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在人們眼裡備受爭議,那歷史上他真正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魏延,魏文長,他給我的第一個印象就是冷酷。

一個站在陰暗角落裡的,有著野心,冷酷的男人。

以前我不是很喜歡他,甚至有些厭惡他。

因為諸葛亮不喜歡他,還聽到有些人這樣的評價他:

1.魏延子午谷計劃根本就是異想天開;

2.魏延一生沒有什麼戰績;

3.魏延死後主動攻擊友軍(形同於造反);

4.魏延人品不好,與眾人不和;

5.魏延鎮守漢中毫無建樹。

那歷史上,魏延真正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一、關於子午谷和魏延"造反"事件

夏侯茂為安西將軍,鎮長安,亮於南鄭與群下計議,延曰:「聞夏侯茂少,主婿也,怯而無謀。

今假延精兵五千,負糧五千,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

茂聞延奄至,必乘船逃走。

長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橫門邸閣與散民之谷足周食也。

比東方相合聚,尚二十許日,而公從斜谷來,必足以達。

如此,則一舉而咸陽以西可定矣。

」亮以為此縣危,不如安從坦道,可以平取隴右,十全必克而無虞,故不用延計。

首先本人以為"子午谷"的真實性依然有待考察,因為從魏略上來看,這個子午谷計劃是諸葛亮第一次北伐,魏延欲分兵奇襲長安的一個"周密計劃" ,內容十分詳細,且不說其可能性,魏延傳中曾經有寫"延每隨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亮制而不許。

延常謂亮為怯,嘆恨己才用之不盡。

" 子午谷現在倍受熱議,毫無疑問主要是因為魏延經常想獨自統領萬人,與諸葛亮異道會於潼關,子午谷符合魏延的脾氣,而且也提到了5000人作戰,5000人運糧,正好是1萬人,但疑問就來了,單說如此的一個周密計劃,魏人是從哪裡聽來的?本來子午谷可能性並不太高,更何況魏人知道了以後,魏延再去走簡直就是自尋死路了,魏略的作者是關中人魚豢所著,魏略的真實性本人不做評價,但魚豢是關中人,對雍涼之地比較熟識,那麼也就是很有可能將"魏延分兵會於潼關"之類的戰例進行潤色和誇大,魏延在漢中鎮守多年,對關中形式也有所了解,魏延想分軍進攻,也並非就是無稽之談,只不過是當時蜀軍的實力以及諸葛亮謹慎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導致的。

在魏延"造反"上,魏略提了一個與魏延本傳有極大差距的一個說法。

三國志魏延傳:秋,亮病困,密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作身歿之後退軍節度,令延斷後,姜維次之;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

亮適卒,秘不發喪,儀令禕往揣延意指。

魏略(簡要敘述):諸葛亮臨死前,將兵權交與魏延,警告日後不要擅自出兵,而且讓魏延不要發喪,魏延也遵守諸葛亮遺命,到了褒口才發喪,楊儀見魏延掌握了軍權十分害怕,便造謠說魏延要北降曹魏,率眾攻之,魏延本無戰心,便不戰而走 ,遂被殺死。

疑問就出來了,為什麼在魏延傳中,諸葛亮死後 ,只召集了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人進行榻前會議 ,而魏延作為征西大將軍 ,卻沒有參加?魏延傳中曾寫"平日諸將素不同,冀時論必當以代亮。

"既然大家都以為魏延能代替諸葛亮了,但諸葛亮在死前竟然沒有和魏延進行直接溝通,實在是疑點諸多,更何況魏延死後 ,楊儀便將魏延三族殺盡, 魏延在朝中名譽盡毀, 大家也知道在權力交替的敏感時期 ,當事人一旦有一點做不好 ,便真成替罪羊了, 因此魏延即便有人證物證 ,也早已被楊儀等人銷毀, 縱觀上述論證 ,本人以為魏延傳魏延之死的疑點實在太多了, 相反魏略的史料反而符合邏輯, 裴松之也並未拿出什麼充足證據否定, 只是說此乃"敵國傳聞" ,那麼話說回來了, 裴松之又有什麼證據證明子午谷不是"敵國傳聞"呢? 因為本人以為魏延之死疑點眾多,二者皆有可能 ,因此魏延率先襲擊友軍證據不足 ,另外出示一條更有力的證據:

