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剛坐下,大事情來了!夏侯惇十萬曹兵浩浩蕩蕩將近新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當差們從將台上趕下來,到趙雲面前聽他吩咐,便把三將軍繩穿索綁,子龍方始鬆手。
雖然捉張飛只有短短的一眨間,趙雲已經頭上汗都掛下來了,說明他每個動作都要用著全身力氣,不是任何人可以勝任的事情。
他命令當差押著三將軍往將台而來。
子龍先上將台換好了盔甲,取了令箭前來交差。
到孔明案前,趙雲對先生看看,現在你總可以滿意了,聽你的話把張飛已經捉到。
但是,心裡想,孔明先生,你只好對三將軍教訓一番,千萬不可殺他!否則,我也在劉皇叔面前難以為情了。
這時候,子龍繳令說道:「軍師!張飛已經拿到,末將繳令了。
」
孔明先把令箭收還,滿意地對子龍看了一看,說一聲:「子龍你此功非小,退過了!」
趙雲想,謝謝你!這種功勞是不好立的,請你下次少差差我。
他謝過孔明退了下去。
當差們已經把三將軍押到了將台腳邊。
張飛想,我自以為天下無敵,今日竟被趙雲活擒,而且又要被諸葛亮治罪,豈不要被眾人所笑!因此,他準備一死了之,便犟住在將台下面不願上去。
這班當差也就把他左右拖住,看守在兩旁。
孔明望下來看得清楚。
見張飛面對外,背對將台挺身而立,一副倔強的樣子,他便開口問罪:」將台下張飛!」
張飛:「老張在!」
諸葛亮:「你見了本軍師為何立而不跪?」
張飛:「老張不服!」
諸葛亮:「你膽敢口發倔強之言,來!」
差人:「在!」
諸葛亮:「與我用軍棍打!」
當差聽到孔明下令,便起手中軍棍準備向三將軍腳上打去。
張飛:「且慢!」
當差聽他喊「且慢」,便留住了棍子。
這點上是看劉皇叔的份上,你畢竟是皇爺的三弟,所以容情。
要是別人的話,只要上面命令下來,半點不留情!張飛在這種地方非常想得通。
他想,吃什麼零碎苦頭!所以自覺地跪了下來。
孔明對著下面三將軍問道:「張飛,你今日目無軍規,藐視軍法,還膽敢口出倔強之言,你再不與我知罪麼?」
張飛:「老張不服你!要殺就殺,要斬便斬!」
三將軍也有他的道理,認為我剛才叩過頭,賠過罪,你諸葛亮還不罷休,暗中又命令趙雲來捉拿於我。
這豈非你孔明有意在作弄於我。
因此我不服!諸葛先生一聽心裡想,既然你不服,那本軍師就無情了!常言道:將軍雖好,我偏不用!孔明一聲冷笑地說:「嘿……不法將聽了,要知道皇法無親,軍法無情,不服者立斬!來人!」
差人:「在!」
諸葛亮:「把不法將張飛推出中軍門斬了!」
當差聽到孔明的傳令,就把張飛從地上拉了起來,向外推出去。
張飛同時也聽得清楚,果然這妖道要把我殺了。
他想,死倒並不怕。
但是,把話要講清楚,因此,他對當差們說道:「且慢!豈不是要砍我的腦袋了?」
差人:「三將軍說得對,軍師傳令要斬!」
張飛:「要斬便斬。
可是,老張還有幾句說話要講。
」
差人:「三將軍,你有話講麼?」
張飛:「正是!」
差人:「那末,有話請快講!」
張飛掉轉身來,面對著將台,高叫一聲,「將台上聽了!」
這時將台上大家都看得一清二楚,見張飛被五花大綁,聽他有話要講。
但不知要講些什麼,也不知他要同何人說話,因此所有的人都看著聽著。
這時,三將軍雖然說有話要講,可是他對孔明看看,認為同他根本沒有什麼好講。
再對兩位兄長看看,心裡想,我等桃園弟兄三人同生共死。
可是,今天我被孔明又罵又打又要殺,你們竟坐在旁邊一言不發,無動於衷。
看來都是「半吊子」忘恩負義的傢伙。
只怪我張飛眼睛雖大,可是不識人,也沒有什麼多講。
最後一想,同趙雲倒有兩句話要同他談談,所以他壓低了聲音叫一聲:「老趙啊!」
子龍一聽就明白,聽來張飛聲調低,其實他火氣之旺已經要冒穿天靈蓋!趙雲想,今天我捉了他,這冤家結得不可再深了。
總之,我捉你不好。
所以,跨出一步,對張飛拱拱手,應聲道:「將軍有何說話?」
張飛:「老張要砍腦袋了!」
趙云:「是啊!」
張飛:「老張在生不能食爾之肉了。
」
剛才我張飛說過,不死要吃你的肉,現在看來不行了!因為就要殺頭了。
趙雲想,你在生吃不到我的肉,不知你死了之後便怎樣。
所說只有子龍問得出來:「那末,三將軍,不知你死後便怎樣?」
張飛想,你問得出好算辣手。
他彈出環眼,狠狠地說道:「老張死後,定要找你老趙的魂魄啊!」
舊時代的人講起來,意思就是我變了鬼也要捉住你趙雲的魂!其實,這種是沒有用的說話。
兩旁當差,看他不象再有什麼話了,所以問他:「三將軍還有說話嗎?」
張飛:「沒有了!」
差人:「那末,我們外面去吧!」
張飛:「好!」
三將軍被當差們押了來到中軍門外,就是剛才被張飛碰去轅門的地方。
三將軍雙膝跪下,捆綁手便把他頭上頂盔除去。
張飛髮髻高挑,一個刀斧手站在他旁邊,手執一口雪白錚亮的鬼頭刀。
軍牢手準備了一門斬魂炮,又稱謂落頭炮。
到這時候,整個校場的老百姓大部分已經回去了,因為天將亮,剩下來少數百姓他們象看戲一樣看僵了。
現在見張飛被法綁出來,知道要把他殺了。
因此,一時非常羅唣,議論紛紛,蜚蜚揚揚。
有的講,三將軍今天確實犯了大罪,莫怪軍師要發怒;有的感到殺去三將軍是可惜的,因為他是一員虎將;也有的百姓認為諸葛亮太兇了,連到劉皇爺的三弟都要殺頭……老百姓各有各的看法。
這時的三將軍,跪在地上正在想,所說一個人到臨死之前,必然有種懊悔的心理,張飛想我在家鄉時,開著酒肉店,老婆兒子都有,可稱小康之家,突然為了漢室興旺,同劉備、關羽拜起弟兄來了,結果離鄉背井,拋妻別子,弄得如今家破人亡。
他頓時間英雄氣短起來,環眼中掛下了兩行眼淚,在左右的三班當差都看得明白。
這班子下人想,世界上看來人都是怕死的,甚至堂堂勇猛之將張飛也流下了眼淚。
其實,張飛並非怕死。
他是怨恨自己,不應該弄到如此地步。
當差們都和劉、關、張三弟兄有感情的,所以有一個當差他出於好心,認為讓我去對他說幾句開心的話,使三將軍放開一點,只有這個傢伙想得出來,一個人要殺頭的時候,還有什麼話能使他開心呢!
