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親侄子,被拋屍荒野,滅三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三國里,諸葛家族是一個大家族,諸葛三兄弟分侍三主,而且全部都是高管,史書贊其「一門三方為冠蓋,天下榮之」。

今天小編要說一說諸葛家族的二代成員,諸葛恪

他的父親是諸葛瑾,孫權很信任的一個高官;二叔是諸葛亮,蜀漢的丞相;同族的一位叔叔諸葛誕在曹魏陣營工作,與司馬懿還是兒女親家。

這個諸葛恪呢,按現在的說法就是官二代,而且整個家族的長輩都是高官,背景顯赫。

不僅如此,諸葛恪自身也是天資聰慧,深受孫權喜歡。

擁有如此背景和能力的諸葛恪,將同齡人狠狠甩在身後的他,最終卻被拋屍荒野,滅了三族。

他的一生,值得大家好好品味一番!

01

年少成名,聰慧過人

諸葛恪天資聰慧,到底有多聰明,哈叔給大家講幾個小故事。

有一回,孫權請大臣們吃飯喝酒,席間讓人牽來一頭驢,驢的臉上貼著張紙條,上面寫著『諸葛子瑜』。

要說孫權聚會請人喝酒,助興的玩意不少,這張紙條就是在調侃諸葛瑾的臉很大很長,有點像今天的李詠老師吧。

諸葛恪當時還是一個小屁孩,見到這場景後,要了一支筆,在這紙條上又加了兩個字『之驢』,於是就變成了字『諸葛子瑜之驢』,瞬間化解了尷尬。

孫權很開心,後來真把這頭驢送給了諸葛家。

還有一次,孫權問諸葛恪,你認為你老爸和你二叔諸葛亮誰更厲害?

諸葛恪很響亮地回答說,我老爸更厲害,因為我老爸知道應該服務於誰,應該跟著誰,而我的叔叔卻不懂這個,所以說我老爸比他厲害。

要說這馬屁拍的可真溜,還不動聲色。

所謂情商高,其實就是會說話,現如今很多職場人都還不能做好這一點。

孫權小時候也是聰慧過人,還有曹操的兒子曹沖同樣是年少時以聰慧出名。

諸葛恪多次展露了自己的才華,這也許讓孫權在諸葛恪的身上看到了東吳的未來和自己曾經的影子吧。

在其後的日子裡,諸葛恪的職業之路一直很順暢。

02

人生開掛,順風順水

他剛剛成年,就被任命為騎都尉,與太子孫登為友。

太子孫登英年早逝,孫權的其他幾個兒子為太子之位斗得你死我活,後來孫權發現了這個情況,痛下殺手,又是軟禁,又是賜死,直接指定最小的兒子孫亮繼位。

在太子之位的爭鬥中,不少大臣都搭進去了身家性命,而諸葛恪卻一直順風順水,一路高升。

孫權曾經任命諸葛恪負責過軍糧的供應,這在軍中可是一個要職,軍糧是軍隊的命脈。

而諸葛恪卻不負所望,雖然沒太大作為,但也沒出什麼紕漏。

後來孫權又安排諸葛恪領兵,從後勤干到了前線。

在諸葛恪的職業生涯中,乾的第一件大事是帶了300個人收服了十萬山民。

這些山民依仗山高路險,民風彪悍,東吳多次征討都沒能成功,所以當初大家都不怎麼看好諸葛恪只帶300人都能完成任務。

諸葛瑾甚至說,我們家有你這小子在,早晚要被你整完蛋。

但人生開掛的諸葛恪愣是完成了任務,他守在莊稼地,長一茬割一茬,最終山民糧食吃盡,山中食物又不足以解決所有人的肚皮,只好在飢餓難耐下投降了諸葛恪。

三年時間,諸葛恪靠著三百騎兵,降服十萬山民,徵得四萬士兵,從此名聲大噪。

孫權授任他為威北將軍,封都鄉侯,這時候的諸葛恪剛三十出頭,年輕有為。

孫權真的是很欣賞諸葛恪,一直在給他機會,也給他升職。

臨終前,甚至將繼承人孫亮託付給他。

這時候的東吳,諸葛恪有著絕對的話語權。

03

一次失利,毀了所有

諸葛恪被任命為託孤大臣時,大概48歲左右,在50歲的那一年,諸葛恪決定攻打魏國。

雖然當時很多人持反對意見,但無奈諸葛恪有著軍權,而皇帝孫亮又還是個孩子,最重要地是曾經諸葛恪打敗過曹魏一次,這讓諸葛恪覺得曹魏的實力也就那樣。

所以,他親自率領了20萬大軍攻打合肥新城,但這次他的好運似乎到頭了,新城久攻不下,自己軍中疾病肆虐,死傷大半。

即使在被曹魏大軍打得哀鴻遍野的時候,諸葛恪依舊不願撤軍,一直到少年皇帝孫亮發了多少封催他回去的詔書,他才班師回朝。

一直順風順水的諸葛恪平生第一次遭逢如此大地挫折,心情很不好,將矛頭指向了皇帝孫亮身邊的人,認為他們故意和自己作對,將他們全部罷免,重新換了一批人。

然後,他聽不進任何人的諫言,堅持伐魏的計劃,再次下令部隊攻打青州和徐州等地。

大將軍孫峻一直想把諸葛恪拉下馬,這次終於逮到了機會,趁諸葛恪在東吳的影響力直線下降的這段時間裡,向少年皇帝孫亮打小報告,說他想以下犯上,想造反。

本來孫亮對這些顧命大臣就不是很放心,孫峻這麼一說,孫亮決定除掉諸葛恪,兩人在宮裡設下了一場鴻門宴,諸葛恪有去無回,被拋屍於荒野,還被滅了三族。

這樣的結果,正好是當年他的父親諸葛瑾一語成讖。

諸葛恪幸運了大半輩子,最終卻因為一次失利,毀了整個家族,不得不令人唏噓不已。

寫在文後

一個人的起點高,並不意味著他的終點就高。

諸葛恪是幸運的,出身好,能力強,一帆風順,但也正是一路順風順水,不受打擊老天真,在中年遭遇大挫折,一蹶不振。

人生,是一場賽跑,輸在了起點並不可怕,怕的是,你在即將到達終點的時候摔了一大跟頭,而再也爬不起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恪為何被孫權賞識為吳國炙手可熱的大人物

如果說在三國時期按哪個家族的影響力最大,那麼徐州琅邪郡縣的諸葛家族一定會首先被人們想到。我們知道諸葛亮就是出身在徐州琅邪郡,他還有一個身份就是蜀漢第一任丞相。而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在吳國也是深受孫...

諸葛恪:四面樹敵

諸葛恪是東吳的神童。他的父親是大名鼎鼎的諸葛亮之兄諸葛瑾。孫權喜歡捉弄手下。一次宴會,孫權讓人牽了一頭驢,在驢臉上寫上「諸葛子瑜」四個字,譏諷諸葛瑾的長臉。在大笑聲中,諸葛恪取來筆又加上了兩個...

三國神童多神傷 東吳諸葛恪之死

諸葛恪字元遜琅邪陽都人三國時期吳臣蜀丞相諸葛亮之侄東吳重臣大將軍諸葛瑾長子 諸葛恪是東吳重臣的諸葛瑾的兒子,諸葛瑾是琅邪陽都人,屬於流亡北士的一員,當年於流亡途中與家人走散,作為一民流浪漢被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