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諸葛亮對劉備說明,因為如此如此……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張飛見曹操退兵,便吩咐弟兄們:」快把這頂橋樑拆掉。

」小兵又不懂得進出的,自然聽你張飛作主。

弟兄們正要上前動手,張飛叫大家閃過一旁。

原來他見長坂橋年深月久,跑到橋畔,起手中長矛,望橋板的縫隙中就是一矛搠進去,然後用力一撬,這座橋板到了張飛的矛上,再用力向河對面把矛一甩。

只聽得「哧嗵」一聲,只見橋板已在急流之中往下游漂去。

張飛遠望曹兵大隊退去,方才放心帶兵而去。

  樹林之中的文官武將也同劉備一樣,一個個提心弔膽地等待著張飛的消息。

忽聞一聲巨響,後又聽得一片人喊馬嘶的嘈雜之聲,把沉睡中的趙雲驚醒。

見自己的頭枕在皇叔的腿上,感到疚愧難當,急忙從地上跳起來。

又見銀甲洗刷一新,子龍想,皇叔啊,你待我真是親如骨肉,情同手足,我趙云何德何能,竟能「君股臣枕」,就是肝腦塗地,亦難報其恩。

趙雲心中更是感激不盡。

自此君臣更是肝膽相照。

趙雲馬上穿好銀甲,青釭劍腰內插好,上馬提槍,準備迎敵。

  皇叔與文武全都上馬,甘夫人抱小主上了軍車。

一切整頓齊備,待命出發。

  就在此時,張飛帶兵趕到:「大哥啊!」

  「三弟,你竟回來了。

那曹操怎樣?」

  「大哥啊,曹操百萬賊兵,被兄弟吼叫一聲,嚇退了。

  「三弟,竟有此等事麼?哈……真是古今少有的了。

  「大哥,放心吧,曹賊永遠不會前來了。

  「三弟,你怎見得老賊無法追來了?」

  「這座長坂橋被兄弟拆去,沒有了橋樑,他還有什麼辦法過來呢?」

  皇叔一聽,就知道張飛又犯下錯誤了。

因此對他說道:「呵呀,三弟,你又把軍師的話忘懷了!你一拆橋,曹操馬上就來!」

  張飛聽了大哥劉備的話,才恍然大悟,原來我自己用了計反而自己又去拆穿,便同劉備說:「拆也拆了,曹兵若來,兄弟再去抵擋,現在趕快走吧。

  張飛、趙雲保了皇叔和甘夫人、小主等,同眾文武、子民、漢兵一起往前趕路。

百姓們扶老攜幼在前,立往東南而去。

走不多遠,只聽背後炮聲隆隆,殺聲震天,曹操的大隊果然追趕前來。

  剛才,曹操同眾文武被張飛的吼叫聲嚇破了膽,聞風而逃。

後來發現張飛沒有追上來,曹操便傳令停隊,方才鬆了口氣,重整旗鼓,一面命小兵再去打探軍情。

曹操便問旁邊文武:「你們為何一起後退?」文武曰:「丞相你自己高喊『啊喲』,我們以為你見張飛害怕,叫我們後退,所以大家都退了下來。

」曹操說:「我因侄兒夏侯傑被馬踏死,因此『啊喲』。

你們都弄錯的了。

」曹操想,這都是我叫了一聲的不好,幸得張飛未追上來。

  這時,探兵已回來,將探到的情況一一向曹操察報:「相爺,面前不要說沒有火攻,就是張飛的人影都不知去向,而且一頂長坂橋都被他拆去的了。

」曹操想,我又中了阿憨的計策,剛才全隊衝上去,料他無能抵擋我八十三萬大軍。

不過現在還來得及,他拆橋就是怕我追趕上去,到底是阿憨,豈不想想,我百萬大軍要造幾頂行軍大橋,還不是易如反掌,即使造-百頂也花不了多少工夫。

待我造好橋樑追趕上去,亦不為晚矣。

  曹操一面命令小兵上前將夏侯傑的屍首抱下來,買棺成殮。

此番雖然打了勝仗,可是棺材倒要買不少。

另一方面吩咐手下,立即在長坂河上架起十二頂行軍大橋。

這種行軍大橋,不是用磚頭石頭砌成,而是用粗竹編扎而成。

這些行軍橋早已造好,隨軍帶來,所謂逢水架橋,只要把編好的竹橋搭在河面上,就可過河了。

因此,十二頂大橋片刻之間齊備。

  曹操在紅羅傘蓋下,文武左右簇擁著丞相,一彪彪、一隊隊整整齊齊,過行軍橋,追了上去。

  劉備帶領文武也在向前進發。

前面已見兩座山峰,叫飛虎山。

這時劉備坐在馬上:心事重重,悶悶不樂。

心想,原打算到江夏那劉琦公子那裡去避一避,可是自己敗到如此地步,有何面目!不覺已到飛虎山下,本來要轉彎走的,但是前面百姓領路,他們不知如何走法,只是一直向前走。

直走了十來里路,方才知道走岔了路,百姓都在叫喊:「不好走嘞!不好走呀!」大家站定,抬頭一看,面前白茫茫一江阻隔,但聽得一片白浪拍岸之聲。

  漢江到了,劉備獨自思忖:我與這條江的緣份確實不錯,上次兵敗汝南,也是困到漢江,不過是另一頭。

今天兵敗長坂,又被困在漢江。

看來今天不能脫險了,命該如此。

見江面上一無船隻,這樣闊的江面,更談不上橋了。

後面的炮聲、喊聲越來越近,曹操大隊已經離此不遠了。

真是前不能進一一江水滔滔;後不能退一-敵兵殺到;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倘然再迴轉飛虎山,繞道而行已經來不及了,那時正好曹兵趕到,豈非自投羅網。

