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大將魏延之死,罪責應該歸咎於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魏延是蜀漢的軍事名將,他善於養兵,又能征善戰,從一屆小兵(部曲)官至牙門將軍,然而卻死於非命,舉家上下更是被夷平。

那麼,魏延究竟有什麼罪大惡極,導致落得如此下場?

魏延

魏延之死的經過

大眾深受演義的流毒,印象普遍認為,魏延之死是源於諸葛亮的安排,其特徵「腦後有反骨」更是被後人津津樂道。

然而,魏延的死卻並非是諸葛亮的主意,而是權利爭奪的失敗釀成的悲劇。

諸葛亮身死五丈原,死前安排魏延斷後,如果魏延不聽安排,便把他撂在那。

諸葛亮死後,中軍部隊的長史楊儀讓費禕去告訴魏延,結果魏延一心執意北伐

說道:「丞相死了你們就發喪還葬嘛,軍隊還有我呢,丞相死了並不影響北伐大業嘛,而且我魏延是何等英雄?豈能受制於楊儀那樣的小人?做一個斷後的將軍呢?」(《三國志》蜀書·魏延傳)。

楊儀等人還真就自顧自領著中軍跑了,只留下魏延的前軍留在那裡。

魏延聽到這個消息非常不爽,率領部隊趕在楊儀的中軍之前把棧道都給燒了。

害的楊儀等人回國既要造橋鋪路還要日夜兼程。

好不容易趕到南谷口,卻被魏延率兵阻截

何平在南谷口高舉道德大旗,說:「丞相屍骨未寒,你們這麼做對得起丞相嗎?」於是軍隊就潰散了,魏延一看大勢已去,在逃跑的途中被馬岱斬殺了。

(《三國志》蜀書·魏延傳)

楊儀

秋,亮病困,密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作身歿之後退軍節度,令延斷後,姜維次之;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

亮適卒,秘不發喪,儀令禕往揣延意指。

延曰:「丞相雖亡,吾自見在。

府親官屬便可將喪還葬,吾自當率諸軍擊賊,云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當為楊儀所部勒,作斷後將乎!」因與禕共作行留部分,令禕手書與己連名,告下諸將。

禕紿延曰:「當為君還解楊長史,長史文吏,稀更軍事,必不違命也。

」禕出門馳馬而去,延尋悔,追之已不及矣。

延遣人覘儀等,遂使欲案亮成規,諸營相次引軍還。

延大怒,儀未發,率所領徑先南歸,所過燒絕閣道。

延、儀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檄交至。

後主以問侍中董允、留府長史蔣琬,琬、允咸保儀疑延。

儀等槎山通道,晝夜兼行,亦繼延後。

延先至,據南谷口,遣兵逆擊儀等,儀等令何平在前御延。

平叱延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輩何敢乃爾!」延士眾知曲在延,莫為用命,軍皆散。

延獨與其子數人逃亡,奔漢中。

儀遣馬岱追斬之,致首於儀,儀起自踏之,曰:「庸奴!復能作惡不?」遂夷延三族。

初,蔣琬率宿衛諸營赴難北行,行數十里,延死問至,乃旋。

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還者,但欲除殺儀等。

平日諸將素不同,冀時論必當以代亮。

本指如此。

不便背叛。

應該說,陳壽的三國志對待魏延的評價還是很公允的,無論是史書還是蜀漢政府,都沒有給魏延安上背叛的帽子

蜀漢政府在魏延死後沒有剝奪他的爵位,也沒有增添什麼罪名,反而是默認了這一事實。

斬殺了魏延的馬岱楊儀等人,沒有因此獲得什麼獎勵。

馬岱

魏延為何要死?

