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進打定主意,他一聲令下:「來!與我兵進新野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趙雲看你進來,心中暗暗高興。
是不是馬上把你結果呢?時間還不到,一定要孤山上軍師傳令後才能動手。
但是,子龍看到周圍的形勢,他心中明白,我只能把韓浩一槍挑去,要是耽擱一些時間,埋伏四起,恐怕我連躲避的時間也沒有了。
想到軍師臨在發令的時候,命令我只能一槍挑去韓浩,才有大功;兩槍便是功過相抵;要是三槍的話,就有罪了。
當時我認為軍師命令太嚴,到現在看來,原來軍師為了我趙雲的安全,故而囑咐我只能一槍。
雖然趙雲還沒有看到諸葛亮火攻的厲害,所說他是個智勇雙全的名將,亦是富有經驗的巧將,聯想到此番孔明先生一系列的布置,說明我的手腳越快越好,否則水火無情,連我都要燒死。
想到一槍挑韓浩,那究竟怎樣一槍呢?用回馬槍吧,不行了!雖然各種各樣的回馬槍我都會使用,由於說話在前,敵將韓浩定有提防。
再說此地都是些荒墳丘墓狹谷山套,回馬不便。
同時再要把韓浩拖延一定的時間,因此他最後決定用殺手槍。
趙雲的殺手,眾所周知,乃是蛇盤七探槍,實際上這類殺手,在趙雲人生中只用了一次半。
何謂一次?便是七探槍全都顯出來。
這事要到長坂坡,遇到北地槍王張繡才用。
還有半次在後段《三國》,子龍連營救駕,以「一條蛇」用於戰場,槍挑了番將沙漠王,這稱為半次。
那末,今天他的什麼殺手呢?所說名將,絕不會只有一種殺手。
趙雲是個德將,因此不到絕路之時,決不輕易拿出他的蛇盤七探槍。
常用殺手的人,不稱為名將,更談不到德將。
因此,趙雲在家鄉年輕的時候,就苦練基本功,日以繼夜地練槍法。
有一次他一人在荒郊跑馬播槍時,發現一棵大樹上躲著一隻猴,樹頂上躲著一隻老鷹,猴子在下面要想吃上面這隻鷹,它竄上樹頂,撲了一個空,只抓到鷹身上的一把毛,卻被鷹飛逃而去。
鷹雖然是鳥,它受到了欺凌,也懂得要報仇,它便飛向沙灘,降落下來,然後撲開翅膀在沙灘上亂滾了一番,在羽毛中滾滿了細沙,然後飛向原來的這棵大樹,伺機報復。
見到下面這隻猴子仍舊躲在那裡,這隻鷹象人一樣故意在上面叫著,引誘下面的猴子,待等猴子抬頭向上看的時候,這隻鷹象只公雞一樣,把渾身的羽毛放鬆一抖,夾在它羽毛中的所有沙子,似雨點一般紛紛落了下來。
不需要多,只要有一粒沙子落到猴子的眼睛裡,這隻猴子就閉上了眼睛用前爪亂抓著。
其實,不要說猴子,即使人的一對眼睛,也最吃不起苦。
正當猴子在抓拭眼睛之時,這隻鷹撲了下來,用它鋒利的嘴尖拚命地在猴子頭頂腦門囟上連啄數口──猴子和人一樣,這個地方最碰不起。
頃刻間腦漿直流,結果了它的性命。
這隻鷹,象戰勝了敵人一樣,翱翔而去。
子龍遠遠望去,看到此情此景,若有所思、這放在一般人的眼裡,只當作對奇特的大自然的一種欣賞,認為在荒郊所在是常見之事,不足為奇。
所說有志者事竟成。
子龍是《三國》的名將,他在處處地方都要改進他的槍法。
就從老鷹戰勝猴子這點上,他受到了啟迪。
子龍認為,不要說大將在戰場上戰勝敵人要費心血,你看一隻飛鳥為了報一把毛之仇,也能想出這樣的辦法來。
我倒可以將它作為一種槍法的起源,手中長槍可作為是只鷹,敵將是只猴子。
從此,趙雲研究成功一種殺手,取名謂「鷹猴槍」。
在今天的環境之中,適宜用這槍法,為了便於自己作準備,不使韓浩大刀開四門的便利,所以子龍帶領長槍手,總是同他迂迴於狹隘的山套之中,迫使韓浩象猴子撐傘一樣,高舉著大刀,而自己拖著銀槍,槍鑽在前,槍頭將要落地而不曾落地。
一路飛馬而跑,但是雙手用力播動長槍,槍風四起,把槍尖後面留情結下的紅纓,象鷹身上的毛一樣鬆了開來,把地上的沙子全都吸進了槍纓。
這樣等到槍刺出去的時候,紅纓中的沙子迎面撲去,便能使後面的韓浩雙眼難睜,這樣便可一槍擊中。
既不違反了軍師的將令,又能爭取時間登山避火。
韓浩哪裡懂得趙雲這種絕妙的槍法,他只以為這小將把槍尖在地上象刀一樣磨擦,打算磨快了槍尖準備刺我。
所說這就是匹夫的想法,哪有在沙場上磨槍的道理。
炊事員在廚房,為了菜刀不快,在水缸邊上磨上幾磨,這是常見的事。
他萬萬料不到就是這個小小的動作,結果了他的性命。
這裡,由趙雲騙著韓浩在博望坡山套之中迂迴著。
話分兩頭。
曹兵報至夏侯惇馬前:「報稟夏侯都督!」
夏侯惇:「何事報來?」
