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先生一看便知道,紅黑兩將都是小覷於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劉備帶著二位兄弟,趕去臥龍崗二請諸葛亮。

這年是建安十二年的三九天氣正當嚴寒季節。

走到半路之上,突然大雪飄飄。

頃刻間北風似刀,朔風凜冽,遍地積雪。

張飛在馬上心中怨恨諸葛亮,你不應該躲在隆中不出山,害得我們弟兄三人冒著這樣的鵝毛大雪再趕去臥龍崗,他忍不住氣對劉備說:「大哥,這樣大的風雪,我們回去吧!」

  劉備:「三弟,你要知道,孔明時常雲遊四方。

前番未能相見,如今這樣大的雪,料他定在家中,我等趕去才能相見。

何況已經走至半路,俗語說,不要半途而廢。

  張飛:「大哥,這樣冷的天氣,難道你不怕嗎?」

  劉備:「愚兄為了相請賢能,再大的風雪也是不怕,要是三弟怕冷的話,那你先迴轉新野!」

  劉備以為張飛真的怕冷。

哪知三將軍是同孔明有氣!你真正叫他回去,他便環眼圓睜地對著劉備說:「大哥,兄弟在沙場死都不怕,難道還怕什麼冷麼?」

  皇叔一聽,感到好笑!一時叫冷,一時叫不怕,都是你一個人在講。

劉備還沒有察覺到張飛對孔明的惱怒,皇叔想,既然如此說,皇叔便回答兄弟說:「三弟,既然不怕冷,有得回去也要走一半路,那末何不趕去臥龍崗。

  關將軍自從劉備對他比上了一段古典,他再也不講什麼了。

弟兄三人就這樣冒著風雪,頂著寒風來到臥龍崗。

到臥龍崗後,車輛停在下邊,劉備抬頭一看,正是:山披銀裝,林如玉琢!與初請諸葛亮時換了一個世界。

弟兄三人一齊下馬,帶著馬匹慢慢地上得臥龍崗。

  皇叔對崗上四處一看,周圍遠近積滿了大雪。

天上還不斷地象梅花一樣在朵朵飄飛著。

這正是:彤雲層層,冷風慘慘。

剎時間,爛銀蓋頂,遍地一色,四下難行。

也不見樹木山根,獐狍野兔皆伏山嶺。

大小門戶都未開,鄉間草屋盡關閉。

皇叔劉備不覺「喔唷」地透了一口冷氣,幸得前番來過一次,即使無人也不必問訊了。

皇叔在前,關、張在後,直往孔明府上而來。

半路上經過二間草屋,外面懸掛著一塊招牌,上面寫道「酒鋪」二字。

  劉備與兩個兄弟說:「二弟、三弟,我們三人渾身堆滿了雪,何不到酒鋪前略歇片刻?」

  弟兄三人,就帶馬來到草屋的外面,站定了身子,各自將身上的雪拍一個乾淨。

皇叔正在抖著龍冠上的雪時,只聽得酒鋪裡面傳來了聲音:「大雪飄飄無處游,在此暢飲一解憂!」

  劉備聽到這兩句話,要緊戴上了龍冠,回頭對裡面一看,只見兩位先生對面坐著,都是道家打扮。

一個是白臉長須,一個是青臉卷鬚。

皇叔一見,認為其中兩人必有一個是諸葛亮,因為他們在說道天空下雪,只好在此飲酒。

心想,我幸得冒雪趕來,天好的話,孔明可能又要出外了。

因此他掉轉身來,走進了草屋,到這兩位先生的酒席前一躬到底,開口言道:「二位先生之中,哪一位是臥龍先生?劉備在此有禮了!」

  這兩位先生見到劉備這樣動問,真是可發一笑。

他怎象猜謎語一樣的問訊。

一個白臉長須開口問道:「將軍莫非劉皇叔?」

  劉備:「原是劉備!」

  石廣元:「你要見諸葛亮麼?」

  劉備:「是也。

  石廣元:「我等兩人都非孔明。

  劉備想,又是行了一個白禮。