  大家都無法可想,一個個眼睜睜地望著劉備。

皇叔長嘆一聲,想我自從桃園結義以來,掃黃巾、戰虎牢,受聖天子衣帶血詔,欲滅曹操。

誰料想敗小沛、徐州、汝南、當陽,尤其此戰敗得不可收拾。

看來我劉備今生無能為力,只能被曹操所滅。

他便對所有文武說道:「眾位先生,列位將軍,爾等皆是文可安邦,武能定國。

跟了劉備,耽擱爾等錦繡前程。

待劉備一死,爾等把劉備的首級送與曹操,尚可保命。

曹操與我是冤家對頭,與你們無乾的。

」說罷,劉備的手捏到腰懸的寶劍柄上,「哐」把劍拔出半口,準備一死。

護衛在旁的趙雲立即-把抓住劍柄,便與劉備說道:「主公,你何必英雄志短?老賊到此,我可與三將軍一起抵擋。

  文武都異口同聲勸說皇叔:「千萬不可如此。

」張飛想,我與你是結義弟兄,同生共死。

所以對劉備說道:「大哥,你一死,我也要死的。

」子龍把劉備抽出的半口劍推了進去。

劉備想,我敗到如此地步,手下文武為我吃了不少苦頭,可是目前情緒還這樣好,對曹操個個咬牙切齒,並無懼敵之心。

倘然我一死了之,這班文武叫他們何處投身呢?難道叫他們棄明投暗,降曹助虐嗎?他們跟了我多年以來,肝膽相照。

對大漢基業赤膽忠心,我這未竟的事業叫誰來完成呢?雖說眼下的局勢於我不利,但我的一班人馬尚全,還有孔明軍師,我自己不能灰心喪氣。

  常說道:「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假如過此難關,日後步步高升也未可知。

因此劉備逐漸堅定了信念,決定同眾將在此背水一戰。

旁邊的張飛也在動腦筋:今朝都是我拆橋的壞處;要是不拆橋,曹操也不會馬上趕來,大哥也不會想到拔劍自刎。

見到這種情景,他實在忍不住氣了,說道:「大哥啊:請你放心在此等候便了,來者賊兵賊將,待兄弟前去抵擋。

  「三弟,你怎樣抵擋曹兵呢?」劉備想,你剛才一拆橋,把計策全部戳穿,還有什麼辦法去抵擋曹操。

倘若你有個三長兩短,我劉備更是危險。

「大哥,你不要擔心,兄弟自有主張。

」張飛說罷,圈馬飛奔而去。

此地都在等候他的消息。

三將軍一人一騎,揚鞭催馬,十里路不消片刻便到,已經來到了飛虎山兩峰中間的山路之上。

見曹操大隊逶迤而來,他扣馬橫矛。

心裡想,曹操趕來,我怎樣對付呢?再用計吧,根本無計可施,況且曹操也不會再上我的當了。

只有拚死一戰。

  猛然間,飛虎山上,「當!」一聲炮響。

張飛一嚇,想曹操的用兵果然不錯,山上已經埋伏好了人馬。

那末,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既然這裡有敵人,就先戰了再說。

張飛馬上抓緊長矛,睜大環眼對飛虎山上望去,只見左面半山腰裡排出一千馬隊,排成一字長蛇陣,馬頭斬斬齊齊,馬上小兵個個精神抖擻。

號衣上,胸前一個「漢」,背後一個「劉」字,手裡有的長槍,有的大刀。

等到馬隊排好後,又是一聲炮響。

在左面下來一層山套排出一千步兵,每人手執一口鋼刀,在馬隊前面排得齊齊整整,人人鬥志昂揚。

  無多片刻,又是一聲炮響,再下來一層山套,排列出一千弓箭手,每個小兵前胸後背有兩個大飛羽袋,胸前二十五支箭,背後二十四支箭,弓弦之上一支箭,嚴陣以待。

三千兵排好,最後-聲炮響,排出五百校刀手,二十名關西漢。

上首里走出一匹銀鬃馬,馬背上坐著渾身雪白,銀盔銀甲,手執一口銀板刀的公子關平。

下首里,立好一個周身墨黑,頭戴一頂蝴蝶盔,倒拖紅纓,劉海帶頭頸里貼好,身穿銀絲軟甲,甲上絲帶弔掛,腰裡插好兩柄錘頭,雙手捧一口八十三斤重的青龍大刀,彈出-雙電光眼,露出兩隻獠牙,一個黑臉蛋子,雲長馬前步將周倉。

