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歷史誣陷的魏延軍事奇才被扭曲為反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因受小說《三國演義》的影響,長期以來在人們頭腦中魏延是一個腦後長有反骨的人物,因其謀反而被諸葛亮所殺,似乎是罪有應得。
雖然曾有人替魏延寫翻案文章,但《三國演義》塑造的反賊魏延形象實在是深入人心,很難在世人的心目中抹殺。
1.軍事奇才
魏延出身和履歷不詳。
《三國志·魏延傳》說他是義陽人,以部曲隨先主入蜀。
義陽縣屬東漢荊州之南陽郡。
東漢末年,以世家和豪族地主為社會基礎的軍閥割據形成,軍閥採取「部曲」這種軍事建制來組織自己的軍隊,於是部曲便成了豪強地主割據勢力的私人武裝。
魏延以部曲身份隨劉備入川,其地位雖然不高,但卻是劉備軍中的嫡系,而絕非降將。
建安二十二年至二十四年,劉備用法正之謀,舉傾國之師,歷時歲余從曹操手中奪得軍事重鎮漢中郡。
至此,三國鼎立正式形成。
劉備自稱漢中王,表示與曹操分庭抗禮。
不久,劉備返回成都,臨走之前應當選重將鎮守漢川。
為何劉備如此重視鎮守漢中的大將人選呢?因為蜀漢的基本統治區域是以成都平原為中心的四川盆地,漢中郡坐落在關中和巴蜀之間,屬於兩大區域交界的地帶。
蜀國為了保障自己根據地的安全,有必要將重兵部署在敵我接壤之處。
關於漢中的重要性,時人及後人多有論述。
楊洪曾對諸葛亮說:漢中是益中咽喉,存亡之機會,沒有漢中就沒有蜀國。
蜀國如果有了漢中,不僅能夠保障劍閣、成都之安全,更能使其作為北伐之基地。
對蜀漢而言,漢中的重要性絕不亞於荊州。
基於此,劉備怎麼能不作慎重考慮呢?劉備手下大將著名者有關羽、張飛、馬超、趙雲、黃忠。
劉備對關羽最為倚重,但其鎮守荊州,不可能調離原來的防區。
趙雲其時的主要職責為「掌內事」,即劉備以其「嚴重」而主管劉備的宮中之事。
黃忠雖然勇猛,但畢竟年事已高。
馬超威名顯赫,但因為是降將,劉備對他並不信任。
在這種情況下,似乎鎮守漢中的最佳人選非張飛莫屬了。
大家都以為肯定是張飛,張飛也是這認為的。
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先主乃拔魏延為督漢中,鎮遠將軍,漢中太守」。
劉備置張飛情緒和全軍議論於不顧,而破格任用魏延,這不僅反映了魏延傑出的軍事指揮才能,也反映了魏延深得劉備的信任。
如果魏延「腦後有反骨」,怎麼能受此重任?效仿劉邦當年登壇拜韓信為大將的故事,劉備在封魏延為漢中督時大會群臣,並且故意在宴會上當面問魏延: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延對曰:『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
』先主稱善,眾威壯其言。
當然豪言壯語誰都會講,那麼魏延鎮守漢中的實際功績究竟如何呢?《三國志·姜維傳》說:「先主留魏延鎮漢中,皆實兵諸圍以御外敵,敵若來攻,使不得入。
及興勢之役,王平捍拒曹爽,皆承其制。
」到了姜維守漢中,他認為魏延的軍事部署,雖合《周易》重門之義,但只能保證不丟土地,卻不能大量殺傷敵人,於是他改變魏延禦敵於國門之外的方針,放棄漢中外圍據點,將駐軍撤守漢、樂二城,採取堅壁清野、誘敵深入到盆地內部的做法,並認為此乃殄敵之術。
對於姜維的此次調整軍事部署,歷代史家多認為是重大失誤,為後來漢中失守、蜀國滅亡種下了禍根。
他說:「蜀之門戶,漢中而已。
姜維之退屯於漢壽也,撤漢中之備,而為行險僥倖之計,則根本先拔矣。
異時鐘會長驅直入,曾無一人之守,而敵已欣然得志。
初不必鄧艾之出江油,而蜀已不支,不待智者而能見。
嗚呼,姜維之亡蜀也。
」由此可見,諸葛亮選拔的接班人——姜維的才能遠不如魏延,因為魏延守漢中凡十五年,漢中固若金湯,沒有放一個敵兵進入自己的防區。
接任的王平完全按照魏延的既定方針辦,也以少勝多,在興勢打敗曹爽率領的十餘萬魏軍。
而姜維輕易改變魏延的戰略部署,卻直接導致蜀漢的滅亡。
魏、姜二人軍事才能之高低豈非一目了然!所以劉備在用人和識人上,確實要比諸葛亮高明得多。
魏延勇略過人,他馳騁沙場,所向披靡,可以稱之為善戰無敵。
曹魏方面,除司馬懿以外,能與魏延匹敵者幾無其人。
