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之內,即使沒有關羽的失誤,劉備也無法長期占據荊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219年,在漢中之戰後,劉備擊敗曹操取得了漢中地區的控制權。
就在這年的秋天,劉備自封漢中王,並冊封了四虎大將(沒有趙雲)。
但是劉備的快樂並沒有持續太久,在這年的冬天,鎮守荊州的關羽出動了荊州地區的主力進攻北方的曹操。
接下來關羽兵敗被殺、荊州失守的消息是很多人都知道的。
不過一直有很多人認為關羽的失誤是孫權進攻荊州的主因,其實不然,關羽的戰略失誤僅僅是一個契機。
即使沒有這次失誤,孫權也必須奪占荊州。
一、早在諸葛亮出山以前,東吳政權就已經確立了三分天下的格局
在諸葛亮為劉備的規劃之中,先占領荊州,然後占領益州,是必須要進行的戰略。
在此之後,劉備集團一系列戰役的發生都是為了實現這個戰略而進行的。
劉備集團按照這個戰略發展,確實取得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成就。
不過這個戰略的成就也僅限於此,很難有很大的發展。
早在諸葛亮為劉備勾畫三分天下的格局之前,魯肅已經為孫權策劃了劃江而治的方案。
當時北方的曹操雖然還沒有徹底統一北方,但是那種勢頭已經勢不可擋。
而江南地區無論如何也不是曹操的對手,所以孫權集團需要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
魯肅為孫權的籌劃是先占領荊州,先後占領益州,與曹操實現南北對峙。
對於魯肅的規劃,無論是孫權還是周瑜都非常的贊同。
在此之後,孫權集團的一系列行動都是圍繞這個戰略進行的。
由於各方面的原因,誰也沒有料到劉備集團會異軍突起。
這裡面有一個問題就不得不說了,諸葛亮提出的戰略與魯肅提出的戰略,在中後期的規劃是幾乎相同的。
兩大集團出現了相仿的戰略,那這個問題無法調和,出現矛盾是必然的。
在曹操大軍壓境的情況下,孫劉兩大集團需要抱團對抗曹操,所以荊州的矛盾只能暫時放一放。
但是在曹操把注意力移動到西北以後,孫權集團一再想對荊州下手。
鑒於劉備集團當時的情況,為了避免兩敗俱傷,這一計劃才一退再退。
二、劉備勢力達到鼎盛之後,孫權不得不有所忌憚
劉備在奪取了益州地區以後,對江南的孫權已經造成了一定的威脅。
劉備集團的地盤位於長江的中上游,進攻孫權只有要順流而下即可。
還在劉備的主要精力是與曹操爭奪漢中地區,暫時不想招惹孫權。
219年,劉備集中了自己的主力部隊擊敗了前來增援的曹操,最終取得了漢中地區的控制權。
至此諸葛亮戰略計劃中的第二部已經實現,接下來就是休養生息,兩路夾擊中原。
但這是劉備集團的一廂情願,曹操和孫權都不會輕易撒手。
在曹操看來,他必須打破劉備的局部優勢,最好的辦法就是挑撥孫權與劉備的關係。
在孫權看來,劉備已經成為了自己強大的對手,劉備集團隨時有可能東進。
劉備集團的發展蒸蒸日上,孫權集團開始憂心忡忡。
劉備集團在向北進攻涼州的同時,不排除進攻江南的可能。
畢竟曹操的勢力太強,劉備一時之間還沒有這個實力。
如果劉備東進占領了江南,那劉備就有了與曹操長期抗衡的資本。
孫權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同時為了繼續執行魯肅的計劃,孫權決定冒險染指荊州。