中間推出一輛大車,車上一面綠緞子大旗,旗上寫著「大漢、漢壽亭侯、前將軍」。

旗幟中央一個圓台面大的「關」字,臨風飄揚。

  耳聞一聲戰馬長嘶,只見一匹血噴大紅的赤兔龍駒,到大旗前扣住,馬背上坐著雲長,見他頭戴青巾拖紅纓,身穿鸚哥綠戰袍,玉帶圍腰,腰懸一口龍泉寶劍,足蹬粉底烏靴。

周倉立即跑到關將軍馬前,雙手便將龍刀呈上。

關雲長起右手在龍刀柄上抓牢,周倉退過去,雙手拙出腰間錘頭,上下一分。

雲長便把龍刀換到左手,向背後一執,右手撩著長須,紅臉上,蠶眉揚,鳳眼明。

正是:手執青龍偃月刀,飛虎山前獨擋曹。

  山下的張飛看得清清楚楚,不是曹兵殺出,原來是紅臉二哥。

心裡想,二哥,你好不威風啊:敵兵將到,此任全拜託你了。

因此張飛放下心來,把長矛架好,對山套上的雲長把手一拱:「山套上二哥,兄弟有禮了。

  關羽看見山路上的張飛,心裡很快活,過一會兒,弟兄可以團聚了。

叫一聲:「下面三弟!」

  「二哥!你看,曹操大隊從那邊而來,我家大哥兵困漢江,兄弟無能抵擋。

二哥你看怎樣?」

  「三弟,請你回復皇兄,來者曹兵,自有關某在此。

  張飛圈馬迴轉,興高采烈地來到漢江邊與劉備說:「大哥啊,沒事了!」

  「三弟,怎樣不死了?」

  「兄弟回到山路之上,聽得山上一聲炮響,殺出一彪人馬。

大哥,你可知道是誰來了?」

  劉備想,叫我一下子哪裡猜得中呢?「莫非是你家先生諸葛軍師來了?」

  「非也!乃是我家二哥紅臉。

他請你大哥放心,曹操前來,由他抵擋。

大哥啊,現在不是沒事了嗎?」

  劉備聽完,鬆了口氣。

自從孔明長坂坡一走,好比房子抽去了一很庭柱,沒了主心骨,以為他臨陣脫逃。

原來他早有妙計安排。

有了二弟,我就更放心了。

  再說,曹操的大隊早已過了行軍大橋,往飛虎山而來。

曹操的兩個探子,看見飛虎山上排滿軍隊,威風凜凜,又見關將軍手執龍刀,怒目相視,嚇得他們魂飛魄散,掉轉身軀往後就逃。

  關雲長打仗與別人不同。

見兩個探子伸頭縮腦,東張西望,山套之上連兵帶將三千五百二十三人,聲音全無。

探子回去,來到曹操馬前:「報稟丞相!」

  「何事報來?」

  「前面飛虎山套上,有紅臉關將軍攔住去路。

請丞相定奪。

  曹操聽說前面有關雲長擋住去路。

心想,自從雲長當年在我許昌淹留六十三天以後,至今數年未見了。

現在此地飛虎山下相遇,何不前去會他一會。

尤其近幾年來,手下降將較多,都不知道我與雲長是老朋友。

話要說回來,曹操對於關雲長的為人是十分欽佩,甚至崇拜的。

他以自己有這樣的朋友而驕傲,感到很有面子。

因此招呼一聲:「列公。

  「丞相。

丞相!」

  「跟了老夫上前一看。

」一路帶領文武上前,來到飛虎山下傳令停隊。

抬頭見雲長在山套之上,丞相帶文武又跑近一點,然後扣馬。

大家見山套上的關將軍,果然名不虛傳,赫赫威風。

曹操對雲長把手一拱:「山套之上,我道是誰,原來是二將軍、君侯、雲長兄、美髯公。

  真是醜人閒話多,丑戲鑼鼓多,稱呼叫了一連串。

曹操能叫出這許多稱呼來,不無道理。

最初時,劉、關、張曾與我曹操共過事,關雲長在三弟兄中排行第二,便叫他一聲二將軍;後來在白馬坡斬顏良,皇上封他為漢壽亭侯,我便稱他君侯;我領他上殿見駕,皇帝見他兩根須髯漂亮,稱他真是美髯,我便呼他美髯公,加個「公」字更拾高他的身價;喚他一聲雲長兄,這是老朋友之間稱兄道弟,乃家常便飯──「別來無恙?」這一句話,曹操每逢碰著雲長,總要講的。