曹兵:「先行將戰勝孤窮小將,前邊就是博望坡,先行將為了追趕白袍將,進了山套,請都督定奪!」
夏侯一聽,博望坡已到。
剛才這班百姓為什麼對我說要有六十里路?喔,明白了!說得路遠,才能騙我的馬匹。
真是一班厲害的刁民。
劉備是不是在裡面,將我前去,親自一看。
因此,他傳令大隊前進。
無多片刻,來到兩山環抱之處,他和李典二人扣住絲韁,對博望坡裡面四周一看。
他想,韓浩你在這種地形之下為什麼不問情由沖了進去?我是大隊的主將,應該探個明白,再下結論。
他一聲令下:「來!與我裡面打探!」
兩個步兵探子跨進了兩山環抱的山套,一路向前行,只見在他們周圍都是些茅草。
其實就在茅草之中,有的在土山背後,埋伏著四百漢兵。
毛、苟、劉、龔四將,他們見到曹兵探子前來刺探,絲毫沒有動靜,根本不來阻擋你們。
否則夏侯惇絕不會進來中計。
兩個探子大約定了兩里多路,只見前邊一座孤山,他們站定身子,一個探子開口說:「我的哥,你看對面一座小山頭,好象山上有人,我們快打瞟遠鏡觀看。
」兩人取出瞟遠鏡,對山上望望。
甲兵:「我的哥,你看見了沒有,山頂上有篷帳一座,還有酒肴一席,在上首坐著的人他身穿龍冠龍服,看來是劉備。
」
乙兵:「不錯!是劉備。
可是你看,中間坐的一個全身是道家打扮,他是哪一個?」
甲兵:「恐怕就是諸葛亮。
」
乙兵:「我們大軍十萬殺到。
他們君臣二人還在那兒喝酒,膽子倒真不小!」
十萬兵殺到,還定心吃酒,難道當曹操的兵將都是紙頭做的嗎?
甲兵:「快回去稟報!」
兩個官兵把瞟遠鏡在腰中掛好,很快從原路上回出來,到夏侯惇馬前說:「報大都督!小卒們到裡面打探,離此不遠,孤山上有劉備、諸葛亮,在那兒喝酒。
請都督定奪!」
夏侯惇:「此話當真?」
甲兵:「小卒們看得明白,不敢胡說!」
夏侯惇:「退下!」
乙兵:「是!」
夏侯惇一聽,劉備果真在裡面,看來他無能抵抗,因此離開新野躲避在這裡。
我奉叔父曹操之命,主要就是來捉他們君臣兩個,讓我大隊進山套圍困孤山,料他們君臣插翅也難飛。
夏侯惇不加思考,便果斷地傳他的將令:」來!傳本督將令,大隊全沖!」
十萬兵就死在他一個「沖」字上。
稱到沖,就是說不論遇到什麼障礙都要往前進。
傳令官立即敲鑼傳令:「呔!大都督有令,大隊全沖!」
頃刻間殺聲四起,戰鼓隆隆,炮聲響亮,號聲響徹九霄,刀槍旗幡舉得象森林一般,排山倒海,勢不可當。
夏侯惇正要縱馬進山套,被旁邊的李典順手扣住了他的馬匹。
夏侯惇轉過頭來便問:「李將軍,緣何把本督的龍馬攔阻?」
李典:「都督,你好枉空!」
夏侯惇:「枉空在哪裡?」
李典:「你忘了丞相兵書上講得清清楚楚:較狹處須防火,低處流水沖,樹木森森謹防火攻。
你看博望坡裡頭樹木興旺,茅草叢叢,難道你不怕中敵人的計嗎?」
俗語說:一言而興邦,一言而傷邦。
李典確是個聰明人,孔明的火攻險些被他幾句話道破了計謀。
因為曹操是個《三國》中的軍政家,他獨創了一本兵書,今後被西川賢士張松所燒去,日後再提。
但是曹操命令部下都要讀他的兵書,讀熟之後戰場上可以避免很多損失。
因為他是匯集了自己數十年的經驗。
夏侯惇聽到李典背著丞相兵書上的幾句要領,他立即傳令:「大隊停下!」
整個隊伍停止了前進。
夏侯惇復返看著裡邊的地形,想著兵書上的幾句要領,再對李典看看,心想,兵書是要讀的,但變化無窮,要是為了裡面樹木茅草興旺,就放棄了捉拿劉備、諸葛亮的良機,單憑這一點理由我豈能在曹操面前繳令?萬一丞相問道,你遠道而去,可曾遇到劉備、諸葛亮?我回答,地勢可怕,恐怕中埋伏,所以回來了。
曹操要問,你可曾發現敵人的埋伏?我回答,沒有。
這樣的答覆不僅有罪,而且要殺的。
這便是臨陣退縮,探事不明,不要說我是一個主將,即使一個小卒同樣有罪。
照你李典的這種說法,只要敵人躲藏在地形可怕的地方,你就可以避而不進,這樣還象一個帶兵的將領嗎?看來你被兵書嚇偏了心。
劉備一向孤窮,哪來這點力量來抵擋我十萬大軍?充其量,諸葛亮把劉備放在這可怕的博望坡里,要想藉此險惡的地勢來嚇退我夏侯十萬人馬?!你李典的說話,聽來好象謹慎用兵,其實恰巧是中了諸葛亮的疑兵退敵之計。
再說他們的白袍小將也在裡面,即使有火,不是同樣也要被燒死嗎?而且韓浩他先鋒將已是一馬當先,我身為一家都督,反而畏縮不前,豈不被他人所笑?他想到這裡,回答李典說道:「李將軍,你的膽子太小了。
常言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劉備、諸葛亮躲在裡面。
哪有不進之理?你若膽懼,留在外面,由本督帶兵前往。