差人走到張飛面前說:「賀喜三將軍!恭喜三將軍!」
張飛對他看看,心裡想我和你是什麼冤家,在我臨死之時還要來諷刺我?三爺想,聽他講些什麼,要是講得不象活,我雖然兩手綁住,可是腳鐐沒有戴上,我就飛起一腿,把你的脖子都踢去。
所以他冷冷地問道:「喜從何來啊?」
差人:「三將軍你今夜要升天了,到天上去做天將,可以統帶天兵,這不是一樁天大的喜事麼?」
張飛:「那好極了,我們一起去吧!」
差人:「這個……是是是!三將軍你請先走一步。
」
張飛對他看看,誰要你來拍這樣的馬屁,叫你一起去,嚇得這傢伙連連倒退。
這時候,一定要孔明下令,便可動手把三將軍斬首。
一個接令的軍政官上將台到軍師案前,單腿跪下請令:「稟軍師,一切齊備,請行刑令!」
孔明先生將羽扇放在虎案上,然後拔令在手,傳話下去:「把張飛立斬。
將首級來見本軍師!」說罷,便將行別令丟了下去。
軍政官接令轉身就跑。
這是規矩,接了令箭一定要跑的,不可以慢騰騰地走的。
外面三爺回頭看見上面已經下令,他相反把兩隻大眼睛張得更大。
為什麼呢?三將軍想,我聽人家說過,一個人被殺頭之前,要是眼睛先閉,等到頭下來之後反而眼睛要睜開。
倘然我死了後眼睛睜開,被人家要講我張飛死得口眼不閉。
事實上,一死就算了,我只怪自己。
因此,死得一點不怨。
那末,現在眼睛張大些,等到一刀下來,我還可以定定心心地雙眼閉攏來。
他不知從哪裡聽來的,只有張飛想得出來。
這時,張飛在外面準備死了,事情並沒有這樣簡單。
接令官剛奔下將台,坐在孔明右邊的劉皇叔立了起來。
那他為什麼不早點立出來討情說好話呢?所說皇叔對張飛的橫行不法所作所為的一舉一動也極不贊成,感到他的膽子太大了。
因此,讓三爺在外面多跪些時間,警戒警戒他,好使他下次不再如此。
現在,看軍政官拿了令已經下了將台去,這裡到張飛那裡並不遠,不可再返了!因此,皇叔高聲叫著:「喔……嚯……與我刀下留人哪!」
當時,將台上的所有文武都很緊張,殺掉張飛就象斷去劉備的一條手臂一樣。
大家都想上前討情,但又想不出有力的說話,不敢貿然上前。
現在看到劉皇叔的出場,大家定心了,認為這裡的面子是他最大,看來軍師定要見情的。
再說這接令官,聽到劉皇叔叫「刀下留人」,他馬上站住。
這是漢高祖劉邦行出來的規矩。
早已說過劉邦訪韓信登台拜將,遇到殷澗闖轅門,韓信傳令拿下便要殺掉。
高祖想,一個有功之臣難免也有違法之時,應該把他功與過評一評,否則太不合理了。
而且主帥在殺部下的時候,難免也有過火的地方!所以,他立出這樣一條規矩出來,逢到類似的事情要讓在場的旁人出來說說情,目的是講一講是否有這樣嚴重的罪責,以免錯殺。
所以,現在接令官停止了腳步。
要等到討情不准,然後再傳令出去。
目前,劉備雖然叫了刀下留人,但心中也有三分緊張。
因為他已經知道,這位先生是不容易與他講話的。
再一想,我畢竟是他的主人,諒來能聽從我的。
所以,對諸葛先生彬彬一禮,開口說道:「啊,軍師!備有禮了!」
那末,讓我在這裡首先要講一講孔明是否真的要殺張飛?不可能的!諸葛亮出山目的就是要扶漢興劉,為皇叔的事業而來的,尤其現在劉備手下的大將少得可憐,張飛又是一個難得的上將,沙場上屈指可數的佼佼者,哪裡肯輕易殺掉他呢!他的目的是為了嚴明軍紀,使將士們都要受命。
這樣,才能同仇敵愾齊心殺敵。
但是,這些道理孔明是放在心裡的,表面上定要治三將軍之罪,然而不殺張飛也不能簡單收場。
孔明料到會有好多的人出來為張飛討情的。
但其中有一個原則,他不賣面子,主要聽說話,倘然他的說話道理不通,我還是要殺的;說得有理的人,哪怕他是個小兵,我照樣同意不殺張飛。
否則,軍規仍舊不嚴,軍紀不明。
這是所謂要殺張飛的真正的動機。
所以,現在看見主人劉備立起身來,知道他要討情,孔明照樣十分嚴肅地問道:「主公怎樣了?」
劉備:「啊,軍師聽了!想我家三弟今夜三卯不到,闖轅門打去虎頭牌,撕去斬將令,打倒中軍門。
如此大膽無禮實為可恨,理當斬首。
然我家三弟多年來跟著劉備南征北戰,立下了許多汗馬功勞,可能將他在劉備面前之功,來贖今夜軍師帳下之罪否?請軍師看在劉備的份上,就饒恕於他吧!」
孔明先生聽完劉備這一番說話感到情理不通。
根據劉備的意思,要把張飛以往的功勞來抵過今天的罪責。
孔明想,張飛在你面前的功勞豈能贖我面前之罪,這不是等於象做生意那樣把款子划來划去嗎?要是今天我同意這樣做了,那今後我怎樣來壓束部下!?因為,在場的文武,都是你劉備手下的老人馬。
俗話說來,同過患難,吃過泡飯。
除我諸葛亮以外,誰沒有尺寸之功勞呢?今天要是聽了你皇叔的說話,今後大家都可以依仗過去的功勞,目空一切地為所欲為,闖了大禍可以把過去的功勞來抵贖當前之罪,困在功勞簿上,誰都可以不服從。
這樣,我不要說為興漢辦事,連發號施令也無能為力了。
因此,這理由很不通!不通就是不聽。