表示分別以後,我一直很牽記你,你的身體一定很好的意思,也可以在文官武將面前,顯示一下自己同雲長的親密關係。

「老夫有禮了。

哈……」

  雲長聽得清楚,看得分明。

見曹操百萬人馬象一望無邊的大海那樣暫時平靜了下來,刀槍旗幡又似大船的篷帆──樣落了下來。

聽得曹操打招呼,心裡想,曹操啊,我不能同你老實說,孔明先生早已給我錦囊一封,命我照錦囊背誦。

等到錦囊背完,你的人馬逃得精光。

我心裡有點不相信,背錦囊能背退百萬大軍,這好象有點神話色彩了。

對曹操看看,請你與我配合好,我背完一段或兩段,你就退兵吧。

哪裡知道諸葛亮真是神機妙算,一點不錯。

說到三段背完退兵,絕對不會聽了二段半就退兵。

  雲長想到這裡,把手中龍刀在鳥翅環上架好,將身軀在馬上一側,綠袍袖子一抖,對山腳下的曹操把手一拱:「下面丞相,關某還禮了。

  「將軍少禮。

哈……啊,君侯,帶領人馬在此有何事啊?」

  關將軍對他看看。

你曹操就是這點不好,喜歡裝腔作勢,裝聾作啞。

明明你要剿滅我等弟兄,卻反問我幹些什麼。

那末我也來問問你看,為何興師動眾?」

  「請問丞相,帶兵到此何事?」

  「若說曹某末,哦……」

  曹操心裡也在轉念,紅面孔倒也非常厲害,我問他幹什麼,他倒先要問我幹什麼。

  算了,大家都是明白人,不必再兜圈子了,有話就明說了吧:「將軍聽了,令兄劉備燒皇師二十萬,龍心大怒,欲命老夫拿捉令兄。

當陽被劉備脫身,老夫帶兵追趕,不料在此途遇將軍。

請問君侯在此何事啊?」

  雲長一聽,想,你這老賊真是老奸巨猾:當了我的面,橫一個劉備、豎一個劉備。

既然你實說,我也同你打開天窗說亮話:「丞相聽了,關某奉令帶兵在此飛虎山前──」

  「何事啊?」

  「拿捉──」

  「拿捉誰啊?」

  這個老賊一點不識相,非要打破砂鍋問到底,真是趕老虎上山──「拿捉丞相!」雲長說完,面孔板,鳳眼彈,起右手一把抓起鳥翅環上的龍刀,對下面的曹操將刀一指揮:「已在此等了你長久了!」

  「這個末……」曹操見雲長紅臉鐵板,知道他火冒了,一下子無言可答。

沒有了落場勢,獨是這個那個。

關雲長知道曹操的賊脾氣,讓我背一段錦囊給他聽聽,但願他聽了就跑。

將龍刀重又架好,口中念念有詞:「丞相聽了,關某奉軍師將令,埋伏火攻在此飛虎山前,要把你丞相的人馬,燒個全軍覆沒。

本當早巳下手,因在皇城受你六十三天之情,因此未曾下手,特此關切。

望丞相大隊速退,不然後悔莫及。

  「火攻!這個……」曹操想,剛才長坂橋上遇到你家三弟,也說奉命埋伏火攻,結果是虛驚一場。

現在你也說有火攻,這話要是放在別人嘴裡,我只當他是放屁:你從不扯謊,說到有火攻,倒要讓我思考一下。

心裡想,諸葛亮用兵虛虛實實,料事如神,我不得不防。

因此信疑參半。

這是買你關雲長的面子。

那末退兵吧?千萬不能退我這裡陣腳一亂,他趁勢一追,百萬大軍肯定潰不成軍,自相踐踏。

況且憑你這句話,半點火星都未見到,我一退兵,豈不要被人恥笑我曹操氣壯如牛,膽小如鼠,打仗不動腦筋。

因此只是敷衍,卻不動身:「多蒙君侯容情,老夫立即退兵。

  雲長一看,曹操口不應心,嘴說身不動。

心裡想,孔明是有道理,用人恰如其份,知道我適應這種場合,定能嚇住曹操,並且料到留操現在還不會退兵。

  曹軍前排的文武和將士,聽說這裡有火攻,消息不翼而飛,一會兒傳到了後隊。

諸葛亮的兩把大火,確實把曹兵都燒怕了,一旦聽到火,心已經寒了。

兩旁文武呢,也是將信將疑。

有的想,橫一個火攻,豎一個火攻,看來真的要燒一次才罷休。

尤其見關雲長一本正經,煞有介事。

也有的想,有了火早就燒了,也不會等到現在。

不過,大家雖然各持己見,又不敢下結論,因此一個都不作聲。

雲長見第一段背後,曹操不退兵,只有再背下去:「丞相莫非不信麼?」

  「暖!將軍的說話,老夫哪有不信之理?」

  「信則信,何不退兵?」

  「立即就退,馬上就退。

來啊!傳老夫將令,大隊後退了。

  曹操奸詐,嘴裡這麼講,眼睛在對兩邊示意,我是暫時穩一穩關雲長的心,千萬不能退,再要看一看,到底有沒有理伏。

兩旁文武心領神會,按兵不動。

雲長也看在眼裡,明白在心裡,看來「台詞」只好再背:「丞相。

  「將軍怎樣?」

  「關某造地雷八個,一十六尊大炮,要把丞相的人馬打一個片甲不歸,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本當早已動手,因關某當年受丞相之恩,三日小宴,五日大宴,上馬相敬,下馬相迎,因此至今未曾下手。

