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萬精兵,卻連淮河都沒見過,難道是孫權太過軟弱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話說孫策下江東的時候,本身勢力不足,所以基本上是和江東大族之間是一種合作的關係。
孫權即位,曹操南下,江東大族很多都要投降,就能看出來這批人其實和孫權並非完全利益一致。
後來孫權恩威並施,算是把這些人都大體上收服了,綁到了一條船上,但是要讓他們攻城略地,他們還是不情願的,每次到需要自保的時候,才能真正的爆發出戰鬥力。
這是首先從將領的指導思想上,東吳就很保守,這種保守就是江東士族的自保的心理所帶來的。
你說孫吳20萬精兵沒有北出淮河,但曹魏40萬大軍,難道下得了長江?同樣沒有了。
至於晉滅吳之戰,那是司馬氏已經占有了益州,順江而下,自然天時地利全占。
真讓司馬氏的騎兵南下與孫吳爭利,恐怕僥倖能勝,也是慘勝。
三國之中,曹魏騎兵強,孫吳水軍強,蜀漢步卒強,是以三分。
孫吳不能上淮泗,猶如曹魏不能下江漢,蜀漢不也沒得雍涼麼?各抱地利罷了。
好了,現在說那個意想不到的兵法家是誰——這個人就是曹植,一代詩人居然精通兵法,還順帶刺了司馬懿一句「恐非主上授節將軍之心也」,沒想到吧?
東吳20萬軍隊看起來不少,卻分散在西起江陵、中據武昌、南抵建業的數千公里江防線上,真正能抽調出來用於機動救援和主動進攻的兵力並不多。
比如公元228年,東吳在淮南設伏,意圖吃掉冒進的曹休6萬精兵,當時孫權連自己的禁衛軍都調上前線,也只湊夠9萬人馬。
雖然此戰重創魏軍(殲敵上萬),但對於坐擁三四十萬(最高峰達50萬)常備軍的曹魏政權來說,不啻於撓痒痒。
除兵力不足、缺乏戰馬這些眾所周知的因素外,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後勤補給問題。
當時,曹魏政權(包括後來的司馬氏政權)都高度重視江淮地區的爭奪,不僅在此屯駐重兵(往往是前方主將領兵10萬鎮守,後方還有中央掌控的至少20萬預備隊待命),而且大興屯田,就地解決糧草供應。
魏國雖然在東西兩線看似守成,實際在蓄力,並且通過積極的防禦,消耗蜀漢和吳國的經濟能力,實際是進攻狀態。
所以,北方一直在發展,勢力越來越強,而蜀漢和吳國卻每況愈下。
歷史上從江東出發北伐有很多次,很少有成功。
在北方政令統一時,從南往北攻擊面臨著兵種不適合陸地攻堅、輜重運輸消耗大等不利因素。
吳國嘗試過幾次,每次都吃很多虧,即使開始有點賺頭,最終也難以建立穩固的根據地而不得不再次退回,吳國就此放棄了這樣的努力。
直到晉朝開始積極訓練水軍,抵消吳國的兵種優勢,打破了平衡後,晉朝才渡江南征,完成了統一。
他耗死了曹操、劉備,為什麼沒能統一天下?
自東漢末年開始,群雄並起,逐鹿中原。在袁紹、袁術、劉璋、公孫瓚、張繡等勢力相繼凋亡後,曹操、劉備、孫權三大集團在赤壁之戰後形成三足鼎立之勢。其中,曹操一方實力最為強大,引得諸葛亮連年北伐。而對...
蜀漢被神化的2000年,吳國才具有與曹魏正面對抗的實力
在文學作品中,特別是《三國演義》中,蜀漢政權被嚴重的美化,文章用了很長的篇幅來介紹蜀漢政權的強大,以及蜀漢政權如何取得對曹魏戰爭勝利,其實這都是文學作品的美化,蜀漢政權真有這樣的實力嗎?
三國分曹魏、蜀漢、孫吳,戰火紛飛,英豪迭起,無數英雄叱吒風雲
三國分曹魏、蜀漢、孫吳,戰火紛飛,英豪迭起,無數英雄叱吒風雲。文如諸葛司馬郭嘉賈詡,猛似呂布關羽趙雲典韋。而這些英雄的排行仍沒有定數,本專題歸納了三國英雄的戰鬥力大致排行,根據不同的分類進行排行...
漢末三國混戰,但是你知道三國各自內部最大的矛盾是什麼嗎?
東漢末年分三國,魏蜀吳三國各自為戰,三國紛爭長達百年之久。三國各有勝負,魏有赤壁之敗,蜀有夷陵之敗,吳有合肥之敗,然而這些敗仗都沒有影響到三國鼎立的格局,對整個三國未來走勢並不是決定性的。
三國之中,孫吳最早拉杆子創業成功,為何建國卻比曹魏、蜀漢都晚
本文是【大鵬說《通鑑》之77】魏蜀吳三國中,最早的創業者曹操、劉備、孫堅起兵砍人拉杆子的時間,大致都在黃巾起義之後,充分利用大老闆東漢朝廷給予的招兵買馬自主權,迅速搶錢搶糧搶地盤。最早創業成功的...
孫權為何背盟殺關羽?如果孫權不這麼選擇,死的就是曹魏
荊州為啥這麼容易拿下?樊城之戰二哥一直從荊州調兵增援,防禦不足,糜芳投降。不說打到許昌,打下樊城,協威震華夏之氣勢。有了準備,東吳拿什麼打荊州,荊州對吳太重要,就不怕順江南渡,只能從蜀地東進,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