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聊三國」聊聊你所未知的三國事——諸葛孔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94版《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

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諡忠武侯,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

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

諸葛亮的一生,經過《三國演義》的神化,已經在眾人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了:三顧茅廬,隆中對,火燒博望坡,赤壁之戰,孔明借東風,草船借箭,木牛流馬等等等等。

暫且先不論真實與否,至少他在很多人心中都是完美的對象。

一生勝仗無數,少有的幾次敗仗也是因為豬隊友不聽指揮。

優點那麼多,小編知道的你們都知道,也不用小編一一列舉了。

那麼此文就來說說小編心中對諸葛亮這個人一些不滿的看法。

一、他略有些不自量力。

蜀國當年國力並不強盛,但是諸葛亮仍然六出祁山北伐。

古時候打仗需要消耗很大的資源,單單是糧草方面就消耗很大了。

這也是為什麼諸葛亮六出祁山,真真正正只打了兩次,其餘幾次都因為糧草不足,對方堅守不出而不得不退軍。

如此巨大的戰爭壓力,即使蜀國在諸葛亮的治理下各方面都很繁華,也很難支撐如此揮霍。

用現代話來說,小編覺得孔明就是在用生命去混個臉熟。

二、他任人唯親,對一些有能力的人卻不待見。

同時還不不挖掘,吸收,培養新人才 。

街亭這樣的重地交給馬謖,馬謖何人也?劉備臨終時一再叮嚀要小心的他的人。

而如趙雲之子趙統、趙廣,魏延等有能之士人卻不重用,連趙雲也老死贖中 。

專門培養一些爛泥扶不上牆的親信,而把有能力者排外,以致後期「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的可悲局面。

三、錯誤選擇繼承人 。

諸葛亮將自己的繼承位置交給只懂打仗的姜維 。

費煒等只是過渡人物 。

造成姜維執政後,不顧人民幸福和國力強弱,強行九伐中原而血本無歸,讓本就支撐不了大型戰爭的蜀國壓力更大,從而加速蜀國亡國的痛苦局面 。

不過總體來說,諸葛亮這個人在歷史上的功績是大於過失的。

小編對他談不上喜歡,也談不上討厭。

只能說因為他奠定了蜀國的基礎,也因為他加速了蜀國的滅亡。

你眼中的諸葛亮是何等樣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丞相祠堂何處尋

三國時代的英雄不多,以曹操的標準,只有劉備和他自己兩個人。然而,還有一個人也頗具傳奇色彩,他就是「漢丞相武鄉侯諸葛亮」。 說到孔明,馬上會想到「隆中對」、「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舌戰群儒...

三國中猛將如雲的蜀國,為何最先滅亡?

文有諸葛孔明,武有五虎上將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的蜀國,不但未能統一天下,反而最先被滅亡,難道是國運不濟和出了個扶不起的阿斗?細細思來,恐怕真相併非如此呀,蜀國的滅亡絕不是偶然,而是歷史的...

褪去「神話」光環後揭秘歷史上真實的諸葛亮

我們了解諸葛亮大多是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治國有方,料事如神,但小說畢竟有太多虛構成分,魯迅就曾有「狀諸葛亮之智而近於妖」的評論。那麼,讓我們褪去他的「神話」光環,作為「凡人」的諸葛亮究竟是一...

鞠躬盡瘁!為何諸葛亮難以位列千古名相?

諸葛亮是千古名相似乎是歷史定論。其實,諸葛亮只能算是一個千古忠臣,並非千古名相;而史書中說諸葛亮是一個千古名相,這就有待於商討了。因為諸葛亮就是不能識大體、棄細務,凡事必親躬,說明身邊人才貧乏;...

「智絕」諸葛亮六出祁山為何屢屢失敗?

諸葛亮可以說沒有誰不知道,三國中人稱「智絕」,原本只是無事閒住在南陽草堂,後被劉備誠心請出山,火燒新野一戰成名,赤壁大戰更是成了人人皆知的人物。三國前期可以說出盡了風頭,然而,劉備託孤之後孔明六...

蜀國的滅亡就因為諸葛亮的一個決策

諸葛亮被後世傳的太神,其實他也做過不理智的事情,而且是大事。諸葛亮嚴格上講應該是七出岐山,其中有一次是拒敵,一個經濟並不景氣的國家,常年都在備戰,出站,可謂民不聊生,每次都是前期打的順利,後期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