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最被忽視的明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唐朝末年,天下大亂,民不聊生。

天佑四年(907年),梁王朱溫廢唐自立,中國開始了數十年戰亂的五代十國時期,在這亂世之中,有一位被後人稱為「五代第一明君」的皇帝,他就是周世宗柴榮

早年經歷

柴榮(921—959),邢州龍岡人,五代後周皇帝,史稱周世宗,他是後周太祖郭威的內侄,郭威見他辦事謹慎,為人厚道,便收他為義子。

柴榮平時非常注重讀書習武,未成年就已經「善騎射,略通書史黃老」。

後漢乾祐三年(950年),漢隱帝劉承佑誅殺了出鎮鄴都的郭威和柴榮在京的家屬。

郭威遂以清君側為名舉兵,滅漢稱帝,國號大周。

柴榮被任命為澶州節度使,柴榮在任期內,為政清肅、盜不犯境。

在澶州遭洪水後,積極災後重建,安撫流民百姓,得到了吏民的一致好評。

廣順三年,柴榮升任開封尹,封晉王。

治國舉措

顯德元年(954年),郭威病逝,晉王柴榮在柩前繼位,登基之初,就立下了「以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的目標,為此,他進行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

經濟上,降低賦稅,均定田賦,獎勵農耕,恢復漕運,興修水利。

柴榮非常關心民間疾苦,曾對百官言道:

「朕在宮中吃美味佳肴,深愧無功於民而坐享天祿,既然自己不能躬耕而食,那就只有親冒矢石為民除害,還略可自安。

因此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對柴榮極盡溢美之詞:

「若周世宗,可謂仁矣,不愛其身而愛民;若周世宗,可謂明矣,不以無益廢有益」

政治上,柴榮打破常規,破格任用賢才,修訂刑律和曆法,做出了許多超越前人、啟迪後世的非凡之舉。

他還虛心求諫,曾專門下詔要求群臣上書言事,還點名讓20多名翰林學士都寫兩篇文章:《為君難為臣不易論》和《平邊策》。

這種命題向朝臣徵求治國之策的做法在歷史上是極為少見的,他還在之後欣然採納了大臣王朴《平邊策》中「先易後難」的主張,以此制定統一大計,付諸實踐。

統一大業

為了統一天下,柴榮募集天下壯士,組建了一支「征伐四方,所向皆捷」的軍隊。

歷次用兵,柴榮大都御駕親征,「自率親騎,臨陣督戰」,「馳騎於陣前,先犯其鋒」,於是「將士皆奮命爭先」

對於臨陣脫逃之人,不管普通將校還是皇室宗親,柴榮都做到了賞罰分明,決不姑息。

顯德六年(959年),柴榮在北伐契丹途中突患重病,回京不久即駕崩,享年三十九歲。

柴榮雖然只當了五年半皇帝,但他在位期間,勵精圖治,任人唯賢,虛心納諫,銳意革新,抗擊外敵,關注民生,使國家實力在短期內得到了極大發展,為之後北宋統一天下打下了最重要的基礎。

司馬光稱讚柴榮「以信令御群臣,以正義責諸國」,「大邦畏其力,小邦懷其德」,真正做到了「無偏無黨,王道蕩蕩」,堪稱五代第一明君。

關注微信公眾號:全球功德網

微信文章推薦

《別被傳說騙了!「杯酒釋兵權」沒那麼簡單》

◆無論貧富、貴賤,為人民、為國家◆

◆克己修行、建功立業均是功德◆

◆如果您也有故事,請留言講給功德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