孔明回答劉皇叔說:「主公聽了,三將軍在你面前之功,豈能來抵贖本軍師當前之罪?因張飛在我帳下毫無寸功,只有其過,請主公不必多言。
請坐一旁。
」
劉備:「是……!」
劉皇叔心裡想,這下弄僵!漲得滿面通紅,連連拱手,坐了下去。
他對下面接令官看看,意思是請他幫幫忙,我的說話軍師不聽,那末,讓我來另叫別人討情。
接令的軍政官對皇叔望望,意思我儘量不走,要是軍師再傳令,我是沒有辦法的。
這時,皇叔坐在旁邊對孔明左邊坐著的關雲長看看,劉備有意咳了一聲嗽,意思是要雲長上前為三弟討情。
關羽完全懂得自己大哥的意思。
他想,你皇叔的最大的面子,他尚且不賣情,那何況是我!再說我自己知道不擅長講話,而且非常要面子,要是在這種場合孔明先生同樣不聽,那我很難落場,不要一波未平,又起一波。
然而看到自己大哥在不斷地暗示催促,雲長想,罷了!看在桃園弟兄的份上,即使不成功也要上前一試,真正失面子,那看在大哥、三弟的份上。
關將車略為想了一想,在孔明準備再次下令斬張飛的時候,旁邊關君侯已經開口了:「刀下留人!」
事實上,接令官還在那裡等著。
然而,這是規矩,一定要叫住之後再可說話,方始上前對孔明一躬到底,叫一聲:「軍師在上,關某有禮了!」
先生聽雲長站起來講話了,他想你家大哥枉空當今一家皇叔,說出話來一點不通,想二將軍雲長乃是《春秋》熟讀,定然通情達理。
因此,先生倒對他抱有希望,所以把身子向他方面一側,問一聲:「君侯怎樣?」
關羽:「軍師聽了,想我等弟兄三人,桃園結義,誓以共死。
今日軍師要是殺了我家三弟,那愚兄等願從於地下。
望軍師格外寬恩了!」
諸葛亮聽完雲長這番話,對他看看,認為你的《春秋》是白讀的,講出來的話比劉備還要沒有道理。
皇叔的意思還要將過去之功來抵償今日之罪。
目前雲長的意思根本不講什麼功過評論。
一句話就是不能殺張飛的。
為什麼呢?道理是劉、關、張三弟兄在桃園結拜,早已講好三個人一起活、一起死,倘然你殺了張飛,我們兩個兄長馬上要同他一起死的。
既然我們一起要死,你就不能殺張飛。
孔明豈不要笑出來!他對紅面孔看看,幸得你們結拜弟兄只有三個人,要是你們一百個人結拜,殺了一個,其他九十九個都要一起陪他去死,我諸葛亮買棺材都來不及!這話怎樣被你說出來的。
你的說話是歪理。
這樣看來,關將軍真是個老實人,不會講話的。
當然孔明同樣不准,對著雲長搖搖頭,說:「君侯聽了,桃園之情乃是私,今日是公,先公而後私,公重而私輕,大丈夫豈能以私而廢公,以公而濟私?望請君侯公私要分清,不必多言,旁側坐下了。
」
這時,雲長被孔明駁得啞口無言,好得他本來紅臉,大家也看不出他面色的變化。
雲長一聲沒有,只得原位子上坐下去。
他對劉備看看,意思是:我早已曉得不成功的,這個面子是多失的。
但是,明知今天是張飛不好,由於弟兄之情,雲長想,孔明,你要是真正殺去我家三弟,大哥的一家人家可以說一半被你拆去了,還能打什麼天下!那末,莫怪我雲長也要不服氣了,我就準備折斷行刑命,出外鬆綁三弟,拖了大哥劉備,我等弟兄三人深山隱居,削髮為增,永不為將。
關雲長準備拆人家了。
他的這種想法,主要是喪失他的威信。
在這點上,說明關雲長的自尊性太強了。
因而,他坐在旁邊滿面怒容,雙手拂著袍袖。
孔明看得清楚,他想你關將軍不怪自己不會講話,相反感到我不賣面子,這完全說明不單單是張飛不服我,你這也是不服的表現。
孔明想,你們弟兄兩人都說話不通。
老實講,能說能話的人就在後面,我就靠這個牌頭,當然沒有你們討情,我亦有其他辦法的。
就在這時,大家只聽得一聲高叫:「刀下留人!」
不是別人,便是趙子龍將軍。
他在旁邊已經考慮了長久。
他見到皇叔和雲長臉上都不高興,心中十分難受。
他想,都是我捉住張飛的不好,弄得他們兩個兄長為了三弟張飛要殺,而如此地惱怒。
要是我不出去討情說話,更要引起劉備、雲長的誤會,好象我趙雲在歧視三將軍。
那末,只有出去討情。
想想劉備和雲長他們兩人的面子都不賣,難道聽我趙雲的話嗎?但是為了避免誤會,即使不成功,也要上前去講的。
然而,子龍的性格一向有獨到之處。
他認為既然開到口,總希望軍師聽他的說話不殺張飛。
因此,他回憶剛才孔明對張飛說過的「本當」二字,這裡面就包含著軍師可以不殺張飛的想法,那末,為什麼不聽皇叔、君侯的話呢?子龍一琢磨,被他研究出來了。
他們兩人都含著私意,要是我走他們的老路子說話,豈非如出一轍,同樣無用。
想到這裡,巧將已經摸准了其中的原因。
他方始叫了一聲,喝住了軍政官,然後從旁閃出,到孔明台前一禮:「末將見軍師有禮了!」
孔明見到趙雲,他便回頭對劉備和雲長看了一看,意思是你們的道理不通,通的道理來了!請你們好好地聽一聽。
但是,在表面上,諸葛亮先生仍舊嚴肅地問道:「子龍將軍怎樣?」
孔明先生一對眼睛看著子龍。
心裡想,今天,我是全靠你了!
