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無遺策的臥龍先生諸葛亮,一生中也有十大失誤之處,你可知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輪迴千載時光去,歷史長歌代相傳,大家好我是輪迴千百。

中國三國時期,英雄豪傑輩出,蜀國的建立者劉備可以說是白手起家,從一個編草蓆的漸漸地成為了三分天下的霸主。

要說劉備之所以能成霸業,與其手下的人才密不可分,武將中有五虎上將,而文臣中就以算無遺策的臥龍先生諸葛亮為代表,諸葛亮可以說是上知天文下曉地理,計謀超群,但就是這麼一個擁有曠世奇才的龐大勢力,卻是三國中覆滅最早的國家,究其緣由,在小編看來,這和諸葛亮一生中的幾大失誤之舉有關,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失誤一:《隆中對》失策之處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當時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諸葛亮未出山就對天下大勢進行了分析說道,孫權據江東已歷三世,只可聯盟,不可圖伐江東,這就導致了後面,諸葛亮對江東的一再忍讓,使得江東得寸進尺,蜀國軍隊部下失和,軍心渙散,此乃失誤一也。

失誤二:急於求成,六出祁山

諸葛亮受劉備託孤之重任,主政期間為了報效劉備,完成先主的志願,不顧國力和民力,六出祁山,北伐中原,但由於敵我雙方力量懸殊,無法收復中原,反而令國家傷及根基,使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此失誤二也。

失誤三:錯用馬謖失街亭

《三國演義》中,馬謖自幼飽讀天下兵書,熟諸精妙兵法,可謂才華橫溢,決非無能之輩。

當初孔明平定南方部落的叛亂,採納了馬謖的"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點為上,兵戰為下"此妙計,才有了孔明"火燒藤甲七擒孟獲"的歷史壯舉。

客觀的說,這是馬謖在《三國演義》中最出彩的一次。

但是,愚者千慮必有一得,馬謖生活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久居軍營,有一些個人見解也屬正常;再說,這些話未必就馬謖知道,只是其他人沒有機會接近諸葛亮而已。

在馬謖一人這方面,我倒覺得劉備有先見之明,也是難得的"料事如神"啊!早在白帝城託孤的時候,玄德公對孔明說過:"丞相觀馬謖之才何如?"孔明說:"此人亦當世之英才也。

"玄德說:"不然。

朕觀此人,言過其實,不可大用。

丞相宜深察之。

"

馬謖的剛愎自用、狂妄自大,只是失街亭的一個表面原因,究其深層次的敗因,料事如神的孔明難辭其咎。

諸葛亮的一生,以謹慎從事,鞠躬盡瘁,但識人不深、用人不當,錯把馬謖當將才用,是其一生中難以抹去的敗筆,此乃失誤三也。

失誤四:華容道放虎歸山

《三國演繹》第五十回中,"諸葛亮智算華容,關雲長義釋曹操",諸葛亮明知關雲長會放曹操,但還是這樣做了,也有自己的考慮,諸葛亮的考慮有這兩個方面:第一,擒住曹孟德,統一的北方又會四分五裂,屆時,各路諸侯的聯合起來,向劉備問罪,玄德命休已!就算是一路諸侯,當時的劉備的力量也難以抗拒!看似孔明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第二,江東的孫權不可小覷。

如果劉備殺了曹操,孫權出師問罪有名,當時的劉備還不足以抵抗孫仲謀,加上天下之人都會轉向孫權,劉備肩上的壓力太大,而劉備又是一個膽小怕事愛哭的人,孔明只好放走孟德,先發展自身,待時機成熟,翅膀硬了,再與之紛爭天下。

但是是孔明的卓遠見識和深謀遠慮,最終還是沒有改變歷史。

此乃失誤四也。

失誤五:不直言劉備過失,缺乏果斷

劉備要為關羽張飛報仇,諸葛亮當時就應該把劉備勸住。

魏徵敢冒死直諫唐太宗,以諸葛亮當時對蜀國的重要性劉備還不會殺他了,為什麽他勸不住劉備,結果白白損失了七十萬人。

劉備是君主,在當時的社會風氣下,他沒有勸住劉備不要攻打吳國也就罷了,可馬謖呢?劉備明明在臨死前說過,馬謖不堪大用,諸葛亮自己也知道馬謖多是紙上談兵,被馬謖一番跪著哭求,還是讓他去守街亭。