蜀漢建興八年公元230年,魏延率兵,西入羌中,魏後將軍費瑤、雍州刺史郭淮與延戰於陽溪。
此次戰役,並沒有諸葛亮指揮,而是魏延單獨領軍作戰。
對手郭淮乃曹魏關西首屈一指的重將,號稱方策精詳,垂問秦雍。
郭淮曾敗馬謖,「摧破廖化,擒虜句安。
即使諸葛亮亦畏懼他三分,但魏延卻能大破淮等。
另外在諸葛亮的幾次北伐中,魏延也立下赫赫戰功。
魏延文武兼備,勇猛過人。
關羽、張飛、馬超等人去世後,他是蜀中難得的一員超群絕倫的上將。
諸葛亮北伐時。
然而對於魏延這樣一個難得的將才,諸葛亮卻始終不肯委以方面重任。
「延每隨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亮制而不許。
其實對於魏延的軍事才能諸葛亮不是不知,但為何不盡其才?個中之因值得探究。
諸葛亮自出隆中以來,政治道路可謂一帆風順,從一個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的耕夫,一躍而成為總攬蜀漢軍政大權的丞相。
在劉備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的許諾下,諸葛亮離帝位僅咫尺之遙。
諸葛亮若要「自取」,必須在蜀漢朝廷中樹立崇高的權威,而要達到這一目的,必須要建立顯赫的軍功。
若北伐一旦取得成功,諸葛亮將功高蓋世,無人可與之頡頏,亦無人敢阻止其代漢稱帝。
由於北伐是諸葛亮「自取」的本錢,故北伐的軍事指揮大權必須牢牢掌握在他自己手中。
魏延可以建立戰功,但必須在諸葛亮的直接指揮下,是諸葛亮神機妙算的結果。
然而性矜高的魏延卻冀圖如韓信故事,單獨統率一支軍隊,獨當一面,這在諸葛亮看來,就是要擺脫他的領導,和諸葛亮爭奪北伐的軍功,這當然遭到諸葛亮的制而不許。
2.千古奇冤
關於魏延之死,亦為一大冤案。
《三國志·魏延傳》載,建興十二年,「秋諸葛亮病種,密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作身歿之後退軍節度,令延斷後,姜維次之,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
這是諸葛亮臨終前召開的最後一次高級軍事會議,但這次會議的召開卻導致了嚴重後果。
首先,主帥病危,為了怕引起軍心動搖,只與少數人商定後事,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這少數人,既應包括自己的親信,也應包括軍中最重要的高級將領。
魏延時為前軍師,征西大將軍,假節領漢中太守南鄭侯。
而諸葛亮是以丞相錄尚書事,假節領司隸校尉,益州牧,武鄉侯。
二人均假節,封侯。
可見,魏延在蜀漢朝廷中的地位僅次於諸葛亮。
而楊儀時任丞相府長史,費禕為丞相司馬,姜維任中監軍征西將軍。
以官位論,楊、費、姜三人之官職均不能與魏延相比。
而諸葛亮召開如此重要的軍事會議,卻偏偏將魏延排斥在外。
其二,諸葛亮雖作「身歿之後退軍節度」,但並沒有安排誰任全軍主帥。
只是「令魏延斷後」,姜維「次之」,在前後軍中間起銜接輔助作用。
楊儀任何職呢?不知道。
看以後事態發展,似乎全軍上下都認定諸葛亮讓楊儀暫攝全軍統帥之職。
而事實上,楊儀並無蜀漢朝廷或諸葛亮臨終前的正式任命,楊儀統率全軍名不正、言不順,這就為魏、楊內訌伏下了禍根。
第三,諸葛亮密令:「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
」這似乎已經內定魏延日後將抗命為「叛逆」。
諸葛亮為何要作如此安排,史無明文記載。
以余度之,其因有三。
其一,諸葛亮一生用兵過於謹慎,其原因是實戰經驗不足,故陳壽評價他「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干。
魏延用兵一向主張出奇制勝,諸葛亮最大的顧慮,在於如果將軍事指揮權交給魏延,魏延就會違背他既定的軍事路線,而按自己的作戰方略行事,這是諸葛亮不能容忍的。
其二,諸葛亮在選擇官員、使用人才上,以奉職循理作為標準,再分析他所稱頌、推薦和重用的官吏,如郭攸之、費禕、董允、蔣琬、姜維、向寵等人,無一不是循規蹈矩,符合循吏標準的人物。
而魏延是一個有自己獨立見解、性矜高、「不唯上」的大將,他以韓信自詡,認為諸葛亮膽怯,常感嘆自己懷才不遇。
劉備死後,諸葛亮獨攬朝中大權,政事無巨細,咸決於亮同上。