」
這傢伙自以為富有經驗,還要訓斥李典。
說什麼「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誰知道,「虎子」未得著,叫你火里去兜個圈子。
李典聽夏侯惇說他膽小,要他留在外面。
他想:曹操命令我為副將,就是要我在緊要關頭指點於你。
可是,你不聽,大權在你手中,真是沒有辦法。
因此,火燒博望之後回去繳令,罪名是夏侯惇一人擔當,李典是無罪的。
但是明知中計,也只好跟隨你一起過去,要是留在外面,萬一真的遇到火攻,我逃也有罪。
別的不想,只希望沒有埋伏。
李典無可奈何地對夏侯惇說道:「都督定要進山套,那末請吧!」
夏侯惇認為這是多此一舉!然後,他再次傳令:「全軍衝鋒。
」一面催促著李典說:「既然這樣,李將軍請!」
就這樣,兩人同時將馬一拎,首先衝進了兩山環抱之中。
後面的曹兵蜂擁而來。
說笑話,不是進的博望坡,好象進的鬼門關,進去容易出來難。
曹兵一進山套就四面分開。
因為兩山環抱的地方雖然開闊,畢竟只有一個進口的地方。
所以,到了裡面分成四面八方,目標都向孤山進發,因此,茅草叢中聚集了越來越多的曹兵。
不過,距離劉備的地方還有數里路。
剛才在前面提到劉備在山上,發現曹兵,他不知道怎樣會殺來博望坡的。
其實,事情就是這樣,皇叔如在夢中。
現在一看,曹兵已經進得山套,又見孔明好象在另一個世界裡,還在那裡自斟自酌。
皇叔站起身來驚慌地叫著:「啊呀!軍師,曹兵大隊已經進山套,我們快走吧!」
劉備認為,這時候我與你兩人下山後,我上馬你上車,還能夠逃往新野,如等到敵人到了山下,要想走已經來不及了。
但是先生微微一笑,他心裡想,夏侯惇所以要進博望坡,目的就是要捉你劉備,你象是魚鉤上的釣餌,萬萬不能離開此地的。
他只是用安慰的口氣說道:「主公。
放心便了!曹兵到來,來得正好,請主公坐下暢飲三杯!」
劉備想,死在眼前,還吃得下什麼酒!不懂你孔明到底動些什麼腦筋。
因此對他雙手亂搖地說:『軍師,事到如今,劉備滴酒難咽,我與你二人快走吧!」說罷,轉身要走。
孔明放下羽扇,起手拖住皇叔的袖口,對劉備說:「請主公坐下,亮自有道理!」
孔明想,敵人十萬軍隊,我準備把它分為二八開,就是放進博望坡八萬,還有二萬不要他們進來了,是不是便宜他們了呢?諸葛亮的用兵,從來沒有給敵人便宜占。
主要二萬兵留在外面,有著雲長的五十隻火牛,大抵對付這二萬曹兵也差不多了。
但是,八萬人馬不是能在片刻之間就進來的。
所以,在這關鍵時刻,更不能讓你皇叔離開這裡。
現在,孔明從山上望下去,雖不能完全精確地答出數字來,但他畢竟是一家主帥,大體上可以確定敵人已經過來了二萬左右,距離八萬還有一段時間,我的酒可以停止飲了。
因此,吩咐手下說:「來!將殘肴收拾了。
」
片刻間,手下人把殘肴收拾乾淨。
劉備坐在旁邊,聽到孔明吩咐收拾,想只要你命令車子侍候,我就立即命令帶馬。
可是,聲息全無,皇叔回頭一看,只見坐在旁邊的孔明一手撩須,一手輕搖羽扇,在閉目養神。
這時劉備真是哭笑不得,認為事到臨頭,你還養什麼神呢?劉皇叔在旁提醒說:「啊呀先生!你看下面曹兵接近孤山了。
」
諸葛亮象一般吃酒的人一樣,吃過之後,閉著眼睛。
這種稱為」酒迷」。
被你皇叔高聲喊叫,把他驚醒了過來。
他對下面一看:多了,多了!曹兵約進來了五萬人馬。
但是,看到劉備已經急得面如土色,坐立不安。
先生為了不使劉備過份受驚,但又要等待著多數的曹兵進入山套方可動手,好得我有所準備,因此安慰劉備說:「主公,請暫坐片刻。
亮來幫助主公下山攻打頭陣。
」劉備想,你好象說夢話一樣,有什麼本領可與夏侯惇交鋒呢?便問:「軍師,有何本領?」
諸葛亮:「本軍師有萬夫不當之勇!」
皇叔想,看你不出,文質彬彬倒有著一萬個人戰不勝你的本領。
今天倒要飽飽眼福,看你一看。
但不知你用的是什麼武器?便問:「那末,先生有如此大的本領,你用何傢伙?」
諸葛亮:「請主公觀看。
」
孔明一聲吩咐:「來!傢伙侍候!」
劉備一看,兩個推車的小僮拿來了一張七弦琴放在孔明面前的桌子上,把外面的琴裳除去。
諸葛亮放下了羽扇,撩起衣袖,對劉備說道:「主公,何必如此驚慌!待亮來試彈一曲,請主公靜聽了。
」說罷,擺出一到操琴的姿勢。
劉備一,心裡想,在這個時候,再好的琴我也聽不進去。
其實,孔明出山時間還不長,皇叔從來也沒有聽到他的琴曲,直要到蘆花盪三氣周瑜之時,劉備方始第一次聆聽到孔明絕妙的琴聲。
到那時,他才回過頭來懊悔以往沒有耳福聽到孔明的妙音。
