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亂世第一明君!若非早逝,統一中原輪不到宋太祖趙匡胤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柴榮,五代後周世宗。

柴榮從小在姑丈郭威家長大,被郭威收為養子。

954年,建立後周政權的郭威駕崩,柴榮繼位為帝。

柴榮在位期間,招撫流亡、減少賦稅,使中原重現生機;軍事上西敗後蜀,南摧南唐,北破契丹。

被史家稱為「五代第一明君」。

準備一舉收復幽雲十六州時英年早逝,年僅39歲,廟號世宗,諡號睿武孝文皇帝。

五代十國的混沌亂世中,雄才大略的後周世宗猶如一顆燦爛的流星。

雖只是短暫一瞬,但其耀眼的光芒足以劃破黑暗,照亮夜空。

柴榮祖父及父親都是當地有名的富豪,後來家道中落,柴榮投奔姑母。

史載柴榮「器貌英奇,善騎射,略通書史黃老,性沉重寡言」。

柴榮幫助姑丈郭威處理各種事務,深受郭威喜愛,被收為養子。

柴榮為資助家用,外出經商,其間練就一身武藝。

及長,棄商隨郭威從戎。

後漢建立,郭威被授為樞密副使,柴榮被任命為左監門衛大將軍。

後漢乾佑三年,郭威和柴榮留居京都開封的親屬全被後漢隱帝誅殺,郭威憤而起兵建立後周。

柴榮旋以皇子的身份拜澶州刺史,柴榮在澶州任內,"為政清肅,盜不犯境";其後加封晉王。

後周太祖郭威駕崩後,晉王柴榮按遺命即皇帝位,是為後周世宗。

年富力強的周世宗柴榮繼位之後,雄心勃勃,決心干出一番大事業。

柴榮曾說:「朕當以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足矣!」為實現這一宏偉目標,柴榮在他五年多的統治期間,勵精圖治,南征北戰,揭開了結束分裂,統一天下的序幕。

