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第一明君」後周世宗柴榮竟然是一位被累死的好皇帝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後周世宗柴榮(921年-959年),是五代時期後周皇帝,在位六年。
邢州堯山柴家莊(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堯縣)人,祖父柴翁、父柴守禮是當地望族,從小在姑丈郭威家長大,因謹慎篤厚被郭威收為養子,年輕時曾隨商人頡跌氏在江陵販茶,對社會積弊有所體驗。
史載其「器貌英奇,善騎射,略通書史黃老,性沉重寡言」。
954年,郭威駕崩,柴榮繼位為帝。
柴榮在位期間,整軍練卒、裁汰冗弱、招撫流亡、減少賦稅,使後周政治清明、百姓富庶,中原開始復甦。
柴榮的一生雖然短暫,但是其生平所做的事卻非常多,特別是當了皇帝之後,他更是一刻不閒。
對內大力推行改革舉措,出台休養生息的政策。
顯德元年(954),柴榮一即位便開始廣泛收羅人才,繼續推行和發展郭威的改革政策。
政治上,澄清吏治,嚴明賞罰,懲治貪贓,倡導節儉,力戒奢華。
經濟上,鼓勵逃戶回鄉定居,減免各種無名科斂,安撫流民,招民墾殖逃戶田,編制《均田圖》,派遣使者分赴各地均定田租,查實隱匿耕地,使之均攤正稅,廢除曲阜孔氏的免稅特權,動員民眾興修水利,疏浚漕運;停廢敕額(朝廷給予寺名)外的寺院
3
萬餘所,敕額外僧尼一律還為編戶,禁私度僧尼;收購民間佛像銅器鑄錢,緩解了唐末以來長期缺錢的局面。
文化上,他延聘文學之士,實行考試製度;重視國家的藏書和文化建設。
曾多次親臨史館視察藏書情況,見藏書太少,便下詔採取激勵政策,欽定凡獻書之人,均給以優賜。
聚而又校,選常參官30人,對所藏圖書進行校讎、刊正、抄寫,並令在書卷末署校書名銜。
為後周國家藏書奠定了基礎。
對外他積極整肅軍紀,逐步掃滅周邊軍閥的割據勢力。
顯德元年,他處決了與北漢作戰時臨陣潰逃並劫掠輜重,揚言周軍已敗的禁軍大將樊愛能、何徽以及中級將校 70
餘人。
班師後,檢閱禁軍,裁汰老弱,選募壯勇,組成了精銳的中央禁軍。
周世宗還修訂刑律,修訂曆法,考正雅樂,廣搜遺書,雕印古籍。
顯德二年,世宗採用王朴提出的「先易後難」的戰略方針,致力於統一全國的大業,先出兵後蜀,收回 4 州。
次年伐南唐,經三年苦戰,收回淮南、江北 14 州 60
余縣。
六年征遼,收回燕雲 16 州中的 3 州,五月間,乘勝進取幽州,突患重病,被迫班師,六月卒,年僅39歲(竟然和岳飛一樣大,真是可惜)。
柴榮六年的皇帝生涯,時間雖短,貢獻卻不小,他因功勳顯著被後世史學家稱為」五代第一明君」,堪稱照耀黑暗時代的一顆璀璨明星。
柴榮為人謹慎,辦事嚴謹,遇事虛心求諫,從未因言論而殺一人。
據史載,柴榮凡事率先垂範,甚至事必躬親。
他先後五次親自領兵出征,每次都親力親為,戰鬥在第一線。
有一次,柴榮率軍打算從水路進攻南唐,但有段河道無法疏通,將領稟告說河道一旦被掘通,河水必然倒灌,所以無法安全施工。
柴榮親便自前去察看,幾天後傳下手諭,竟然有詳細的施工方法。
工匠依法施行,果然安全地疏通了河道,大軍得以出征。
可見,六年的皇帝工作,柴榮的付出是極大的,工作強度也是極高的。
如此日夜操勞,南征北戰,一旦遭遇病魔侵襲,必然比平常人更難恢復,所以在北伐遼國時,正值壯年的柴榮因病不起,積勞成疾,突然離世。
柴榮的突然離世,給手下大將趙匡胤登上最輝煌的歷史舞台提供了機遇。
通過「陳橋兵變」奪去柴榮江山的趙匡胤,秉承了柴榮統一天下的進程,延續了後周的軍事、經濟和文化等。
在當時中原大地紛繁複雜的形勢下,趙匡胤僅用了20年便完成了國家統一。
這固然離不開趙匡胤的英明決斷,但他接手的後周國力之強大,更是決定其統一之勢不可阻擋的重要條件。
宋朝對待商業的態度和優遇文人的政策,均與這位商人出身、勤勉務實的後周世宗柴榮有直接關係。
柴榮處理宗教問題的策略、發展商業和城市等方面的作為,不僅深深地影響著有宋一代,而且開啟了中國走向商業文明和市民文化的先聲。
柴榮的早逝雖然給歷史留下了遺憾,他的很多願望也沒能實現,但他卻用自己的智慧和生命,為結束那個軍閥割據混戰,百姓生活動盪流離的年代貢獻了巨大的力量,為他的接班人趙匡胤徹底結束那個兵荒馬亂的時代奠定了政治、經濟和軍事上的堅實基礎,使趙宋王朝實現了300餘年的繁榮發展。
(文∕李德勝)
①歡迎訂閱下方的「講史論教」,並進行更多閱讀。
②敬請關注我的微信:lids721(長安可複製)或lids721521。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千古一帝怎麼能少得了這一位
相對比於我們熟悉的四個千古一帝,還有一個赫赫有名的人不為人們所熟知,這就是周世宗柴榮,是他將中國五代十國混亂的局面將以終結,使百姓不用在提前吊膽的度過戰火紛飛的日子。柴榮是五代第一有為之君,這點...