如今,他哪裡有心思聽此彈琴!皇叔便起兩手,用力在七弦琴上按住,用苦求的口氣對孔明說著:「先生,憑你妙音,劉備過日請教。
」
話音剛落,七根弦已被皇叔按出朗朗聲響。
孔明一看這種樣子,我也操不成什麼琴了,便把手一招地說道:「真是掃興!收過了。
」
皇叔想,你還有什麼興致。
小僮過來套上琴裳,收過了瑤琴。
孔明耳聞下面殺聲震天,舉目觀看,約有六萬曹兵。
這時的劉皇叔,同樣看到下面遍地皆是敵人,象成千上萬的螞蟻一般集中在博望坡裡面。
他想,這時候,恐怕要逃也來不及了!我冒雪衝風把諸葛亮請出了臥龍崗,不但沒有得到他的幫助,看來今天相反要送去我這條性命。
年輕人干不出好事情來。
因此,他眼睜睜地看著孔明,嚇得一言不發,心想,只能聽天由命了。
這時,孔明心中好笑,笑的是主人劉備他枉空是掃過黃巾,戰過虎牢的堂堂一家英雄,逢到大難竟嚇得呆若木雞。
實際上,只怪你孔明的用兵古今少有,即使是英雄虎膽,也要被你嚇得心寒膽裂。
先生再看下面曹兵已有七萬左右了,是否定要等滿八萬?不必了!恐怕劉備真要被我嚇死了,我就提早一些時間動手吧!你想,孔明的用兵何等的厲害,不要說敵人,包括自己的主人在內,也要嚇到如此的地步。
他認為,可以早下手一刻,而在預先絕對不露口風。
俗語說來,耐性好極哉!他對著劉備,用鄭重的口氣回答說:,「主公,亮自有抵敵的武器在手!」
劉備一聽,對孔明看看,你橫一個有辦法,豎一個有武器。
事到如今,劉皇叔也狠下了一條心,苦笑地問著孔明說:「你究竟有什麼武器?」
諸葛亮:「主公聽了,實不相瞞,亮的傢伙勝過十八般兵器,能殺人不見血。
」
皇叔一聽,認為孔明一定有什麼絕招在手,不然哪有這樣神態安詳而穩如泰山。
因此開口便問:「軍師究竟有什麼武器,可能給劉備一看?」
皇叔只聽得「唰唰」之聲,一陣涼風拂面而過,又聽得孔明的微微笑聲,指著他手中的羽扇在說道:「主公觀看,這便是殺人不見血的傢伙。
」
劉備一看,原來是他手中的一把扇兒。
皇叔想,這把扇子豈能稱為武器,更談不上什麼殺人不見血了。
實際上孔明一點也不誇張,今天博望坡羽扇一搖,夏侯惇十萬兵燒剩九十六個,二次用兵火燒新野,羽扇一搖,張遼十萬兵全軍覆沒。
赤壁之戰七星壇借風。
羽扇一搖,百萬曹兵敗剩二十七人,曹操逼走華容道。
曹操一年之中,被孔明連燒三次。
孔明出山的第一年,連用三次火攻。
因此,留傳到今有句俗語叫「新官上任三把火」,究其出典就在於此。
但是,諸葛亮燒的是敵人,有的新官上任燒的是自己人,這就不象諸葛亮了。
因此,諸葛亮的一把羽扇可稱自古以來最凶最厲害的武器了。
所以,今後他到江東舌戰群儒的時候,當著東吳士大夫眾人的面說道,羽扇一搖,三百萬敵人盡化齏粉矣!當時,江東文人認為諸葛亮誇張大口得無邊無際了。
其實,半點也不誇張。
因為他早已周密布置。
今朝說來,他把羽扇一搖,就象近代的電鈕一樣,起一種總開關的作用。
因此,這把羽扇就決定了一切。
目前,劉備不但第一次聽到他這樣說,而且博望坡所有布置好的埋伏,他也沒有看到,豈會相信呢?到了今後不但完全相信,甚至哪怕天塌下來,只要諸葛亮在旁,拿著羽扇,他就好象銅牆鐵壁,巋然不動,絲毫不感到有什麼危險了。
這時的孔明,不管你劉備相信與否,開始下達他動手的命令。
但是,孔明心中想,本來二八開,現在將十萬曹兵三七開,少進山套一萬,按照關將軍的火牛陣,留在外面的三方賊兵本來也不會留下多少了。
我說話在前,本來十萬兵確實可以殺得一個不留,就因為早下手,結果剩下九十六個。
孔明便將手中羽扇,真象大將手中的武器一樣,上下左右舞動起來。
不懂的人真當他是道士畫符一樣。
站在旁邊的公子劉封,見到軍師揮動著羽扇,知道這是命令。
因此,迅速跑到篷帳後面,吩咐手下人說「來!軍師扇搖,快點炮!」
在篷帳後面早已準備好號炮一尊,又稱信炮,就是發信號的炮。
一個當差從竹管中抽出一個火把,放在風中舞動,火把頓時點旺,就在號炮的藥線上點燃,很快火藥線竄進炮管,剎時間似天空中巨雷一樣,「轟」的一聲炮響。
照理在放炮時應該對皇叔講個明白。
不要說放炮,即使放炮仗也應預先打個招呼,可以使膽小的人把耳朵按起來,可是孔明先生連放炮都不打一聲招呼。
劉備現在正急得手足無措之時,突然聽得後面「轟」的一聲,震得他從座位上跳了起來,認為敵人已經由後山殺上來了。
他「啊」的一聲,撩須回頭觀看、一無其他動靜。
返迴轉身來再對下面一看,整個博望坡已燃起了熊熊的烈火。
所說,孔明的用兵稱得上迅雷不及掩耳矣!