開口問道:「那二位先生尊姓大名?」

  石廣元:「我乃潁州石廣元,他乃汝南孟公威,與孔明皆為老友。

  劉備:「劉備久慕二位的大名,但不知臥龍先生在家否?」

  石廣元:「長久不見了。

今日大雪,他可能在家,皇叔既已到此,可以前往北去,便是他的住處。

  劉備:「備前番來過,不勞費心,再見了!」

  皇叔回出了草屋,與二位兄弟說:「裡面兩位乃是孔明的好友,我二次到臥龍崗,前後見到了很多山林隱士,唯不見孔明。

  皇叔說完了這幾句話,帶著馬匹在前面,關、張在後,向孔明的住處而來。

過小橋,穿莊場,將馬匹全都拴上了竹林。

皇叔上前輕輕地叩著大門,只聽得裡面傳來熟悉的聲音,知道是前番初請諸葛亮時遇到的那位小僮。

聽他口中嘀咕道:「我當風吹竹,原來人叩門。

」說罷,將門開了,果真是這個小僮!

  皇叔上前打了個招呼,說:「啊,小僮,劉備又來了!」

  這小僮見到他們弟兄三人,他心中亦非常佩服。

認為外面這樣大的雪,你們竟然會趕來臥龍崗。

因而面帶笑容地還了一個禮說:「原來是劉皇叔。

這樣的風雪,趕來此地,不知有要事?」

  劉備知道這個小僮說話很俏皮,前次我已領教過了。

我分明前來相請你家先生,今日你還裝作不知。

皇叔陪笑著說:「請問小僮,諸葛先生可在裡面?」

  小僮:「在裡邊草堂之上。

  劉備對張飛看看,意思是幸得沒有聽你的話,要是在半路上回去了,豈不要錯過了機會?我知道下雪天他是不會出去的。

所以對小僮說道:「請問小僮,劉備可以進去麼?」

  因為前番被他觸過霉頭。

所以,招呼打在前頭。

小僮微笑地回答說:「不必通報,皇叔只管進去便了!」

  劉備就命二弟、三弟在草屋外等候。

雲長與張飛就在屋檐下拍著身上的雪。

  劉備跟著小僮跨進了草屋,只見裡面一副對聯,上一聯寫著:「淡泊以明志」;下一聯是:「寧靜而知遠」。

皇叔見到這副對聯,已經知道孔明是一個好靜不好動的性格之人,因此隨著小僮跨進了第二進草屋,只見草堂上生著火爐,火爐旁坐著一人,年齡尚輕,約來二十青春,腮下無須,他抱膝而坐,口中又象讀書又象在唱歌似的,因為他沒有拿書本在手,但是念得很認真。

皇叔只聽得他在那裡念道:

  「鳳翱翔於千仞兮,非吾不棲;士仗處於一方兮,非主不依。

東躬耕於隴畝兮,吾愛吾廬;聊寄傲於琴書兮,以待天時。

  皇叔聽完他的吟誦,知道孔明先生確有高志,他就在等待時機。

皇叔想,你有著這樣的大才,現在正當用人之時,我又真心前來相請於你,正是你有心,我有意,讓我趕快上去相見吧。

因此等不及小僮稟報,跨上前去對著這位先生看看,劉備心想,我為了你孔明,不知行了多少個白禮,想必現在我這個禮,不會白行了。

所以,他深深地一禮,並說道:「伏龍先生,劉備有禮了!」

  這位年輕人要緊站起身來,問道:「皇叔,你莫非要見我家二哥麼?」

  劉備想,不管二哥、三哥,我只知道要見諸葛亮。

因此問道:「先生究竟是誰?」

  諸葛均:「我家弟兄三人,大哥叫諸葛瑾,字子瑜,現在江東相助孫權;二哥諸葛亮,字孔明;我乃排行第三,諸葛均的便是。

  劉備一聽,就差一個字,對小僮看看,我要見的是諸葛亮,你怎麼領我見了諸葛均?小僮對皇叔看看,意思是你剛才對我說的是要見諸葛先生,這不是諸葛先生麼?你說要見諸葛亮,可是你這個「亮」字沒有說出來。