破北漢

顯德元年(954年),北漢勾結契丹南犯,柴榮力排眾議,御駕親征。

他率軍兼程速進,在高平之南與北漢軍遭遇,柴榮不畏矢石冒死督戰,北漢驍將張元徽被殺,劉崇單騎北逃,契丹軍退逃。

此戰鞏固了柴榮的地位,他趁勝整飭軍紀將70多名臨陣脫逃的將軍悉數斬殺,同時對作戰有功的將士給予重賞。

柴榮又乘勝追擊,將北漢都城太原包圍,但由於糧餉不繼,未能拿下太原。

敗後蜀

柴榮派趙匡胤作為特使前往秦州前線視察戰局,及回,具以事實上奏,極言秦、鳳諸州可取。

柴榮提拔王景兼西南面行營都招討使,,詔禁天下銅器,始議立監鑄錢。

規定除"縣官法物,軍器次寺觀鐘磬鈸鐸之類所留外,自余民間銅器、佛像,五十日內悉令輸官,給其值。

過期隱匿不輸,五斤以上處死,不及者論刑有差。

"閏九月,大破後蜀軍,秦、成、階三州相繼歸附。

十一月,後周軍最後攻克鳳州。

取得了關中地區的秦、鳳、成、階四州。

征南唐

顯德三年(956年),柴榮下詔親征南唐,任命李重進為淮南道行營指揮使,大敗唐軍,取滁、揚、秦、光、舒、蘄六州。

後因雨季來臨,留李重進軍圍攻壽州,五月班師回京。

五月,柴榮徵集工匠"於大梁城西汴水側造戰艦數百艘,命唐降卒教北人水戰。

數月之後,縱橫出沒,殆絕唐兵。

" 柴榮親率諸軍第三次征南唐,攻濠州、敗唐軍於渦。

後周軍連戰連捷,經過柴榮的三次親征,最終盡數取得了江北淮南的14州。

北伐遼

顯德六年(959年),柴榮親率諸軍北伐契丹。

至寧州,刺史王洪以城降。

之後,領兵水陸俱下,至益津關,契丹守將終廷暉以城降。

至瓦橋關,守將姚內斌以城降。

鄚州刺史劉楚信以州降。

五月,瀛州刺史高彥暉以本城歸順。

這次出師,僅四十二天,兵不血刃,連收三關三州,共十七縣。

柴榮正準備乘勝奪取幽州,不幸患病撤軍,不久後英年早逝。

司馬光:「若周世宗,可謂仁矣!不愛其身而愛民;若周世宗,可謂明矣!不以無益廢有益。

《書》曰:'無偏無黨,王道蕩蕩。

'又曰:'大邦畏其力,小邦懷其德。

'世宗近之矣!」

後周世宗柴榮做好了掃平天下、開創盛世的一切準備,卻英年早逝;宋太祖趙匡胤延續了柴榮制定的策略一統天下,結束了兵禍連年的亂世,迎來了文化燦爛的趙宋盛世。

北宋僅用了20年便完成統一,結束了五代十國的紛亂割據。

這固然離不開趙匡胤的英明決斷,但更重要的是他接手的後周政權國力強大,統一之勢已不可阻擋。

如果不是英年早逝,柴榮不僅有可能更早地實現國家統一,而且極有可能收回幽雲十六州。

或許正是由於這一點,宋太祖留給後世子孫的祖訓第一條就是保全柴氏子孫,以感激這位壯志未酬的明君奠定的一統天下的基業。

(「柴氏子孫有罪不得加刑,縱犯謀逆,止於獄中賜盡,不得市曹行戮,亦不得連坐支屬」)

趙匡胤延續了柴榮的統一進程,延續了後周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宋朝對待商業的態度、優遇文人的政策,均與這位商人出身、勤勉務實的君主有著直接關係;柴榮發展商業和城市等方面的做為,不僅深深影響了有宋一代,而且使得中國開始走向城市文明和商業文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五代十國第一明君,只嘆英年早逝

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春秋戰國,魏晉南北朝,五代十國這些動盪時期,戰爭紛飛,正所謂時勢造就英雄,而在五代十國被稱為第一明君的周世宗,就是這樣一位偉岸英才,只可惜卻是英年早逝,不得不讓人唏噓。

亂世也有雄主,五代十國時期第一明君是誰?

公元907年,強盛統一的唐朝滅亡。中國歷史步入了最黑暗的時代——五代十國。到公元960年趙匡胤建立宋朝,這短短53年中原之地換了五代王朝,朱氏後梁,李氏後唐,石氏後晉,劉氏後漢,郭柴後周。其他各...

雄安故事之周世宗柴榮與雄州

雄縣縣城南關舊有瓦橋關,始置於唐朝末年。這裡地當南北交通要衝,水陸咽喉。自從五代時石敬瑭割燕雲十六州予契丹,瓦橋關所在的歸義縣便隨涿州歸入契丹。

他從從軍到坐上龍椅只用了十二年

表面上看,趙匡胤奪取後周政權輕而易舉,事實上,他通向權力之峰的路絕非一蹴而就。我們且來看看趙匡胤早年的奮鬥史。公元927年,宋太祖趙匡胤出生於洛陽夾馬營,當時是五代中的後唐時代。他的曾祖父、祖父...

此人倘若不死,趙匡胤還敢黃袍加身?

宋太祖趙匡胤之所以能和秦皇、漢武、唐宗等史家公認的優秀帝王並稱,在於他結束了大唐滅亡後中華大地出現的又一次大分裂,即五代十國時期。這一時期是指自公元907年起到公元960年止,短短的五十四年間...

賣茶葉的小販棄商從戎,若沒他何來大宋王朝

導讀:公元960年,趙匡胤黃袍加身,兵不血刃奪了後周江山,為以後的大宋王朝奠定了堅實的版圖基礎。可以說趙匡胤的大宋江山完全就是後周的翻版,沒有後周也難有大宋。建立後周的是後周太祖郭威。但是,真正...

五代十國又一個無底線的超級亂世(五)

五代十國第一明君柴榮柴榮商人出身,家裡也曾富貴過,可惜在這亂世中家道中落了,就去投奔了姑父郭威,被收為養子。郭威此時還沒發跡,家裡也不富裕,柴榮為了補貼家用又干起了老本行,出去販賣茶葉。等到年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