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諸葛恪之死——歷史的必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諸葛恪(203年—253年),字元遜,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人。

三國時期東吳權臣,蜀漢丞相諸葛亮之侄,大將軍諸葛瑾長子。

幼小以神童著稱,成人之後拜騎都尉,孫權長子孫登為太子時擔任左輔都尉,作為東宮幕僚領袖輔佐太子理政。

之後歷任丹陽太守、威北將軍等職,赤烏八年(公元245年)丞相陸遜病逝,諸葛恪升任大將軍並代領其兵。

神鳳元年(公元252年)孫權病危時在孫峻的力薦下將諸葛恪任命為託孤大臣之首。

孫亮即位後受封太傅。

開始掌握吳國軍政大權。

執政初期革新政治,率軍抗擊魏國取得東興大捷頗孚民望。

並因功加封丞相、進爵陽都侯。

諸葛恪,在三國後期這段歷史上算是一個比較重要的角色。

只不過,他活躍的時間並不長,或者說真正給他展示的舞台很短暫。

歷來對諸葛恪的評價都是權臣,尤其《三國演義》中,他的專權行徑被刻畫得惟妙惟肖,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

諸葛恪是諸葛瑾的兒子,諸葛亮的侄子,在三國這段歷史上,諸葛家族稱得上是一顆耀眼的明珠。

諸葛瑾是吳國的重臣,諸葛亮則是蜀漢的丞相。

作為諸葛瑾的兒子、諸葛亮的侄子,諸葛恪從幼時頭上就頂著一個光環。

但諸葛恪並不是那種紈絝子弟,相反他頗有才幹。

當初諸葛恪曾率軍征討山越,幾乎所有人都覺得那是不可能成功的事情,但諸葛恪恰恰成功的平定了山越。

也正因為如此,諸葛恪一直很得孫權的器重。

孫權死後,繼位的孫亮年幼,諸葛恪成了輔政大臣。

雖說諸葛恪的職務是太傅,屬於虛職,但真正的決策還是由他來決定。

當政之初,廢除了孫權時期的不少苛政,深得民心。

之後打退魏軍,取得了東興大捷,此時無論是名望還是個人的成績也都達到了頂峰。

之後諸葛恪出兵伐魏,但在新城被打得大敗。

正當他打算整軍再戰的時候,被孫峻設計殺害。

死後家人也慘遭殺害,自己還被棄屍荒野,可謂身後淒涼。

諸葛恪攻魏之事,當時朝中大臣都極力反對,但諸葛恪卻一意孤行。

事實上,諸葛恪的想法並沒有錯。

王業不偏安,歷來偏安一隅的政權,最終都是覆滅的結局。

當時吳國剛剛打敗魏國的進攻,乘勝追擊無可厚非,況且還有蜀漢姜維的遙相呼應。

諸葛恪之死,在東興大捷之後就已經有人給下了定論,主少國疑,功高震主,諸葛恪被殺是早晚的事。

此時諸葛恪該做的應該是明哲保身,至少不要遠離權力核心。

但他偏偏率師伐魏,給了別人進讒言的機會,自己也就走到了盡頭。

當然,這些都是一方面因素,還有一個主要的原因,諸葛恪性格上有一個致命的缺陷——剛愎自用。

當初陸遜曾說過,在諸葛恪上面的人,諸葛恪不服,在他下面的人,諸葛恪又不屑一顧。

而他的父親也說過「恪不大興吾家,將大赤吾族也」。

當初孫權選他當太傅的時候,呂岱曾勸他,遇事「十思而後行」。

他當時就不太願意聽了,孔子說三思而後行,而且還說兩思就差不多了,你讓我十思,擺明了就是覺得我沒能力嗎?呂岱聽後也不好再說什麼。

也正因為諸葛恪這種缺陷,導致樹敵太多,自己身為輔政大臣,自然成了眾矢之的。

當初孫權剛死的時候,同為輔政大臣的孫弘因為與諸葛恪不和,想先殺死他。

不料事情被孫峻泄露給了諸葛恪,諸葛恪先下手為強,殺死了孫弘。

後來諸葛恪新城兵敗之後,孫峻又除去了諸葛恪,先救後殺,很顯然是兩人交惡的過程。

諸葛恪被殺之前,曾有人勸他,宮內有異動,但諸葛恪覺得孫峻這樣的人,頂多是在酒里下毒,根本沒當回事。

最終,他為自己的自負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何況,當時諸葛亮北伐之時的曹魏政權,正是巔峰之時,內部曹丕曹睿能夠總控朝政,外有司馬懿曹真安邦定國,整個國家更是極為平穩,如此,縱然諸葛亮再有本事,但卻始終敗在了國力上,所有才始終不能有所前進。

而諸葛恪時,曹魏政權因為內部權臣的奪政和兵變,已經是和先前不一樣了,然此時的東吳卻比當年的季漢實力更加強大,而只要君臣一心,那麼未嘗就沒有勝利的可能。

其實,諸葛恪當時與諸葛亮最大的不同,還在於諸葛恪不僅要面對強魏,還要面對一個龐大的保守集團,由此也讓諸葛恪處處受到掣肘,處處無法施展。

而季漢卻從始至終都令出一體,皆有諸葛亮丞相府總控,只要諸葛亮一聲令下,便幾乎能如同一人般執行,如此,其與諸葛恪更是不一樣。

故而,拿諸葛恪和諸葛亮比,實在不智。

而再說諸葛恪本人,歷史能對其最好評價的就是一句話:有心殺賊,無力回天。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效力於曹魏、東吳、蜀漢三支諸葛氏的不同結局

一說到三國諸葛一脈,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諸葛亮,對於諸葛亮這位中華民族偶像級別的人物,自然不必多說,其實除了蜀漢的諸葛亮,還有東吳的諸葛瑾,曹魏的諸葛誕都是當時的大佬級人物,下面就來細說三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