五代時期後周皇帝柴榮(一代明君)
柴榮(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即後周世宗(954年-959年在位),是五代時期後周皇帝,在位六年。邢州堯山(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堯縣)人,祖父柴翁、父柴守禮是當地望族。柴榮從小在...
對比趙匡胤的兩位前任領導,告訴我們想當皇帝要先跟對領導
宋朝,共歷十八帝,享國三百一十九年,結束了五代十國的混亂,而建立者宋太祖趙匡胤卻是一個從小兵一天天奮鬥而成的。既然是兵,那就是有領導的,今天就來說說趙匡胤的兩位領導。第一位郭威
五代十國第一明君,卻英年早逝
五代十國,在歷史上是一個稍稍被遺忘的時代,這個時代更像是三國,它沒有三國那樣有名,但是其歷史之紛繁複雜,較三國有過之無不及,五代十國的英雄豪傑,封王稱帝,如走馬燈似的換來換去,但論起誰是天下第一...
21歲為生計走出家門,十四年後坐擁天下,我們能向他學什麼?
趙匡胤生在兵荒馬亂的五代時期,統一的唐王朝滅亡以後,天下大亂,整個中國陷入藩鎮割據、民不聊生的混亂境地。在那個時代,皇帝如同走馬觀花一樣換個不停,在短短54年時間裡,一共產生了14個皇帝。那時候...
如果採用他的策略,燕雲十六州早被收回,兩宋不再受三百年欺凌了
五代時期,石敬瑭為了和李從珂爭奪皇位,兵力不夠,向契丹主耶律德光借兵5萬。耶律德光同意借兵,但獅子大開口,要求事成之後,石敬瑭得把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最後石敬瑭如願取代李從珂,建立後晉。從此,...
五代第一明君,若他不死,中國歷史將會改變
後周世宗柴榮(921年-959年),是五代時期後周皇帝,在位六年。柴榮從小在姑丈郭威家長大,因謹慎篤厚被郭威收為養子。史載其「器貌英奇,善騎射,略通書史黃老,性沉重寡言」。951年,郭威建立後周...
生於亂世,勵精圖治,五代十國第一明君
柴榮是五代十國時期最英明的君主,也是對中國歷史進程影響最深的人物之一。著名國學大師陳寅恪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宋代軍事雖弱,但文化之燦爛卻為漢唐所不及,達到了我...
中國歷史上最被忽視的明君
唐朝末年,天下大亂,民不聊生。天佑四年(907年),梁王朱溫廢唐自立,中國開始了數十年戰亂的五代十國時期,在這亂世之中,有一位被後人稱為「五代第一明君」的皇帝,他就是周世宗柴榮。
歷史上最完美的皇帝,五代第一明君,也有缺陷!
後周世宗柴榮(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邢州堯山柴家莊(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堯縣)人,祖父柴翁、父柴守禮是當地望族。是五代時期後周皇帝,在位六年柴榮從小在姑丈郭威家長大,因謹慎篤...
此人被譽為五代第一明君,因他離世太早趙匡胤才能黃袍加身!
五代十國時期華夏土地陷入分裂,曾出現過多個政權。正所謂亂世出英雄,在五代十國末期出現後周,在前兩任雄才大略的皇帝統治下,幾乎已經奠定了統一格局。而後周的第二任皇帝更是被稱為五代第一明君,許多人認...
柴榮被稱為「五代第一明君」,如果不死,恐怕後周元朝漢唐
說到柴榮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被史學家稱為」五代第一明君」,要不是英年早逝,留下年紀很小的皇子,導致了趙匡胤黃袍加身,不然的話,後周很可能成為遠超漢唐的王朝。
他被稱為中國最完美的皇帝,如果他沒死,就不會有宋朝出現
說起柴世宗柴榮,可能大部分讀者都不清楚這個人。柴榮,邢州堯山柴家莊人(今河北邢台隆堯),是我國五代時期後周第二任皇帝,史稱周世宗,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改革家、軍事家、統帥。
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被稱讚而不被批評的明君,只有一點可惜~
今天小編來和大家介紹一下咱中國五千年歷史上一位明君,他不像秦始皇的暴戾,也沒有唐太宗的小缺點!他在歷史上沒有一句罵名,自古來所有文人騷客談及他都是一片稱讚!唯一一個令人嘆息的就是他在位時間太短了...
「五代第一明君」一個足以改寫中國歷史的九五之尊
看標題大多數有可能知道是誰了吧?不知道的聽勇哥慢慢來揭曉: 後周世宗柴榮是五代時期後周皇帝,954—959僅在位6年,實在可惜,被史家稱為「五代第一明君」。父親柴守禮,祖父柴翁是當地名門望族,柴...
她不顧家人反對,嫁穿著破爛的軍吏為妻,養子成了五代第一明君
周世宗柴榮確實可以稱得上五代第一明君,趙匡胤和趙光義的北宋就是以後周為基礎的,可以這樣說,如果不是柴榮三十九歲就死了,那麼趙匡胤和趙光義的事情將是由柴榮來完成,只能說天妒英才,就像三國的周瑜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