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這場戰役,三國歷史可能將被改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論歷史上的武將,無人能及「美髯公」關雲長之「武聖」地位。

追隨劉備、陣斬顏良、鎮守荊州、威震華夏、敗走麥城,種種事跡可謂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以致於在小說《三國演義》中,和諸葛亮並稱神一般的存在。

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見解以及自己心中的「武聖」。

但是小編依舊認為,稱關羽為「武聖」,其乃實至名歸。

關羽之所以被很多人詬病,最多的就是說他大意失荊州。

那今天小編就講一講這場關乎三國鼎立走勢的「襄樊之戰」。

襄樊之戰乃東漢末年的襄樊戰役,亦稱關羽北伐戰或荊州爭奪戰,乃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部將關羽率軍從荊州南郡出兵,進攻曹魏占據的襄陽、樊城的一場戰役。

此戰,關羽先是圍困襄陽、樊城,水淹七軍,重創曹魏,威震華夏。

再是被呂蒙偷襲,敗走麥城。

最後與兒子關平被東吳孫權俘殺。

襄樊之戰使得魏蜀兩國實力巨損,對蜀國的影響為最大。

不僅令蜀漢損兵折將,丟失荊州,還打破了與東吳十餘年的聯盟關係,反目成仇,引發夷陵之戰,成為三國形勢的重要轉折點。

此戰背景是魏蜀兩國剛剛結束了歷時一年之久的漢中之戰,以劉備傾盡全力拿下漢中而告終,蜀國軍事達到頂峰,這使得三分天下的局勢有了新的變化。

魏國不僅損失了大將夏侯淵,更是丟失了進入關中的屏障漢中,劉備的兵鋒可以直指長安,原本腹地長安成為前線,防禦深度大大削減。

曹操手下謀士劉燁說:漢中一丟中原震盪,西南再無屏障矣。

曹魏從主動進攻態勢扭轉為被動防禦態勢。

這種大勢的變化,使得曹魏掌舵人曹老闆不得不另尋良策,劉企業家稱漢中王,曹老闆拍案大怒,欲起傾國之兵討伐西川。

但三國第一陰謀家司馬懿另有高招,他讓曹老闆暗結孫權,同謀荊州(當時孫劉結盟已有十年之久)。

這種局勢下能有此想法,不得不說司馬老賊的確深謀遠慮,老奸巨猾。

他既看透了劉備得勢孫權不爽的心理,又看清了劉孫二人都不願放棄荊州要地的決心。

蜀吳兩家名為盟友,實有切齒之恨。

早年孫權為得荊州把自己的妹妹孫尚香嫁給劉備,又騙回東吳,後劉備久借荊州不還,確已經名存實亡。

更厲害的是,倘若孫劉反目,那曹魏便可逐個擊破了(司馬老賊不愧為陰謀家)。

魏吳聯手取荊州的大戲算是拉開了帷幕,但彼此並不完全信任,都是相互利用試探。

曹操先令滿寵為使讓孫權去取荊州,孫權後以準備器械為由,讓曹操率先攻打,可見彼此心機。

但不管如何,孫劉聯盟破裂已成事實(曹老闆做夢都會笑醒的)。

三國志中,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劉備是沒有書面授權的。

但劉備給關羽封的是什麼?假節,可全權處理一切軍政,無需請示。

這個就是信任,所以有些所謂的陰謀論可以休息了。

關羽依據當時的態勢分析得出:漢中之戰雖然勝利,但成都方面面對曹魏壓力依舊巨大,魏蜀兩國都清楚漢中對於雙方的戰略意義,劉備關羽不確定曹操會不會起傾國之兵來復奪漢中。

基於這種軍態,關羽決定發動襄樊之戰,一是那時東吳還是同盟(各位千萬不要以上帝視角來評論,那我承認你們都是軍神),二是以呼應緩解漢中方面的壓力,三是時刻謹記隆中對的戰略方針(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

關羽率約三萬荊州精兵快速拿下襄陽,過漢水直逼樊城。

曹仁不敵,急書曹操求救。

曹操火速派大將于禁、先鋒龐德,督七軍(約三萬人馬)以解樊城之危(于禁官至左將軍,與關羽同,是當時曹魏軍事官階最高的,亦授予假節)。

這場扣人心弦的襄樊之戰在關羽的帶領下徹底打響。

下篇我們將繼續講述襄樊之戰的作戰細節和大勢發展。

文不加點一孔章,歷史長河論短長,歡迎大家留言交流探討點讚,我是雲羽軒,我們下期再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東吳奪取荊州之後,為何還要殺關羽?

說起三國著名武將關羽,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武聖」關二爺其勇武和忠義一直是我們津津樂道的話題。關羽一生征戰,「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誅顏良文丑」、「水淹七軍」,五虎上將之首的關...

關羽敗走麥城、失荊州,最大責任是誰?

漢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集團可以說是樂極生悲。這一年的五月,劉備從曹操手裡奪得漢中。七月,劉備正式進位漢中王、聲勢大振。不久關羽出兵攻打襄陽、樊城,先後困曹仁、水淹于禁七軍。曾經在長坂坡...

劉備為什麼會坐視關羽軍團滅亡?

東漢末年的襄樊之戰,也被稱為關羽北伐、襄樊戰役或荊州爭奪戰,指的是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部將關羽率軍從荊州南郡出兵,進攻曹魏占據的襄陽、樊城的一次重要戰役。此戰中,關羽先是圍困襄陽、樊...

關雲長大意失荊州,到底是誰的錯

 民間有句俗語叫「關雲長大意失荊州」。說的是三國時期大將關羽據守荊州力攻樊城時被東吳呂蒙白衣渡江襲了荊州,而自己也被迫敗走麥城,最終遭擒被殺。那麼,荊州之失,僅僅是關羽一人之過嗎?或又是誰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