十二年春二月,亮由斜谷出,始以流馬運。

秋八月,亮卒於渭濱。

征西大將軍魏延與丞相長史楊儀爭權不和,舉兵相攻,延敗走南鄭;斬延首,儀率諸軍還成都。

(後主傳)

可見在後主那裡魏延和楊儀是舉兵相攻,並不是魏延"主動"在先,延黑有什麼充足理由可以不相信後主傳記呢?

二、關於魏延之人品

"性矜高,當時皆避下之。

"(魏延傳)

"矜"的意思是自尊,自大,自誇。

這完全就是魏延的天生性格,另外和關羽一樣"驕於士大夫"且不滿黃忠為後將軍,因此說魏延人品差完全無根據,順便說一下與魏延不和的人都是些什麼人,楊儀和劉琰。

三國志中只有此二人與魏延不和,此二人人品如何,簡直是一目了然!魏延與小人不和,不但不能說魏延人品不行,反而只能說魏延剛直正義。

三、魏延的能力:

以部曲隨先主入蜀,數有戰功,遷牙門將軍。

(魏延傳)

八年,使延西入羌中,魏後將軍費瑤、雍州刺史郭淮與延戰於陽溪,延大破淮等,遷為前軍師征西大將軍,假節,進封南鄭侯 (魏延傳)

很多人說魏延北伐功績少,綜上所述,魏延隨諸葛亮北伐每每為"督前部" ,而且也有陽溪大捷和甲首三千這樣的優秀戰績,不能不說魏延在北伐戰爭中居功至偉,除了諸葛亮,第二功臣非延莫屬,另外補充:"五年,諸葛亮駐漢中,更以延為督前部,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

" 諸葛亮令魏延為丞相司馬,目的很明顯了,讓魏延做其馬前卒,可見諸葛亮的很多功績與魏延是密不可分的。

四、關於魏延漢中的一些問題:

首先我承認魏延在鎮守漢中期間,的確沒有遇到過大戰,而且制定"重門"防守戰略的也並非是魏延,是劉備法正黃權諸葛亮等領導階層制定的,魏延是執行者,是把作戰的利刃 ,畢竟魏延當漢中太守時只是鎮遠將軍,沒有資格進入決策層討論漢中問題,但劉備難道會把一個如此重要的戰略要地輕率交與魏延麼?我個人的分析是:

1.當時關張馬黃趙是蜀漢政權的五大建國大將,舊曆沙場,能力已飽和,不會再有太大提升,而魏延則不同,是後起之秀,劉備把漢中交與魏延,很明顯是鍛鍊魏延,想把魏延鍛鍊成為蜀漢的棟樑之材,"五虎"年齡均偏大,復漢大業任重而道遠,僅靠吃老本是不行的,因此要提拔新的將帥為蜀國儲備後續力量,而且魏延早期為劉備"部曲"即是私人武裝部隊,因此魏延對劉備很忠誠,也很可靠。

2.魏延在漢中不是白呆的。

"先主留魏延鎮漢中,皆實兵諸圍以御外敵,敵若來攻,使不得入。

" 魏延在漢中7年,都一直致力於漢中的防守工作,建造修築漢中的諸圍,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王平後來能成功抵禦曹爽大軍,也有魏延留下的福蔭。

「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

」魏延的那句氣吞萬里的誓言又在耳邊響起。

文長用自己的方式去追尋他們的夢想,也就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去了結這一切。

這些,文長也早就明白的。

因此,他最後的那句「誰敢殺我」,流露著瞭然的悲涼,卻彰顯著真正的無所畏懼。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唯一一個敢說諸葛亮膽怯的名將

這個名將唯魏延是也,魏延,字文長,義陽人。三國時期蜀漢名將,深受劉備器重。劉備入川時因數有戰功被任命為牙門將軍,劉備攻下漢中後又將其破格提拔為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鎮守漢中,成為獨當一方的大將。...