趙雲開口道:「軍師,我看今日張飛三卯不到,又闖轅門,再干出了這種無法無天的事來,要是不將他斬,怎能號令?不殺豈能指揮?不殺豈能用兵?不殺還有什麼軍規?應當殺,殺得好!」
旁邊劉備一聽,心裡想,放你媽的屁!你同張飛什麼冤家!照你這樣說,不死也要死了。
這時候的孔明也對子龍看看,心裡也在想,我本存心靠你的牌頭,怎麼你……是不是又來尋我開心了?
趙云:「所以說,本當要殺!……」
諸葛亮聽到這幾個字,心裡明白了!會說話的人,往往要用這兩個字。
前面這一番話就是首先肯定孔明殺張飛,是完全正確的,有這些罪責就是應該殺,只說不能殺張飛,那麼變成軍師錯了,肯定了張飛這樣做是合理的了,這樣的結果不單否定了孔明,而且全部都被否定,規定了的一切法令法紀豈不成了大問題?接下來用「本當」兩字,就要反過來為張飛說情了。
這樣便是以公辦事,秉公而斷,決非講私情了。
通不通,道理還在後面。
諸葛亮便仔細聽他講下去。
趙云:「本當要殺!何奈夏侯惇十萬敵兵馬上殺到,常言道:未破敵軍,先殺自己大將,於軍不利。
張飛又是個勇猛之將,照末將看來,請軍師暫時把張飛的腦袋留在他的頸項之上,命他帶兵沙場前去殺敵,若能殺退夏侯惇的人馬,便可將功贖罪。
這名謂戴罪立功;若不能取勝,便可兩罪並算。
望請軍師格外寬恩!」
戴罪立功,就是頭上頂了罪名去立功勞,也可稱帶罪立功,同樣的意思。
例如做生意一樣,借了債去經營,要是賺錢的話可以還債,如果虧本的話變成傾家蕩產。
用近代的話來說,便是給張飛一個贖罪的機會,主要是正巧夏侯惇殺到,加上張飛本身武藝高強,這樣不殺張飛的理由便通極了。
但是,其中還有一點,便是今後學樣的人多了,一碰到類似情況,亦能效學張飛戴罪立功,你戴罪立功,我也如此戴罪立功,人多了,這樣就美中不足了。
當然,這個漏洞若然有人來補是最好,無人來補那也馬馬虎虎,也可以過得去。
孔明先生也有馬虎的地方。
因此他的臉上露出了一絲微笑,然而一下子還沒有同意。
趙子龍被先生這種變化著的表情弄得捉摸不定。
看他的微笑,知道自己的討情看來軍師是滿意的。
但是,為什麼只是笑,而不開口應允呢?所說,趙雲的一番話,在場的人都聽得清楚,無不暗暗贊成子龍確實講得有理。
就是劉備、雲長,也感到趙雲有道理。
他的說話,真是面面俱到。
那孔明緣何不允呢?旁邊文人班中孫乾也是個聰明人,他感到軍師這種表情和子龍的這番話,完全可以斷定不殺張飛了!為何孔明一時不說話呢?後來他想,是否軍師恐怕今後有人照樣,若然只為此一點,那讓我上去補其不足。
想想不妥當,因事情已經被趙將軍緩和得多了,不要我上前去偏偏漏洞沒有補好,相反又去弄出個大窟窿來,再想不可能吧。
他為了能早些解決問題,孫乾便對兩旁文武一看,意思是一齊上去。
這些面子,孔明先生總要給的了。
所說,三將軍除了他的魯莽性格以外,為人心直。
俗話說,他與周圍的人的關係都很好,加上都看在劉皇叔的份上。
因此,一齊同孫公侯先生一起上前,見過諸葛亮。
孔明在這點上便看出,張飛的為人還算不錯,因此,對眾文武把手一招:「眾位罷了!前來何事?」
大家雖然一起上來,但是都由孫先生一人來代表講話。
孫乾便再對軍師深深一禮說:「軍師請聽了,剛才趙將軍也講了許多。
下官亦不必多講了。
總之,今夜軍師第一天登台拜將,請多多寬恩,免殺了張飛。
」
孔明一聽,心裡想,好!對孫公侯看看,意思你真正聰明,一句要緊話已經補了上去。
什麼話呢?就是「第一天登台拜將」一句,笑話說來,張飛犯罪正巧碰到第一天你做軍師,象新開店一樣,可以便宜一點。
今後,逢到有人效學張飛,我就可以回絕。
原因是當初新開張,今日是老店了,沒有便宜再可占的了。
藉此來回絕對方。
這樣,就無法效學了。
孔明本想馬虎一點,現在成了十全十美的理由。
早已說過,不看面子大小,只聽理由對否。
道理通,當然不殺張飛,因此,便開口問兩旁將士:「既然如此說情,那末爾等可願為保?」
說到這個地步,便是同意了。
這一點,大家都同意的,所以異口同聲──眾人:「下官願保!」「小將願保!」「願保!」……
諸葛亮:「願保者,請退過兩旁。
」
眾人:「謝軍師!」「謝軍師!」……
劉備坐在旁邊一聽,想你們的面子比我大。
我倒不及文武起來了。
其實,是你們弟兄倆不通道理。
文武退回原地,接令官聽說不殺張飛了,立即來將台繳令。
外面當差們知道趙將軍等說情,軍師饒恕三將軍。
一個當差又來說好話了。
他對三將軍亦是連連賀喜、道喜。
張飛想,你這個傢伙的馬屁倒多得很,要緊問他:「又有什麼喜事來了?」
差人:「三將軍你可知道?趙子龍將軍等討情,現在軍師不殺你了。