我並沒有錯啊!皇叔也拿他沒有辦法。

  諸葛均立即招呼劉備說:「皇叔請坐!」

  劉備在爐子旁坐了下來,小僮送上了一杯茶。

皇叔想,這天寒地凍,吃一杯熱茶也能暖暖肚。

因此就問諸葛均說:「可知令兄哪裡去了?」

  諸葛均:「我家二哥,從來是往來不定的。

  劉備:「那何日回來?」

  諸葛均:「他回來的日期從來也不定的。

  劉備想,我這裡已經來過兩次,不要孔明先生回來之後,等到我問訊趕來,他倒又出去了。

這樣,今生難以見面。

一想有了!倒不如讓我留下字條,讓孔明回來可以知道我來請過他兩次了,這樣他可以在家等候我劉備。

皇叔便對諸葛均說:「先生,可否借來筆墨一用?」

  諸葛均就吩咐小僮,取來筆墨與紙張。

劉備一看硯台中的水已經結成了冰,說明今日的天氣好算冷的了。

他就靠在火爐旁的椅子上解一解凍,方始磨墨提筆,寫上了一張便條留給孔明,內容是:秋天相請先生未能得見,冒雪衝風二請先生,遇見了令弟。

希先生回府後在家等候,劉備隔日再造府相請。

皇叔將便條交給了諸葛均說:「這張便條,費心先生等候令兄孔明回來交付於他,多謝了!」

  諸葛均:「些些小事,何必客套!」

  皇叔坐在草堂上,他感到別有風味。

因此,東看西望,根本忘記了要回去。

你哪裡知曉,雖然在鄉村農夫之家,規矩也非常大。

諸葛均看劉備坐著不走,便向他直言不諱地說:「皇叔,家兄不在,不能多留外客,皇叔可以自便的了。

  劉備一聽,這地方的規矩遠遠勝過了我新野的衙門。

沒有坐多少時間,已經向我發逐客令了。

劉備只好含笑地站起身來,連聲應允道:「是是是,劉備告退了!」

  諸葛均:「在下相送!」

  劉備在前,諸葛均在後,將皇叔送至大門口。

皇叔向外一望,見天上的大雪還象倒灰一般地落下來。

雲長與翼德見自己大哥被一個青年送了出來,要想開口問他是不是孔明。

劉備先向兩個兄弟介紹說:「二弟三弟,孔明先生仍舊沒有回來,這位便是伏龍先生的胞弟諸葛均先生,你們見過了!」

  雲長、張飛一聽,心想,又是空跑了一趟。

因此,聽大哥所言,二人見過了諸葛均。

正在這時,只聽得小橋之上有人作歌而來,劉備正在向諸葛均行禮告別時,聽到歌聲轉身便望,只見一個老人,頭戴道巾,身穿道袍,騎上一隻騾子,在小橋上踏雪而來,手執葫蘆,口中高聲作歌:「正是一夜北風寒,萬里彤雲厚。

上空雪亂飄,蓋盡江山舊。

仰面觀太虛,疑是玉龍斗。

片片鱗甲飛,頃刻滿宇宙。

騎騾過小橋,獨嘆梅花秀。

」皇叔聽到這支歌,又看到他的方向往這裡而來。

他想,孔明回家了!因此,冒了大雪向這位先生的面前奔去,半句都不問,只管一揖到底,滿有信心地說:「伏龍先生,剛才有令弟殷勤招待,以為先生過日回來。

不料在此相見,真是有幸得極,劉備有禮了!」

  騾子上的老人笑著問道:「皇叔,你莫非要見我家小婿麼?」

  劉備想,我不管大婿小婿,目的是要見諸葛亮。

所以,要緊問道:「先生是哪一個?」

  黃承彥:「孔明是我小婿。

老漢黃承彥便是!」

  只聽後面的諸葛均帶著緊張的聲調對著劉備說:「皇叔你不要弄錯了,他不是我家二哥,乃是我家二哥的岳父大人也!」

  劉備聽到他們兩人的說話,再對騾背上的人仔細一看,喔喲,見他須髯都白了!年齡少不了六十,諸葛均看來最多二十青春,哪有弟兄相差四十年紀呢?原來他是諸葛亮的岳父,想我為了想請孔明,怎麼象發了痴一樣,心中感到慚愧,要緊改口稱道:「原來是黃老先生,可知道令婿在哪裡嗎?」

