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奪取荊州之後,為何還要殺關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說起三國著名武將關羽,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武聖」關二爺其勇武和忠義一直是我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關羽一生征戰,「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誅顏良文丑」、「水淹七軍」,五虎上將之首的關羽是三國最為傳奇的武將之一,可是人無完人,武聖也是有缺點的,那就是為人過傲,也正是這個原因,導致大意失荊州,最終敗走麥城被呂蒙所殺。

要說之前「孫劉聯盟「關係一直不錯,可為何東吳奪取了荊州之後,不放關羽一條生路呢?

公元219年,關羽水淹七軍,俘于禁,斬龐德,正是節節勝利之時,誰知孫權突然派呂蒙和陸遜分兵襲取荊州,最終荊州落到了東吳手中,關羽敗走麥城,最終被呂蒙所殺。

在三國這一歷史時段當中,關羽大意失荊州可以說是蜀漢政權從昌盛走向低落的重要轉折點,失去了荊州這片富饒的土地加上後來劉備舉國之力為關羽復仇,卻在夷陵之戰中敗北,導致蜀漢只能龜縮於川蜀,糧草問題一直得不到解決,成為魏蜀吳中綜合實力最為弱小的那一個。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孫權已經得到了他朝思暮想的荊州,為何不對關於這樣的名將網開一面呢?小編認為主要有以下三點。

一,當年孫權提出和親的時候,關羽說了一句「虎女豈可嫁犬子!」,這簡直就是打孫權的臉,絲毫不給東吳一絲情面,孫權估計也一直想出這口惡氣,於是呂蒙偷得荊州之後擒獲關羽便將其斬首了。

不過殺了之後孫權還是挺虛的,所以來了一招禍水東引,將關羽的頭顱送給了曹操,可是曹操更聰明,表示這鍋我不接,直接為關羽刻沉香木續為軀,以王侯之禮厚葬於洛陽。

二,雖然當時一起對抗曹操的時候孫劉處於蜜月期,可是暗地裡的勾心鬥角一直沒有斷過,特別是擊退曹操之後,劉備一直占著荊州不還,孫權這心裡可是一直記著呢。

三,當時的劉備已經不再是當年那個弱小的劉備了,得到荊州以及益州,還有漢中之地之後的劉備儼然已經超越曹操,成了孫權集團的最大威脅。

再者當時關羽當時水淹七軍、俘于禁、斬龐德之後,威名震驚華夏,連曹操當時都想遷都避其鋒芒,因此殺了關羽,也就等於斬斷了劉備的一隻臂膀,可以削弱蜀漢政權的實力。

以上便是孫權殺關羽的原因了,不過孫權還是低估了劉備和關羽的感情,他本以為劉備只能吃了這個悶虧,誰知後來劉備竟然絲毫不顧北方曹魏的虎視眈眈,竟然舉國之力率七十五萬兵馬攻打東吳,要不是孫權有陸遜這位天才將領,三國後面的發展可就難說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襄樊之戰——蜀漢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劉備得到蜀地之後勢力再一次得到提升,下一個目標就是漢中,漢中由曹魏的大將夏侯淵和張頜等人把手,易守難攻。最後戰爭持續近兩年之久。最後以曹操退出漢中,劉備攻占漢中而結束。

關羽的最後一戰

樊城之戰,亦可稱為關羽北伐、襄樊戰役或襄樊戰爭,是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的一場重要戰役。此役中蜀漢大將關羽父子被東吳俘殺,蜀漢失荊州,與東吳關係惡化,最後發生夷陵之戰。

關公之死,死在一個「傲」字上

關羽是三國時期蜀漢最重要的武將之一,在《三國演義》中也是關鍵人物,他活著的時候被封為漢壽亭侯,拜前將軍,死了以後被諡壯繆候,是劉備最器重和信任的人。

蜀漢與東吳反目的真相,關羽最終成了犧牲品

三國時期在華夏大地上發生了大大小小數不清的戰役,而這其中最有名也是影響力最深遠的就要數樊城之戰了,估計很多人都不了解這一戰役吧,就是此次戰役導致了三國鼎立的局面慢慢的走向了衰敗,是一個重要的轉折...

關羽大意失荊州:受傷的何止是蜀漢!

赤壁之戰後,荊州七個郡被劉備、曹操、孫權三家瓜分,劉備入蜀,留關羽鎮守占據的荊州五郡,其中南郡是劉備向東吳借的。劉備得到蜀川後,將長沙、桂陽兩郡還給了孫權。後來關羽出兵攻打曹操的襄樊地區,孫權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