你又要做大將,立大功了。
這不是一樁天大的喜事嗎?」 張飛想,我死了做天將,不死做大將。
你這個人倒確實會講的。
所說,子龍討情,三將軍想,捉我張飛是你趙雲,不殺我張飛也是你趙雲,你這個人與我是親家還是冤家?弄得我糊裡糊塗。
照你這樣的做人,倒確實是不容易的。
當差先同三將軍戴好了頭盔,收拾了一切,把張飛從地上扶了起來,但是還不能鬆綁,一定要到裡面當了軍師之面才能鬆綁,這是規矩。
所以,押了張飛來到中軍門內,準備押上將台。
可是,張飛犟住了不願上去。
他以為自從跟了大哥劉備,多年來,從沒有失過這樣大的面子。
當了眾人的面,不但又打又罵,竟要把我問斬。
現在又不殺我,是否要想借這一點嚇倒我張飛嗎?難道再要我上將台去見這妖道低頭求赦嗎?所以,他不上去了。
當差想。
既然到了這裡,上面軍師亦看得清楚。
因此,便把張飛鬆了綁。
但大家只見三將軍摩拳擦掌,認為這是誰都懂的規矩,應該上去謝一聲不殺之恩。
難道你忘記了嗎?因此,幾個當差好意上來指點他說:「三將軍,你要上將台去謝一聲軍師不殺之恩。
」
張飛:「呸!要殺就殺,要斬就斬,哪裡有什麼叩頭贖罪之理。
除非是叫他來叩頭!」
出乎意料之外,張飛仍舊不服。
相反要孔明去向他賠罪。
這樣,就稱謂是三闖轅門的意思。
嚇得當差們都避到了兩旁。
諸葛亮一聽,心裡想,這個匹夫確是倔強。
是不是再叫趙雲將他捉起來呢?一想不必了,一來子龍也未必再肯接令,主要是天將亮了,敵人將近,今天晚上準備要火燒博望坡的,不能為張飛一個人而耽擱大事。
那末,怎麼辦呢?很簡單,免得他在此纏繞不清,孔明便指著下面的張飛嚴厲地說道:「唗!不法將,本軍師看在兩旁文武的份上饒恕於你,哪知你還如此大膽。
將軍雖好,本軍師不用!」
孔明說到這裡,便一聲傳令:「來!把這不法將張飛用亂棒打出中軍門,趕出校場!」
兩旁當差聽到軍師傳令,便用皮鞭軍棍,向張飛當頭打來。
三將軍起雙手一甩,高叫一聲:「與我且慢!」
當差們把皮鞭軍根一齊收回。
張飛聽得清楚,孔明要把我趕走。
他心中好笑,大概諸葛亮認為我張飛是個無用之輩。
因此,他把我又打又罵。
現在,還要趕走於我。
三將軍暗暗地想,不是自己誇口,我這身本領到處有飯吃。
你們不要自以為是。
我倘然去曹操處,肯定這老賊要親自來迎接於我。
他一氣之下,所以叫住了當差之後,張飛對將台上面說:「呔!將台上聽了!」
上面所有的人都聽著他講些什麼話。
張飛:「劉、關、張誰人不知,哪個不曉!」
上面劉皇叔一聽,感到三將軍這句話是多講的。
但是,知道他其中還有意思。
所以,聽他講下去。
三將軍嘆了口氣繼續說道:「如今要改了啊!嘿……改了!」
劉皇叔越聽越奇怪,桃園結拜便是劉、關、張,現在要改什麼?劉備想,這有什麼改頭呢?劉、關、張,張、關、劉,關、劉、張,改來改去不是一樣嗎?在大家還沒有弄懂的時候,翼德將軍狠狠地講了下去:「要改劉、關、諸葛亮!」
皇叔聽到這裡,知道三弟不但不服孔明,包括我們弟兄二人在內他也誤會了。
這倒是事實。
三將軍在沒有清醒的時候他認為我們三弟兄何等和好,自從來了諸葛亮就大變了樣。
特別在今天,孔明把我張飛弄到如此地步!可是兩個哥哥竟然默默無言。
三將軍想,我們三個都是武將出身,其中缺少文人。
因此,要把我張飛排擠出來換過孔明。
所以,他說要改為劉、關、諸葛亮了。
皇叔和雲長聽了當然心中大大的不樂,感到三弟在怨恨我們。
難道他的酒還沒有醒嗎?看你酒醒之後,如何來交代。
這時的張飛,還是理直氣壯地說:「此地不容人,自有容人處。
涼亭雖好,非久留之地也!待老張趕奔許昌,料想曹操也要重用於我。
同爾等再見了!」
三將軍說罷,對將台上一拱手。
他掉轉身體氣沖沖地走出中軍門,三腳兩步匆匆來到校場中間,見自己的馬匹還拴在長矛杆上,就把馬韁一松,對戰馬說道:「寶馬啊登雲豹,你與我飛奔許昌!」
他說完,雙手拔起插在地上的長矛,用矛鑽一點,飛身上馬。
兩腿用力一夾馬腹。
龍馬一聲長嘶,向北飛馳而去。
手下當差們要緊上將台稟報孔明。
當差:「報稟軍師,三將軍怒氣沖沖飛馬往北去了!」
眾人聽到這個消息驚駭不已,都看著孔明。
諸葛亮想,這個匹夫竟敢去曹操那邊,他的魯莽倒也少見,認為你不要意氣用事,一時之火去趕往許昌,要曉得去時容易回來困難。
不要說你莽張飛,就是徐元直這樣有才幹的人,去了也無法脫身。
到你明白的時候,恐怕來不及了!這時的劉備,聽見三將軍張飛欲去曹營,他心中明知今天是張飛錯的,但是多年的好弟兄,畢竟有深厚的感情,所以相反認為諸葛先生對他三弟太過份了。
他對孔明看看,意思是怎麼辦?