當然,關羽的盲目行為直接刺激了孫權,為孫權武力占領荊州提供了口實,關羽在進攻曹操的過程中,擅自徵用了屬於孫權的軍糧,這一情況導致了孫權全面倒向了曹操。
最終荊州被呂蒙偷襲成功,關羽兵敗被殺。
在被俘以後,關羽試圖詐降,但被孫權看破。
荊州的失守使劉備集團遭受重創,這也是劉備出兵的原因。
三、為了奪回荊州,劉備必須出兵
荊州的失守就意味著劉備集團喪失了兩路夾擊曹操的一切可能,依靠益州一路進攻曹操重兵防禦的雍涼地區難度很大。
所以對於劉備來說,自己必須趁孫權在荊州立足未穩,馬上出兵奪回荊州。
從戰略上來說,這一套路是完全正確的。
但是時機上把握的不對,孫權已經做好了戰爭準備。
劉備集結了國內所有的精銳,一共6萬多人進攻東吳。
結果被陸遜打得大敗虧輸,6萬大軍全軍覆沒,劉備帶著幾百人逃回自己的控制權。
這一事件是荊州失守之後,劉備集團所遭到的又一沉重打擊。
在劉備去世之後,諸葛亮所做的只能是全力延續這個政權的生命,至於統一天下,這個政權已經喪失了所有的機會。
為了荊州地區,劉備與孫權即將爆發戰爭,曹操卻幫了倒忙
公元214年,在經過3年的戰爭之後,劉備占領了西川地區,從而成為三大軍閥之一。但是隨後不久,劉備便在荊州地區的歸屬問題上,與孫權爆發來看矛盾。兩家互不相讓,似乎戰爭即將爆發。就在這個時候,曹操開...
揭秘關公大意失荊州背後的天大陰謀
導讀:建安二十四年,劉備西取益州,讓關羽做了前將軍,負責荊州一切事物。劉備在益州一路攻城拔寨、高歌猛進、節節勝利,關羽在荊州也是大敗曹仁、生擒于禁,威震華夏。突然,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兵敗...
憑什麼說隆中對的三分天下就比魯肅榻上對的二分天下要強
207年,劉備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在這次載入史冊的會面中,劉備給諸葛亮的禮物很簡單:三流的軍閥家底(包括新野城池一座,軍隊萬人左右,關羽、張飛為代表的一批優秀人才,以及無法估值的名聲),一流...
三國有四大戰略構想,有一個尚未實施已宣告破產
(加盟作者秦風1978原創作品,請勿轉載)三國時期,天下大亂,不少智謀之士提出了結束亂世的戰略構想。例如沮授提出的「挾天子以令諸侯」 、毛玠提出的「奉天子以令不臣」、魯肅的榻上對、諸葛亮的隆中對...
劉備取西川太急,沒攻此地,結果毀了名聲,折了關羽,累了諸葛
劉備是個英雄,氣量恢宏,百折不撓,54歲時才有了自己的地盤——西川。可能早年寄人籬下,受盡屈辱,劉備對土地的渴望要比曹操孫權來得猛烈。但也正是這種迫切,讓劉備犯了一個嚴重的戰略失誤。
短短4年之內,劉備如何敗光了家底,以至於諸葛亮如履薄冰
公元219年,在經過漢中之戰以後,劉備的事業達到了頂峰。就在這一年,劉備正式稱王,這也宣告著與曹操的分庭抗禮。但是劉備的事業並沒有持續多久,在不到4年的時間裡,劉備敗光了自己的家底。以至於其子劉...
解析三國人物那點少為人知的故事2(劉備,諸葛,賈詡)
前文說到劉備到了荊州之後已經是具有爭奪天下的名望,曹操消滅袁氏征服烏丸後緊追不捨想要一戰平定天下,這時剩餘諸侯的聯合已經不可避免,赤壁之戰也就因此展開了。
如果關於不死,孫權用關羽換荊州,劉備換嗎?
【三國與荊州】很多三國史家認為荊州是群雄割據後的「純」三國時代的微縮,也就是說,荊州八郡充分反映了三國中後期的三分局面,尤其是在劉備入蜀與呂蒙得手之間,之前算群雄逐鹿,之後算南北對抗。只有在中期...
