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趙匡胤為何將皇位不傳兒子而傳弟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宋太宗趙光義繼平定北漢後,御駕親征遼國,不料大敗,所以歸朝後對平定北漢的功臣們均沒有封賞。

宋太祖趙匡胤之子趙德昭入宮進諫,趙光義大發雷霆,趙德昭惶恐不已,回到王府後即自刎身亡。

兩年後,趙匡胤另一子趙德芳突然在睡夢中暴亡。

至此,趙光義身邊有可能威脅其皇位的人,就只剩下其弟趙廷美了。

太平興國七年三月,有官員向趙光義密奏趙廷美意圖謀反,趙光義當即罷免了趙廷美的開封尹之職,改任西京留守。

四月,剛剛復任宰相不久的趙普再呈密奏,指控趙廷美意欲謀反。

趙光義隨即下詔審理,結果趙廷美被勒令歸還私第。

五月,趙光義再度下詔貶趙廷美為涪陵縣公,流放房州今湖北房縣,並派人日夜監視。

雍熙元年984年,時年38歲的趙廷美在貶所抑鬱而終。

趙光義即位之初,便封趙廷美為開封尹,將趙德昭和趙德芳並稱為「皇子」,這很容易給朝野上下造成一種錯覺,就是他要遵循太祖趙匡胤留下的慣例—傳弟不傳子。

直到趙廷美等人被斬盡殺絕,人們才知道趙光義此前的做法只是一場政治秀。

那麼,趙匡胤當年為何不把皇位傳給兒子,而是將弟弟立為儲君呢?這一有悖常理的做法,真是他本人的意願嗎?答案是否定的。

這是他母親杜太后的遺願。

網絡配圖

建隆二年961年六月,即趙匡胤稱帝的第二年,杜太后彌留之際忽然傳召趙普進宮。

趙普來後,杜太后問趙匡胤知不知道他為何能得天下。

趙匡胤不知如何回答,只好撿好聽的說:「這都是因為祖上和太后積德。

」不料杜太后卻斬釘截鐵地說:「這是因為柴榮把帝位傳給幼子的緣故!倘若周朝有年長的君主,哪能輪到你當皇帝?你和光義都是我生的,你將來要傳位給弟弟。

四海之大,億萬之眾,國有長君,乃社稷之福啊!」趙匡胤頻頻點頭。

很顯然,杜太后傳召趙普,就是要他為這份政治遺囑做個見證。

趙普當即在太后榻前寫下這份盟約,並在末尾署上「臣普記」三個字,然後將盟書封存在一個金匱中,命謹慎可靠的宮人保管。

這就是著名的「金匱之盟」。

對於這一事件,很多史書中都有大致相同的記載。

一千年來,似乎沒有人懷疑它的真實性,直到清代,才有人提出質疑,認為盟約的內容是虛構的。

到了20世紀,更有眾多學者紛紛撰文,提出「金匱之盟」純粹是偽造的,出現的時間應是太平興國六年,作偽者當為趙普。

「金匱之盟」的真相果真如此嗎?

趣歷史官方微信號:qulilshi_v5

其實,問題並沒有這麼簡單。

首先,杜太后一生經歷了唐末五代,而這是一個王朝更替形同輪轉的特殊歷史時期。

五代的13個帝王,沒有一個在位的時間超過10年,平均在位時間僅4年,其中有7個死於非命。

試想,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誰能保證趙匡胤不會重蹈覆轍呢?所以,杜太后一生的經驗告訴她,必須確立一個年長的儲君,才能保證大宋王朝的帝祚永昌。

換言之,在大宋立國之初、根基未穩的情況下,萬一趙匡胤遭遇不測,年僅十餘歲的趙德昭是絕對無法應付的。

因此,年已二十幾歲且擁有豐富政治經驗的趙光義,顯然是最理想的皇位繼承人。

其次,如果說「金匱之盟」是一件徹頭徹尾的政治贗品,那如何解釋趙匡胤始終不立自己的兒子為儲君,甚至終其世連王爵都不封呢?而與此相反,杜太后去世僅一個月,趙匡胤便任命趙光義為開封尹、同平章事,後又封晉王,位在宰相之上。

按五代慣例,這其實已經賦予了趙光義准皇儲的地位。

由此看來,趙匡胤正是按照杜太后的遺願,把弟弟趙光義視為既定接班人的。

至於說他遲遲不願公開盟約,可能是為了隨時掌握立儲的主動權,或許必要時他也可以傳位給兒子。

既然「金匱之盟」的真實性不能斷然否定,那麼,接下來的問題就全都集中在了趙普身上。

作為盟約唯一見證人的趙普,為何不在趙光義即位時公布盟約,而要等到太平興國六年,他的動機是什麼?時隔20年才拋出來的盟約符合原貌嗎?進而言之,他和趙光義有沒有可能出於某種不可告人的目的,聯手篡改盟約呢?