此乃失誤五也。

失誤六:死前託付選錯人

諸葛亮將自己的繼承人定為只懂打仗的姜維。

費煒等只是過渡人物。

致使姜維執政後,不顧人民幸福和國力強弱,強行九伐中原而血本無歸,加速蜀國亡國的痛苦局面。

此乃失誤六也。

失誤七:愚鈍盡忠,扶持後主劉禪

中國歷史上有多少愚忠之人都沒有好下場,如岳飛效忠宋王朝,命損風波亭;宋江受朝廷招安,送了108好漢的性命;屈原投江,表示了他作為楚國大夫對楚國的無限忠誠。

如果說諸葛亮輔助劉備是忠貞的話,輔助一個平庸的阿斗就是愚忠了。

因為以他對後主的了解,根本就知道是一個扶不起的主兒。

依我之見,還不如取而代之阿斗,自己做蜀國君主,以諸葛亮的雄才偉略,統一中國豈不是信手拈來。

諸葛亮在祁山大捷,正要乘勝追擊的時候,由於後主聽信讒言,下詔要諸葛亮班師回朝。

眾將都認為,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諸葛亮不必理會後主所謂的旨意。

但是,諸葛亮就是一個愚忠的典範,他不會功高欺主。

如果此時的諸葛亮能放下他所謂的士大夫"仁、義、禮、智、信",推翻北方的魏國,打敗東邊的東吳,不是指日可待的事情嗎?他之所以沒有這麼做,都是他的愚忠作祟,也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敗筆。

此乃失誤七也。

失誤八:事必躬親,不懂管理

諸葛亮雖然驚才絕艷,但絕對是管理上的白痴。

他事必躬親,什麽事都攬在自己身上,不但使劉禪無事可做,更讓下面的的人對他產生依賴而自身卻得不到鍛鍊。

他也根本沒有建立起好的人才機制培養下一代人才,就武將來說每次都讓五虎上將奔東跑西,活活累死,結果他自己也是累死的,劉備是請他來當蜀相的,而不是要找一個任勞任怨的匹夫。

關羽張飛死了,就關興張苞上,好在他們是武將之後,還能用的上,關興張苞一掛,基本上就沒什沒人了。

最怨的是馬謖,諸葛亮知道他沒有實際作戰經驗,而且人有些浮躁,那為什麽不早些讓他參與一些小的戰鬥,讓他發現自己的缺陷並逐步成長起來呢?諸葛亮不讓他有任何參與實戰的機會表面上是保護他(馬謖心高氣傲),實際上卻是害了他,一讓他去街亭,就遭遇慘敗。

不止武將,文官也是一樣。

如果諸葛亮能把事情下放給下面的人做,自己在旁邊進行調控指導,然下面的人都成長起來,或許結局就不會是那樣了。

失誤九:守成老舊,人才青黃不接

先主劉備死後,諸葛亮沒有培養新的人才。

致使老將死後,造成人才青黃不接,"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的可悲局面,加速了蜀國的滅亡。

失誤十:最大的失誤,輔佐錯了君主

劉備在三國中大家的認知應該認為其為明主,英雄,實則不然。

我們先先聽聽劉備的對手曹操, 蔡瑁和呂布對劉備的評價。

操曰: "沛郡小輩, 妄稱 '皇叔', 全無信義, 所謂外君子而內小人也"; 瑁曰: "劉備先從呂布, 後事曹操, 近投袁紹, 皆不克終, 足見其為人"; 布大罵曰: "是兒最無信者"。

話說劉備有三大必殺技,一哭二奸三假,一哭大家都知道,哭的孔明出山,哭來了荊州;二奸,《三國演義》在第二十回中,劉備的奸詐的表現得淋漓盡致。

當時劉備受到呂布的攻擊, 投靠曹操,怕人家瞧出他胸懷大志,假裝在後花園養花,有一次曹操請劉備喝酒,問及天下英雄,劉備舉出了淮南袁術、河北袁紹、荊州劉表、江東孫策、益州劉璋、張繡、張魯、韓遂等輩,曹孟德一一駁回。

玄德此時曰:"舍此之外,備實不知。

"操曰:"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玄德曰:"誰能當之?"操以手指玄德,後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玄德聞言,吃了一驚,手中所執匙箸,不覺落於地下。

時正值天雨將至,雷聲大作。

玄德乃從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於此。

"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聖人迅雷風烈必變,安得不畏?"。

哎,好一個"聖人迅雷風烈必變",把自己的膽小掩蓋得天衣無縫,好不虛偽。

三假(註:假仁義)《三國演義》第六十回中有記載:益州的劉璋受到張魯的進攻, 請劉備進川幫助對付張魯, 哪知引狼入室, 玄德公幹脆奪了劉璋的全部基業, 把 "宗親" 劉璋發配到荊州。

劉備剛進川時,謀臣武將們都勸劉備除掉劉璋, 劉備堅決不干, 美其名曰劉璋是他的宗親, 怎麼忍心殺劉璋。

後來在宴會上龐統等不聽劉備的命令, 硬是想殺掉劉璋, 這劉備立馬露出了他的狐狸尾巴,原話是這樣的(劉備說): "季玉是吾同宗,誠心待吾;更兼吾初到蜀中,恩信未立;若行此事,上天不容,下民亦怨。

公此謀,雖霸者亦不為也。

"龐統估計到死都不知道, 劉備不是不想殺掉劉璋, 而是時機未到, 殺劉璋後恐失去人心, 難以立足。

可謂"深謀遠慮"。

小編認為在三國的人物中,真正的奸雄不是曹操,而是劉備。

如果孔明先生要輔佐,應選曹操而非劉玄德,正所謂一步錯,步步皆錯,所以孔明先生實則是被劉備欺騙了,選錯了主公,很難挽回的了。

此乃最大之失誤也。

最後用杜甫的一首詩總結一下: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總結:這是小編自己的一些見解,各位你們怎麼認為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為什麼六出祁山,屢敗屢戰?