連後主劉禪都聲稱自己是「政由葛氏,祭則寡人。
而魏延卻時常不買諸葛亮的帳,這當然招致諸葛亮的嫉恨。
其三,諸葛亮排斥魏延是為他的接班人蔣琬、費禕、姜維掃除障礙。
諸葛亮臨終之時,後主派遣尚書僕射李福詢問諸葛亮:公百年後,誰可任大事者?」諸葛亮答曰:「蔣琬之後,文偉(費禕字)可以繼之。
姜維是公元228年歸附蜀漢的,諸葛亮對姜維一見如故,稱讚他忠勤時事,思慮精密。
甚敏於軍事,既有膽義,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漢室,而才兼於人」,並很快就提拔他為中監軍征西將軍。
諸葛亮深知若要蔣琬、費禕、姜維順利地執掌朝政、軍政,魏延是一大障礙,因為魏延在朝中、軍中享有很高的威望,諸葛亮不惜毀掉蜀漢的國之棟樑,欲將魏延置於死地。
魏延被害的起因雖然同諸葛亮有密切關係,但畢竟不是諸葛亮的臨終遺命,殺害魏延的罪魁禍首是楊儀,當然費禕、蔣琬、董允等人也負有一定的責任。
魏延與楊儀的矛盾由來已久,魏延驕狂,楊儀自負,兩人關係勢同水火。
諸葛亮裝出一副不偏不倚的樣子,「不忍有所偏廢」,但其在五丈原病重時,卻已經將權力和情感的天平傾斜到楊儀一邊。
魏延未能參與諸葛亮的臨終決策,又被安排為斷後將軍,這就等於授予楊儀以全軍的最高指揮權。
諸葛亮死後,楊儀「秘不發喪」,又命費禕試探魏延的意圖和打算。
魏延對費禕說:「丞相雖亡,吾自見在,府親官屬便可將喪還葬,吾自當率諸軍擊賊,云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當為楊儀所部勒,作斷後將乎!魏延此話,若以官階而論則不為亂,若以公私而論則不為不當。
對於蜀國而言,「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伐魏乃天下之大事,諸葛亮一人身死,便將兵臨渭水、逼近長安的十萬大軍撤回,棄北伐之大業,豈不是以私廢公。
再則,諸葛亮死後,姜維也曾九次北伐,魏延的軍事才幹遠遠超過姜維,為何不能繼武侯之志,擔當伐魏重任呢?
另外,魏延官爵在楊儀之上,也根本沒有必要服從楊儀的指揮。
正因為如此,魏延才「與費禕共作行留部分,令禕手書與己連名,告下諸將」。
也就是說他與費禕重新商量了治喪的步驟:誰護送諸葛亮靈柩回蜀,誰帶兵繼續北伐,兩人共同簽名,準備向部隊傳達。
可費禕卻口是心非,尋求脫身之策,他騙魏延說:「當為君還解楊長史,長史文吏,稀更軍事,必不違命也。
以此為藉口,費禕出門馳馬而去」,並隨即背信棄義,助楊儀整軍退回蜀中。
等到魏延「遣人覘儀等,才發覺上當,大軍已經案亮成規,諸營相次引軍還。
魏延當然大怒,趁著楊儀行軍遲緩,搶先一步,率所領徑先南歸,所過燒絕閣道。
魏延的意圖很明確,因楊儀掌握了全軍的統帥大權,故無法與之較量,所以只能趕回成都,向後主奏告事情原委。
楊儀也不甘落後,於是二人都向劉禪上表,皆稱對方叛逆,一日之中,羽檄交至。
毫無主見的劉禪判斷不出孰是孰非,就此事詢問「侍中董允,留府長史蔣」。
蔣琬、董允都是諸葛亮的心腹,加之魏延與同僚關係一向不好,「平時諸將素不同」,「當時皆避下之」,故而蔣琬、董允「咸保儀疑延」。
於是劉禪遂命蔣琬率宿衛諸營赴難北行。
但不等蔣琬兵至,魏延已被楊儀所殺。
魏延為何不趕赴成都,而要在南谷口以弱勢兵力對抗楊儀呢?揣測原因,大概是劉禪派蔣琬殺魏延的消息其已經獲悉,他已沒有機會進入成都,向後主辨明事實真相了。
在此情況下,形勢對魏延當然極為不利,被王平臨陣一叫罵:公亡身尚未寒,汝輩何敢乃爾,魏延所部立刻軍心動搖,士眾知曲在延,莫為用命,軍皆散」。
其實,所謂的「曲在延」也是表象,當兵的怎會知道上層鬥爭的內幕?他們只知服從劉禪和諸葛亮的命令,既然皇帝和宰相都站在楊儀這一邊,認為魏延反叛,不願追隨他,也就是很正常的事。
也就是說,魏延部下這樣做和整個事件的是非曲直是無關的。
在軍皆散的情況下,魏延無奈,只得與其子數人逃亡,奔漢中,儀遣馬岱追斬之,致首於儀」。
於是楊儀用腳踩著魏延的腦袋,嘲笑說:庸奴,復能作惡不之後楊儀又夷延三族。
一代名將魏延就這樣身死族滅,不能不說是一個悲劇。
後諸葛時代——繼承者的面壁計劃
對中國歷史的敘述,不外乎以人物為主線的紀傳體和圍繞時間軸展開的編年體。然而這一篇文字若採用紀傳體,則有很多三位主要人物共同經歷的歷史事件不得不重複敘述。若採用編年體,則無法講述人物的早期經歷。...