在考察這些問題之前,要先弄清這份神秘遺囑出籠的來龍去脈。

趙普是趙匡胤時的宰相,曾經在趙匡胤開創帝業和穩定政權的過程中立下汗馬功勞。

然而,因為趙普多次反對立趙光義為繼承人,且與趙光義的心腹朝臣盧多遜不睦,所以趙光義即位後立即將他罷免,只給了他一個太子太保的虛銜。

隨後的幾年中,趙普一直鬱郁不得志,而且不斷遭到宰相盧多遜的排擠和打壓。

憤憤不平的趙普一直在耐心地等待時機反擊。

太平興國六年九月,朝中開始有人密奏趙廷美圖謀不軌。

趙普當即意識到他東山再起的機會到了,於是在朝會上自告奮勇地提出:「願備樞軸,以察奸變!」實際上就是向趙光義伸手要官。

可是,他這樣一個早已失勢、且與皇帝有著甚深舊怨的人,有何資格重回帝國的政治中樞呢?

趙普手中的王牌,就是那份沉睡了20年的「金匱之盟」。

據史書記載,當天退朝後,趙普立刻給趙光義上了一道密奏,先是抱怨「臣開國舊臣,為權幸所沮」,然後便把當年「金匱之盟」的事情和盤托出。

趙光義馬上找到了趙普所說的那個金匱,打開之後看到了這份盟約,「遂大感悟」,當即召趙普入宮,發出一句滿懷歉意的感嘆:「人誰無過?朕不待五十,已盡知四十九年非矣!」幾天後,趙普被擢升為司徒兼侍中,重新回到了帝國權力的中樞。

又過了幾天,趙光義忽然向趙普提出了一個重大而敏感的問題—接下來皇位應該怎麼傳?趙普斬釘截鐵地說:「太祖已誤!陛下豈容再誤邪?」趙光義非常滿意,再度任命趙普為宰相。

僅僅半年之後,趙廷美謀反案爆發,盧多遜也被牽連而死。

趙普總算如願以償,既恢復了相權,又整死了老對手,而且與趙光義前嫌盡釋,獲得了前所未有的信任。

趙光義也終於解除了後顧之憂,替自己的嫡系子孫消滅了所有潛在的皇位爭奪者,保證了帝祚的一脈單傳。

「金匱之盟」出籠前後發生的這一切,到底意味著什麼?

如果趙光義打開金匱後,得到的僅僅是杜太后命趙匡胤傳位給他的遺囑,那麼對於已經在皇位上坐了五年多的趙光義而言,這份遲到的合法性依據還有多大的現實意義?

如果趙普所提供的盟約僅僅如此,身為皇帝的趙光義會向這個歷來阻撓他當皇帝的人坦誠道歉嗎?如果他當皇帝是杜太后的遺命,連趙匡胤都不敢違背,這不是反而證明當初趙普極力反對趙光義即位是錯的嗎?這時候道歉的人應該是趙普,怎麼可能是趙光義呢?

久經宦海的老政客趙普隱忍了這麼多年,如果此刻拋出來的僅僅是這麼一份不痛不癢的盟約,他憑什麼能重獲相權?憑什麼能把趙光義的股肱之臣盧多遜一舉扳倒?不要說他根本做不到,趙光義也不可能讓他這麼做。

那麼,這一切不合情理的問題究竟該如何解釋?換句話說,「金匱之盟」的原始內容,難道僅僅是趙光義和趙普所公布的這些嗎?

