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第一謎案:宋太祖為何將皇位傳給其弟趙光義而不是自己的兒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開寶九年(976)十月二十日,剛剛知天命的大宋開國皇帝趙匡胤突然駕崩,消息傳出,文武百官一時震驚不已。
行伍出身的趙匡胤一向體魄強健,這過去的九個月中,他多次頻繁出遊,最遠的甚至到達了西京洛陽。
而且,此前也沒有他生病求診的記載。
如此突然的駕崩不免讓人心生疑慮。
另一件事更加重了人們的疑心。
當趙匡胤駕崩之際,其子趙德昭已經年滿二十六歲,另一個兒子趙德芳也十八歲了。
自西周以來,父死子繼早已是皇位繼承的默認規則,然而在不存在」主少國疑」的潛在風險下,趙匡胤卻主動放棄這一儒家所擁戴的禮法原則,轉而採用兄終弟及——以弟弟趙光義為下一任的皇位繼承人,於情於理,這都不由得更讓人倍感蹊蹺。
於是,千百年來,人們對於宋太祖之死與太宗的即位便有了不同與官方記載的說法,最終形成了著名的「燭影斧聲」和「金匱之盟」兩大千古之謎。
而相比於燭影斧聲,金匱之盟有更多讓人費解之處。
一、
對於金匱之盟,官方的記載如下。
公元961年,也就是大宋建國的第二年,趙匡胤的母親杜太后病重,臨終前,她唯一放心不下的便是皇位繼承問題。
一段對話就此展開。
「你知道為什麼是你得了天下嗎?」太后如此問道。
侍候在側的趙匡胤這時哭的像個孩子,根本說不出完整的話來,但老太后勁頭來了,不停地反覆詢問。
「這都是因為父親和您兩人積德行善的結果。
」趙匡胤最後給出了答案。
「扯淡,」老太后說道,「只是因為周世宗死的早,留下了孤兒寡母,如果北周有年長的君王,天下哪裡還有你的份?所以,你百年以後應當傳位給你的弟弟。
國有長君,方為社稷之福。
」
聽到老太太這麼說,趙匡胤連忙頓首:一定聽從您的教誨。
太后隨後命令應召而來的趙普,在床前寫下誓言盟書,並將這份文書放到保險柜——金匱中藏好。
因為存放在金匱中的緣故,這份文書便被後世稱之為金匱之盟。
十五年後,趙匡胤駕崩,其弟趙光義便依照當年的約定即了皇帝位。
這件事被明確記載在《宋史·杜太后傳》中, 而且在宋人所編著的私人歷史中也記錄在案;其中最知名的便是司馬光的《涑水記聞》和李燾的《續資治通鑑長編》,雖然具體的細節略有差異。
可見在時人看來,這是鐵案一樁。
然而,自上個世紀以來,歷史學界卻對此事有了不同看法,認為金匱之盟乃是後來的捏造,最大的嫌疑人便是趙普與太宗。
自此以後,偽造說開始廣為流傳。
二、
具體而言,金匱之盟一事有三大疑點。
其一,杜太后病危時,趙匡胤年僅三十五歲,正值大好壯年,而年長的皇子已趙德昭十一歲。
但凡趙匡胤再多活個幾年,其皇子便已成年,後周孤兒寡母的情況便不復存在。
杜太后怎麼會鐵口斷定趙匡胤一定會英年早逝,進而催促迫使後者當即立下皇儲?
其二,金匱之盟的公開是在太宗太平興國六年九月,由早已失勢的趙普上書自陳說出的,太宗隨後才於宮中找到了這份誓約,進而公之於眾。
金匱之盟如果存在,顯然是太宗繼位合法性的一大證據,對於曾與太宗勢不兩立而又參與此事的趙普來說,無疑是一個絕好的投機機會。
深諳權術的趙普何以不立刻將此事獻與太宗,進而以擁護之功獲取太宗的諒解,反而直到五六年後才上書言明?要知道,在此期間,他一直備受猜忌與打壓,終日生活在惶恐難安之中。
其三,古代有專門的史官記錄皇帝的言行,即為起居注,這是後來編撰國史的基本史料來源。
趙匡胤、趙光義的起居注分別被稱為《太祖實錄》與《太宗實錄》,其中《太祖實錄》有兩版,初版於趙光義的太平興國五年編撰完畢;真宗即位後,又忽然重修《太祖實錄》,於咸平二年完成。
對於金匱之盟,三本史書所載有很大差別。
初版的《太祖實錄》根本沒有此項記載,而是在後來的重修才加入進來的。
而且在新版的《太祖實錄》與《太宗實錄》中,對於此事的記載也有很多細節上的不相符。
依據上述三大疑點,不能不令人懷疑整件事就是一出後人炮製的鬧劇,而始作俑者便是趙普與太宗兩人,前者為的是權力,後者為的是鞏固自身皇位繼承的合法性。
然而,真的如此嗎?