被演義曲解的魏延

魏延是跟隨劉備多年,從一名普通的下級軍官,一步步的晉升上來的。在蜀國的大將中,他能征善戰,戰功卓著。在為建立蜀國立下不朽功勳。對劉備忠心耿耿。並得到劉備的器重。劉備在用人方面也確有過人之處。然而...

蜀漢大將魏延之死,罪責應該歸咎於他

魏延是蜀漢的軍事名將,他善於養兵,又能征善戰,從一屆小兵(部曲)官至牙門將軍,然而卻死於非命,舉家上下更是被夷平。那麼,魏延究竟有什麼罪大惡極,導致落得如此下場?

魏延被馬岱斬殺,是魏延打不過馬岱嗎?

魏延是三國蜀漢名將,武藝高強,特別是在後期,絕對是蜀漢的一哥,如果魏延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論智謀,魏延厲害,論武力,魏延也很厲害。既然魏延這麼厲害,為什麼被馬岱斬殺?是魏延打不過馬岱嗎?

魏延為什麼寧願被殺,也不投降魏國?

魏延是三國蜀漢名將,在劉備時代,魏延受到重用,鎮守軍事要地漢中,成為獨當一面的大將,鎮守漢中多年,一直確保漢中無事。劉備死後,在「五虎上將」相繼凋零的情況下,魏延成為蜀漢的重要將領,一直跟隨諸葛...

魏延被冤殺的真相

關於魏延的被殺,《三國志》里的《魏延傳》是這樣記載的:「魏延與其子數人逃亡,奔漢中,儀遣馬岱追斬之,致首於儀」。後來楊儀用腳踩著魏延的腦袋,嘲笑說:「庸奴,復能作惡不?」之後楊儀又「夷延三族」。...

假如魏延投降魏國,結果會如何?

魏延作為蜀漢大將,死的非常可惜,當然,也很冤枉,實際上,只是魏延和楊儀內部的政見分歧,不是造反,但魏延被楊儀派遣馬岱斬殺,確實很不應該,魏延絕對是冤枉的,蜀漢這麼做,也是自毀長城,本來後期就缺大...

魏延造反!究竟是不是被諸葛亮逼的?

三國時期蜀漢名將,深受劉備器重。劉備入川時因數有戰功被任命為牙門將軍,劉備攻下漢中後又破格提拔為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鎮守漢中,成為獨擋一方的大將。魏延鎮守漢中數十年,之後又屢次隨諸葛亮北伐,...

諸葛亮死前說魏延必反 得知真相後讓人心寒

前兩個疑案中,我們發現蜀漢政權中三大勢力的權力鬥爭頻繁,諸葛亮不得不通過 「依法治國」協調各方。建元元年(公元228年)馬謖被殺;建元九年(公元231年),李嚴被廢。這兩記重拳,雖然暫時緩解了三...

三國冤案第一人——魏延

魏延(?-234年),字文長,義陽(今河南桐柏)人。三國時期蜀漢名將,深受劉備器重。劉備入川時因數有戰功被任命為牙門將軍,劉備攻下漢中後又將其破格提拔為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鎮守漢中,成為獨當...

《魏延傳》

魏延傳 【魏延傳略】魏延,生年不詳,卒於公元234年,葬於漢中石馬坡(今陝西省漢中市北門外石馬鄉),後漢三國時期蜀國名將。字文長,義陽人(故居在今信陽市溮河區湖東街道三里店社區)。公元211年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