孔明想我別的不怕,只怕張飛在半路上遇到夏侯惇的人馬。
因為在盛怒之際,一定要亂說一通,而且敵人聽他說要去曹操處,定要問他為什麼,張飛在夏侯惇面前一定要講我諸葛亮得罪了他。
夏侯惇知道我們內部不和,他首先要打聽新野縣有多少兵馬,張飛肯定要講現在九百五十,過去只有六百人。
被他這樣一講就完了!這裡的底細全部暴露無遺。
我還能變什麼花樣來呢?孔明準備叫劉皇叔上前把張飛追回來。
可是看到劉備臉上的表情,知道他懷著弟兄手足之情,同我也有些矛盾了。
恐怕他不願追上去。
不要緊!常言道:「遣將不如激將。
」孔明便拔令在手,一聲吩咐:「子龍聽令!」
趙雲想,不要多講了,令箭總是叫子龍。
他走上來應聲:「末將在!」
諸葛亮:「本軍師付你將令一支,帶兵五十,立即追趕上前,把不法將亂箭射死,首級回來繳令!」
子龍想,冤家做到底吧。
所以毫不猶豫地接令。
劉備一聽要射死張飛,要緊立起身來,急急地叫道:「啊呀軍師,請且慢!既要命我家三弟回來,那何必命子龍上前。
喏諾!待劉備追趕上前,叫他回來也就是了。
」
諸葛先生一聽,心裡想我本來是要叫你去,恐怕你要鬥氣。
我有意如此!這時,孔明便把子龍手中令箭收回。
子龍退下。
先生便把令交於雲長將軍,叫他保護主公前往。
因為,剛才張飛臨走的時候他講到劉、關、張改為劉、關、諸葛亮。
說明張飛對劉皇叔也非常不滿,不要在他火頭上被他一矛刺死。
老實講,他在古城會的時候能對雲長動手,劉備不是一樣的哥哥嗎?真正刺死了劉備,那末真的完了。
所以命雲長保護。
關將軍接令之後,弟兄二人下得將台,上馬揚鞭追了上去。
皇叔在馬上想,要是追不到張飛的話,那就完了!所說,按時間來說是追不到的。
因為,戰馬何等迅速。
等你們從後追來,張飛已影蹤全無。
那怎麼辦呢?不要緊!幸得三將軍自己回來了!
再說,張飛他一時之火,飛馬而去。
但是,被早晨的涼風一吹,把他的酒都吹醒了。
只見四野里一件大霧,迷迷濛蒙,自己不知走往哪裡!三將軍一想不對,趕緊勒馬。
叫啥一個酒醉的人,一旦醒過來,必然要從頭至尾地想一想。
哪怕沒有事情的人,也要想想我是怎樣吃醉的。
何況張飛從昨夜起一連串闖了這麼多的禍,豈會醒過來一點都不知道呢?再說,一個吃酒的人,能走路,能講話,還算不得是真正的醉,最多是糊塗;或者感情用事、自說自話……真醉的人是要躺下來路也走不成了。
為此,現在張飛清醒過來,他要緊將馬扣住,口中連聲叫著:「慢來!漫來!如今大霧重重,老張自己不知去往哪裡!」
他想,我們弟兄三人多年來就是吃曹操之虧。
今天,我怎麼能去曹營助賊呢!這是沒有志氣,要被世人所笑。
那末,回去吧!總算是迷途知返。
再一想不好,出來的時候話已說僵,啥「你處不容人,自有用人處」。
結果悄悄地一個人回去,更要被孔明看不起我了。
他會認為我走投無路,只得去依靠他們。
那末,回歸家鄉仍舊去開我的酒肉店吧,摸到衣袋中少有銀兩,心裡想,沒有本錢怎麼能回去開店呢?這時候的三將軍,感到是進退維谷而躊躇不前。
所說,酒一醒他要想了。
今天闖轅門到底是哪一個錯?起初認為是大哥劉備的錯。
他為何要請諸葛亮登台拜將?再想,大哥錯什麼!他要孔明幫助滅曹興漢。
一想,是老酒錯的,弄得老張釀叮大醉,闖下如此窮禍!再想,老酒在甏里,我不去喝怎樣會到肚子裡去?不要瞎怪別人了,總之自己錯了!因此,現在只要有一個人來勸他幾句好聽的話,他便會乘此下場。
因此,張飛回頭一看,只見大道上冷冷清清,靜悄悄人影全無。
他埋怨自己的戰馬說:「馬啊。
你跑得太快了!」
正在這時候,劉備和關雲長從後面飛馬追了上來。
當時,天剛蒙蒙亮。
由於路途迷霧,實在難以眺望。
劉皇叔靠著東方的霞光,漸漸地望到前面大道之上,只見隱隱約約地好象有一人一騎。
他要緊問同行的雲長說:「二弟,你的眼睛比愚兄好得多。
前面馬上,你看莫非是我家三弟?」
關將軍的一對鳳眼向前一看,確是張飛。
他便與劉備說:「大哥聽了,前面正是三弟!」
皇叔放下了心。
一面繼續向前跑去,一面對前方張飛連連喊道:「前面三弟,愚兄來了!」