望丞相大隊速退,否則起手無情!」

  「這個……」

  曹操聽到這幾句話,又相信了三分。

因為八個地雷、十六門大炮,不是現在才知道,老早就有所聞聽,只是沒有見過。

當初在樊城,張飛在城頭上架十六個樹樁,說是十六門大炮;我也聽說你造過這些東西,可是從來未用過。

想必今天你家兄長劉備在此生死緊急關頭,你拿出來用一用,這倒不可不防。

      曹兵們聽見有地雷大炮,一個個心慌意亂起來。

就連那些原來不相信有火攻的文武,也都默不作聲了,眼光一下子集中到曹操面孔上,意思是,關雲長看在你們舊交情的份上,幾番良言相告,所以不動手。

趁現在還未動手,我們退兵吧,不要弄得關雲長發脾氣,是沒有便宜可以占的。

  曹操雖然相信十之七八,但不見火光怎麼叫火攻呢?還是再等一等。

所以說,諸葛亮料到他不吃一點大嚇頭,他是不會心甘情願退兵的。

因此三段錦囊不可少背一段。

曹操對兩邊文武看看,心裡想,多少要見一點顏色。

因此嘴裡仍在和調:「將軍的美意,老夫感恩在心。

來啊!與我大隊倒退了。

  雲長見曹操還在耍花招,知道他是蠟燭脾氣,不點不亮,那末只有象演戲一樣,把第三段背出來。

關將軍面孔一板,聲音洪亮──「關某屢次關切,丞相不信。

如今下手非某之罪也!罷!罷!罷!」

  罷字出口,著腳無救。

曹操見雲長如此堅決,倒覺懊悔。

但是已經弄僵,索性再看他怎樣。

只聽雲長一聲令下:「周倉!」

  「小人在~」

  「與我山套之中去放地雷。

  「小人遵命:」

  周倉旋轉身來,一個旋風來到山套後面。

他做些什麼呢?據說拉掉了褲子,蹲下來大便。

這是說說笑話罷了。

其實是在山套後面有一萬從江夏借來的兵,傳令每個小兵手裡的兩個火把,都點上火,一萬兵就是兩萬個火把。

這時太陽已經西,天空中霞光萬道,彩雲朵朵。

兩萬個火把映得飛虎山映得通紅雪亮。

  雲長又下令:「兒啊!」

  「孩兒在此。

」公子關平跑到關將軍馬前。

  「點炮!」

  「遵爹爹吩咐。

  關雲長與公子關平父子兩人,分立左右。

關平傳令,命五百校刀手分開。

本來被他們遮住了後山套,現在一目了然。

下面的曹操與眾文武望上來清清楚楚。

只見十六門炮架子上,矗立著十六門大炮。

關平一聲令下:「來!與我點炮。

  旁邊走出十六名關西大漢,從背後抽出火把,在風裡一閃,火光爍爍,點燃十六門火炮上的藥線。

  曹操見火炮藥線旺,火星直躥,一下子急得口都開不出。

心裡還在責備自已太多疑了。

關將軍同我多次說明,可是我不相信,把他的一片誠心辜負了。

現在完了,十六門炮聲一響,我曹操湊得最近,肯定被炸得血肉橫飛,粉身碎骨。

想到地下還有地雷八個,一定在山腳之下,火炮打,地雷響,我的軍隊在前排的,都要轟完。

見山套後面,紅火直衝九霄。

曹操心急如焚,對著山套上的雲長,只是雙手亂搖。

屏了好久,方才結結巴巴講了一句:「將軍,且慢!」

  文武想,你這個老賊,人家的好話不信,現在你也急了?你看藥線已經著了,快點走吧!再慢一步就要葬身火海了。

有人要緊圈轉丞相的馬頭,並用傢伙鑽子在馬屁股上連連打著。

曹操雙手抱著自己的頭,慌忙逃命而去。

文武隨後緊跟,小兵前隊作後隊,後隊作前隊,象潮水般地向長坂橋涌去,望風而退。

    在後面長扳河面上的十二座行軍大橋,原來上面立滿了人。

現在見前面人似潮湧向後退來,爭先恐後向對岸逃去。

  再說這種行軍大橋,只不過暫時行行軍還可以支撐,現在大家都要搶先過河,你推我拉,你搶我奪,橋面上擠滿逃兵,一下子又都不能全部過去,大家腳里用力,十二座橋頓時斷掉,曹兵成千上萬向河裡跌下去。