三、
考辨歷史史事不能脫離具體的情景而空談理論,質疑金匱之盟偽造的一大默認前提是皇位的嫡長子繼承制,由此,太宗的兄終弟及不免讓人產生先天的狐疑。
然而,我們要明白,趙匡胤所建立的大宋是在混亂的五代十國基礎之上的。
這是一個赤裸裸的亂世,即便是君主也常遭遇不測。
在五代的十三位君主中,在位超過十年的絕無僅有,勉強做了十年的梁末帝最後也是身死國滅,而其中死於非命的,更是超過半數。
而且,在五代亂世中,放棄嫡長子繼承制度而選擇年長有才之人為國君的屢見不鮮。
後梁的朱溫有六個兒子在世,其中大多成年,但他始終堅持傳位給最有才幹的養子朱友文,乃至釀成了後來的弒父慘劇。
後晉的石敬瑭策立了他成年的侄子而放棄幼子為繼承人,南漢劉隱傳弟而不傳子,吳國兩世都是兄終弟及,如此等等。
在這種背景下,當杜太后與大宋建國第二年去世時,擔憂趙匡胤會英年早逝實屬合乎情理,而她讓趙匡胤定下兄終弟及的誓約,顯然也不是無事生非的胡鬧。
這是其一。
其二,金匱之盟其實有兩個版本,一般稱之為「獨傳約」和「三傳約」。
上述提到的《宋史·杜太后傳》中的版本是「獨傳約」,即皇位只需由太祖傳給太宗即可,至於之後則沒有涉及。
然而歷史上還流傳有一個「三傳約」,它講的是,當繼承皇位的太宗(趙光義)駕崩後,須依次傳給太宗的弟弟趙廷美,廷美去世後再傳回給太祖的兒子趙德昭。
「三傳約」同樣見於《宋史》之中,而且相對於「獨傳約」,它在北宋時期的私史中更廣為流傳,其中便包括了司馬光的《涑水記聞》等。
顯然,如果金匱之盟乃是太宗所編造的,他最多會編造「獨傳約」,那麼在士大夫中流傳更廣泛的但對他並不十分利的「三傳約」源自何處呢?
要知道,當金匱之盟公布於世不久,趙廷美便被污衊為謀反大罪,並在兩年後鬱鬱而終,其一系的勢力皆被太宗連根拔除,而在此之前趙德昭、趙德芳已死,那麼誰還有動機與能力去編造「三傳約」並使之廣為流傳呢?而且為何還要基於一個謊言去編造呢?
不同版本的金匱之盟的廣泛流傳於世,從側面反映出,這恐怕並不是出自太宗的有意編造。
而事實的真相很可能是,「三傳約」是真有其事,而「獨傳約」乃是出自後來的刪減與編造。
其三,假如金匱之盟是偽造的,那麼太宗為什麼要這麼幹呢?
常見的解釋認為,在歷經奪取燕雲十六州的高梁河之戰的慘敗,以及太祖兩子的非正常死亡後,太宗內心非常不安,害怕有人乘機作文章,於是借金匱之盟一事重申他帝位的合法性。
然而,這種解釋不免牽強。
當金匱之盟發生時,太宗已經稱帝達六年之久,皇位早已穩固如山,這從他輕鬆除掉太祖的兩子及弟弟趙廷美等事情不難看出,他真的有必要去費盡心思炮製這樣的一個彌天大謊嗎?
而且,眾所周知,太祖之時,太宗與趙普一向關係惡劣,幾成水火不容之勢。
《丁晉公談錄》這部書曾提到這樣一個細節,「太祖晏駕,太宗嗣位,忽有言曰 : 若趙普在中書,朕亦不得此位 。
」當趙普死後,太宗更是公開與近臣說到兩人關係,「向與朕嘗有不足,眾人所知。
」
正因如此,當趙光義即位後,趙普旋即被罷相,僅保留了一個太子少保的身份,無權無勢 , 其後更是多次受到信任宰相盧多遜的迫害,以至於常常惶恐難安,日夜無法安眠。
趙光義既然如此痛恨趙普,怎麼會邀請他的老對頭參與編造此事呢,這不是明擺著給對方送把柄而使自己處於受要挾的境地嗎?若是要存心編造,他大可編造的更好些,最好是死無對證的地步。
當弟弟趙廷美與其乳母相繼去世後,太宗曾經編造彌天大謊,聲稱對方並非自己的親弟弟,而當時他並沒有找任何人作證,為什麼這次非要找一向為自己深惡痛絕的趙普合作呢?