  黃承彥:「好久不見了,老漢今天提酒踏雪而來到孔明家中,也是來找我小婿的呀。

  皇叔想,諸葛亮這個人真不簡單!他的去向,連他的岳父都不知道。

看來只可下次再來了。

便對黃承彥行了一個禮,說了一聲:「老先生再見了!」

  皇叔便與兩個兄弟從竹林里牽了馬匹,無精打采地離開了這裡。

這樣大的風雪,張飛這個人他氣過了頭,反而倒要尋些樂趣出來,他知道自己大哥這次又沒有遇到孔明,心中亦很不舒暢,讓我來使他開心一點吧。

因此便對劉備說:「大哥,他們山林之人,不管春夏秋冬,風霜雨雪,總是作歌。

兄弟今天也要來唱歌哉!」

  劉備想,你兄弟這時候作歌,真算得是苦中作樂!劉備待兩個兄弟一向是愛護的,儘管自己悶悶不樂,絕不願掃兄弟之興。

所以,對張飛說道:「三弟有興作歌?請了!」

  張飛雖然說出了作歌,但是,一下子想不出恰當的歌詞來。

他四處一望,見到天空中不斷地飄著大雪,倒被他想出了歌詞。

便對皇叔說道:「大哥,我的歌詞來了,請你聽好!」

  劉備:「請三弟速速唱來!」

  張飛:「大哥聽了:一片一片又一片……」

  劉備:「這算什麼意思?」

  張飛:「兄弟唱的是老天下的雪,不是一片一片的嗎?」

  皇叔想,倒也形象得很,繼續問道:「三弟,唱下去!」

  張飛:「沒得了!」

  劉備:「只有一句豈能成為歌?至少要有兩句,請三弟想來。

  張飛:「太麻煩了。

  劉備想,這個麻煩你自己找來的,這裡又沒有人逼著你唱歌,既然唱到,一定要唱象,因此命張飛說:「三弟,第二句一定要請你做出來。

  張飛想了長久,對劉備說:「大哥聽了,一片一片又一片,兩片三片四五片。

  劉備想,照你這樣象加法一樣地唱下去,不要說兩句,你一直可以唱到新野縣。

  後面的雲長對張飛說:「三弟,待愚兄來助你一句,叫『飛入水中都不見。

』」

  張飛聽完放聲大笑說:「好得很!」

  皇叔想,到底我家二弟,這一句更加形象了。

因為雪落入水中,頃刻間全部融化。

因此稱為「飛入水中都不見。

」二請諸葛亮就這樣地結束了!這正是:「一天風雪訪賢良,不遇空歸意感傷。

東屋溪橋山石滑,寒侵鞍馬路途長。

當頭片片梨花落,撲面紛紛柳絮狂。

停鞭回首遙望處,爛銀堆滿臥龍崗。

」弟兄三人下了臥龍崗,帶著手下,推著車輛迴轉新野。

文武與子民認為已經請到了孔明,都出城迎接。

不料,仍舊設有把這位先生請到新野。

大家為皇叔的空跑一趟大掃其興。

但是,劉備絕不灰心。

他想,總有一天孔明要迴轉臥龍崗。

  光陰如箭。

辭舊歲,迎新春。

到了建安十三年的春天,手下人匆匆趕來新野,向皇叔稟報說:「這次我們打聽到確實的消息,諸葛先生果真迴轉了臥龍崗。

而且現在家中。

」劉備聽到這個消息,他準備了禮物,問兩個兄弟:「你們臥龍崗願意同去嗎?」他們回答說:「大哥願去,我等理當奉陪。

」子龍與皇夫人說:「希望這次能把先生請來新野。

」皇叔想,初請諸葛亮在去年的秋天,二請諸葛亮正在隆冬天氣。

今日三請諸葛,正在風和日麗、春光明媚的季節。

弟兄三人到了臥龍崗,因為來過兩次,不需要問什麼訊了,直往孔明府上而來。

過小橋,穿莊場,皇叔正在向前走去,前面匆匆跑來一人,劉備一看,便知是在二請時見到的諸葛均先生,皇叔立即向他招呼說:「先生,去冬一別,今春再見。

劉備在此有禮了!」

  諸葛均本來低著頭,沒有注意到。

忽然聽到劉備的聲音,抬起頭一看,果真是皇叔。

心想,他們弟兄三人可算得一片誠心了,為了我家二哥來此臥龍崗前後三次。

因此,恭敬地回了一禮,說:「皇叔駕到,在下失禮了!」

  劉備:「聞得令兄在家,特來相請!」