那末,這熊熊烈火是怎樣燒起來的呢?還是從頭至尾講吧!首先要說趙雲,在這種地方往往容易把趙子龍忘記了。
一古腦兒地燒啊,燒!曹兵燒光,給果連趙子龍也一起燒死掉。
其實,孔明的用兵,不但是緊張,而且非常有秩序,輕重緩急有條有理。
山上一聲炮響,下面韓浩死去了一半,為什麼這樣說?因為他始終釘住手子龍不放。
突然聽到炮聲,他情不自禁地抬頭對孤山上面一看,不見其動靜,再往前看卻不見了白袍小將。
原來,子龍仍舊在你馬前。
那為什麼會看不見呢?早已說過,「老鷹」身上的無數沙子已飛了出來,阻擋了視線。
於龍聽到炮聲,心領神會,知道動手的時間已到。
他不是用的回馬槍,而是叫回身槍。
本來他背對韓浩。
如今掉轉身來向韓浩透去一槍,剛才槍纓中吸滿的沙子,如今順著槍風,向韓浩迎面而去。
這便是鷹猴槍的奧妙。
只要使你韓浩在一剎那看不清對方的目標,一時也就無法招架,等你聽到槍風,子龍的銀槍已經刺中了他的咽喉,只聽見「嚓」的一聲,韓浩三管已斷,鮮血直冒,大刀落地,人從馬上摔下來。
趙雲扣馬收搶,哈哈大笑。
見韓浩跌於馬後,動也不動。
前面一個馬兵跳下馬來,腰中抽出單刀,跳上前去很快地割下韓浩的首級,送至子龍的馬前:「趙將軍,敵將韓浩的腦袋在這兒!」
子龍單手執槍,伸手接過血淋淋的腦袋。
這個小兵復返回上了馬背。
子龍立即傳令:「軍士們,速速登山避火。
」
趙雲帶著五十名長槍手,兜抄小路上了孤山的後山,並不來見諸葛先生,因為不是繳令的時候。
子龍就在後山下馬,長槍插在山上,把韓浩的腦袋結在槍桿上,龍馬拴在一旁。
然後,坐定在山石上觀看下面的火攻。
五十名長槍手同樣如此。
再說,剛才孔明這聲號泡引出了下面幾聲子炮,意思是回答軍師,我們已明白要立即下手了。
這時候,跑在最前的夏侯惇與李典,因為博望坡雖然是周圍十里的山套,但土山縱橫,山坡不平,曲曲彎彎,不能一下子直衝到孤山之下。
他聽到山上的炮聲,起初心中一驚,對上面一看,並沒有什麼變化,他又放下了心。
哪知道,就在兩山環抱的左右茅草叢中。
竄出了毛、苟、劉、龔四將,他們手中各執一口寶劍,跳進了曹兵的隊伍之中,來一個劍劈劍刺,目的把十萬人分一個段落,劈一個一劍兩段。
講得明白一點,進來的敵人不放出去一個,沒有進來的敵人阻止他們在外面。
四將雖然本領平常,曹軍畢竟是小兵,哪裡是他們為將的對手。
頃刻間,被四將殺得屍橫遍野,賊兵喊叫連連:「孤窮將厲害!孤窮將厲害啊!」
官兵進了博望坡的都往前四逃生,後面的敵人嚇得退了出去。
中間成了一條界線。
四將傳令指揮著四百漢兵按軍師計劃辦事。
事情很簡單:每一個漢兵手中拿著兩個燃燒著的火把,竄到茅草野樹之中,隨心所欲沒有規定,可以把火把丟進茅草堆,又可以將火把拋到野樹上。
每人丟兩個火把,工作就算完畢。
但是劉辟、龔都帶著二十名弟兄很快地竄到了兩山環抱的山上。
早在前面說過。
這兩山環抱的地形是一半天然,一半人造。
在上面架著天橋,橋上堆滿稻草、茅草和硫磺煙硝引火之物。
二十個漢軍把手中的火把丟上了天橋。
劉、龔二將起手中寶劍斬斷了撐在天橋下的木樁。
然後二將與二十名士兵飛奔下山。
這四將帶著四百漢兵,在山溝中很快地向劉皇叔的孤山奔去。
一到山上,孔明便將他們布置一下。
四將各帶一百小兵,就在離皇叔、孔明的篷帳四周兩百步的地方按了下來。
每兩個小兵手中拿著一根九節長的竹竿,在前面的小兵單腿跪在山上,後面的立著,把這根竹竿兩人一前一後扛在肩上。
在這根竹竿的前端拖著一根藥線,只要藥線燃燒過去,竹竿就能一節節地爆開來,每節可射出短小的火箭五十枚,直到九節爆完才算無用。
這是孔明從臥龍崗帶出來的拒敵武器,名謂「龍節噴筒火箭」。
諸葛亮確是我國古代善用火攻的軍事家。
他的火攻,不僅燒法不同,還有各種火攻的武器。
因此,後世人稱他為「用火的祖宗」。
現在,前後左右都是一百個兵,五十個噴筒火箭。
為什麼要這樣布置?孔明知道,火攻開始之後,夏侯惇為了逃命,必然自衛,並一定向這裡趕來。
那末,我與皇叔就有危險。
現在,有了這些埋伏,就能抵擋夏侯惇的狗急跳牆。
下面的火已經燃燒起來,先說兩山上的天橋被燒斷後,從上面塌了下來,其勢象從空而降的一把巨大的火刀,將兩山前後隔絕,好比大門封閉起來一樣,閘在裡面的休想逃出來一個,閘在外面的暫時算僥倖。
