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的戰略地位有多重要?三國任何一方失去荊州就等於滅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東漢末年,群雄並起,諸侯割據。

當時的荊州,處於荊州牧劉表的控制之下。

荊州一開始下轄八郡,分別是南陽郡、襄陽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陽郡、武陵郡、長沙郡。

孫權擊敗劉表部下黃祖,占領江夏郡南部。

劉表病逝,小兒子劉琮領荊州牧,不久投降曹操,荊州八郡基本上歸曹操。

赤壁之戰爆發,孫劉聯軍擊敗曹操。

劉備從曹操手裡奪得荊州南部四郡:武陵郡、零陵郡、長沙郡、桂陽郡。

孫權打下南郡,以及之前占領的江夏郡南部。

此時曹操占據荊州北部的南陽郡,襄陽郡,以及後來劃分的南鄉郡,還有江夏郡北部。

劉備入川之前,從東吳手裡借來南郡,入川後,孫權攻打蜀漢占領的荊州地區,劉備與孫權講和,江夏、桂陽、長沙三郡歸孫權,武陵、零陵、南郡歸劉備。

襄樊之戰後期,孫權派遣呂蒙襲擊關羽,從劉備手裡搶走蜀漢占領的荊州西南三郡。

至此,孫權占據荊州南部六郡,分別是江夏、桂陽、長沙、武陵、零陵和南郡。

曹操則繼續占領荊州北部三郡南陽、襄陽和南鄉,此時荊州已經演變成「荊襄九郡」,這一格局一直維持到晉朝建立,三國滅亡。

荊州地處後來形成的魏蜀吳三國交界,地勢險要,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圍繞荊州,先後發生孫劉聯和對抗曹操的赤壁之戰,孫權襲擊關羽的江陵之戰,劉備入侵東吳的夷陵之戰。

就三國形勢而言,如果蜀國控制荊州全境,往東則沿長江順流直下,水陸並進三個月可滅東吳;往北則兵鋒直指曹魏都城洛陽,另一路兵馬從漢中翻過秦嶺山脈襲擊魏國西面,形成夾擊之勢,半年可滅曹魏。

前提是蜀國具有三陪於敵國的兵力,而且後方穩定。

要達到以上戰略效果,劉備至少還需要十年時間養精蓄銳,積聚糧草。

關羽占領荊州時期,經過漢中之戰的消耗,蜀漢兵力實際上十分有限,少於東吳,少於曹魏,所以吞併東吳,掃蕩曹魏的理想戰略並未發生。

如果曹魏控制荊州全境,往東同樣是沿長江而下,一舉蕩平東吳。

司馬炎篡魏建立西晉政權,大將軍杜預伐吳一舉終結三國鼎立,所採用的戰略就是沿長江順流直下水陸並進。

魏軍往西則入川,同樣是兵分兩路,與蜀漢北伐的戰線正好相反,一路兵馬翻過秦嶺山脈往南直取漢中,一路兵馬從夷陵地界西進直入成都,兩面夾攻,三個月可滅蜀國。

三國後期,魏國實際上已經處於司馬昭控制之下,司馬昭派遣上將鄧艾、鍾會兵分兩路滅蜀國,就是最好的例證。

雖然沒有從荊州進兵,鍾會則從陽平關直入劍閣牽制姜維;鄧艾翻過秦嶺山脈偷渡陰平,直接包圍成都。

荊州方向的退路被堵死,蜀漢猶如瓮中之鱉,劉禪毫無反抗餘地,直接投降,蜀漢滅亡。

如果東吳控制荊州全境呢?往西則伐蜀國,往北則伐魏國。

除了戰國時期楚國曾經問鼎中原外,歷史上幾乎沒有發生過從東南方向北伐或西進都能成功的範例。

東吳往西伐蜀國要逆長江而上,往北伐魏國則需跨越長江天險,進入難以防禦的平原地帶,因為不得地利之便,荊州只能是東吳的屏障,而不能作為戰略基地。

這也是為什麼孫權一代雄主,在曹操和劉備死後三十多年無所作為的重要原因。

荊襄九郡,北面三郡南陽、襄陽、南鄉必須要處於曹魏控制之下,西南三郡武陵、零陵、南郡必須要處於蜀漢的控制之下,東南三郡江夏、桂陽、長沙則必須處於東吳的控制之下。

只有這樣,三國之間才能形成互相牽制的鼎立局面。

魏蜀吳三國任何一方失去對荊州的控制,就會陷入被另外兩方牽制的被動地位。

這就是為什麼劉備在關羽丟失荊州東南三郡之後,一意孤行發動夷陵之戰的原因。

相反,如果任何一方控制了荊州更多的地盤,在三方博弈的戰略上則取得更多的主動地位,這也是為什麼東吳是三國之中最後一個滅亡的原因。

吳國占領荊州六郡,要滅吳國,得先把其占領的荊州打下來。

江陵之戰,蜀國失去了荊州西南三郡的控制,往東出川的道路完全被堵死。

隆中決策成為一紙空談,諸葛亮五次北伐皆無功而返。

因為無論是從漢中翻過秦嶺山脈,還是繞過秦嶺山脈,北伐攻打曹魏的戰線都太長了,只要司馬懿一斷糧道,諸葛亮就不得不原路返回。

荊襄九郡,地域遼闊,毗鄰洞庭湖,土地富饒,被稱為江南魚米之鄉。

荊州的人口和經濟,固然能夠提升占領國家的綜合實力,但是其戰略博弈的意義,遠遠大於人口和經濟上的貢獻。

還有一點,長江橫跨其地,將荊州分為南北,無論是從南方往北方打,還是從北方往南方打,都必須跨越長江,這一地裡格局,基本上決定了中國歷史上南北之爭的基礎。

歷史上被北方少數民族入侵而南遷的南宋和南明小朝廷,莫不如此,藉助長江天塹形成的防禦得以苟延殘喘。

成王敗寇,魏蜀吳三國,任何一國失去對荊州的控制,都將承受巨大的代價,很不幸的是,蜀國背了這個鍋。

夷陵之戰劉備死後,劉禪繼位,荊州再也沒能從東吳手裡奪回來。

也因此,蜀漢就此偏安一隅,失去了逐鹿中原的機會。

加之劉禪的懦弱無能,無所作為,諸葛亮後期妄圖北伐曹魏統一中原無異於痴人說夢。

直到蜀漢滅亡,被堵死在成都的劉禪才第一次走出那個囚籠之地,淪為司馬昭的階下囚。

蜀漢滅亡,司馬昭封劉禪安樂公。

可笑的是,當司馬昭問被俘虜到洛陽的劉禪想不想成都,劉禪回答說:此間樂,不思蜀也。

諸葛亮鞠躬盡瘁,姜伯約殫精竭慮,輔助這麼一個扶不起的阿斗,可嘆,可惜!

END.

縱論三國,漫說水滸。

我是博書君,歡迎關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孫權為何要把荊州借給劉備

在眾多三國故事裡面,劉備向孫權借荊州的事實是多數網友都熟知的,但孫權當初為何要把把荊州借給劉備呢,這就是本文今天要講述的——

吳蜀湘水劃界

湘水劃界,又稱湘水之盟,是三國時期建安二十年(215年),劉備、孫權雙方為解決荊州土地歸屬問題而達成的劃分邊界的協議。協議中重要內容為:劉備和孫權平分荊州,即以湘水為界,分荊州的江夏郡、長沙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