  諸葛均:「我家二哥現在家中,皇叔可去一見。

在下有些俗事,失陪了!」說罷,他就在皇叔身旁擦身而過,匆匆而去。

  這時,張飛雖然一起到此,認為孔明已經知道了我家大哥前來請過兩次,他還不趕來新野,再要我等來此相請,架子可算天下最大的了。

又見到他的兄弟,對我家大哥聊聊幾句,轉身就跑,他實在忍不住心頭之氣,脫口而出說了一聲:「好大的架子!」

  劉備立即向他喝住,說:「三弟,千萬不可無禮!等你見了孔明,切莫出語傷人而使前功盡棄,誤了大事!」

  弟兄三人拴好了馬,皇叔又來親自叩門,只聽得裡面小僮走了出來,把門打開。

皇叔一看,真巧!三次都是這個小僮,知道他喜歡俏皮,因此今日皇叔講得十分詳細,對著小僮說:「小僮請了!伏龍、諸葛亮、孔明先生可在裡邊?」

  小僮抿嘴一笑。

因為,劉備上次說了諸葛先生,結果成了諸葛均。

今天他是吃苦學乖,連姓連名帶字號都一齊報了出來。

小僮想: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今天,總算被你等到了。

所以,回答劉備說:「我家老師早已回來!」

  劉備:「可能進去相見?」

  小僮:「皇叔只管請進!」

  劉備:「二弟、三弟,請在外面等候,待愚兄一人進見!」

  劉備跟著小僮進了草屋,走到第二進的草堂口,對上面觀看。

只見這位臥龍先生高臥在那裡,他面朝外,背對里,睡在一隻竹榻上。

小僮準備上前稟報,劉備便將他一把拖住,輕輕對他說:「小僮,請勿吵鬧先生,讓他好好地安睡,劉備在此等候便了!」

  就這樣,皇叔站在草堂之下,躬身而立,聲息全無。

小僮一看,心想,劉備可稱得誠心誠意的了。

當時皇叔想,既然孔明就在眼前,早晚可以同他見面說話,何必心急呢?說笑話,你就是睡到明天這個時候,總是要起身的。

我既然到此,稍等有何妨!

  你劉備有這樣的耐心,外面的張飛感到自己大哥,進了草屋已久,為什麼到現在不見他出來?因此,他與雲長說:「二哥,待兄弟到裡面觀看一下?」

  雲長雖然也感到孔明架子太大,但是他在禮貌上還是十分注意的。

大哥命我弟兄二人站在外面,這就說明不可失禮。

尤其三弟生性魯莽,萬一闖出鍋來,大哥豈不要責備於我?因此,關切地對張飛說:「三弟,你往裡面千萬要注意,不可無禮!」

  張飛:「二哥你放心便了,兄弟前去悄悄地一看。

  張飛恐怕被劉備發覺,他就輕手輕腳地走了過去。

他到得第二進的草堂之下,只見自己大哥象身犯重罪的犯人一樣,低頭站立著一聲不響。

可是見到上面一個道家打扮的人,想必定是孔明,只見他高高地睡在那裡。

這時的張飛,頓時環眼怒睜,咬緊牙關,真恨不得跳上前去,一把將他從竹榻上拖下來,一想不對!因此他又怕被劉備發覺自己闖了進來,只得耐住性子回到了外面,見到雲長,便長長地嘆了一口氣說:「可惱啊,可惱!」

  關羽:「三弟,惱從何來?」

  張飛:「二哥,你哪裡知道,我家大哥他象囚犯一般地站立在草堂之下,這個南陽的農夫高高地睡在草堂之上。

他有多大的本領,竟敢於藐視我家大哥?!這樣的風和日暖,他還在呼呼大睡,真是一個懶夫,待老張去拿一把稻草,放上一把火,將這老棚燒掉它,看這妖道還起來不起來!」

  雲長一聽,雖然同樣心中感到有氣,但是你三弟這樣的做法不但得罪了孔明先生,也是違抗了大哥的命令。

因此,用阻止的口吻對張飛說:「三弟,豈可如此無禮!昔日大哥與我們說道文王聘請子牙之事,三弟忘了麼!我等應與大哥一樣,不可藐視賢能之人!」

  幸得被關將軍阻擋,要不然張飛的性格說到做到,果真要放火,這樣不是要弄出事來了!現在,他見到自己二哥對他的勸阻,只可連聲嘆氣,但他不敢妄動!