所說翼德將軍正在為難之際,聽到有人喊叫。
他便將手中長矛一架,雙手撩虎鬚,回頭一看,見兩位兄長並馬而來。
他想,只要一般的人趕來我已經滿意了。
如今,見到來的是大哥、二哥,好算得面子最大了,讓我掉轉馬頭回去吧。
正要回頭,他頓然笑著自言自語道:「老張也要效學諸葛亮擺擺架子了!」
真象小孩子一樣,也要擺起架子來了!他認為,既然有了落場的機會,倒反而要裝得遠走他鄉的樣子。
所以,他擺足架子,對後面趕來的兩位哥哥說道:「大哥、二哥啊,兄弟不回來了!」
他說罷,順手將馬一拎,戰馬又不懂得他在擺架子,便向前飛奔而去。
張飛又要緊扣住。
心裡想,你跑得太快了,又要弄僵的。
現在馬立停了,他說:「馬啊,你太慢了!」這匹戰馬想,你要我快還是要我慢?!弄得這匹龍馬沒有辦法,就在這條大道之上跳個不停。
三將軍哈哈大笑。
他想,這樣才象擺架子!後面看過來,好象我這匹馬跑得正快,四蹄騰空,其實是跳死在一個地方。
那時候,劉備與雲長已經到了他的後面,弟兄二人扣住馬。
皇叔丟鞭下馬,走上前來伸手便把張飛的戰馬扣住,開口道:「三弟請住馬!」意思是你不要再跳了。
張飛看劉備站在馬前,也不好意思地叫一聲:「啊!大哥你到來何事?」
劉備:「請問三弟,怒氣沖沖往哪裡而去?」
張飛想,我剛才說是要去許昌曹營。
現在,若然這樣回答,要被大哥說我沒有志氣。
因此,他只說迴轉家鄉去做買賣。
劉皇叔問地緣何要回家鄉做生意呢?三將軍說,為了諸葛亮欺侮老張。
劉備問他愚兄們待他怎樣?張飛想到了剛才說的話,兩位兄長定然見怪,一時無言對答。
皇叔為了讓張飛早些回去,給他一點面子,劉備便說:「三弟,回去吧!因為諸葛先生在懊悔了!」
三將軍想;孔明懊悔些什麼?要緊問道:「請問大哥,孔明懊悔些什麼?」
劉備:「因為夏侯惇大軍將要殺到,無人戰場殺敵。
欲請三弟回去接頭令,打頭陣,立頭功!因此,請三弟速速回去吧!」
張飛一聽,心裡想,照這樣看來,一個人本領最要緊!老實講,我不但本領最大,而且到了戰場遇到任何敵人我總是勇猛殺敵。
那就回去吧!讓我立了頭功,再與孔明說話。
因此三將軍說道:「好!大哥、二哥,我等弟兄回去吧!」
皇叔想,不輕容易!總算把這條犟牛牽了回去。
這樣大事化小事,小事化無事。
劉皇叔復返上了馬。
弟兄三人在大道之上並馬而行。
到校場天已亮足。
老百姓們已經都回去了。
他們三人到中軍門外下了馬。
在一路進來的時候,劉皇叔同張飛說:「三弟啊!你看在我大哥的份上,上將台去同軍師再叩一個頭,賠一個罪也就算了!」
張飛:「大哥,我已叩過一個頭了,第二個是不叩的。
」
劉備:「三弟,你今天再叩一個,愚兄明天叩還你十個頭好嗎?」
張飛:「大哥啊!這種買賣我不要做了!」
莽張飛自以為再不上當了。
皇叔想,你在關鍵時刻這個頭不叩,看來孔明先生不會罷休的。
弟兄三人講得沒有幾句話,已經到了將台腳下。
大家見到把張飛追回來,心裡都安定了下來。
劉備要張飛一起上將台。
三將軍立在下面不上來,只是叫二位見長請。
他到這時候,也感到有些慚愧,對上面諸葛先生看看。
心裡想,我又來了!因為他不上將台,劉備沒有辦法。
便同雲長兩人上來見孔明。
雲長先把令箭繳上,對先生看看,意思是我把大哥保得去,現在又保得來。
孔明收令,便請關將軍坐下。
劉皇叔上前拜見孔明先生說:「軍師,備回來了。
如今我家三弟前來,這個……那個……」
皇叔要想對孔明講我家三弟前來賠罪了。
他說到一半卻又留住了。
因為,獨怕張飛聽見說叩頭賠罪,他倒又要罵起人來,那事情又要弄僵。
因此,他下半句變成了「這個、那個」。
諸葛亮對劉皇叔看看。
他想,不要為難你主公了。
看來張飛一下子不會受服。
你也不必從中硬拉攏了。
所以,招呼皇叔說:「主公不必多言,請坐下了!」
劉備剛坐下,大事情來了!夏侯惇十萬曹兵浩浩蕩蕩將近新野。
外面一名探馬飛報而來,說敵人來十萬。
這裡全軍不滿一千,只有九百五十人。
哪怕一個能敵十個,也只好敵九千五百。
現在曹兵來了十萬人馬怎麼辦?