在《宋史?趙廷美傳》中,我們終於發現了一些至關重要的線索:「或謂昭憲及太祖本意,蓋欲太宗傳之廷美,而廷美復傳之德昭。

故太宗既立,即令廷美尹開封,德昭實稱皇子。

」《續資治通鑑長編》中也有大致相同的記載。

趙光義和趙普所公布的「金匱之盟」,人們稱其為「獨傳約」,即由趙匡胤傳位趙光義,一傳而止。

而《宋史》和《續資治通鑑長編》中所載的,可稱其為「三傳約」,即趙匡胤傳位趙光義,趙光義傳位趙廷美,趙廷美傳趙德昭。

有此三傳,皇位仍回太祖一系,既保證了國有長君,又能讓趙匡胤蔭及子孫。

至此,「金匱之盟」的真相終於浮出水面。

一切不合情理、懸而未決的問題終於都有了答案。

正因為原始盟約是「三傳約」,所以趙光義即位之初,老謀深算的趙普才不急於打出這張王牌。

試想,趙光義剛剛即位,肯定不可能馬上下手翦除弟弟和兩個侄子,他需要作秀,需要時間鞏固權力,同時還需要等待下手的時機。

而趙普正是看到了這些,才不願意過早打出這張牌,因為這是決定他後半生命運的唯一的政治資本,倉促出牌或許能獻媚於一時,但不能保富貴於一世。

所以他寧願選擇繼續隱忍,和趙光義一樣默默等待最佳時機的出現。

機會終於出現在太平興國六年。

當趙光義決定動手除掉趙廷美的前一刻,趙普毅然拋出深藏了20年的「三傳約」。

真實的「金匱之盟」出現在這一刻,除了諂媚外,更多的已具有了要挾的意味。

試想,如果趙普孤注一擲獨自公開「三傳約」,那趙光義就會陷入完全被動的境地,無論如何都要把皇位傳給趙廷美。

趙普當然不會做出這種兩敗俱傷的事情,但是他不做不等於他沒有這麼做的資本。

所以,當趙光義打開金匱後赫然發現對他極為不利的「三傳約」時,其驚駭是可以想像的。

這時候,他甚至會感激趙普,因為趙普一直替他保守著這個驚天的秘密。

所以,只有在這種情況下,身為皇帝的趙光義才會主動向這個宿敵拋出橄欖枝,並且誠懇地道歉,隨後又將他擢升。

也正為此,趙光義才會向趙普發出試探:既然你給我看的這份盟約是「三傳約」,那依你的意思皇位以後該怎麼傳?

趙普回答得非常漂亮,既不失自己長期以來所堅持的立場,更是堅定地表明自己此刻絕對是趙光義的同盟。

而且使趙光義非常滿意,再度感動不已,所以忍不住跟趙普吐露了一句心裡話:「朕幾欲誅卿!」至此,這對多年的老冤家終於冰釋前嫌,握手言和。

既然兩人都認為「三傳約」是不合理的,那要怎麼辦?一個字—改!於是,記載著「三傳約」的「金匱之盟」,經過趙光義和趙普的篡改,公之於眾的時候已經變成了「獨傳約」。

也就是說,最重要的原始內容被刪掉了!

半年之後,趙光義和趙普便聯手展開了打擊趙廷美的行動,直到將他迫害至死。

當然,出於利益的交換,趙光義不得不把自己的心腹、趙普的政敵盧多遜出賣了,讓他和趙廷美一起殉葬。

綜上所述,「金匱之盟」並不是徹頭徹尾的謊言,而是經過改造的政治贗品。

該盟約訂於建隆二年,原始內容是「三傳約」,目的是既保證國有長君,最後帝位又傳回趙匡胤一系。

而太平興國六年公布的「金匱之盟」,則經過了趙光義和趙普的篡改,最重大的改動就是把「三傳約」改成「獨傳約」,目的是既維護趙光義繼位的合法性,又除掉其他潛在的皇位繼承人,保證趙光義帝位的一脈單傳。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不立兒子,趙匡胤為這個女人讓位弟弟!

大家知道在皇家,歷來都是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以防自己打下的江山被別人染指。更害怕從此江山易了姓,被世人所嘲笑。但是宋太祖趙匡胤卻將皇位傳給了他的弟弟,這是他真心想這樣做的還是背後另有隱情?

撲朔迷離的「金匱之盟」到底是真是假?

太平興國元年(公元976年),晉王趙光義以「兄終弟及」的方式登上皇位。種種跡象表明,文化皇帝宋太宗雖然政治手段絲毫不遜於太祖,但性格上明顯要狹隘很多,不是豁達之人。南唐國主李煜投降後,宋太祖能容...

趙匡胤為何不把皇位傳給兒子?

 歡迎添加微信號:dushumingyan趙匡胤當年為何不把皇位傳給兒子,而是將弟弟立為儲君呢?這一有悖常理的做法,真是他本人的意願嗎?答案是否定的。這是他母親杜太后的遺願。 建隆二年(96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