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壽與裴松之筆下的趙雲形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也說說與歷史名將趙雲關聯的一些舊事﹕(之五)
陳壽與裴松之筆下的趙雲形象
陳樹文
真正將趙雲戰爭中事跡記錄最多的,應當是裴松之的功勞。
他對趙雲傳的多於原作三倍的批註,把陳壽筆下430字的平面描述立體地呈現給了讀者,後來羅貫中描寫塑造趙雲這位大家喜歡的人物形象,完全是按照裴松之批註的細節設計的,一字也未漏掉。
當然沒有陳壽的原作作為藍本,裴松之的批註就顯得零亂。
兩位大師的記錄加在一起,才有後來的大師羅貫中認識趙雲這位人物的過程。
《三國志》972頁附錄《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寫道:「宋元嘉中,裴松之受詔為注,所注雜引諸書,亦時下已意。
」
該附明確記載了裴松之給《三國志》作注是受了當朝皇帝的委派,受命為《三國志》作注的。
話雖是這麼說了,但當年南朝的宋文帝劉義隆為什麼要裴松之為《三國志》作注呢?
此附錄的說法是:「此猶宋太祖篡位近於魏,而北漢南唐跡近於蜀……故南宋諸儒乃紛紛起而帝蜀……。
」
南朝宋、元嘉與三國相隔不到兩百年,這就給裴松之注《三國志》搜尋傳說、典籍創造了機會。
他在注中大量引證典籍,彌補了陳壽對所有人物事跡記述的不足。
在對蜀漢五位將領的補記中,裴松之特別關注了趙雲,補記的量不在關羽、馬超傳之下,其內容極盡讚美之詞。
而補記關羽和馬超的部分,則揚其短處太多。
對黃忠則隻字未注。
張飛的補記只一條,責難之詞溢於言表。
通觀裴松之補註趙雲的長長的1300多字的五條《雲別傳》,使我們看到了一個豐滿的儒將趙雲的光輝形象,他在關鍵時候的那些言語都可成為經典。
有許多後來研究三國的專家不承認裴松之的補註是正史,說有野史逸聞。
這似乎也有一定道理,但陳壽寫三國志也是三國結束多年之後的事,也有他準備材料,收集取捨的的過程,未見得全部來自典籍。
就按這個標準說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的《史記》,他寫下的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
難道全部都是國家典籍記載下來的事嗎?其實上古史許多都是野史傳說演化而來
《雲別傳》的作者是誰?寫於什麼時候?是民間人士所為還是那一級的書典所載? 裴松之引證《雲別傳》之外還有多少內容?這本書在什麼時間開始消失了的?等等,都是一個個難解之謎。
根據這個《雲別傳》的名字,我們可以推測,應當是在陳壽寫《三國志》之後,因為《三國志》有《關張馬黃趙傳第六》為趙雲立傳,作者為了避其傳名相同,而取了《雲別傳》。
被裴松之擇其精要部分,收在了《三國志》的批註中,隨著《三國志》一直保存到了今天。
《三國志》作為重要的經典歷史著作,沒有被歷代官方所取掉。
這也使我們今人能夠看到歷史上還有一部《雲別傳》在歷史上存在。
但這部書的全貌今人怎麼也看不到了。
它的消失是必然。
就如我們今天的單位志、鄉志、縣誌、市志什麼的, 每年的大事記志書什麼,記了也就記,好多都丟了。
比如今天我們能把前二十年,三十年的這些志書能保存下來,也是少數,或者說很難找全,更別說近兩千年的歷史了。
漫長的封建社會一樣,著書立說者多如牛毛。
如果所有書籍都能再版保存到今天,以一個縣為例,也得增加三十個、五十個圖書館看能不能將這些史書都裝完。
中央省市的就更不用說了,更何況在蜀漢時還是笨重竹簡。
這就是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的浩瀚與燦爛,古史成為許多謎底,成為一代專家學者研的燦爛。
中國歷史保存了無以計數的優秀典籍,但也淘汰了無以計數的優秀典籍。
《雲別傳》就是其中的一部。
我們今天已經看不到《雲別傳》的全貌。
裴松之在對《三國志》作注中,只為我們留下了一小部分。
裴松之的偉大,在於他對《三國志》作注中,為今人保存了眾多歷史上經典書籍的許多精彩片段,使後人能感悟到中國歷史的博大。
裴松之的偉大,在於他將三國諸多人物的鮮活的諸多細節留給了後人,使我們更多地看見二千年前這些人物之間更進一步的相互關係。
裴松之在為趙雲補記中留下的文字,使後來的羅貫中塑造出了一位全面的趙雲將軍的光輝形象。
《雲別傳》中,裴松之引證出五條以補缺漏。
但這本書除了這五條而外,又記了趙雲的什麼事情呢?