總之這裡是博望坡的前門,後門到底在哪裡,接下去再說。
被這些漢兵數百個火把丟到了茅草叢中,正是風乾日燥的天氣,尤其山谷中野風拂拂,風順火、火借風,所有茅草翻起熊熊火浪,滾滾濃煙,從後卷向前面,頃刻間博望坡里成了一片火海,正在茅草中的曹兵,被突如其來的火浪卷著,個個嚇得丟魂喪膽,手拍腳跳地拍打著身上的火星,在地上亂叫亂跳:「不好了!哪兒來的火?那還了得!快走快走!」
人跑得再快,也比不上火浪的速度,加上曹兵七萬左右,四面八方都擠在一起,爭先恐後,結果誰都跑不快。
其實,茅草是燒不死你們的,看來氣勢很大,一燒就光。
這班曹兵好象禍中得福一樣,露出了驚喜交織的表情,相互說道:「好了好了!沒有關係!」
有關係的事情來了!茅草燒不死你們,但一定都燒死你們在茅草上面。
為什麼這樣說?因為所有的地雷火炮的藥線全都結在茅草上。
茅草燒完了,藥線也就都燃著了。
地雷當然埋在地下。
現在燃著的藥線向泥土中竄了下去,地雷爆開了。
在古代,地雷爆炸前,導火線上的浮土有的飛了起來。
起初曹兵見到這種情況一下子還很好奇,摸不清這是怎麼一回事。
因為在三國年間還是刀槍時代,象諸葛亮這樣的火攻簡直從來沒有碰到過。
因此,這班賊兵只是感到好奇,一下子根本想不到避開來。
主要是沒有嘗到過這地雷的滋味。
說時遲,當時快,只聽得一聲巨響,──一轟!黑土四濺,就在炸開的地方,一大堆曹兵被炸得血肉橫飛,身首落地。
頓時,在地上出現了圓台面大小的一個土坑。
這裡地雷剛炸響,外邊和後面的一尊火炮同時打了出來。
從前的炮的威力遠遠不能同近代相比,但在當時來說,殺傷力要算大的了。
大炮豎里有威力,橫里沒有多大威力,因此有句說話:避大炮向前逃十步,不及橫里讓半步。
因為一箭可射百步之路,大炮足有十箭之遠,就是足足能打出千步之外。
這樣說來,一炮能傷曹兵百餘人。
這種情況敵人都是第一次遇到。
只聽得「轟隆」一聲,象山套里竄出來一條巨龍,炮火所到之處,兩旁曹兵屍橫遍地。
一時間這裡地雷,那邊火炮,震得山搖地動,樹木亂撞,嚇得戰馬瞎蹦亂跳,馬嘶之聲響徹山谷,馬軍都從馬背上一個個摔下來。
所有曹兵他們不知到底往哪裡逃生。
因為地雷、火炮從四面八方而來。
真是哭的哭、嚎的嚎,跳的跳、逃的逃。
整個博望坡,一片慘叫之聲不絕於耳。
所說,燒完這批曹兵,單靠地雷、火炮還是有限的,絕大部分依靠樹木森林。
博望坡里有的是樹木,可稱樹木森森,其中還有千年老樹。
古木參天。
早說這些樹身上全都塗上了油,樹椏枝中藏著火藥包,周圍的茅草燃著了樹木,在風中一吹,樹枝上的火藥包著火炸了開來,其中火箭向四處射去。
所射到的地方立即都又著了火,真是風風火火燒一個不休,這些樹木燒旺之後,恐煙你一下子無法來撲滅它,因為孔明軍師他把博望坡的地形早已察看過,只要有樹木的地方就利用它來燒死敵人,沒有樹木的地方便用地雷、火炮,因此這班曹兵確實走投無路。
他們為了避免地雷、火炮都向樹林涌去,現在樹林一燒,又象一批野牛鑽進了火陣一樣,在那裡東竄西逃,力氣小的曹兵無法擠入人群,都被推向燒旺的樹木上,燒得象焦炭一樣。
地雷、火炮把曹兵的死屍飛上了樹林,血肉模糊地掛在那裡,真是慘不忍睹,哭聲震天。
曹兵:「大都督哎!埋伏厲害啊!地雷、火炮厲害,我們往哪裡逃生啊!火攻厲害啊!」
這時候的夏侯惇與李典兩人,幸得跑在最前面。
起初聽說後面孤窮將殺出,要想回馬去救,可是被數萬人馬阻攔。
現在大火頓起,他方始清醒過來,果真中了諸葛亮的埋伏。
對旁邊李典看看,心想,悔不聽他之言。
我活了四十餘歲,二十年的戰場中從未遇到這樣厲害的火攻。
被這班弟兄們的呼喊聲、哭叫聲,弄得夏侯惇心慌意亂。
他情不自禁地轉過頭來對李典說:「李將軍,本督果真中了孔明之計,我等往何處去逃生?」
李典又驚又喜,驚則四處埋伏。
跟了曹操十餘年來,從未遇到過的埋伏。
確實現在生死難卜。
喜則夏侯惇才相信我的說話。
現在不是自相埋怨的時間,只有尋找出路為妙。
幸得跑在前面,一下子還能避開火攻,因此他安慰夏侯惇說:「大都督,事到如今只有尋找生路。
」
夏侯惇:「生路在哪裡?」
李典想,你已經嚇昏了,我要是知道了生路,何必用「尋找」二字。
