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諸葛亮取代劉禪自立 蜀是否可以一統三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蜀相(杜甫)

三顧頻煩天下計,

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

長使英雄淚滿襟。

武侯祠

(以下猜想基於羅貫中所著《三國演義》)

三國時蜀漢丞相諸葛亮受先帝劉備所託輔佐蜀漢後主劉禪,為此,諸葛亮為一統三國,鞠躬盡瘁,六出祁山,終病死於五丈原,讓人惋惜。

可是,在劉備白帝託孤時,並不只是說了拜託諸葛亮輔助劉禪,還有「如其不才,君可自立為成都之王。

」眾所周知,劉禪被稱為「扶不起的阿斗」,但是諸葛亮並未取代劉禪為王。

影視作品中諸葛亮的形象

總結小說《三國演義》中北伐失敗的原因有以下四點:

  • 諸葛亮每次北伐都會為糧草而苦惱,糧草問題貫穿六次北伐;

  • 所效忠的劉禪孱弱無能,朝中官員的不支持;

  • 蜀國國力不強;

  • 蜀吳聯盟不夠緊密。

這四點共同導致了諸葛亮每次被罰的失敗,是失敗的充分而必要條件。

諸葛亮北伐進軍線路圖

那麼現在我們打開腦洞想一想,假若諸葛亮真的廢了劉禪,自立為王,蜀可以一統三國嗎?

糧食問題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這個用在蜀漢最合適不過了。

每次北伐,一遇糧食問題,諸葛亮便會懷戀荊州,荊州四通八達,進軍、運糧都很方便。

蜀道的崎嶇一直困擾著諸葛亮,假使諸葛亮自立,面對手蜀道難題,也只能望道興嘆了!

朝政問題

劉備入主川蜀,留用了大批舊時官員,他們生在蜀地,一旦北伐成功,勢必遷都,所以大多並不支持北伐,其中李嚴便是代表,他反對北伐,但王命北伐,被迫為之。

假若諸葛亮自立,就不會遭遇這類問題,任用的官員必是支持北伐之人。


國力問題

劉禪曾問過諸葛亮,蜀依天險而守,可保境安民,為何還要北伐?諸葛亮答,蜀雖依天險,可保蜀漢二十年無憂,但二十年之後,曹魏強大起來,必定伐蜀,偏居一隅必會亡國。

故,諸葛亮北伐並不是為了進攻而進攻,而是為了防守而進攻。

魏蜀吳中,曹魏盤踞中原,東吳位於如今江浙沿海,土地富饒,蜀漢最弱,騙局川地一隅。

若諸葛亮自立,這些既成事實他是無力改變的。


聯盟問題

魏蜀吳三足鼎立,曹魏最強,蜀吳必須聯手才可抵禦強魏,但是,吳人豈是胸無大志,不思進取之輩,雖和蜀結盟,但他並不希望蜀滅魏,他所希望的是魏蜀兩敗俱傷,吳從中得利。

若諸葛亮在劉備死後自立,此時荊州已矣,為了不被滅國,仍會同東吳結盟,而同東吳既為同盟又為敵人的尷尬局面同樣不能避免。

三國格局

綜上所需,雖然很難,但是若諸葛亮自立,一統三國還是有可能的。

但話又說回來,是諸葛亮若真的自立了,又和曹操何異?若真的自立,現在恐怕也不會有諸葛亮忠勇報主的故事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姜維北伐勝多敗少!為啥蜀漢還是最先滅亡

來源:情懷歷史號編輯:華夏 蜀漢(221年5月15日—263年),三國之一。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或「蜀漢」,亦稱「劉蜀」、「季漢」。在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魏蜀吳三家爭霸...

為什麼諸葛亮六出祁山而師勞無功?

諸葛亮在中國民間一直被視為智慧的象徵,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歷來為歷代統治者所推崇,千百年來民間和官方對諸葛亮的讚譽可以說是車載斗量,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里更是將諸葛亮加以神化,成為三國智...

夷陵之戰如果劉備勝利了,還會是三分天下嗎?

在漢末三國這一歷史階段,夷陵之戰和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並稱為「三國三大戰役」。對於這三大戰役來說,都對三國歷史的走向形成了明顯的影響,甚至可以稱之為轉折點。就蜀漢和東吳之間爆發的夷陵之戰,最終以...

劉備若用此三計之一,便可興復漢室一統三國

劉備不是小人,在窮困時,沒有亂來,不擇手段。而是固窮。這樣看來,劉備仁義性格的體現,更多是出現在他輾轉流浪之時,因此,我暗暗僥倖,劉備的失敗,才使桃園三結義流傳千古,才使君臣一體流芳百世,這是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