即使善水的人,這時也施展不開自己的本領,眼睜睜溺死在長坂河中。

可是後面的曹兵還在逃過來,見行軍橋已斷,要想立定不走,可是由不得自己作主,還被後面的逃兵推下河去。

就這樣,前面的兵,總是被後面的兵一排排、一隊隊推下河去。

不消多時,長坂河面上出現了一條寬闊的大道,曹兵大隊就從這新築成的死屍大道上逃命過橋。

這一陣混亂,曹兵被踏死、溺死者,不計其數。

  飛虎山上十六門大炮,直到藥線燒完,末聞響聲。

哪裡來什麼火炮呢?有了豈會不打?原來又是十六門假炮。

雲長收拾三軍,帶了關平、周倉,以及一萬三千五百二十名兵士,離開飛虎山,直奔漢江邊去見劉備。

  曹操一口氣退了數十里路,總以為後面烈焰翻滾,火光沖天,還在拍馬奔逃。

聽得後面有人叫喚:「丞相住馬,並無火炮地雷。

」曹操方才扣馬。

他驚魂未定,問兩旁文武說:「列公,老夫的首級,可在頸項之上?」

  大家都禁不住笑了出來,說:「丞相無恙。

」這老賊嚇昏了頭。

現在聽說沒有火炮,曹操想想不對:我親眼目睹藥線著,青煙飛,怎麼會不打出來呢?莫非又上當?立即命手下前去打探。

  手下飛馬到飛虎山上:,不見雲長,也無一兵一卒,十六門大炮安然放著。

小兵上前一看,炮衣都沒有除去。

把炮衣解下來一看,原來正是十六個樹樁樁,挺立在那裡。

迅速回來復曹操。

  曹操聽得是假老戲,心裡怨恨交加。

雲長阿,我一直以為你是老實人,你的話我總歸相信。

不料你今天也說謊話了,我中了你的計,損兵折將。

你真不夠朋友,達肯定是諸葛亮的安排,我佩服。

曹操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又不好向手下文武講穿。

若然我埋怨雲長欺騙於我,那末肯定有人要說我,一向把雲長捧上天,樣樣好,自己人的說話總不聽,現在上當中計,是罪有應得。

我說壞關雲長,也等於說壞我自己。

所以他不但不說穿,相反還要強裝笑臉,感激關將軍容情,把藥線熄滅。

  文武大家都知道曹操分明是在為關雲長辯護,也沒有人出來點穿。

曹操想,這次未能除去劉備,但是打得他落花流水,無棲身之地。

料他一時難成氣候,那末讓我迴轉皇城整頓兵馬,伺機再行出兵。

因此曹操大隊駐紮當陽道,準備明天班師回朝。

  假如被你這麼輕輕鬆鬆收兵回去,便宜了你百萬曹兵。

旁邊的徐庶一直在暗中相助劉備。

見曹操要罷師,心想,此番你一百萬人馬,在長坂坡打敗劉備,但沒有擒住他,以為大獲全勝。

要想迴轉皇城,沒有這麼便當。

我有計策在此,定叫你一敗塗地,送掉老命。

元直在曹操處前後一年多,給曹操上的當不是一次二次,從未象今天這麼大,險些送去曹操的性命。

而且曹操一下子還不知是計,直要到赤壁燒完,方才明白自己中了徐庶設下的圈套──徐庶走到曹操面前:「丞相,徐某有禮了。

  「元直公何事?」

  「遠相此番興師百萬,為什麼不能把劉備消滅,這點請丞相仔細思量。

  不錯,這個問題值得一想。

劉備被我圍困當陽,已成釜底之魚,籠中之虎,怎樣又被他逃遁呢?即使下回再來,恐無此等良機。

何況他幾遭挫敗,定然要設法報仇雪恨。

感到徐庶的話,確非等閒之談,其中大有文章。

便問元直:「那你看,此番究竟怎樣會被劉備脫逃?今後又如何對付於他?」

  這真叫生病人找鬼商量──死得快。

曹操他是上當上不怕。

徐庶的話聽來總是順耳順心,好象金玉良言,到後來又總是上當受騙,大敗而歸。

徐庶見問,回答道:「丞相,依我看來劉備他是兵微將寡,日薄西山,奄奄一息。

與他周旋,太合不來。

打勝仗吧,他是孤窮之輩,你丞相也得不到什麼好處。

不知丞相意下如何?」

  徐庶眼光遠,氣派好,看問題比我曹操透徹。

就說此番當陽之戰,雖說我曹操勝了他,但是自己也死傷了數十員大將,相比起來,還是我曹操輸得慘。

我好比一個腰纏萬貫的富翁,而他卻是一個慘澹經營的窮漢,我贏了他,也發不了財,反而有可能還要倒貼一點。

  徐庶見曹操不作聲,因此繼續說道:「丞相,我看只有讓劉備自取滅亡。

  「劉備豈會自滅?」

  「丞相,現在天下盡被丞相所滅,唯有江東孫權,盤踞江南六郡八十一州。

孫權好比一裸大樹,劉備尚有可能棲息於江東。

觀在趁劉備當陽新敗,還在喘息之機,請丞相揮師江東,一舉平定孫權。

江東孫權,自從他兄長孫策亡故,即位以來,年數不長。

久不用兵,又無作戰經驗,他耳聞丞相百萬雄師下江南,我看只有兩條路:第一條投降你丞相;第二條路被你丞相相踏平江東六郡。

要是他投降你丞相的話,命他攻打劉備,以功補過;不降者,丞相平定江東。

江東一定,就象大樹倒下,劉備這隻驚弓之鳥無林可投,無案可棲,只是漫天飛逃,結果也是兩條路:第一條投降;第二條自亡。

這樣,一舉兩得,事半功倍,天下平定在此一著。

丞相看來,此計若何?」

  聽完徐庶的計策,曹操翻來覆去思慮,實是無懈可擊的萬全之計。

看來我攻伐江東,還有這麼深奧的道理,若非元直提及,我更難想到。

江東被我所滅,劉備亦無路可走。

我此番調齊百萬人馬,亦非容易。

七月出兵,九月回師,劉備未滅,反而損兵折將,有何面目班師回朝?豈不要被天下人看輕我曹操?即使下次再來,恐怕局勢有變,到時再要調兵譴將,就不是這麼便當的事了!何不趁此機會踏平江東?本來我無法下長江水戰,現在劉表去世,劉琮己死,荊州歸我曹操,劉表的二十八萬水軍,足夠用於攻打江東。

