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五代最後的一位政治強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太祖趙匡胤暴亡的第二天,其弟趙光義即位,是為太宗。
鑒於當時的時代背景,這一傳弟不傳子的方式並不十分意外。
因為,在武將擅權、國家紛亂的五代,皇帝立儲與傳位,更看重繼承人殺伐決斷能力的大小,而圍繞皇位繼承,父子、叔侄、兄弟、親子與養子之間的爭奪都有發生。
太宗當政二十二年,被譽為是五代的最後一位政治強人。
太宗有掃平天下之志,即位後繼續推進統一事業,割據福建漳泉兩府的陳洪進、割據吳越的錢氏、北漢劉氏或降或滅,華夏地區終於實現了一統。
他兩度揮師攻遼,試圖恢復幽燕,只可惜均告失敗。
太宗堅定執行太祖確立的文治靖國方略,大興科舉,利用南唐和後蜀舊臣,編纂了《太平御覽》《太平廣記》《文苑英華》這三部大書,保留了大量珍貴的歷史文獻。
這些措施都有利於新王朝的穩定。
《宋史·太宗本紀》對他給予了很高評價,說:「帝之功德,炳煥史牒,號稱賢君。
」
但太宗的聲譽不如太祖。
歷史上有「宋初三疑案」之說,三疑案指「陳橋兵變」「斧聲燭影」 「金匱之盟」。
其中,「斧聲燭影」「金匱之盟」的主角都是太宗。
三疑案圍繞皇權更迭發生,雖稱不上腥風血雨,但也充斥著猜忌、陰謀,令人浮想聯翩,可以視為是五代政治風氣的某種延續。
據說南唐後主李煜是太宗毒死的,太宗還強行霸占李煜的小周后,這也有損於他的形象。
關於太祖之死,自北宋開始便有多種傳聞,其中,以宋人筆記《續湘山野錄》的記載最為著名。
《續湘山野錄》的作者文瑩是錢塘名僧,大約生活在真宗至神宗年間。
他記載說:太祖駕崩前,召趙光義進宮,二人單獨飲酒。
外人只遠遠看見太祖和趙光義說了一些什麼,接著燭影搖晃,似乎趙光義離席退避,隨後聽到玉斧戳地之聲,又聽見太祖高聲說:你好好去做。
當晚,趙光義留宿禁中,次日快五更時,侍者發現趙匡胤駕崩,「太宗受遺詔於柩前即位」。
這段文字文辭閃爍,是「斧聲燭影」說的最早出處,暗指太宗有謀害太祖之嫌。
司馬光在《涑水記聞》中說:當天晚上喝完酒後,太宗離開禁中回到開封府。
次日四更天,太祖駕崩,宋皇后立即讓太監王繼恩去叫小兒子趙德芳,王繼恩卻跑到開封府向趙光義報告,趙光義說不知該不該進宮,王繼恩說再不走就讓別人當皇帝了。
宋皇后見趕來是趙光義,先是很吃驚,而後對趙光義說:我們母子的命運,全都要依靠「官家」(宋時對皇帝的稱呼)了。
司馬光暗指太祖之死與太宗沒有關係,但對王繼恩引太宗入宮的細緻描述,還是透露出太宗有奪位的嫌疑。
《宋史·太祖本紀》說「帝崩於萬歲殿,年五十」。
這貌似平淡的寥寥數筆,反而給後人留下了想像空間。
趙匡胤、趙光義兄弟和睦,在陳橋兵變及其後的統一戰爭中,趙光義均發揮了重要作用。
趙匡胤即位後,封趙光義為殿前都虞候,領睦州防禦使,不久領泰寧軍節度使。
征討李重進後,封趙光義為大內都部署,加同平章事、行開封府尹,加兼中書令。
後來又加封趙光義為晉王,位列宰相之上。
五代以來形成一種不成文的默契,凡皇族擔任開封府尹,就基本確立了其儲君的地位。
太祖起初確有傳位給太宗的想法,但這個想法到後來會不會改變就不得而知了。
太宗任開封府尹長達十五年之久,圍繞他形成了一股舉足輕重的政治勢力。
當晉王后,他的幕府成員便有六十人之多。
王夫之在《宋論》中就認為,太祖知天命,認為其弟趙光義「威望隆而羽翼成」,兒子不如弟弟,所以未立太子,將皇位傳給了太宗。
趙匡胤兄弟一共五人,老大和老五去世較早,只剩下他和光義、廷美三兄弟。
三人同為昭憲杜太后所生。
太平興國六年(981)九月,也就是太宗繼位的第六年,一份被稱為「金匱之盟」的政治遺囑突然由趙普拋了出來。
據趙普說,昭憲太后臨終前把太祖叫到病榻前問:你知道不知道為什麼能得天下?太祖說:都是祖宗和太后積善行德帶來的福氣。
杜太后卻說:是因為後周皇帝是個七歲的娃娃,換了成年皇帝,就很難說了,為保江山,千萬不能讓娃娃繼承皇位,如太祖去世時兒子還小,就要把皇位傳給弟弟光義。
