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春秋:春秋首霸齊桓公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齊桓公,名姜小白,齊國第十五位國君,在位42年,春秋五霸之首,九合諸侯一匡天下。

在位期間任用管仲為相,開採漁鹽,發展經濟,扭轉了襄公時的齊國之亂,使齊成為頭號強國。

政治上主張尊王攘夷,維護周禮制度和諸侯平衡,抵抗外族入侵,捍衛華夏利益。

後期膨脹,用人不當,傳位不慎,諸子爭位,死後兩月不得下葬,令人唏噓。

齊桓公

艱難上位 有驚無險

齊襄公昏庸無道,齊國大亂,諸弟為了活命紛紛出逃,公子糾帶管仲逃到了外婆家魯國,公子小白帶鮑叔逃到鄰國莒國。

公孫無知殺襄公自立,沒過兩月便在出遊雍林途中被仇人暗殺,齊國大夫很慌,號召出逃在外的公子回國繼位。

魯國派兵送公子糾返齊,公子小白也火速往齊國趕。

為防止小白先回齊國,管仲半路埋伏,一箭射中小白,小白大難不死,箭射中身上帶鉤,小白靈性裝死,等管仲走後原地復活先到齊國,艱難繼位。

管仲以為小白死了,回去復命,公子糾放慢了車速,到達齊國邊境時等待他們的是齊國軍隊,雙方大戰,魯師敗,在齊桓公恐嚇下,魯人殺了公子糾,囚禁管仲。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任用管仲 稱霸諸侯