應該說,魏延之死的悲劇歸咎於將領之間的內部矛,魏延和楊儀的矛盾在很久之前就存在,楊儀一直在擠兌魏延,魏延也一直仗著武力欺負楊儀,例如一有矛盾就把刀架在楊儀脖子上,(每至並坐爭論,延或舉刀擬儀,儀泣涕橫集)(《三國志》費禕傳)。

魏延之死,從楊儀踏著魏延的頭說「「庸奴!復能作惡不?」」,很難說,他沒有泄憤心理。

應該說,這是兩個互相有人格缺陷的人。

魏延的缺陷就在於其自大。

《三國志》記載他「性矜高,當時皆避下之」。

畢竟之前只是一個小兵,大老粗一個。

通過個人努力奮鬥後位高權重,難免心高氣傲。

大夥也都讓著他,但當時和他作對的,只有楊儀一人。

(唯楊儀不假魏延,延以為至忿,有如水火。

而楊儀的缺陷就在於權力慾望極重且睚眥必報

楊儀這人,和誰都不合。

三國志蜀書中就多次有他與劉巴,蔣琬不合的記錄。

他和蔣琬的矛盾在於「自惟年宦先琬,才能逾之,於是怨憤形於聲色」,也就是不服比他年紀小資歷淺的蔣琬接替諸葛亮的大權,他和劉巴的矛盾也是同理,楊儀和劉巴本同為尚書,因為對劉巴的升遷不滿,結果處處針對劉巴,導致最後被貶官「遷遙署弘農太守」。

蔣琬

再說其睚眥必報一事,他殺魏延這個不受節制的將領,即非功,也非過,但他殺人全家,夷其三族就是一大錯誤。

兩方面矛盾的激化,關鍵還是歸咎於諸葛亮的處理不當。

第一,諸葛亮並沒有認清魏延和楊儀不合的關係,以為雙方的不合僅僅只是雙方看不順眼而已,卻沒有注意到,雙方的矛盾導火線是覬覦自己的執政地位

於是,在魏延和楊儀的鬥爭中,就好像勸架的班主任一樣,多次扮演者和事佬的角色。

第二,沒有處理好權力交接

我們知道,諸葛亮最後把執政大權交付給了蔣琬,但此事卻是「秘表後主」,並沒有告知他人,若公開宣布繼承人一事,斷了他們的念想,那麼,雙方的矛盾可能就不會激化到後期動刀戈的地步。

而後繼者蔣琬也是個好好先生的角色,年紀輕資歷淺,在軍中並沒有什麼威望,導致諸葛亮死後軍隊處於群龍無首的狀態,蔣琬也不足以以威信鎮壓二人。

第三,偏心

雖然史書言諸葛亮對魏延楊儀二人「不忍有所偏廢」。

但在處理繼承人一事,我們還是看到了諸葛亮的私心。

諸葛亮「密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作身歿之後退軍節度」,卻不見魏延。

在當時繼承人尚不明晰的情況下,大眾很容易誤解為,楊儀被受命接任了軍政大權。

魏延的大怒,表面是看不起楊儀,實則是對諸葛亮的安排決定不滿,表露了他想代諸葛亮統攬軍政的野心。

諸葛亮聰明一世,卻沒想到自己身死後短短一段時間造成的權利真空,會導致魏延的死亡,這大概就是是諸葛亮千慮中的一失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假如魏延投降魏國,結果會如何?

魏延作為蜀漢大將,死的非常可惜,當然,也很冤枉,實際上,只是魏延和楊儀內部的政見分歧,不是造反,但魏延被楊儀派遣馬岱斬殺,確實很不應該,魏延絕對是冤枉的,蜀漢這麼做,也是自毀長城,本來後期就缺大...

魏延為什麼寧願被殺,也不投降魏國?

魏延是三國蜀漢名將,在劉備時代,魏延受到重用,鎮守軍事要地漢中,成為獨當一面的大將,鎮守漢中多年,一直確保漢中無事。劉備死後,在「五虎上將」相繼凋零的情況下,魏延成為蜀漢的重要將領,一直跟隨諸葛...

魏延被馬岱斬殺,是魏延打不過馬岱嗎?

魏延是三國蜀漢名將,武藝高強,特別是在後期,絕對是蜀漢的一哥,如果魏延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論智謀,魏延厲害,論武力,魏延也很厲害。既然魏延這麼厲害,為什麼被馬岱斬殺?是魏延打不過馬岱嗎?

楊儀派馬岱殺了魏延,楊儀是怎麼死的呢?

魏延是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功勳赫赫,諸葛亮死後,魏延和長史楊儀爭權,兩個人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魏延爭權失敗後,軍隊一下子散了,魏延和兒子等少數幾個人逃到漢中。楊儀派馬岱追斬了魏延,並滅了魏延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