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最完美的皇帝,五代第一明君,也有缺陷!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後周世宗柴榮(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邢州堯山柴家莊(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堯縣)人,祖父柴翁、父柴守禮是當地望族。

是五代時期後周皇帝,在位六年柴榮從小在姑丈郭威家長大,因謹慎篤厚被郭威收為養子,年輕時曾隨商人頡跌氏在江陵販茶,對社會積弊有所體驗。

史載其「器貌英奇,善騎射,略通書史黃老,性沉重寡言」。

951年,郭威建立後周,委任柴榮治理澶州,其境「為政清肅,盜不犯境」。

954年,郭威駕崩,柴榮繼位為帝。

後周世宗柴榮

柴榮雖然只當了五年半皇帝,但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卻凝集了中國歷代帝王之美德。

在位期間,柴榮勵精圖治,任人唯賢,虛心納諫,銳意革新,抗擊外敵,關心民生,使國家在短時間內得到了強勢發展。

司馬光生平最佩服的帝王就是柴榮,他稱讚柴榮「以信令御群臣,以正義責諸國」,「大邦畏其力,小邦懷其德」,真正做到了「無偏無黨,王道蕩蕩」。

溢美之詞,無與倫比。

司馬光是個嚴謹之人,他不顧宋朝皇帝之感受,把一個與自己毫不相干的皇帝抬到如此高的位置,說明柴榮為人、為政的完美程度確有登峰造極之處。

柴榮被史家稱為」五代第一明君」。

他15歲從軍,24歲拜將,33歲稱帝,不僅精明強幹,而且節約簡樸,贏得了廣泛的擁戴。

在當時中原紛繁複雜的形勢下,北宋僅用了20年便完成統一。

這固然離不開趙匡胤的英明決斷,但更重要的是他接手的後周政權國力強大,統一之勢已不可阻擋。

以兵變方式奪取後周政權的趙匡胤,只不過延續了柴榮的統一進程,延續了後周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宋朝對待商業的態度、優遇文人的政策,均與這位商人出身、勤勉務實的君主有著直接關係。

柴榮處理宗教問題的策略、發展商業和城市等方面的做為,不僅深深影響了有宋一代,而且開啟了中國走向商業文明和市民文化的先聲。

柴榮雖然未能實現為君30年、掃平天下的願望,但他在位5年半的文治武功,已經決定了他必將成為結束中唐以來200多年割據動盪的決定性人物。

周世宗柴榮做好了掃平天下、開創盛世的一切準備,卻英年早逝、功敗垂成;宋太祖趙匡胤延續了柴榮制定的策略一統天下,結束了兵禍連年、饑饉遍地的亂世,迎來了文化燦爛的趙宋之世。

英勇、睿智、勤勉、虛心、愛民,柴榮無愧為中國歷史上最完美的皇帝。

然而,再完美的人總會有缺陷。

顯德六年(959)六月,柴榮在北伐契丹途中突患重病,被迫班師。

不久,崩於滋德殿,享年三十九歲。

「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這首用來讚美諸葛亮的千古名詩,同樣適用於周世宗柴榮。

柴榮去世之日,四方遠近都自發的哀悼仰慕他,明清的皇帝對他的祭祀不斷,後人對柴榮的評價向來有褒無貶,少有爭議。

英年早逝,使柴榮避免了歷代長壽明君執政後期的昏聵,這不能不說是柴榮完美皇帝人生的另一重要因素。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五代第一明君柴榮

柴榮被史家稱為」五代第一明君」。他15歲從軍,24歲拜將,33歲稱帝,不僅精明強幹,而且節約簡樸,贏得了廣泛的擁戴。在當時中原紛繁複雜的形勢下,北宋僅用了20年便完成統一。這固然離不開趙匡胤的...

柴榮生平簡介

柴榮被史家稱為」五代第一明君」。他15歲從軍,24歲拜將,33歲稱帝,不僅精明強幹,而且節約簡樸,贏得了廣泛的擁戴。在當時中原紛繁複雜的形勢下,北宋僅用了20年便完成統一。這固然離不開趙匡胤的...

中國歷史上最被忽視的明君

唐朝末年,天下大亂,民不聊生。天佑四年(907年),梁王朱溫廢唐自立,中國開始了數十年戰亂的五代十國時期,在這亂世之中,有一位被後人稱為「五代第一明君」的皇帝,他就是周世宗柴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