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朔迷離的「金匱之盟」到底是真是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01

太平興國元年(公元976年),晉王趙光義以「兄終弟及」的方式登上皇位。

種種跡象表明,文化皇帝宋太宗雖然政治手段絲毫不遜於太祖,但性格上明顯要狹隘很多,不是豁達之人。

南唐國主李煜投降後,宋太祖能容他,讓他在開封安享太平。

可是宋太宗即位後沒多久,就毒死了這位毫無威脅的亡國之君。

也難怪當初宋皇后要驚恐萬分的說出「吾母子性命,皆托於官家」這種話。

李煜(影視)

02

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宋太祖之子趙德昭隨宋太宗北伐遼國。

這次北伐以失敗告終,皇帝極其鬱悶。

期間發生了一件事,有幾個軍官趁皇帝不在軍營,想擁立趙德昭為新皇帝,企圖上演「陳橋兵變」翻版。

就在這個時候,宋太宗突然回營了,兵變也就沒有發生。

但從此刻起,他已經不再信任侄兒趙德昭。

北伐雖然失敗,仍然要論功行賞,這是慣例。

皇帝正在氣頭上,而下面人也頗有微詞。

趙德昭見此情景,便找皇帝提及此事。

誰知宋太宗勃然大怒,用幾乎諷刺的語氣說道:等你當了皇帝,再來論功行賞也不遲!

趙匡胤(影視)

就是這麼一句話,使得趙德昭神情恍惚,他回王府後,便自殺了。

聽到侄兒自殺,宋太宗趕忙奔去。

扶屍大哭道:「痴兒,何至於此?」至於是否作秀,只有他自己知道。

宋太祖還有一個已經長大成人的兒子趙德芳,在當時也有皇位繼承人的資格。

太平興國六年,趙德芳已經二十三歲,卻莫名其妙的死了,死因不明,這是趙德昭死後兩年。

一個養尊處優的皇子,年紀輕輕,怎麼那麼輕易的就死了。

聯想到宋太祖的暴死,有人認為趙德芳的死與宋太宗有直接關係也就不足為奇了。

宋太宗(影視)

當了幾年皇帝的趙光義其實也不容易,內心很矛盾,有苦衷。

誰不想把繼承權交給兒子,可如果真那麼做,又怎麼解釋他繼承長兄的皇位這個事兒?因此,他表面上不得不把弟弟趙廷美安排到繼承人開封尹的位置上去,至少可以暫時堵住輿論。

看到趙德昭和趙德芳兄弟兩個相繼死去,趙廷美慌了。

他本來也美滋滋的以為繼承人非自己莫屬,可是現在他不淡定了。

作為開封尹,趙廷美也有自己的勢力,他豈能坐以待斃,於是開始與宰相盧多遜來往密切。

但說真的,史書上說他們謀反,是真冤枉,這些人根本就沒謀反的實力。

趙匡胤(影視)

03

現在宋太宗在苦苦等待機會拔掉眼中釘趙廷美,至少要把他繼承人的身份搞掉。

終於,機會來了。

這裡要提到一個大宋的開國名臣趙普,這可是大名鼎鼎的人物,陳橋兵變和杯酒釋兵權這些大事裡面都有他的身影。

宋太祖開國後,趙普因功勞太大,當了幾年宰相。

後來不知是飄了還是幹了什麼違法勾當,被貶出京師晾了一段時間。

宋太宗即位後,趙普回京任職,但處處受到政敵盧多遜的掣肘,搞得很不開心。

事實證明,方法總比困難多,尤其是兩個有著共同利益且可以相互利用的人相遇的時候。

宋太宗首先開口,他問趙普對有人揭發趙廷美「將有陰謀」的奏章怎麼看,請注意這個「將」字,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事實上,這個奏章也是下邊人揣摩皇帝聖意而搞出來的名堂。

見過大世面的趙普馬上就明白了,很明顯皇帝有難題啊,看來自己重出江湖的機會到了。

趙普給皇帝上了一封密奏,聲稱自己手上有一份「金匱之盟」,大意是說杜太后臨終前留有遺命,宋太祖百年之後要將帝位傳給趙光義。

這可是天大的秘密,令人不解的是,這個「金匱之盟」只有他趙普一個人知道。

更令人疑惑的是,為何要在趙光義登基七年之後才說這個事呢。

很明顯,宋太宗太需要這個來路不明的東西了,有了這個他就可以把心事放下,皇位想傳給哪個兒子就傳給哪個兒子。

於是,兩人一拍即合,一場交易付諸實施。

趙普被重新提拔當上宰相,後來有人告密趙廷美搞政變,套路都是一樣的,雖然俗套,但很有用。

宋太宗利用這個機會,把趙廷美開封尹的職位撤了,這就等於宣告他不再是帝位繼承人。

大規模的清算行動開始,朝臣開始上表彈劾趙廷美和他的黨羽,要求處死這些人。

宋太宗則格外開恩,將主犯貶往外地,其他的根據犯罪輕重量刑。

這招夠狠,雖然沒有殺趙廷美,但很明顯老弟的政治生命結束了。

趙廷美被貶後不久,鬱鬱而終。

宋太宗終於如願以償,心病痊癒。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趙匡胤為何不把皇位傳給兒子?

 歡迎添加微信號:dushumingyan趙匡胤當年為何不把皇位傳給兒子,而是將弟弟立為儲君呢?這一有悖常理的做法,真是他本人的意願嗎?答案是否定的。這是他母親杜太后的遺願。 建隆二年(961年...

真·宋太宗——趙光義

趙宋的傳承是很高風亮節的,什麼燭影斧聲,都是小事有金匱之盟為證。什麼是燭影斧聲呢?宋開寶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壬午夜,太祖趙匡胤大病,招晉王趙光義議事,左右不得問。席間有人遙見得燭光下光義時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