他回答夏侯惇說:「生路在什麼地方,我也不知道,只有和你兩人向前去找尋。
」
夏侯惇、李典二人驚慌催馬,連竄帶蹦,兜抄曲折,在博望坡里四處找尋。
所說,皇叔在孤山上只見得下面的埋伏四起,究竟怎樣燒起來的,就是以上所講的。
不要說你夏侯惇直接在孔明的圈套之中,遇著這樣的火攻因而十分驚慌失措,就是作為戰勝者的劉備來說,也未免有三分緊張。
這正是:
濃煙瀰漫四面飄,烈焰升騰九重霄。
佑求火靈顯神威,孔明軍師計謀高。
深山埋伏用火攻,熱鍋螞蟻無處逃。
風助火勢雷聲隆,只為興漢滅爾曹。
劉備著看在眼裡,脫口而出:「喔唷,軍師!你好刁啊!」對孔明看看,你年紀輕輕,手段竟如此般厲害!我劉備活到了四十九歲,不要說從來沒有見到過象你這樣的火攻,就是聽也沒有聽到過。
照這樣的埋伏,看來十萬曹兵剩下不會多了。
想到自己只有九百五十人馬,能被孔明消滅曹兵十萬,我看歷史上管、樂之用兵,也未必及你孔明。
皇叔不覺感到僥倖起來,要是孔明相助了曹操,我劉備還有容身之地嗎?想到自己剛才急到如此地步,有些好笑。
再想到他有了這樣的拒敵埋伏的本領,卻從不在我面前炫耀半句。
真不容易!難怪他神定自若,不動聲色。
回過頭來,只見先生仍然執著羽扇,撩著清須在微笑,說明他深謀遠慮,胸中自有百萬雄兵。
皇叔想到水鏡先生、徐元直等山林隱士,在我面前所談起孔明之賢能,真是片言無虛,句句是實。
他不愧是一位興漢的伏龍先生。
因此,皇叔情不自禁地放聲大笑:「哈……軍師,真是用兵如神,古今少有的了!」
諸葛亮:「主公,誇獎了!」
他們君臣二人在孤山上觀看火攻,談笑風生。
夏侯惇進來的七萬曹兵,即使燒光,也要一段很長的時間。
讓他們在裡面燒,我話分兩頭。
自從兩山環抱一燒兩斷後,外面還留下三萬曹兵,糧車上裝載大糧六萬石。
催糧將名叫樂進。
他是個勇而無謀之輩,俗語說來是個「戇大」。
但是,跟了曹操十多年,也是曹營中一員名將。
現在他發現前面已經被燒斷,所有弟兄都退了下來,集中在他的周圍。
樂進在馬上背著一口開山巨斧,睜著一對銅鈴大眼,他遠遠望去博望坡燒得滿天通紅,裡面的地雷、火炮聲震耳欲聾,曹兵的哭聲聽得他提心弔膽。
樂進想,我面孔雖黑,額角還算亮,要是一起進博望坡也難保命。
他想著進去的夏侯惇、李典和韓浩,恐怕去則有路,回則無門。
他無意中望到四周,約有人馬三萬。
所說他是曹操的多年心腹,雖然在逢到有生以來第一次的大敗,可是他心中決不甘休,認為劉備兵微將寡,即使打了勝仗,他已經是全力以赴了。
想必他所有的兵將都集中在博望坡里,他的老巢──新野縣肯定無人鎮守。
劉備一定認為我們所有的人馬,連兵帶將都封進博望坡里,恰恰我樂進靠丞相的洪福,沒有中諸葛亮的計。
他雖是個匹夫,一時倒聰明起來了。
認為自己還有三萬人馬,乘諸葛亮不備去奪取他的新野縣。
孔明、劉備他們雖然打了勝仗,但是,一旦他們的老巢被我所取,我們雖然大敗,卻迫使劉備失去新野,而無立錐之地。
兵法云:敗中取勝。
那末,劉備是勝中反敗。
這倒是事實。
要是別人用兵,可能被你達到目的,倒楣的是你恰恰碰在了諸葛亮的手中,那真是雙叉將進了熱鍋里──死蟹一隻。
你樂進這個念頭,是現在想到的。
但是諸葛亮在昨天就已經預料你必然有這種想法。
樂進打定主意,他一聲令下:「來!與我兵進新野縣!」
三萬敗兵集中在博望坡外面,看到博望坡裡面這樣的熊熊大火,個個都魂飛魄散,驚慌失措。
現在聽樂大將軍說要兵進新野縣,這班曹兵都喪失了戰鬥力,認為十萬兵還沒到新野,只剩下了我們三萬,看來到新野縣去,恐怕連我們這點人馬都難保。
可是,樂進的命令誰都不敢違抗,因此一部分弟兄把糧車推的推,拉的拉。
樂進一馬當先,帶領曹兵前進。
火把燈籠照耀,戰馬答答,人聲喧譁,糧車滾滾。
樂進在馬上抱著敗中取勝的心理,洋洋得意地向新野縣進發。
究竟下情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張遼後面的夏侯惇一聽,懂的,諸葛亮操琴
三將立即點兵出發。一面大纛旗上寫得清楚:「大漢丞相帳前左護衛、二虎將、頭隊正先鋒」,正中斗大一個「張」字。張遼就在大旗之下上馬提刀。在他後面,大旗上寫著:「大漢丞相帳前右護衛、痴虎上將」,中...