太祖俯首承命。
杜太后又吩咐趙普,把她說的話記下來。
趙普遵命,在榻前書寫了遺命,封藏於金匱之中。
「金匱之盟」的核心是「兄終弟及」。
昭憲太后死時,太祖三十五歲,皇太子德昭十一歲。
後來,太祖雖死得突然,但德昭也已二十六歲。
昭憲太后當時顧命的理由是吸取後周柴氏君幼為趙氏所篡的教訓,而在德昭長大成人的情況下,這個理由根本就不成立了。
太宗繼位時,還沒有「金匱之盟」之說,在時隔昭憲太后遺命二十年後,趙普舊事重提,顯得很古怪。
趙普是太祖時的宰相,曾經在太祖開創帝業和穩定政權的過程中立下汗馬功勞。
然而,因為趙普多次反對立趙光義為繼承人,且與太宗的心腹盧多遜不睦,趙光義即位後立即將他罷免,只給了一個太子太保的虛銜。
趙普鬱郁不得志。
後來朝中有人密奏趙廷美與宰相盧多遜勾結,圖謀不軌,受到太宗提拔。
趙普意識到機會來了,於是在朝會上提出:「願備樞軸,以察奸變!」退朝後立刻給太宗上了一道密奏,獻出了「金匱之盟」。
幾天後,趙普被擢升為司徒兼侍中,重回到權力中樞。
沒過幾天,太宗問趙普,接下來皇位應該怎麼傳?趙普斬釘截鐵地說:「太祖已誤!陛下豈容再誤邪?」言下之意是,不能傳給趙廷美了。
太宗大悅,不久,趙普再度出任宰相。
為鞏固權力,太宗將其幕府成員程羽、賈琰、陳從信、張平等陸續引入朝廷擔任要職,以替換太祖朝舊臣。
一批元老宿將如向拱、高懷德等被罷,調至京師附近做官,以便控制。
太宗即位之初,似乎也按「金匱之盟」做出了一些安排,以趙廷美為開封尹,趙廷美原位由趙德昭繼之,並詔趙廷美、趙德昭位在宰相之上。
但不久,趙德昭便遭來厄運。
太平興國四年,太宗親征,滅北漢,並轉兵攻遼。
趙德昭從征幽州。
高梁河一戰,宋軍慘敗,太宗隻身逃脫,不知所蹤。
有人商議立趙德昭為帝,後來太宗生還,此事作罷。
回京後,太宗以此次北伐不利,過了很久還不行平定北漢之賞,將士們議論紛紛。
趙德昭為將士們請賞,太宗很不高興地說:等你做了皇帝再賞不遲。
趙德昭惶恐萬分,回來後便自刎身亡。
兩年後,趙德芳也不明不白地死去。
緊接著,趙廷美也遭了殃。
太宗罷趙廷美開封府尹職,令其為西京留守。
趙廷美被貶西京留守後,暗中仍與盧多遜來往,又被罷去西京留守,削去一切官職,僅保留魏王空名。
後降為涪陵縣公,遷往房州。
雍熙元年(984),趙廷美舉家遷至房州,不久病死。
盧多遜也被牽連而死。
《宋史·太宗本紀》稱太宗是「賢君」之後,委婉地批評說:「若夫太祖之崩,不逾年而改元,涪陵縣公之貶死,武功王之自殺,宋後之不成喪,則後世不能無議焉。
」意思是,要沒有這幾件事,後人是不會對太宗有非議的。
涪陵縣公指其弟廷美,武功王是太祖子德芳、德昭,他們都被太宗逼貶而死;宋後是指太祖宋皇后,在太祖駕崩後,因繼位問題和太宗有爭吵,因此她死後太宗不按皇后禮安葬;改元在一般朝代中都是在老皇帝死後的第二年,而太宗在太祖死的當年十二月改元為太平興國元年,這時距歲末只有八天,毛澤東讀到這段歷史時曾批語說:「不擇手段,急於登台。
」
此外,南宋學者呂中指出:「太祖時規模廣大,故(趙)普慨然以天下自任而敢於事;太宗規模煩密,故(趙)普不免遠嫌疑存形跡而救過之不暇。
」太宗與太祖行事風格不同,太宗治國管得具體,管得細,在太祖朝敢於任事的宰相趙普,在太宗朝時也變得畏畏縮縮。
這段話實際上也是委婉地說,在治國理政方面,太宗不如太祖。
至道三年(997)三月,太宗駕崩。
趙普則在五年前病卒於洛陽。
儘管隨著二人的離世,「斧聲燭影」「金匱之盟」的謎底被帶進了墳墓,但根據常理,後人對「金匱之盟」的真實性普遍存疑。
以上內容選自《弱宋——造極之世》,陳勝利 著,清華大學出版社2016年8月出版,有刪改。
或許這就是燭影斧聲、金匱之盟的真相
宋太祖趙匡胤開創了宋朝,有了中國歷史上文化經濟燦爛的兩百多年,但是在宋初發生的燭影斧聲,金匱之盟等案件卻始終未有最終的結果,這讓很多人為太祖趙匡胤鳴不平,翻查各種史料查找趙光義弒君奪位的證據,但...