也許有他的妻子、兒子、孫子的詳細記載。
也許有他青少年時在家鄉正定是如何讀書學習詳細記載。
也許有他日常活動中與蜀國君臣之間怎樣生活打仗的詳細記載。
也許有他在三國之間戰爭之外如何駐防成都的詳細記載。
也許有他怎樣去世,得什麼病去世,以及怎樣安葬於成都大邑銀屏山麓的詳細記載……
但一切都沒有留下來,一切都成了千古謎案。
成了文學的諸多體裁里合理的填補。
裴松之的偉大,還在於他使今人知道了歷史上還有一本專著史書——《雲別傳》。
還在於今人為找到《雲別傳》存在一線希望,存在從五節《雲別傳》之外產生出諸多的聯想。
歷史總是去粗取精的。
我們今天看到的趙雲,只是陳壽與裴松之筆下的趙雲形象。
智取三國——趙雲究竟是不堪大用還是不被重用?(上)
近些年,網絡上有個很奇怪的現象,有些人提起趙雲就咬牙切齒,憤恨之極。保鏢、無用論,遠不如魏延、一輩子雜號將軍、還有人言之鑿鑿地說是陳到的事跡搬到了趙雲身上等等。那麼趙雲如些不堪,為什麼與關張馬黃...
如果沒有三國演義的神化,常山趙子龍還剩幾斤幾兩,還能成神嗎?
三國歷史上存在許多有爭議的人物,有的歷史人物被後世捧上天,奉為神靈;也有的人物被黑出翔,遺臭萬年。這些大概要拜羅貫中所著的《三國演義》所賜。趙雲身上存在的爭議或許沒有曹操和關二爺的多,但是作為現...
將略非其所長,陳壽直言諸葛亮不會打仗
魯迅曾說,《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多智而近妖」。而在民間傳說中,諸葛亮更是呼風喚雨,神機妙算。而事實上,諸葛亮那些在軍事上的傳奇功績大半出於作者虛構,有的甚至掠他人之美。
中國人熟知的三國歷史都注水了嗎?
文丨任逸飛中國的婦孺稚子都熟悉三國呂思勉先生在他的小書《三國史話》里曾經憶起這樣一件有意思的現象:「我在學校中教授歷史多年,當學校招考新生以及近年來會考時看過的歷史試卷不少。有些成績低劣的,真『...
趙子龍當陽單騎救主, 在曹軍中七進七出。歷史上確有其事嗎?
電視劇《三國演義》中,趙雲在百萬軍中前後衝突,左劈右砍,真是殺的過癮。這段,我看了好多遍,每次看都是心潮澎湃。再加上那首插曲《子龍頌》,仿佛置身其中。一襲征袍鮮血染,當陽常志此心丹。喊殺聲、歌聲...
趙雲如此飽受爭議,怪裴還是怪陳?
我恨陳壽,這個傢伙,寫三國志實在是太偷懶了,導致每個人的面目熟悉卻又不清晰,個個都有一團亂麻的謎。如果把三國演義和三國志放到一起讀,為什麼在演義里牛逼哄哄的趙雲,卻在史書上特麼的平淡無奇,在三國...
歷史揭秘:《三國志》中有奇特經歷和故事的女子
陳壽的《三國志》是中國史學界的鴻篇巨製,與《史記》、《漢書》、《後漢書》並列為「二十四史」之「前四史」,是現存的記載三國時期歷史的最原始資料。由於陳壽親身經歷了蜀漢和西晉的更迭,是三國時期的「...
《三國演義》和《三國志》哪本書更貼近真實的歷史?
最早完整記載周瑜史實的《三國志》作者陳壽(233—297)本身就是三國時代的人,在蜀漢時期和蜀漢滅亡後,他曾先後擔任著作郎、治書御大史等官職,對「當代歷史」相當熟悉,而且親聞筆錄史實甚多,由於...
趙雲是真的厲害,並不只是吹捧出來的,此次徹底為他正名
作者:歷史有看點三國英雄輩出,其中對一個人的能力大家爭議很多,此人便是常山趙子龍,很多人說他其實並不厲害,只是後世對他形象的不斷美化、不斷塑造的完美形象,其實不然,此次我將為虎威將軍趙雲徹底正名。
歷史上的趙雲真實情況如何?是否如演義中那樣完美?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三國中的名將趙雲的完美的,但這種完美,卻是由羅貫中美化而來的,因此歷史上的趙雲根本沒有那麼優秀。對於這種看法,我不敢苟同。就讓我們先來看看三國志上關於趙雲的記載吧。
三國演義和三國志哪本書更貼近真實的歷史?
「曲有誤,周郎顧。」——《三國志·吳書·周瑜傳》引「時人謠曰」的六字民謠,形象地描繪了周瑜從小就「精意於音樂」的天賦,說明周瑜的儒雅氣質與廣博修養。那麼,為什麼《三國演義》要「貶瑜」,說他「氣...
《三國演義》中的趙子龍
在《三國演義》中劉備、諸葛亮作為千古明君賢相的典型,已經為人們所公認,但除此之外,羅貫中又塑造了一個典型形象,即趙雲。《三國演義》中有關趙雲情節的具體分析,認為趙雲是一個深明大義、擇主而事;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