與公瑾大不相同。

孫權素來對周瑜很是敬重,見龐統如此輕視他,心中更加不悅,就對龐統說:「你先下去吧,等到用你的時候,再去相請。

」龐統長嘆一聲,旋身而出。

事後,魯肅找到龐統,並對他說:「非肅不薦足下,奈吳侯不肯用公。

公且耐心」。

龐統低頭長嘆不語。

魯肅說:「公莫非無意於吳中乎?」龐統不答。

魯肅說:「公抱匡濟之才,何往不利?可實對肅言,將俗何往?」龐統說:「我欲投曹操去也。

」魯肅說:「某當親書奉薦。

公輔玄德,必令孫、劉兩家,無相攻擊,同力破曹。

」龐統說:「此我平生之素志也」。

於是便折身到荊州去見劉備。

後來,劉備用龐統之計,智取西川,孫權才後悔不迭。

龐統到了荊州投靠了劉備後,頗受劉備的器重,與諸葛亮並為軍師中謀士,地位僅次於諸葛亮。

龐統的特點是明悉變化,善於根據不同的形勢採取相應的對策。

其中最主要的是,幫助劉備智取益州。

建安十六年,割據益州的劉璋聽從謀士第松的建議,迎劉備入川,幫助征討漢中的張魯。

這正是劉備趁機奪取益州的大好時機。

仁義、寬容、忠厚,是劉備平日裡堅持的為人處世之道,是難能可貴的。

但他一味拘泥,不知變通,這就不對了。

所以,龐統說他的話雖合天理,但無奈現在是戰亂時期,用兵爭強,處理事物的原則不能死認著一個理不放,否則就寸步難行了,宜從權變。

又給劉備出了個主意,叫「逆取順守」,這樣兩方面都可以兼顧了。

於是,劉備下定決心,令諸葛亮、關羽守荊州,自己領兵數萬,以龐統為軍師,向益州進發。

劉備帶領大軍進入四川後,劉璋帶兵迎接,歡宴百日。

龐統又進一策:來日設宴,請劉璋赴席,在壁衣中埋伏刀斧手一百人,擲杯為號,在筵上殺之;一擁入成都,刀不出鞘,弓不上弦,可坐而定。

劉備說:「季玉是吾同宗,誠心待吾;更兼吾初到蜀中,恩信未立;若行此事,上天不容,下民亦怨。

公此謀,雖霸者亦不為也。

如果單純從軍事角度來考慮,龐統此項計謀是可取的:劉璋懦弱,缺乏心計,趁其不備,一舉擒殺,可坐定益州。

但若從道義上考慮,心腸過於陰毒,正人君子,難以下手。

龐統不是正人君子,而是智謀之士,他考慮問題的出發點是利益第一,道義第二。

劉備考慮問題則不是這樣,故不取此計。

於是帶領軍隊北上,到了葭萌,便不再前進來了。

建安十七年,龐統勸劉備早日動手,獻了三條計策,供劉備選擇:第一條,暗中組織精兵,晝夜兼行,直襲成都;劉璋不知軍事,平日又沒有準備,大軍突至,必然慌亂無措,益州唾手可得,這是上策。

第二條,假裝要回荊州,趁劉璋白水關將楊懷、高沛前來送行之際,一舉擒拿,收其部眾,進攻成都,這是中策。

第三條,退還白帝城,與荊延下去,那就將壞大事。

劉備聽後,認為上策太急,下策太緩,中策不遲不急,便決定採取中策。

果然順利地擒殺了楊懷、高沛,收編其部,引兵南下,占據涪城,直逼成都。

消息傳來,劉璋連忙派大軍迎戰,卻難擋劉備的大軍,節節敗退,固守雒城。

劉備乘勝追擊,對雒城發起了攻擊。

亂戰中,龐統不幸被流箭射中身亡,使生命永遠定格在36歲。

重權變輕道義,這是龐統的優點,也是他的缺點。

在非常時期,善於權變是必須的,但權變不能沒有限度,它需要在一定的限度內才可以,更不能脫離善道。

應該說,龐統勸劉備逆取順守奪益州時,思路是正確的。

但緊接著勸劉備在宴會上擒殺劉璋,則顯得沒有人味了,善道大失。

權變與道義是一種辨證的關係,固守任一端,都是錯誤的。

權變莫離善道,龐統要是早知道這6個字,就不會在36歲屈死雒城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悲劇英雄「鳳雛」龐統,都是相貌醜陋惹的禍

熟讀三國的人都知道「臥龍鳳雛得一便可得天下」這一經典推銷語,可後來劉備兩者皆得也未得天下。龐統出兵益州中途隕落,孔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兩個不世奇才也沒能拯救頹危的漢室,令後人不禁咦噓。諸葛亮的...

取蜀功臣龐士元

原創文章工作之餘才寫,所以更新慢,一個禮拜一篇,大致在星期天。為保持活躍度,每天發一篇正史原文,目前是先發三國,後面各朝正史都會發,前段為原文,後段為翻譯。有感興趣的話題大家評論討論,不感興趣的...

和諸葛亮齊名的龐統,真的很牛嗎,有多牛?

無論是在《三國演義》,還是在《三國志》,或是民間傳說,臥龍、鳳雛都是當時並列的兩個智謀的扛把子。臥龍就是諸葛亮,鳳雛就是龐統。水鏡先生司馬徽更是大力舉薦臥龍、鳳雛。諸葛亮的內政外交和軍事謀略,我...

龐士元經學思謀,才星隕煞落鳳坡

熟讀三國演義的朋友一定對龐統並不陌生,龐統號鳳雛,曾有人云:「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他的才能也許並不為現在人知曉,只因他英年早逝,留下許多遺憾,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龐統的一生。一:漸漸成名先從一段...

被劉備罷官的龐統不死,三國歷史會不會改寫?

有句話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意思是說,從小事做起,才能做成大事。這個仿佛是公理的論斷,卻並不適合我們的龐統龐士元。劉備兼任荊州牧後,龐統以州從事的身份代行耒陽縣令。然而我們的龐士元卻不屑於做...

三國中被低估的重要謀士——龐統

龐統(179年-214年),字士元,號鳳雛,漢時荊州襄陽(治今湖北襄陽)人。三國歷史素有程昱取東阿縣,徐庶取樊城,諸葛亮取荊州,龐統取西川,很多人依此來證明龐統的能力在三國四大謀士居首位,因為龐...

臥龍鳳雛,鳳雛龐統龐士元

袁元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咱們就來說說鳳雛龐統,龐士元。龐統襄陽人,是三國時期劉備手下的大謀士。與諸葛亮齊名,但是呢,因為龐統死的比較早所以呢,名望、功績就沒有諸葛亮那麼大。龐統呢,小時候比...

看清時勢,而且很大膽,卻最終隕落於落鳳坡

龐統他小時候非常的樸實,長得很一般,甚至可以說是很醜的,他表面看上去並不是那種聰明人。當時的司馬徽是比較擅長識人的,在龐統20歲的時候就去拜見了他,他們倆一直從白天交談到了晚上,司馬徽非常驚訝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