燭影斧聲、金匱之盟,晉王趙光義怎樣一步步登上了皇帝的寶座?
公元976年冬天的一個早上,宮人們發現一向早起的皇帝陛下今日沒有起床,宮人們小聲呼喊也沒有回應,走進之後才發現他們的已經停止了呼吸,這個人就是大宋王朝的開國皇帝、一代雄主趙匡胤。趙匡胤駕崩以後,...
小議燭影斧聲 金匱之盟(趙二上位)
宋太祖趙匡胤共有兄弟5人,他本人行2,大哥趙匡濟和小弟趙匡贊都早死,三弟是趙匡義,也就是後來的宋太宗,四弟是趙匡美。趙匡胤稱帝後,為了避諱幾個弟兄紛紛改名,宋太宗的改成了我們熟悉的趙光義,老四趙...
趙光義因「金匱之盟」在燭影斧聲中即位,是明不正,言不順?
中國古代封建統治家族以「長子接班」這種家天下的繼承模式,來防止其他家族對最高權力的爭奪。嫡長子繼承制,有利於減少政治繼承中的衝突,維護君主專制制度的穩定有序和家族的統治延續。但皇權的至高無上和特...
趙匡義為了顯示自己繼位的合法性,編了許多故事,這是其中一個
宋太宗趙光義的皇位得來不正,他自己深知這一點,所以編造了許多故事,中心思想是這皇位的確是哥哥趙匡胤主動給他的,他沒搶,更沒殺人。所謂「金匱之盟」就其中的一個故事。這個故事雖然不是趙光義編的,但最...
為了皇位竟然忍心謀殺了對自己恩重如山的兄長,又秘密殺害了侄子
關於宋太祖趙匡胤之死,《宋史》上的記述是非常簡單的,在《太祖本紀》中只說了兩句話,一是「帝崩於萬歲殿,年五十」;一句是「受命於杜太后,傳位於太宗。」杜太后是他們兩人的母親。一直以來,人們對太祖之...
趙匡胤為什麼傳位於兄弟趙光義,而不是兒子趙德昭?
趙匡胤(927年--976年),字元朗,生於洛陽夾馬營,祖籍河北涿州。後周建立後,趙匡胤受柴榮(後周世宗)器重,任命他為殿前都點檢,掌管殿前禁軍。柴榮死後,七歲的周恭帝柴宗訓即位。不久,趙匡胤領...
他舉起屠刀,朝著自家兄弟和他們的家族瘋狂砍殺
公元976年隆冬時節,大宋京城開封籠罩在漫天大雪中。50歲的宋太祖趙匡胤今天興致頗高,處理完一天的政事,伸伸筋骨,想喝兩杯放鬆一下,於是他把三弟趙光義留在皇宮內。兄弟倆把左右清退,開心的吃著喝著...
宋太宗是個什麼玩意兒:「燭影斧聲」和「金匱之盟」
據史書記載,北宋開寶九年十月壬午夜,宋太祖趙匡胤駕崩之後,孝章皇后急命太監王繼恩召秦王趙德芳(太祖第四子),結果王繼恩不但沒有詔傳秦王,反而召來了太祖的弟弟晉王趙光義,孝章皇后正在焦急等待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