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六出祁山」,都無功而返。身為一代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不可能看不清天下局勢,三國鼎立,蜀漢最弱。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這究竟有著怎樣的原因使他多次以弱擊強,揮師北伐呢?

三國演義的驚世迷局,第一武將竟然是他!

1、三國演義第一武將是誰? 關於三國演義第一武將我想大家第一想到的是呂布,但是小編認為是趙子龍,常山趙子龍可以說是最受三國迷歡迎的人氣角色,文韜武略,機謀膽色,趙將軍無不是上上之選。作為一員虎將...

三國時仁義的劉備為什麼要用假仁義的馬超?

若說劉備仁義,相信很多人都會不由自主地點頭同意,的確,在《三國演義》裡面,劉備的形象就是一個仁義的典範楷模。儘管有不少人質疑,認為那是假仁義,但就算是假的,至少他也能做得出來。然而,劉備手下卻有...

他是三國投降第一人,貢獻卻堪比孔明

一直以來,中國人最痛恨的就是投降派。三國時期,譙周不僅是投降派,還先後投降了兩次,被後世的無數人唾棄。然而,在我看來,他的投降或許有其可取之處。一譙周是後漢時期有名的大儒家,同時在蜀國也是僅次於...

諸葛亮其實是個不善於搞團結的人

我們知道,一個集團要想垮台只有從內部淪陷。否則再強悍的敵人想要從外部瓦解很難。我們看蜀漢就是如此。以前看三國演義,自以為蜀國最為強大,文有諸葛,料事如神,武有五虎上將,都是萬人敵。不過三國後期,...

諸葛亮與周瑜,你看錯是誰?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一部氣勢恢宏的三國史,演繹了一場場波瀾壯闊,驚心動魄的英雄故事。一個個叱吒風雲的英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為後人津津樂道。關於對三國風流人物的評論,也是眾說紛紜...

《原創》深入解析千古智聖諸葛亮的成敗傳奇

武侯諸葛亮序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一個千年故事,一部絕世文章。三國時代是一個英雄倍出的年代,而諸葛亮又是其中的較較者!他自比管仲、樂毅。水境先生更是把他比做:興周八...

「名家講經典」沈伯俊:諸葛亮形象三辯「上」

在《三國演義》塑造的眾多人物形象中,諸葛亮無疑是塑造得最為成功,影響最為深遠的一個。可以說,他是全書的真正主角,是維繫全書的靈魂。羅貫中滿懷摯愛之情,傾注全部心血,調動各種藝術手段,將他塑造為一...

你知道那些熟悉的三國古地名,今天在哪裡嗎?

三國故事家喻戶曉,其中不僅人物婦孺皆知,很多地名也為人們所熟悉。今天,燕過紫禁城和大家梳理一下,三國的那些古地名,今天在哪裡,順便看一下發生在這些地點的事情,史書與《三國演義》的差別在哪裡:1、官渡

一代英傑趙云為何被黑?

最近三國比較火,我們也來談談三國。其實說起三國,我們最感興趣的還是一些謀士和武將。我們今天就來談談武將,我最喜歡趙雲,最近發現趙雲被黑,感覺很氣憤。你可以黑袁紹、黑董卓、黑公孫瓚。因為他們畢竟是...

劉備的高明之處是諸葛亮無法比擬的

我們對劉備和諸葛亮的認知,大多來源於《三國演義》,諸葛亮出山之前,劉備四處顛沛流離,諸葛亮輔佐以後,特別是赤壁之戰,借荊州才有了立足的根據地。就像劉備自己說的「勇靠關張趙雲,智賴孔明」好像劉備本...

《小劉說三國》為什麼蜀國不重用馬超?

自從馬超歸順蜀國以後,錦馬超好像在大家的眼球漸漸消失了。唯有彭羕造反的時候出了出場。仿佛馬超唯一的任務就是抵禦羌兵了。僅僅留他作為守將是否不恰當(與關羽守荊州不同我認為)?本來蜀國人才就不多,為...

只緣識人偏頗 英雄夢斷「三國」

禮賢下士,求賢若渴,是古代明君必備的領導素質,也是一種領導藝術,如果不識人、不用人,那就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不要說打天下、守天下,恐怕最終連性命都難保。三國亂世,豪強並起,群雄逐鹿,誰有識人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