差點被暗殺的桓公痛恨管仲,寫信給魯人: 把管仲送來,我要剮了他。

魯人害怕,囚禁管仲後送之齊國。

鮑叔是管仲好友,來勸桓公: 要想治理齊國,用我就夠了,但要想稱霸諸侯,沒有管仲不行。

桓公遂用管仲為相。

管仲為桓公規劃了霸王藍圖: 先發展齊國經濟,再打尊王攘夷的旗幟收買人心,最後會盟諸侯稱霸天下。

事實證明,這個藍圖是務實而高明的。

由於桓公尊重周王,維護諸侯平衡,救援受外族入侵的國家,捍衛了華夏文明,諸侯推舉為盟主。

管仲拜相

抵禦外族,捍衛華夏

尊王攘夷就是對內維護西周分封體制,對外抵禦外族,維護華夏文明成果。

前662年,山戎入侵燕國,桓公率兵來救,趁勢攻打山戎,將其趕到沙漠為止。

並贈送燕國軍隊馬匹用於重建,燕莊公送桓公返齊,桓公將莊公所到的齊地也一併劃出送給燕國。

前657年,狄人入侵魏國,桓公率領諸侯來救,並幫助魏國重修被破壞的城牆。

前643年,戎族入侵周王,桓公再次出兵相救。

縱觀桓公一生,始終強力維護華夏利益。

農耕文明是脆弱的,需要強悍的英雄出來捍衛,齊桓公無疑是我們民族的偉大英雄,也是華夏之幸。

面對北方外族騎兵 中原機弩是可靠利器

九合諸侯,一匡天下

在管仲輔佐下,桓公先後九次召開諸侯會盟,一舉匡定天下。

齊桓公時,秦楚齊晉為大國,桓公主導的諸侯會盟真正來的只有周王和其他小國。

晉國內亂,無暇顧及,秦國偏僻,楚國以蠻夷自居,不參加中原會盟。

會盟期間,在管仲幫助下桓公沒有僭越周禮,怠慢諸侯,失信天下。

一次與魯國會盟,一個叫曹沬的無賴用匕首挾持桓公,要他歸還占領的魯國領土,出於保命桓公假意答應,事後又想反悔,在管仲勸說下最終兌現承諾。

諸侯會盟客觀上穩定了天下局勢,平衡了諸侯力量,得到周王和諸侯的支持。

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

強強交鋒 息兵而終

實力膨脹的齊桓公想對楚國動武。

會盟也不來,還以蠻夷自居反對分封秩序,關鍵是還欺負我小弟。

桓公命管仲率兵之楚。

楚成王率兵來會,問管仲: 齊楚風馬牛不相及,你來打我幹嘛?答: 你不聽話。

兩人不歡而散。

後兩軍對峙數月,在外交斡旋下雙方退兵。

此次齊楚交鋒雖以和平收場,但卻使桓公第一次清醒地認識了自己的實力,天下之大,不是一家獨大,想要統一天下也不是一代人的事。

性情中人 我不是神

霸王也是常人,也有可愛的時候。

前671年,陳國內亂,公子完來齊,桓公收留並厚待,292年後,公子完後代篡奪了齊國政權。

前658年,桓公妹哀姜私通魯公子慶父,魯國大亂,桓公主持公道,殺了妹妹哀姜。

前656年,桓公與夫人蔡姬划船玩兒,蔡姬調皮搖船,桓公是個旱鴨子,叫蔡姬別鬧,蔡姬不聽,桓公生氣把她送回娘家蔡國。

蔡君也不爽,將女兒另嫁他人,桓公感覺自己被綠了,出兵攻打蔡國。

划船好玩 且勿亂搖

用人不當 死後遭殃

管仲快死時,桓公問他誰來接班,管仲只說不要任用易牙、開方、豎刀三人。

等於沒說。

易牙是桓公廚師,殺了自己才出生的兒子蒸來給桓公吃,開方是衛國准太子,王位都不要了跑來跟桓公混,豎刀是桓公基友,自宮來服侍桓公。

最後桓公還是任用三人,齊國大亂。

立儲不慎,諸子爭權

桓公有子六人,立公子昭為太子,卻把他送到宋國養著。

公子雍巫有寵,桓公又口頭說立公子無詭為太子,朝三暮四朝令夕改,導致諸公子都想上位。

桓公死後,公子政權,易牙與豎刀殺群臣,立公子無詭為君,太子昭出逃宋國。

由於諸公子爭權,桓公屍體擺在床上六十七天沒人管,蛆都爬到門外了,慘目忍睹。

爭權奪利 只為一塊蛋糕

霸王之始,開啟後世

自從齊桓公首創稱霸之業,後世爭相效仿,春秋有五霸,戰國有七雄,在歷代不斷努力下,中國終於統一。

春秋亂世,一首打油詩送齊桓公

大難不死未善終,以仇為友任管仲。

尊王攘夷氣度大,扶危救亂存華夏。

三子弄權誤襄公,齊國大亂一時崩。

春秋始霸開後世,統一中國以為志。

參考文獻: 《史記.齊太公世家》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你不知道的春秋第一霸死亡真相

春秋戰國是一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大時代,人才輩出。短短的幾百年中不僅出現了「春秋五霸」,而且還出現了「戰國七雄」。這些霸主的產生都需要一代或者幾代君王的努力,積累才能完成。

齊桓公的春秋首霸職場上位史

2016-08-16 陳華 時拾史事 話說周天子大權旁落之餘,只能坐困洛城,對四方諸侯爭城占地、興邦滅國全沒脾氣。不過,周天子雖沒了君臨萬邦的威風,但其幾百年天下共主的邊際效應仍然可資一用。在橫...

猥瑣發育別浪?——齊桓公的路

齊桓公即位之後,霸業究竟是如何展開?是安心種田,扮豬吃虎?還是遠交近攻,合縱連橫?亦或是知人善用,帶著一群小弟打天下?emmmm……看完之後,小編也覺得,或許……這就是王「霸」(ba)之氣吧。管...

管仲——還原一個千古名相的人生

管仲(?~前六四五年)名夷吾,字仲,齊國穎上(今安微穎上)人,史稱管子。管仲相齊四十年,是著稱於世的賢相,齊國就是因為他,才威震諸侯,成為春秋首霸,而他能成就這等偉業,與遇到鮑叔牙這個好朋友密不可分。

尊王攘夷——齊桓公

上次我們講到莊公箭射王肩小霸春秋,天子威嚴掃地,諸侯列國不再朝貢。至公元前681年春秋時期又一位霸主齊桓公在歷史的進程中留下了絢麗的一筆,與莊公不同的是,前者挑戰天子權威開啟亂世之端,小霸春秋,...

春秋首霸齊桓公,最終卻因昏聵活活餓死

隨著西周豐鎬二京被遊牧部落犬戎洗劫,諸侯們打退了犬戎之後,立原來的太子宜臼為天子,也就是周平王,然後就回各自的封國了。平王東遷都到洛邑,並沒有遷徙豐、鎬二京的百姓,因此在洛邑建國的時候,只能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