  再說,裡面的皇叔立了好久,只見上面諸葛先生身體微微地動著,翻了一個身,好象是甦醒過來了,但是還沒有站起身來。

他的口中自言自語地說著:「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

  劉備一聽,心想,你自己做的夢,當然只有你自己知道。

其實,不是這樣解釋的!他的意思是:俗語說,人生如夢。

儘管它象個夢,但這個夢怎樣來做法,都是由自己來支配的。

自己的命運由著自己來掌握!一個人連自己的命運都不能掌握好,那是多麼的危險。

孔明這兩句,就是表明他能自己掌握自己的一生命運。

皇叔認為這是兩句空話。

但是,只聽他繼續說道:「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

  這是表明春天日長的意思。

最後聽他開口問著說:「有客來否?」

  小僮聽到動問,立即上前稟報先生說:「早有新野縣劉皇叔到來,等候已久了!」

  諸葛亮:「何不早報?」

  小僮:「恐怕吵鬧於先生。

  諸葛亮:「貴客到此,待我更衣相見。

  方始他從榻上起身後走向裡面。

小僮將竹榻移到了旁邊,劉備等著先生。

無多片刻,只見孔明從裡面走了出來。

皇叔看到他立地八尺左右,臉如冠玉,兩條劍眉,一對俊目,正土鼻,四方口,兩耳貼肉,腮下三縷清須,頭戴一項綸巾,身穿鶴氅,腰中一條絲帶,足上粉底馬靴,手執羽扇,飄飄然似神仙一般,真有仙風道骨之氣,看得劉備心明眼亮,要緊走上前去,對孔明深深一禮,開口說道:「伏龍先生,劉備久慕大名,如雷灌耳。