內部鬥爭激烈?蜀漢為何會走向覆滅
蜀國為何會走向滅亡?有人說是姜維的戰略失誤,有人說是鄧艾圍困成都,劉禪不能堅守,也有人說諸葛亮應該占主要責任。那麼蜀國滅亡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呢? 1、人心的向背是決定戰爭成敗的一個重要因素。在漢朝...
蜀漢被嚴重神化了600多年,東吳才是與曹魏正面對抗的主力
在文學作品《三國演義》中,蜀漢政權被嚴重神化,在小說後半段利用了大量的篇幅來描寫諸葛亮、姜維與曹魏政權的戰鬥。但是在真實的歷史中,從夷陵之戰劉備大敗虧輸之後,蜀漢政權就已經喪失了與曹魏政權正面抗...
他被劉備親自提拔,一句話氣吞山河,最後死在自己人手裡
獻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劉備經過浴血奮戰,終於從曹操的手裡拿下了漢中,至此,劉備不僅占據了荊州部分地區,同時還擁有益州、漢中,實力得到了飛速發展,與曹操、孫權鼎足而立。不久之後,劉備自...
即使關羽沒有主動進攻曹操,孫權也遲早對荊州地區下手
公元219年,在漢中大戰剛剛結束的情況下,劉備的大將關羽便率領荊州地區的主力北上進攻曹操。雖然關羽取得了水淹七軍的赫赫戰功,但是結果是大家都清楚的,關羽敗走麥城,最後被孫權殺害。很多人譴責關羽打...
張飛之死,使劉備集團在5年內,喪失了奪回荊州最後的機會
公元219年,是劉備事業的頂峰。就在這一年,劉備擊敗了強大的曹操,奪取了漢中地區的控制權。這年秋天,劉備正式稱漢中王,開始與曹操分庭抗禮。但是接下來一連串的事情,讓劉備又一次跌入低谷。荊州失守、...
危險降臨:呂蒙驕兵之計,時刻準備著給傲嬌的關羽致命一擊
話說劉備漢中稱王后回到成都,大封功臣,關羽得知黃忠為後將軍後勃然大怒,劉備派費詩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才使得「熟讀」春秋的關羽消了點氣,接受了哥哥的封賜。諸葛亮指示,關羽守荊州,要秉承「結好孫權」的...
大將關羽被殺以後,劉備為何要率領全國主力進攻東吳?
歡迎關注興替鏡公眾號xingtijing,更歡迎大家把自己感興趣的話題以評論方式給我們留言,我們將篩選有代表性的問題詳盡解答成文章(404問題除外,你懂的),讓30萬愛好趨同的人感受到你的腦洞。...
讀書筆記:隆中對是諸葛亮的失誤?其實是替人背黑鍋
最近在看《三國志》,發現了一些很有意思的地方。先從傳統上《三國演義》最核心的角色諸葛亮說起。說起諸葛亮,就不能不說隆中對,這是諸葛亮為劉備集團定下的宏偉藍圖。但是最終沒有實現。有人說是諸葛亮背鍋...
曹操進攻漢中的行動,意外的阻止了劉備5萬大軍進攻孫權
公元215年,也就是劉備占領西川地區的第二年,孫權一再派遣使臣索要荊州地區。真實的劉備並不是什麼善男信女,他並不想把荊州那麼重要的地方拱手讓人。面對孫權的軍事威脅,劉備勃然大怒,劉備命令諸葛亮留...
劉備動用全國兵力進攻東吳時,為何沒有帶上諸葛亮同行?
公元221年,繼曹丕之後,劉備在四川成都稱帝,國號仍是漢。不過由於歷史各方面的原因,現在這一政權被稱為蜀漢。稱帝以後的劉備率領全國精銳部隊6萬多人進攻東吳,雖然在戰爭初期取得了一些勝利,但是最終...
關羽的一次戰略失誤,致使劉備集團12年的努力付之東流
公元219年對於劉備來說是即高興又傷心的一年,在上半年的漢中之戰中,劉備擊敗了曹操,取得了漢中地區的控制權。在屬下的勸進之下,劉備稱漢中王,劉備的事業達到了頂峰。但是樂極生悲,一個人天大的壞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