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劉備親自提拔,一句話氣吞山河,最後死在自己人手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獻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劉備經過浴血奮戰,終於從曹操的手裡拿下了漢中,至此,劉備不僅占據了荊州部分地區,同時還擁有益州、漢中,實力得到了飛速發展,與曹操、孫權鼎足而立。

不久之後,劉備自稱漢中王,達到了事業的巔峰。

不過,在劉備的內心深處,有著一絲深深的憂慮:打江山已經夠不容易了,這守江山就更難了。

劉備地盤的東面,是孫權集團。

雖然鎮守荊州的關羽與孫權時不時有些摩擦,但劉備自忖還不至於出多大的問題(當然,劉備的這個想法是致命的。

幾個月之後,荊州失守,關羽被殺,諸葛亮兩線作戰的規劃化為泡影)而在北線,是強大的曹操集團。

劉備與曹操是死敵,交鋒多年,除了漢中之戰之外,劉備從來就沒贏過曹操。

這回打了一個打勝仗,奪下了漢中,曹操豈能善罷甘休,一定會想方設法把漢中奪回去。

早在漢中爭奪戰時期,楊洪曾經告訴過諸葛亮漢中地區的重要性:「漢中則益中咽喉,存亡之機會,若無漢中則無蜀矣。

」漢中地區既是蜀漢拱衛益州的戰略屏障,又是北進中原、實現隆中對這一戰略構想的前進基地,戰略位置非常重要。

因此,委派何人去鎮守漢中、保住勝利成果就成了當務之急。

當時蜀漢主要將領中,關羽駐紮荊州地區,無法調任。

眾人紛紛把目光集中在另一員名將張飛的身上,認為只有張飛才能擔此重任,而張飛也認為漢中主將一職非自己莫屬。

不過,令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是,劉備並沒有選擇張飛這樣的宿將,而是任命了一位在蜀漢嶄露頭角的將領擔任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

消息已經公布,全軍震驚。

這個人,叫做魏延。

魏延,字文長,義陽人氏,早年經歷不詳,早年跟隨劉備,曾參加劉備與劉璋之間爆發的益州之戰,多次獲得戰功,受到劉備表彰,被任命為牙門將軍。

這個職務在當時屬於一個雜號將軍,比起張飛、關羽、馬超等人無疑要低幾個級別。

然而,就是這麼個小小的雜號將軍,一夜之間竟然被劉備委以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這樣的要職,難怪劉備集團內部一片譁然。

劉備的決定究竟是對是錯?魏延的能力到底行不行?劉備特意利用大宴群臣的機會來展示這位被自己任命的漢中主將的風采。

席間劉備問魏延:「現在我委派你到漢中去,你打算怎麼做呢?」魏延說出了擲地有聲的話語:「如果曹操率領魏國的全部主力進犯漢中,我堅決為大王擋住他,不讓他進犯益州;如果曹操派遣一個將軍率領十萬之眾進犯,我就替大王把他們全部幹掉!」

魏延的這番話,出現出的不僅魏延的必勝信心,同時領略到魏延氣吞山河的英雄氣概。

難怪劉備大為高興,眾臣也非常鼓舞,原本對魏延的懷疑也從此煙消雲散。

魏延在漢中鎮守時,面對曹魏有可能發動的進犯,也做了精心的準備和周密的部署。

他根據漢中地勢的特點,採取了據險而守的策略,主導思想則是禦敵於國門之外。

雖然不能大量的消滅來犯之敵,但卻能確保漢中地區的安全。

與之相對應的是魏延死後姜維改變了魏延所採用的方針和策略,改用誘敵深入的方式對抗曹魏,其結果是人亡地失,並最終導致蜀漢政權的滅亡。

從這個意義上說,魏延的軍事才能顯然要強於後來蜀漢政權的最高軍事將領姜維。

魏延鎮守期間,確保了漢中地區的穩定,也為劉備集團加速益州地區的軍政建設立下了汗馬功勞。

劉備稱帝之後,魏延被任命為鎮北將軍,仍然負責蜀漢王朝北部疆域的防守重任。

因此,魏延也就錯過了隨同劉備一起參加夷陵之戰的機會,只能眼睜睜看著劉備在對付孫權的戰略決戰中慘敗而回。

如果他參與了夷陵之戰,戰爭的勝負或許就將是另一種結果了。

只可惜在蜀漢政權中期死於一場內亂,被誣以造反的罪名。

最終死在了自己人的手裡。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劉備為何重用年輕將領魏延

1劉備奪得漢中後,有了三大根據地,一塊是益州,一塊是荊州,另一塊就是新得的漢中郡。劉備自己鎮守成都,關羽則被派駐荊州,只有張飛尚沒有獨自治理的領地。劉備此次尋找擔負守衛漢中重任的將領,群臣們都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