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金匱之盟」與「斧聲燭影」談宋太宗得位之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文/ 田開
宋太祖趙匡胤死後,弟弟趙光義即位,而非長子趙德昭。
加上難以令人信服的「金匱之盟」和撲朔迷離的「斧聲燭影」,更加令人懷疑宋太宗得位不正。
「斧聲燭影」不見正史記載,但「金匱之盟」 卻在《宋史》中有明確的記載。
但因為元代編纂《宋史》時取得多是宋朝史官的記載,對太宗皇帝多有偏袒,不可盡信。
而且「金匱之盟」確實是疑點重重。
疑點一、趙普說金匱之盟是杜太后認為傳位不傳幼,以免重蹈後周覆轍,要太祖立下誓言傳位趙光義,並寫成誓書,封於金匱之中。
但是杜太后死時,趙匡胤才三十五歲,趙光義二十三歲,而趙匡胤的長子趙德昭已經十二歲。
除非趙匡胤幾年內就去世,否則根本不存在幼子即位。
趙匡胤武將出身,現在正是年富力強,就算只能再活十年,到時候趙德昭已經二十二歲,何來幼子即位?再退一步講,就算趙匡胤當年死去,有趙光義這個叔叔輔佐幼年的趙德昭,為何非要趙光義即位?歷史上長輩輔佐幼主的並不少見。
從根本上很難解釋金匱誓言能成立。
疑點二、傳位於子是西周后中國由來已久的繼承制度,杜太后雖是太后,但終歸是婦人,趙匡胤雖是孝子,但更是一國之君,涉及江山社稷,又怎麼會接受這麼荒唐的提議,捨棄父死子繼而選擇兄終弟及?
疑點三、金匱誓書是趙光義即位後五年後,趙普才提出的。
如果真的存在,為何不在趙光義即位之初就拿出來呢?
疑點四、趙普提出金匱誓言後,太宗大悅。
按照趙普的說法,金匱誓言只有太后、太祖和他三人知道。
前兩人都已離世,太宗即位時不說,五年後再說,是不是不忠呢?太宗不殺他就算隆恩了,何來大悅?
疑點五、太祖死後,皇后詔的是皇子趙德昭而非趙光義,當內侍沒詔趙德昭而是請來了趙光義時,皇后滿臉驚愕!最後不得已奉趙光義為新皇。
如果真有金匱誓言,太祖對自己的妻子也一點都不透漏?如果知道,她一個後宮婦人勢單力薄怎敢違背先皇之意去和勢力龐大的晉王對抗?
所以,綜上所述,所謂的「金匱之盟」很可能是趙光義和趙普合謀編造的一個謊言。
斧聲燭影
《續湘山野錄》記載太祖趙匡胤大病,召晉王趙光義議事,左右不得聞。
席間有人遙見得燭光下光義時而離席,有遜避之狀,又聽見太祖引柱斧戳地,並大聲說:「好為之」。
有人據此推斷趙匡胤從發病到離世僅僅數天,死後趙光義立刻即位,很可能是趙光義下毒弒兄。
值得一提的是斧指的是鎮紙用的器具,而非刀斧。
有人根據趙匡胤那句「好為之」,推測是趙匡胤自知命不久矣,傳位於趙光義,並讓他好好做皇帝!兩種說法截然相反。
斧聲燭影是否真實發生過,現已不得而知;而到底是趙光義弒兄還是趙匡胤傳位給弟弟,也不好判斷。
按照趙光義的說法,在他死後也應該傳位給弟弟趙廷美,然而很快趙廷美就被貶,遠離朝庭,抑鬱而終;趙匡胤的兩個兒子一個自殺,一個離奇中毒身亡,最後「不得已」傳位給了自己的兒子,更給趙光義得位之謎蒙上一層面紗。
或許這就是燭影斧聲、金匱之盟的真相
宋太祖趙匡胤開創了宋朝,有了中國歷史上文化經濟燦爛的兩百多年,但是在宋初發生的燭影斧聲,金匱之盟等案件卻始終未有最終的結果,這讓很多人為太祖趙匡胤鳴不平,翻查各種史料查找趙光義弒君奪位的證據,但...
或許這是對燭影斧聲、金匱之盟的真相
原標題:或許這是對燭影斧聲、金匱之盟的真相宋太祖趙匡胤開創了宋朝,有了中國歷史上文化經濟燦爛的兩百多年,但是在宋初發生的燭影斧聲,金匱之盟等案件卻始終未有最終的結果,這讓很多人為太祖趙匡胤鳴不平...
小議燭影斧聲 金匱之盟(趙二上位)
宋太祖趙匡胤共有兄弟5人,他本人行2,大哥趙匡濟和小弟趙匡贊都早死,三弟是趙匡義,也就是後來的宋太宗,四弟是趙匡美。趙匡胤稱帝後,為了避諱幾個弟兄紛紛改名,宋太宗的改成了我們熟悉的趙光義,老四趙...
千古之謎「斧聲燭影」,是真的「弒兄奪位」?還是另有隱情?
北宋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大病,深夜召其弟晉王趙光義進宮議事,屏退左右閒雜人等。席間只是有人在遠處看見燭光閃爍下趙光義人影晃動,時而離席,有遜避之狀,又聽得太祖引柱斧戳地,並大聲說:「好為之!,好...
趙匡義為了顯示自己繼位的合法性,編了許多故事,這是其中一個
宋太宗趙光義的皇位得來不正,他自己深知這一點,所以編造了許多故事,中心思想是這皇位的確是哥哥趙匡胤主動給他的,他沒搶,更沒殺人。所謂「金匱之盟」就其中的一個故事。這個故事雖然不是趙光義編的,但最...
趙匡胤為什麼傳位於兄弟趙光義,而不是兒子趙德昭?
趙匡胤(927年--976年),字元朗,生於洛陽夾馬營,祖籍河北涿州。後周建立後,趙匡胤受柴榮(後周世宗)器重,任命他為殿前都點檢,掌管殿前禁軍。柴榮死後,七歲的周恭帝柴宗訓即位。不久,趙匡胤領...
歷史上傳聞此人殺了哥哥篡位當皇帝,其實真相比傳聞還恐怖!
想必很多人都聽說過「斧聲燭影」的傳聞,說的是宋太祖之死的歷史謎團,宋太宗趙光義身陷殺兄篡位嫌疑,至今已有一千餘年。「斧聲燭影」這個傳聞究竟又是怎麼產生的呢?最早提起這個說法的是北宋中期的和尚文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