再者,金匱之盟在太平興國六年九月公布於世後,次年便有了趙廷美的被誣謀反案,而親自主抓這項工作的正是重新擔任宰相的趙普,同時,待此案告一段落後,趙普又隨即被免除宰相一職。
顯然,趙普的這次復相,主要工作就是剷除趙廷美一黨,與太宗皇位繼承的合法性並無太大關聯。
最後便是史料不一致的問題了。
結合上述提到的「獨傳約」與「三傳約」,其實可以很好地解釋這一情況。
金匱之盟最初的版本是「三傳約」,即當太宗去世後要將皇位傳給弟弟而非自己的骨肉,這個約定應該在一定範圍內有所流傳。
但太宗不願意。
於是在除掉太祖二子後,便有意拔掉最後一根絆腳石——趙廷美。
「三傳約」對趙廷美相當有利,自然而然地,經太宗審定的《太祖實錄》便對此事隱蔽不談。
同時,在歷經高梁河之敗和太祖二子的非正常死亡後,謹慎的太宗擔心貿然除掉趙廷美會生出不可控的風險,便找到了太祖的舊臣、國家元老趙普,想找一個幫手。
而此時的趙普正值人生艱難時刻,面對太宗的橄欖枝,他趕緊抓住,立刻拋出一份「獨傳約」來表示自己的忠心。
太宗聞軒而知雅意,便重新啟用了他。
經由趙普編造的「獨傳約」對太宗有百利而無一害,於是神宗即位後便將之添加進了重新修訂的《太祖實錄》中。
這便是為何兩版《太祖實錄》記載不一的緣故,至於與《太宗實錄》的細節差異則有待進一步研究了。
由此也解釋了為何趙普沒有一開始便上書陳述金匱之盟一事,因為太宗即位時一帆風順,金匱之盟最多算是錦上添花。
而且,他不知道太宗對「三傳約」的真實想法,貿然上奏恐怕禍福難料,趙普棄之不顧自然在情理之中。
可能的情況大抵如此。
歷史堂官方團隊作品 文:江河散人
文字由歷史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趙匡義為了顯示自己繼位的合法性,編了許多故事,這是其中一個
宋太宗趙光義的皇位得來不正,他自己深知這一點,所以編造了許多故事,中心思想是這皇位的確是哥哥趙匡胤主動給他的,他沒搶,更沒殺人。所謂「金匱之盟」就其中的一個故事。這個故事雖然不是趙光義編的,但最...
天大的陰謀!趙匡胤為何將皇位傳給弟弟?「金匱之盟」的真相?
宋太祖趙匡胤雄才大略,五十歲時卻突然暴死,第二天其弟趙光義便於靈柩前即位,是為宋太宗。按照常理,皇位應該傳給長子趙德昭的。可是趙匡胤當年為何不把皇位傳給兒子,而是將弟弟立為儲君呢?這一有悖常理的...
趙光義憑金匱之盟上位,再傳給誰?趙普說:太祖錯,你還想再錯?
關於宋代的第二位皇帝宋太宗趙光義,毛主席有過一個評價:「光義不知兵!」 他每次派兵出征都要授予將帥陣圖以指揮作戰,美其名曰「將從中御」,但卻常常敗北,尤其是在與契丹政權、党項政權間的戰爭中更是屢...
揭秘大宋皇位交接第一棒:趙匡胤為何傳弟不傳子?(一)
這兩天,有這麼一則消息,很吸引眼球:2016年全國「賣地」收入最高的50個城市,合計土地出讓收入達到2.45萬億元。其中,蘇州的土地出讓收入最高,一年「賣地」收入超過1700億元!想想最近幾年一...
燭影斧聲、金匱之盟,晉王趙光義怎樣一步步登上了皇帝的寶座?
公元976年冬天的一個早上,宮人們發現一向早起的皇帝陛下今日沒有起床,宮人們小聲呼喊也沒有回應,走進之後才發現他們的已經停止了呼吸,這個人就是大宋王朝的開國皇帝、一代雄主趙匡胤。趙匡胤駕崩以後,...
宋太宗當上皇帝先逼死侄子,之後又開始擔心:我還有個弟弟呢!
關於宋代的第二位皇帝宋太宗趙光義,毛主席有過一個評價:「光義不知兵!」 他每次派兵出征都要授予將帥陣圖以指揮作戰,美其名曰「將從中御」,但卻常常敗北,尤其是在與契丹政權、党項政權間的戰爭中更是屢...
趙匡胤有兩個兒子為何卻把皇位傳給弟弟
說到皇位這個東西其實很多網友也是應該知道的,如果有可能的話誰不想當皇帝,所以說皇位這個東西還真的是人人都想要的啊,但是最近小編在看歷史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竟然有一位古代的皇帝把自己的皇位...
宋史鉤沉(3)趙光義弒兄登皇位 可能是一個背了千年的鍋
公元976年農曆十月十九日晚上,宋太祖趙匡胤在宮中宴請弟弟趙光義飲酒,次日凌晨突然於寢殿中暴斃身亡。十月二十一日,趙光義登基繼承皇位,是為宋太宗。
揭秘宋太宗繼位疑雲之「金匱之盟」
宋太祖趙匡胤在「燭影斧聲」事件中離奇死亡,宋太宗趙光義在大宋百姓質疑的眼光中上台。之前已經說過,趙光義在整個事件中疑點甚多,他有機會對其兄下毒手,那麼他是否有動機動手呢?我覺得當然有。
金匱之盟——政治遮羞布而已
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姑娘;權力是勝者打扮的工具。——無名小子我們應該怎麼讀歷史?這是個問題。當然我沒有能力決定一個規則,更沒有資格對前輩們指指點點。雖然如此,小子無知無畏,願以一家之言,解讀出歷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