今日得見,如魚得水。

劉備有禮了!」

  諸葛亮:「山人年幼無才,何勞聞名?我還禮了!」

  孔明吩咐小僮在草堂上擺著兩隻座位,招呼皇叔坐了下來。

小童送過茶水。

劉備先開口對孔明說:「先生,劉備前兩次登門拜訪,未能相見,留便條於令弟,料想先生覽過了?」

  諸葛亮:「山人見得皇叔的留條,知道皇叔憂國憂民,恨亮無才無能,辜負了皇叔一片仁義之心。

  劉備:「前日相遇司馬徽老先生,早已談及先生是當世之奇才。

元直在臨行之時,與劉備言道,先生有子牙、子房之才,想必他們決不會欺騙於我。

先生何必客套?」

  諸葛亮:「司馬徽老先生與元直兄都是良才。

皇叔緣何棄鳳凰而求鴉鵲,拋美玉而求頑石,實為可惜也!」

  皇叔聽到孔明這番說話,他想起了初請諸葛之時,遇到崔州平的一段話。

看來孔明也無興漢之心,莫非他並不是客氣,是藉此推託?劉備想,我要興漢,非要將你請出山不可!為了請你孔明,我受盡了風霜之苦。

今天見到了你的面,一定要說得你孔明出山扶助。

皇叔見他年齡既輕,卻有如此之才,再稱到伏龍,豈會徒有虛名而實無真才!我劉備見你孔明是如魚得水,當作唯一的生命。

劉備想到這裡,不覺流下了眼淚,對孔明哭泣著說道:「如今天下大亂,萬民招災,干戈不息,皇業欲墮。

劉備奉詔滅賊,十餘年來屢遭顛沛。

要是先生不願助我劉備,那漢事何日能興,劉備又有何面目見天下人喔?」說罷,劉備涕淚交流。

  他這樣傷心地流淚,孔明倒一時很難說話。

他想,劉備與我初次見面,竟會如此表示。

因此,今後孔明出山之後,逢到必要的時候,就常常命劉備作此表示。

因此有人說:劉備的眼淚是他的法寶。

這不過是笑話罷了!事實上,孔明早有助劉備興漢之心!主要是聽到皇叔為漢室的重興一片誠心,此乃是責無旁貸。

此等是大事,要不即使你再哭也是沒有用的。

到這時,孔明對著劉備說:「皇叔仁義之心,亮早已明白。

又受你三顧茅廬之恩,我理當出山扶助!」

  劉備聽說諸葛亮願意出山了,他便停止了悲傷,對孔明說道:「先生願意扶我哉,乃是蒼生之有幸也。

  他說罷,便笑了起來,「哈……!」孔明看到劉備這種時而哭、時而笑的情形,他也笑了起來。

皇叔見到此情,便將自己的座位向孔明身邊移了一移,靠近他問道:「請問先生治亂之計!」

  諸葛亮站起身來走向裡面。

不一會,他拿出了一件東西掛在草堂的中間。

劉備一看,只見上面寫著「西川五十四州全圖」。

所說劉備在一生中,他看到了三種主要的圖。

今天在臥龍崗見到了孔明給他看的西川圖,往後張松出川獻給皇叔的又一種西川圖,到今後劉備為關雲長報仇紮下的連營圖。

前兩圖對皇叔是有利的,後一張圖是對他不利的。

孔明在原位子上坐定之後,對劉備說:「皇叔請聽了,如今曹操自從滅袁紹以來,雄兵稱百萬,戰將有千員,挾天子以令諸侯,獨霸中原,暫時只能避其銳氣,待機再戰。

江東孫權,三世占領南方六郡,有長江之天險,始終只能和而不可戰。

因為曹操北方平定,必有平定天下之心,并吞東吳。

皇叔應當東聯孫權,北據曹操。

此乃興漢之大綱,千萬不可違矣!荊襄位於崎角之地,它四面受敵,如今劉表坐鎮,但不久長矣。

」孔明說到這時,他倒過身子,指著中間這幅圖畫對劉備說:「皇叔請看,這便是蜀中五十四州全圖。

」孔明繼續對劉備說:「皇叔,西蜀地險民強,人才出眾,土地肥沃,所產之物傳於天下,進能伐,退能守,今是劉璋為主,此人胸無大志,結底要歸於皇叔。

依亮看來,先取荊襄為基地,然後長驅西蜀,西川定,東川翻掌便可占領,則三分天下定也。

  這便是孔明「隆中論三分」。

他不但定出了興後漢之綱領,而且講明了取三分天下之層次。

按理來說,在這個時期,劉備與曹操的力量如此的懸殊,整個的漢室天下可稱已被曹操所代替。

在這非常危險的處境之下,今後能被孔明扶漢興劉,成為鼎足三分。

這確實是歷史上罕有之事。

這並不是孔明只要助劉備成三分天下,而是因為要取這三分天下已經要歷盡艱辛,否則莫說重興後漢,恐怕連劉備自身都難保住。

這便是諸葛亮一向主張的「人定能勝天」的精神。

  劉備聽完孔明的一番說話,便問他說:「先生真是高見!聽你一番宏論,劉備頓開茅塞。

何奈曹操占其天時,江東孫權占其地理,我劉備便如何?」

  諸葛亮:「皇叔放心!常言道:天時不及地理,地理那及人和。

皇叔之德播於天下,人心所向,大事可成也!」

  用現代的語言來說,天時、地理都是客觀的條件,人和是主觀的因素。

因此,孔明在隆中論三分是非常科學的分析。

  劉備問諸葛亮說:「先生何日去新野?」

  諸葛亮:「今天便可!」

  劉備大喜,他立即命關、張進見。

雲長與翼德從外面走了進來,先見過了劉備。

皇叔對他們說:「二弟、三弟,速速上前去見過伏龍先生!」

  雲長雖然不服孔明,但是他在禮貌上還是不失的。

他走上前來,一躬到底,叫一聲:「諸葛先生在上,關某有禮了!」

  張飛本來不願進見,看在他大哥劉備的面上,他板著臉,稱呼都沒有,只是對著孔明把手拱了一拱,說一聲:「老張有禮了!」