曹操苦思冥想,再也想不出更好的辦法。

  事實上,這確是一條妙計:如果孔明不連東吳,曹操定然達到目的。

即使孔明東連孫權,也要大動一番腦筋,才能夠打敗百萬曹兵。

因此,徐庶一面獻計於曹操,一面也在想著諸葛亮,是否想得到這一著,我已說得曹操屯兵赤壁打江東,你一定要設法聯絡東吳,想必諸葛亮在這點上在我徐庶之上。

否則我事與願違。

  曹操聽了元直之言,問兩旁文武,意下如何。

文武中有資格的人,都贊成這種看法,確是良策。

余者更無異議,亦然隨波逐流。

  曹操一角文書到荊襄,把蔡瑁、張允調到軍前,封為水軍大都督,命一萬隻戰船開下長江。

然後大隊離此當陽,屯於江北赤壁山。

二十八萬水軍扎在江邊,左右兩座大的水營,江邊二十五座水營門宛如月牙,水營門外木排無數。

一萬隻戰船中,七千隻是大號二號戰艦。

三千隻是小船,稱為浪里鑽,水上飛,都是巡哨,或往來通信之用。

曹操親率五十五萬陸軍駐紮在岸上,大營中將台高築。

真是雄兵百萬,戰將千員,屯兵赤壁,虎視江東。

  話說劉備在漢江邊,聽得曹兵人聲鼎沸,一片嘈雜。

眨眼間,關將軍帶兵趕到。

見過兄長劉備,說道:「我率軍師之命,埋伏在飛虎山擋曹。

軍師預先吩咐,見你大哥走錯了路,不必聲張,讓你大哥困於漢江。

曹操追來,命我按錦囊辦事。

現在曹兵百萬盡被兄弟嚇退了,請大哥放心。

  劉備見雲長帶來的一彪人馬,心中大喜。

但不知孔明軍師現在何處。

去了三天,怎麼還不前來?就在這時,只聽江面上傳來陣陣鑼聲:「乓……」,大家舉目觀看,木排船隻無數,約有萬把兄弟,船頭上公子劉琦站在那裡。

原是孔明到江夏,說劉皇叔要敗到漢江邊、所以劉琦公子帶了水兵親自前來接應叔父。

一路沿江過來,果見皇叔等人都在江邊。

公子見皇叔,要緊船隻靠岸,然後登岸到劉備馬前:「小侄接應來遲,望請叔父恕罪。

有禮了。

  「啊呀!侄兒少禮。

  公子到雲長面前見過二叔。

雲長回禮。

再到張飛面前見過三叔。

張飛回過禮。

趙雲和文武都見過公子,少爺也一一回禮。

正在此時,江而上又是一陣鑼聲。

大家抬頭一望:又是一批船隻木排,大船頭上一坐一立兩個人,:立的便是夏口郡太守劉賢;坐的不問可知,乃是孔明先生。

劉備見到先生也來了,真是又驚又喜:驚則驚你一走之後,我一仗大敗,險些不能同你見面;喜則喜敗仗雖吃,救星總算到來。

因此要緊跑馬到江邊迎接先生。

  孔明的船已漸漸靠近了岸。

「啊,軍師,劉備有禮了。

」劉備想,自從你從臥龍崗出山以來,至今分別還是第一次。

因此分外思念。

  「賀喜主公!恭喜主公!」

  劉皇叔想,我敗到如此地步,還有什麼喜事呢?便問道:「請問軍師,喜從何來?」

  「主公,當陽一敗,從今以後步步高升!」意思是以後你象矮子登梯,一步比一步高。

軍師繼續說道:「往後,只有曹操挨打,決無主公受老賊之氣。

」這些活,劉備還不十分相信,一定到火燒赤壁後,方才完全相信。

  孔明與劉賢太守一起上得岸來。

軍師把夏口太守劉賢介紹給劉備,互相見過禮。

大家也見過了軍師。

諸葛亮便稱讚趙云:「子龍,你真是其功非小!」

  「軍師,末將未能保全二主母,竟被她赴井身亡。

  「此等敗仗是最大的一次,你能保全大主母和小主,已經是不易之極了。

  趙雲暗暗稱讚軍師足個通情達理的人。

孔明見君臣相聚,十分高興。

隨即建議主公去夏口郡暫且安身。

旁邊劉琦一聽,要緊勸說劉備去江夏郡。

劉備想,我長坂坡敗下來寸土全無,現在你拉我奪。

一個夏口,一個江夏,到底去哪一處,一時不能決定。

便問雲長說:「二弟,你看到哪裡而去?」

  「以我之見,夏口地方小,江夏畢竟是一郡之地。

況本是老大王劉表的領地。

荊襄九郡,八郡已被曹操占有,只有江夏郡還是我們劉家守住,還是到江夏好。

」雲長實事求是在對兄長說道理。

因此,劉備決定去江夏郡,孔明想,既然去向已定,那末應該同劉太守打個招呼,今後還望多加聯絡。

劉太守也無意見,辭別皇叔、孔明,帶兵回夏口而去。

事實上,孔明早就有去江夏的意思,因為他一生謹慎,唯恐今後漢事基業有了進展,劉琦公子要多說多活,說起來全靠我的江夏,否則劉備無安身立命之處。

這樣他今後就沒有話說了,沒有江夏,我們還有夏口。

盡笛公子劉琦並無這種想法,但諸葛亮考慮得周密,有所防備。

  現在劉備楷兵將百姓,全部下船,一齊開往江夏郡。

一別江夏,公子劉琦使把兵符印信交與皇叔,說道:「小侄無能,江夏印信由你叔父執掌。

