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如果劉備勝利了,還會是三分天下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漢末三國這一歷史階段,夷陵之戰和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並稱為「三國三大戰役」。

對於這三大戰役來說,都對三國歷史的走向形成了明顯的影響,甚至可以稱之為轉折點。

就蜀漢和東吳之間爆發的夷陵之戰,最終以東吳勝利、劉備敗北而告終。

在夷陵之戰後,蜀漢因為國力上的巨大損失,即便有諸葛亮力挽狂瀾,還是成為魏蜀吳三國中最先滅亡的一個國家。

而戰勝蜀漢的東吳,在整體實力上得到了增強。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劉備打贏了「夷陵之戰」,還會是三國鼎立嗎?換而言之,夷陵之戰如果是劉備勝利,東吳會被蜀漢消滅嗎?

首先,在筆者看來,即便劉備打贏了夷陵之戰,戰勝了陸遜率領的東吳大軍,也無法改變魏蜀吳三國鼎立的格局。

一方面,在關羽大意失荊州後,蜀漢和東吳爆發了夷陵之戰。

在劉備和陸遜交手的時候,強大的曹魏也在坐山觀虎鬥。

對於曹操之子曹丕來說,選擇進攻獲勝一方的東吳,以此避免東吳實力的快速增長。

由此,在夷陵之戰中,如果是劉備取得勝利,並且奪回關羽失去的荊州,很可能曹丕就會優先進攻蜀漢了,以此削弱蜀漢的實力。

在此背景下,為了防備曹丕的進攻,劉備也不敢持續進攻東吳。

同時,即便劉備取得了夷陵之戰的勝利,但是,就江東孫氏來說,經歷了孫堅、孫策、孫權的積累,已經在東吳建立了穩定的基礎,特別是獲得了東吳本地士族的支持。

對此,就劉備勢力來說,只憑藉夷陵之戰的勝利,很難實現對東吳的消滅。

況且,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的主要目標,也不是去消滅東吳,而是奪回關羽丟失的荊州。

換而言之,這還是兩國實力問題,蜀漢並不比東吳實力強多少,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的目的就在於逼迫孫權交出荊州,以此保持魏蜀吳三國的平衡。

另一方面,在關羽大意失荊州後,蜀漢不僅失去了半壁江山,也失去了關羽、關平等優秀的將領。

更為關鍵的是,在夷陵之戰前後,張飛、黃忠、馬超、法正等將領謀士被殺或者病逝,這無疑讓蜀漢在人才上面臨雪上加霜的困境。

在此背景下,劉備在夷陵之戰上並沒有讓諸葛亮跟隨,而是讓他留守成都,也會自己親率大軍征討東吳。

由此,蜀漢缺乏消滅東吳的實力。

而蜀漢最終在夷陵之戰上的失敗,也是其人才,特別是優秀將領凋零的直接體現。

如果不是諸葛亮後面力挽狂瀾,蜀漢的滅亡很可能要提前了。

最後,總的來說,在筆者看來,劉備如果能夠取得夷陵之戰的勝利,接下來孫權勢必主動求和。

在此基礎上,孫權就會真正拿好處出來,比如放棄部分的荊州疆域,以此換得劉備的退兵。

而劉備也多半會接受的,畢竟還有曹魏這一主要的威脅存在。

這樣,只要北方曹魏的威脅對蜀漢、東吳兩國造成壓力,劉備和孫權不管哪一方取得了夷陵之戰的勝利,都不會消滅對方。

由此,魏蜀吳三分天下的局面依然會存在。

但是,如果是劉備獲得勝利的話,蜀漢繼續握有荊州和益州這兩個地方,那麼,諸葛亮後期的北伐中原無疑多了一個相對容易的線路,也即北伐中原、匡扶漢室的可能性相對提高了。

對此,你怎麼看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居然都是靠它取勝的?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一場戰役往往成為歷史進程的重要節點。比如在戰國時期的長平之戰,徹底奠定了秦國統一天下的基礎。而東晉時期的淝水之戰,幫東晉則趁此北伐,把邊界線推進到了黃河,並且此後數十年間東晉再...

劉備竭盡全力攻打東吳 竟非為關羽報仇

公元221年,已經晉升為皇帝的劉備親自率領大軍進攻吳國,起初蜀漢軍進展非常順利。但是在夷陵之戰中,東吳軍以逸待勞大敗劉備,蜀漢軍隊潰不成軍幾乎全殲。此戰不經使蜀漢政權奪取荊州再無可能,並且是蜀漢...

夷陵之戰經過

夷陵之戰,又稱猇亭之戰,清代時避諱改稱彝陵之戰,是三國時期蜀漢君主劉備對東吳發動的戰役,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221年7月,也就是劉備稱帝三個月後,立刻以替大將關羽報仇為由,揮兵東征,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