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桓公只要七個故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讀懂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桓公只要七個故事?

唐代詩人周曇有詩讚齊桓公,詩曰:

三往何勞萬乘君,五來方見一微臣。

微臣傲爵能輕主,霸主如何敢傲人。

歷史上對春秋五霸有吶五霸,意見不一,但是無可爭議的有一人——齊桓公。

齊桓公開啟了春秋的霸主事業,和管仲一起,在留下了有關政治,軍事,經濟等領域,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瓜熟而代

齊襄公派連稱、管至父守葵丘,說:等下一次瓜熟了,你們就可以回來了。

次年,瓜熟,連稱、管至父請求回來,不許,兩人發怒,且齊襄公荒淫無道,公孫無知也有取而代之的想法。

連稱的妹妹是齊襄公的小妾,不得寵,作為內應,三人就設計殺了齊襄公,立公孫無知,無諡號。

齊國內亂。

瓜熟而代比喻不守信用的意思。

射鉤之恨

公子糾(魯)的師傅是管仲,公子小白(莒)的師傅是鮑叔牙,兩人覺得齊襄公如此無道,必有亂象,便出國了。

襄公死,發喪,糾和小白即刻歸國,想被立為齊候。

魯遠莒近,管仲決定先發制人,快速到途中射殺小白,小白詐死,管仲以為然,殊不知射中小白的帶鉤。

糾緩速而行,小白則快馬加鞭,先入齊國,立為齊桓公(後見乾時大戰)。

齊給魯候書信一封:糾是我兄弟,我不忍心殺了他,你把它殺了吧;管仲,也是我心頭之恥,你不從我,就把你魯國圍得水泄不通。

乾時大戰

魯候聞齊國新立,想殺進城去,讓齊國接納公子糾。

魯曹沫,齊鮑叔牙戰於乾時,齊國勝,奪魯國汶陽的土地。

管仲拜相

鮑叔牙是個賢臣,知管仲之能,薦之桓公,曰;您如果想治好齊國,我就夠了;如果想稱霸於諸侯,非管仲不可。

桓公假裝恨管仲,不想讓魯候知道管仲的賢能,要魯國給送回來,魯候從之。

管仲歸,鮑叔牙告知已情,桓公厚禮拜相。

長勺之敗

管仲囚於魯國之時,有人建議說:管仲是個奇才,不如把他殺了。

魯候不信,放管仲歸齊;後聞管仲拜相,便大怒,有伐齊國之意。

齊大魯小,齊桓公聽聞,也有伐魯之意,管仲進諫,不聽,派鮑叔牙伐魯。

齊魯戰於長勺。

長勺之戰的結果,讀過中學的都知道,就是大名鼎鼎的《左傳·莊公十一年·曹劌論戰》。

《傳》: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傳》: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

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柯地會盟

桓公尊王攘夷,便九合諸侯於北杏。

宋,魯,鄭,曹未來,桓公以王命伐之。

魯近宋遠,第一個討伐的國家是魯國。

桓公合五國之兵伐魯,魯敗,會盟於柯。

會盟時,曹沫用匕首把持住桓公:我們的土地,都被你們奪取了,把土地還給魯國。

桓公口頭答應了,危險已解除,又想殺了曹沫。

管仲說:不可,不要因為土地失了信義。

齊國歸還了魯國土地,諸侯聽了,很佩服,齊桓公收了大片人心。

兩年後,宋,鄭,曹加入會盟,齊桓公稱霸於諸侯。

平定八荒

一平山戎亂燕,齊國平之(此「老馬識途「」出處)。

燕公送桓公歸齊,桓公說:諸侯之間相送,不能出境,我不能事理啊。

燕候聽了,服從齊國。

二平魯國內亂。

三平衛國荻亂。

召陵之師

桓公和陳候的女兒在一起遊戲,陳候女兒不小心把齊桓公弄生氣了,齊桓公生氣地說:你自己回你自己家吧。

陳候就把女兒嫁給他人了,桓公很生氣,便討伐了陳國。

接著討伐楚國,楚國久居南荊,不服禮化,久不進貢,桓公故而率諸侯伐之。

楚王道歉道:久不朝貢,有這個情況,我已經知道錯了。

桓公退連兵於召陵,桓公和觸姜屈完閱兵,屈完感嘆到:中原的軍隊真的壯觀啊。

但是我也有江漢天險,如果我退而守之,你又能打進來嗎?但最後與齊桓公歃血而盟。

PS召陵之師的意義:

1讓楚國首次見到了中原的軍事實力

2楚國不是好惹的

3讓楚國稱臣,服禮化

葵丘會盟—九合諸侯

齊桓公會盟諸侯於葵丘,周襄王派人送來祭祀禮品,並承認齊桓公的霸主地位,此為齊桓公的政治最頂端。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春秋首霸齊桓公,最終卻因昏聵活活餓死

隨著西周豐鎬二京被遊牧部落犬戎洗劫,諸侯們打退了犬戎之後,立原來的太子宜臼為天子,也就是周平王,然後就回各自的封國了。平王東遷都到洛邑,並沒有遷徙豐、鎬二京的百姓,因此在洛邑建國的時候,只能依靠...

管仲——還原一個千古名相的人生

管仲(?~前六四五年)名夷吾,字仲,齊國穎上(今安微穎上)人,史稱管子。管仲相齊四十年,是著稱於世的賢相,齊國就是因為他,才威震諸侯,成為春秋首霸,而他能成就這等偉業,與遇到鮑叔牙這個好朋友密不可分。

猥瑣發育別浪?——齊桓公的路

齊桓公即位之後,霸業究竟是如何展開?是安心種田,扮豬吃虎?還是遠交近攻,合縱連橫?亦或是知人善用,帶著一群小弟打天下?emmmm……看完之後,小編也覺得,或許……這就是王「霸」(ba)之氣吧。管...

春秋第一任霸主-齊桓公

齊桓公(前716年-前643年10月7日),春秋五霸之首,春秋時齊國第十五位國君,姜姓,呂氏,名「小白」。是歷史上第一個代替周天子充當盟主的諸侯。當時中原華夏諸侯苦於戎狄等遊牧部落的攻擊,於是齊...

春秋五霸之齊桓公

齊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時代齊國第十五位國君第一個稱霸的諸侯,姜姓,名小白。齊僖公的孫子、齊襄公的兒子。春秋五霸之首。齊襄公和齊君無知相繼死於內亂後,小白與公子糾爭位成功,即國君位...

中國古代貴族的帶鉤竟然能防弓箭?

公元前七世紀末開始,齊國發生了一系列大事件。先是在位33年的齊僖公駕崩,太子諸兒繼位,是為齊襄公。齊襄公有些荒唐,他喜歡自己的妹妹文姜,後來他將文姜嫁給了魯桓公,可卻派公子彭生殺死了來訪的魯桓公。

關於春秋五霸兩種說法

關於春秋五霸,從古至今,通常有兩種說法比較受到認可。這兩種說法如下: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宋襄公——《史記索隱》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荀子·王霸》顯示大圖

春秋第一位霸主——齊桓公

齊桓公,姜姓,呂氏,名「小白」,姜太公呂尚的第十二代孫,春秋五霸之首,先秦五霸之一。 齊襄公時,國政混亂,管仲、召忽保護公子糾逃到了魯國,鮑叔牙保護小白逃到莒國。襄公十二年,公孫無知殺齊襄公,自...

《古鄴滄桑》連載二

第二章春秋·戰國篇齊桓公築鄴謀霸鄴城,為春秋時期的第一個霸主齊桓公所築,最早文字記載是在《管子》一書中有這麼一句:「築五鹿、中牟、鄴、蓋與牧丘,以衛諸夏之地,所以示勸中國也。」關於齊桓公築鄴城的記載

你不知道的春秋第一霸死亡真相

春秋戰國是一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大時代,人才輩出。短短的幾百年中不僅出現了「春秋五霸」,而且還出現了「戰國七雄」。這些霸主的產生都需要一代或者幾代君王的努力,積累才能完成。

尊王攘夷——齊桓公

上次我們講到莊公箭射王肩小霸春秋,天子威嚴掃地,諸侯列國不再朝貢。至公元前681年春秋時期又一位霸主齊桓公在歷史的進程中留下了絢麗的一筆,與莊公不同的是,前者挑戰天子權威開啟亂世之端,小霸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