劉備一聽,山套之中一無埋伏 心想,那不是在此等死嗎
莽張飛迷途知返,被劉備、關羽追回以後,立在將台腳下,心裡有些慚愧。他對上面諸葛亮看看,但又不育上台叩頭賠罪……正在這時,一名探兵匆匆下馬進來。大家都聚精會神地聽探兵稟報,張飛也閃在一旁,讓探兵上...
諸葛亮火燒博望坡?別逗了!
《三國演義》中,「火燒博望坡」發生在諸葛亮剛出山時:當時劉備依附劉表,在新野屯兵,曹操派夏侯惇引曹兵十萬,攻打劉備。諸葛亮運籌帷幄,略施妙計,火燒博望坡,大敗曹軍,真是「初出茅廬第一功」!
《三國演義》博望坡軍師初用兵,值得一讀的名著
第三十九回 荊州城公子三求計 博望坡軍師初用兵原著:羅貫中 次日,玄德只推腹痛,乃浼孔明代往回拜劉琦。孔明允諾,來至公子宅前下馬,入見公子。公子邀入後堂。茶罷,琦曰:「琦不見容於繼母,幸先生一言...
三國演義之諸葛亮初戰六千敗夏侯惇十萬大軍
話說曹仁南征敗給劉備之後,曹軍上下都開始不服。劉備有啥厲害的?無非是徐庶厲害。徐庶現在已經跟了曹操,那劉備還有什麼可怕的。就劉備那手下仨瓜倆棗,基本上不堪一擊。因此夏侯惇決定南征,替曹仁完成未完...
博望坡之戰的火其實不是孔明放的,你肯定想不到卻是他!
在《三國演義》里,博望坡之戰是很重要的,不止因為這場戰役規模浩大,而是因為它被描寫成孔明軍師「初出茅廬」後所打的第一場勝仗、立下的第一功。孔明初出茅廬後,因為還有什麼表現,關公、張飛都覺得劉備...
水鏡莊司馬指點 新野縣單福報主
劉備躍馬跳入溪河內約有三丈之遙,蔡瑁一刀劈個空。他險從馬上沖了出來,抬頭見劉備被這匹龍馬,背馱了他從河面上遊了過去。所說一般馬都能游水,帶著一個人是並不奇怪的。 蔡瑁嘆了口氣,無可奈何地退兵迴...
諸葛亮出山第一戰「火燒博望坡」其實是一場笑話,這並不是他打的
博望坡之戰,發生於漢獻帝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博望坡位於今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博望鎮。為抵禦劉備的北伐,曹操指派大將夏侯惇、于禁、李典,於博望與劉備交戰,劉備在殺傷一定曹軍後退兵。日後曹操將重...
第十一章 曹操圖荊州!
卻說夏侯惇率軍追趕漢興王劉備和趙雲此時天色已晚,濃雲密布,又無月色;晝風既起,夜風愈大。夏侯惇只顧催軍趕殺已經追趕進了諸葛亮的埋伏圈之中。卻說夏侯惇的兩員副將于禁和李典兩人趕到博望坡窄狹處,看...
就因為孔明去江東日子太長,劉備險些遇害,即周瑜設計殺劉備
魯肅在船頭上急得團團打轉,坐立不安。哪知孔明早已派人在等候你的到來。 孔明派出的漢兵,見江東的官船遠遠而來,知道魯肅已到。要緊飛馬到江夏城裡,直至衙門下馬,奔進內堂。正值劉備和孔明侃侃而談。...
三國演義火燒新野遺址在哪裡
火燒新野遺址火燒新野是《三國演義》裡面的一個故事,講的是諸葛亮在曹操率領八十萬大軍南征的時候,諸葛亮決定放棄新野,然後在曹操的軍隊入駐新野的那一天的三更十分,命士兵用火箭射入城內早就準備好了的易...
你知道『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典故嗎?
單位里一來新領導,都會說;『小心啊,小心新官上任三把火。可是,大家知道這句話的意義和出處嗎,今天講的就是這個三把火的故事。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諸葛亮在劉關張的三顧之下出茅廬輔佐劉玄德。...
這時張飛自己倒發愣了:曹操這麼好端端的百萬大軍為何要後退呢?
子龍請張飛讓路,三將軍便在橋上馬頭帶側,雖然一座板橋,但比較開闊,兩騎戰馬足以平行通過。子龍將馬一拎,鶴頂龍駒在張飛旁邊擦身而過,向對岸而去。 趙雲自從曹營出來,已經體力不支,為了保護小主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