要知道後來怎樣,且看下回分解。
465 小川被困 歷史難改【2】
「啊!」易小川此刻就像被唐僧念了緊箍咒的孫悟空一樣,疼的是死去活來。「將軍!將軍!」聽著易小川在那邊無比痛苦的掙扎,蘇建也是急在心裡,「將軍,趕緊服藥啊!」而這邊的易小川,此刻痛的已經進入了半昏...
「將軍,我兒道及皇叔身遭危險,請將軍速去相救!」
劉備匆匆奔上大帳,兩柄鼓槌抓到手中,拚命擊鼓,「咚……」鼓聲急迫,張飛在營外,那裡早有一尊號炮放著,三將軍點旺藥線,「當──」信炮響亮。頓時一片混亂。當時雖亂,但我說書者要把它一處處理清。 ...
201 劉玄德暫得軍師 老崔勸小川移情
水鏡曰:「關、張、趙雲,皆萬人敵,惜無善用之之人。若孫乾、糜竺輩,乃白面書生,非經綸濟世之才也。」玄德曰:「備亦嘗側身以求山谷之遺賢,無奈始終找尋不到!」水鏡曰:「豈不聞孔子云:十室之邑,必有忠...
主人你要明白,即使你沒有貨物,人和馬也要完稅」
話說關雲長要走大道,而周倉一定要走小路,不知何故。 關將軍問他:「為何定要走小路?」 周倉:「因為走大道,要經過一座城的。」 關羽:「什麼城?」 周倉:「名叫古城。」 關羽:「路過古城...
這時張飛自己倒發愣了:曹操這麼好端端的百萬大軍為何要後退呢?
子龍請張飛讓路,三將軍便在橋上馬頭帶側,雖然一座板橋,但比較開闊,兩騎戰馬足以平行通過。子龍將馬一拎,鶴頂龍駒在張飛旁邊擦身而過,向對岸而去。 趙雲自從曹營出來,已經體力不支,為了保護小主阿...
張遼後面的夏侯惇一聽,懂的,諸葛亮操琴
三將立即點兵出發。一面大纛旗上寫得清楚:「大漢丞相帳前左護衛、二虎將、頭隊正先鋒」,正中斗大一個「張」字。張遼就在大旗之下上馬提刀。在他後面,大旗上寫著:「大漢丞相帳前右護衛、痴虎上將」,中...
劉玄德在逝去前跟趙子龍說了什麼話?學者:連孔明都不知道
我們知道三國時期,諸葛亮對於劉備的幫助是非常大的。劉皇叔專門低下中山靖王之後的身子,三次拜訪臥龍先生,就是為了請其出山幫助他建立帝業。在劉備臨終前,不僅留有諸葛亮身後埋伏刀斧手的說法,甚至在其咽...
周文王為了滅暴君紂王,去渭水河相請姜尚
徐庶相薦孔明之後,飛馬趕上前去,把挑行李的手下人叫住,略休息片刻。元直想,皇叔定然去臥龍崗,相請諸葛亮。但是,孔明還未知道我已將他薦於劉備,要是皇叔趕去請他,萬一不願出山,豈不要傷了劉備之心?...
第十章 軍師初掌兵!
次日荊州候劉表早朝,長公子劉琦上言奏本,欲守江夏城以防備江東孫權來襲荊州。荊州候劉表猶豫未決,請漢興王劉備共議此事。漢興王劉備見此對荊州候劉表說道:「江夏重地,固非他人可守,正須長公子劉琦親自...
無多片刻已到關前,孔明傳令停隊,便帶領所有文武入關
建安十七年的小除夕,張飛剛剛引領水軍大隊率先趕到涪關。只因小憨張苞脾氣高傲,一到這兒便擅自離了大隊前往鳳鳴山去會戰川軍大都督張任。不得已,張飛請嚴顏帶兵入關,自己便躍馬去追趕兒子,片刻已跑得無影...
樂進打定主意,他一聲令下:「來!與我兵進新野縣!」
趙雲看你進來,心中暗暗高興。是不是馬上把你結果呢?時間還不到,一定要孤山上軍師傳令後才能動手。但是,子龍看到周圍的形勢,他心中明白,我只能把韓浩一槍挑去,要是耽擱一些時間,埋伏四起,恐怕我連...
諸葛先生一看便知道,紅黑兩將都是小覷於我
劉備帶著二位兄弟,趕去臥龍崗二請諸葛亮。這年是建安十二年的三九天氣正當嚴寒季節。走到半路之上,突然大雪飄飄。頃刻間北風似刀,朔風凜冽,遍地積雪。張飛在馬上心中怨恨諸葛亮,你不應該躲在隆中不出山,...
子龍知他看我不起,那就給點厲害你看看 便起手中長槍招架
讓曹家弟兄隔夜準備,單福在將台命敲鑼收兵,和皇叔等人下了將台來到大帳。關、張、趙回帳交令,單軍師與他們每人記上大功,特別是雲長收到降兵一百,因此關將軍獨記兩大功。從此皇叔有了七百名三軍。等到有了...
水鏡莊司馬指點 新野縣單福報主
劉備躍馬跳入溪河內約有三丈之遙,蔡瑁一刀劈個空。他險從馬上沖了出來,抬頭見劉備被這匹龍馬,背馱了他從河面上遊了過去。所說一般馬都能游水,帶著一個人是並不奇怪的。 蔡瑁嘆了口氣,無可奈何地退兵迴...
劉備一聽,山套之中一無埋伏 心想,那不是在此等死嗎
莽張飛迷途知返,被劉備、關羽追回以後,立在將台腳下,心裡有些慚愧。他對上面諸葛亮看看,但又不育上台叩頭賠罪……正在這時,一名探兵匆匆下馬進來。大家都聚精會神地聽探兵稟報,張飛也閃在一旁,讓探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