劉備手下第一軍事奇才,才能遠勝關羽張飛馬超,諸葛亮卻這樣對他
三國的那段精彩的歷史,為我們呈現出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在三國前期出彩的武將舉不勝舉,可是到了後期出名的將領就不太多了,蜀漢到了"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地步。在諸葛亮執政期間,蜀國有一個大...
諸葛亮死前說魏延必反 得知真相後讓人心寒
前兩個疑案中,我們發現蜀漢政權中三大勢力的權力鬥爭頻繁,諸葛亮不得不通過 「依法治國」協調各方。建元元年(公元228年)馬謖被殺;建元九年(公元231年),李嚴被廢。這兩記重拳,雖然暫時緩解了三...
諸葛亮說魏延腦後有反骨日後必反,魏延到底冤不冤?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第一次見到魏延時,便說魏延腦後有反骨,斷言他日後必反。後來,諸葛亮在臨終前,又斷言魏延會選擇在他死後立刻反叛。由於《三國演義》深入人心,再加上魏延的確是以「造反罪」被...
三國謀士系列之四六:一場內訌,令蜀漢痛失兩大精英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費禕的不告而別,令矛盾立刻公開化。魏延勃然大怒,認為費禕此次前來是受楊儀指使,企圖欺騙自己。於是,他立即率部搶在蜀軍主力之前南下,向漢中方向撤退,又下令將沿途的棧道...
諸葛亮為什麼要選蔣琬為接班人
諸葛亮生前,曾經對劉禪有過交待,希望以後由蔣琬繼任。蔣琬雖然沒有直接擔任丞相一職,最初也沒有開府,但無庸置疑,蔣琬就是蜀漢國的宰相,第一執政大臣。就當時的情況來說,三國還處於交戰狀態,作為執政...
他是蜀國正史第一位冤將,蜀之猛將,功勳之臣,終慘遭滅門之禍
說他是蜀國正史第一位冤將一點也不為過,在三國蜀國歷史上,有著這樣的一位頗具爭議的人物魏延。有人說他是蜀漢後期最重要的大將之一,因「性矜高」而與「平日諸將素不同」 ;屢次北伐時,「延每隨亮出,欲請...
魏延原本不用死,只因一人和稀泥,把他和楊儀當了棋子
大家看過三國演義,對三國都歷史都有一定的了解。那我今天講的呢!是有錯誤地方,大家聽我慢慢道來。最冤枉的人應該是魏延了。分明沒有造反卻被誣陷造反,大家肯定都被《三國演義》里諸葛亮第一次見到魏延就所...
魏延為什麼寧願被殺,也不投降魏國?
魏延是三國蜀漢名將,在劉備時代,魏延受到重用,鎮守軍事要地漢中,成為獨當一面的大將,鎮守漢中多年,一直確保漢中無事。劉備死後,在「五虎上將」相繼凋零的情況下,魏延成為蜀漢的重要將領,一直跟隨諸葛...
千古奇冤!三國英雄里最冤的原來是魏延,他的經歷值得我們反思
因受小說《三國演義》的影響,長期以來在人們頭腦中魏延是一個腦後長有反骨的人物,因其謀反而被諸葛亮所殺,似乎是罪有應得。雖然曾有人替魏延寫翻案文章,但《三國演義》塑造的反賊魏延形象實在是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