  劉備無論如何不肯接受這顆印。

說道:「賢侄啊,此地江夏乃是你父親的基業,愚叔只是在此權宿,印信還是公子執掌。

」在劉備的再三謝絕下,劉琦只得作罷。

  一到江夏,人馬都安頓下來。

怎樣來收拾眼前的這副殘局,這是當務之急。

皇叔要從敗中取勝,復興漢業,簡直難以想像。

這種事情只有孔明想得到,他能夠從失敗之中,看到成功的因素,逐步使之成為現實。

這是他的最大本領,也是他相助劉備的最大功勳。

  諸葛亮一面把子民安好家,把敗兵整編入伍,一面把劉備的家眷、文官武將等安排妥帖。

方始同劉備說道:江夏郡要開喪了。

要在城外校場共扎三座喪帳:第一座是老大王劉表的,因為劉表死後,劉琮閉喪不報,未曾開喪禮。

一則他是這裡荊襄之主,二來你主人劉備現在借他地盤重整旗鼓,討個吉利。

第二座是二主母糜氏,是你主人的賢良妻,小主的良母,應該追悼她。

同時命人按子龍的說法,去當陽道取回主母的遺屍,用上等棺木追殮。

第三座乃是樊城太守、老將軍劉泌,他為國捐軀,應該祭弔一番。

  劉備聽後,十分贊同,想這些人都與我劉備知已,雖然我劉備還很窮,但也應該簡單地祭弔一下,以表我劉備與他們的知遇之恩。

不料孔明要在這次開喪中大做文章,創下三分漢基,故而擺足排場。

這叫江夏郡大開喪。

劉備見孔明如此鋪張,也不知他搞些什麼名堂。

心裡想,軍師啊,我劉備的家底你不是不知道,要我一下子辦這麼一樁事情,破費這麼多錢財。

再說此地乃是侄兒的地方,我又當陽新敗,還有哪個再來憑弔?因此問孔明:「軍師,還有何人來此弔喪?」

  「主人開了喪,豈會無人前來?今天你主人吊,明天我諸葛亮吊,後天雲長吊,翼德吊,接下來子龍吊,文吊武吊……」

  「自己人吊完之後便怎樣?」

  「掉轉頭來,重新再吊。

  只有你孔明想得出來,弔喪倒有點象「走馬燈」,周而復始,豈可如此!劉備嘴上不說,心裡嘀咕。

  「主公,你的三分天下,就在此開喪而來。

這叫小錢不去,大錢不來。

應該用的地方,再多的錢也要用,不該用的地方分文不用。

我只要一個人前來弔喪,萬事皆休,喪帳馬上停止。

」孔明明白劉備不解其意,略作解釋。

  「哪一個來吊呢?」

  「江東魯肅。

  「江東與我們有何來往?」

  「不要說沒有來往,而且還有仇恨!」

  「有何冤讎?」

  「殺父之仇。

  「孫權之父非我所殺。

  「孫權的父親孫堅,從虎牢關回去,路過荊襄,被劉表亂箭射死。

劉表是你的兄長,豈不是與你們劉家有殺父之仇?」

  「既有此等讎隙,那末江東魯肅怎麼還會來此弔喪呢?」

  「此番,不要是殺父之仇,哪怕與江東有天大的怨仇,也定然會派魯肅到此弔喪。

  「這是什麼道理?」

  「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

」諸葛亮對劉備說明,因為如此如此……所以必來!

  「如果魯肅不來呢?」

  「喪帳開下去。

  「魯肅一年不來就開一年麼?」

  「想必魯肅得到江夏開喪的消息,也不可能相隔如此長的日期再來。

這樣吧,長話不如短說,你只要等我三天,第三天魯肅來,我第四天喪帳閉。

三天之中他不來,我第四天也閉。

你主人看來如何?」

  劉備聽到話頭重要,不敢阻攔,一準等他三天!

  那末,三天之中魯肅到底來不來呢?請聽下冊分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張遼後面的夏侯惇一聽,懂的,諸葛亮操琴

 三將立即點兵出發。一面大纛旗上寫得清楚:「大漢丞相帳前左護衛、二虎將、頭隊正先鋒」,正中斗大一個「張」字。張遼就在大旗之下上馬提刀。在他後面,大旗上寫著:「大漢丞相帳前右護衛、痴虎上將」,中...

眾文武見孫權退入內堂,全部退出去 大將中

 現在,君臣商量已定。孔明與劉備說,到了外面,你主公對魯肅說明,我諸葛亮過江,要由他擔保。我料到魯肅是江東的有名之士,只要他能負責的活,我便有泰山之靠,你說話中,口氣略微硬一些,也讓他肩上壓些分...

他們兩人日後見曹操福威日甚,篡逆之心已露

曹操站在葫蘆谷口,進退維谷,左右為難。看到所剩無幾的兵將一個個喪魂落魄,三分象人,七分象鬼,已經三天沒吃了,再餓下去,大家就會散夥了。可是這個葫蘆莊裡到底有沒有埋伏,還是一個謎,無法猜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