  諸葛先生一看便知道,紅黑兩將都是小覷於我。

但是雲長放在心裡,張飛放在臉上。

一般說來,放在臉上的人比較容易服他;,放在心裡的人就不那麼容易了,這倒事實。

張飛看他氣勢洶洶,但是等到孔明出山後,第一次用兵稱謂初用兵,火燒博望坡後,把夏侯惇十萬兵燒剩九十六個,張飛不但佩服了他,而且願意拜諸葛亮為師。

雲長一直要到《三國》最大的一次戰爭,即赤壁之戰時,華容道放走曹操之後,他方始從心底里佩服孔明。

  這時候,諸葛均回來了.孔明便對自己兄弟說,我要到新野縣助皇叔去了。

你在家中好好地耕種田園,以免荒蕪。

諸葛均回答說,二哥你只管放心,我自有主張。

孔明知道他也有出去扶助他人之意。

諸葛均他今後要去相助曹操之後代。

《三國》中怪事很多,大哥諸葛瑾相助江東孫權,二哥諸葛亮助劉,諸葛均助曹。

弟兄三人各有所見,而且都是忠心耿耿。

這暫且不提。

  再說,孔明臨行出山時,他去拜見了岳父責承彥,一面向他告別,另一面請他老人家把孔明的妻子黃夫人遷離臥龍崗,搬往西川口有個名喚魚腹浦的地方。

孔明早已與劉備說過,今後向西川進展,所以過去那裡。

這樣,孔明為了漢事大業,要與自己妻子分別多年。

第二,孔明想我出山相助劉備,要防止曹操派人來臥龍崗威脅我的妻子,這樣會影響孔明的事業。

徐母的被囚,徐庶的遭遇,便是一個例子,真是前車之鑑。

孔明安好了家,然後準備了一些行李,其中主要的東西是四十隻大木箱,每一輛車子上裝著一隻木箱,木箱中並不是什麼金錢財物,而是用兵上的要物。

大家知道諸葛亮一出山連燒兩把火,就是靠十隻木箱初用兵火燒博望坡,再靠十隻木箱火燒新野縣。

還有二十隻木箱在《前三國》中沒有用著它,要今後在進西川、打東川、七擒孟獲、六出祁山等時期才用得著,要等後書孔明用著再提。

現在皇叔帶來的禮物,孔明收下了一半,作為安家所用,一半退還了劉備。

就這樣,諸葛亮被劉備請出了臥龍崗。

到了新野縣,趙雲等文武眾人聽說這位大名鼎鼎的臥龍先生終於被請了出來!大家出城迎接。

  諸葛亮幫助了劉備,當然皇叔的事業欣欣向榮、蒸蒸日上。

日後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周文王為了滅暴君紂王,去渭水河相請姜尚

 徐庶相薦孔明之後,飛馬趕上前去,把挑行李的手下人叫住,略休息片刻。元直想,皇叔定然去臥龍崗,相請諸葛亮。但是,孔明還未知道我已將他薦於劉備,要是皇叔趕去請他,萬一不願出山,豈不要傷了劉備之心?...

諸葛亮三顧劉備

話說諸葛孔明在南陽臥龍岡日看兵書,熟諳韜略,學得是一身錦繡,滿腹才華。看看自己已經過了而立之年,並無人來請他出山。便想到:我既然是安邦濟國之才,豈能久居槽櫪之下。如今國家正是用人之際,既然無人...

三國之無三不成禮

劉備兩次親訪諸葛亮,卻無緣與諸葛亮相見,後來有了三顧茅廬。劉關張三人第一次來孔明不在家,第二次來的時候見到的是諸葛均,來到孔明的住所看到了生活環境,第三次去拜見孔明,張飛,關羽非常不高興。第三次...

曹操三請諸葛亮

三國梟雄曹孟德非常愛惜人才,天下諸多英豪盡歸其帳下,當許攸來投時,孟德高興的鞋都沒穿就出去迎接,而關羽身在曹營時,他不但不為難,反而用美女錢財博雲長歡心,甚至把赤兔馬贈與雲長,足以證明曹操多麼重...

「三顧茅廬」

當曹操掃除北方殘餘勢力的時候,在荊 州依附劉表門下的劉備,也正尋找機會實現 自己的政治抱負。他四處招請人才,為自己 出謀劃策。在投奔他的人當中,有個名士 叫徐庶,劉備非常賞識他的才智,便拜他 為...

比較諸葛亮與徐庶和誰更厲害

徐庶推薦諸葛亮大家大概都知道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相助的故事吧,最後在諸葛亮的幫助下,劉備先是占據荊州,隨後又攻下西川,晚年在成都稱帝,建立了蜀國。在這期間諸葛亮功不可沒,他也被歷代人認為是智...

成語故事:三顧茅廬

東漢末年,劉備胸懷大志,他非常需要一個善於出謀劃策的人來幫助自己創國立業。徐庶很有才幹,劉備非常器重他,然而徐庶卻說,自己同諸葛亮相比,算不得什麼。於是,他向劉備推薦了隱居在襄陽的「臥龍先生」諸...

揭秘三國時期有才華的諸葛均為何不做官

三國時期是一個人才濟濟的年代,比如說英雄,曹操曹仁曹丕等,要麼就是夏侯淵夏侯尚等,可以說家族一人得勢全家都厲害了。一個曹操厲害了,整個曹家都沾光了。倒是諸葛亮的家有一些不一樣,大哥諸葛瑾在孫權那...

陽群自投奔劉備以來,一直很祟拜關雲長

 漢中王劉備出殿,見文武皆到,便帶著關興、劉禪和眾文武出了王府,與孔明各自登車,並車而行,文武百官坐轎的坐轎,騎馬的騎馬,簇擁著半副鑾駕,往西門外的校場而去。各郡各州的守將太守聞報了關羽的不幸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