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六出祁山,屢戰屢敗,全因他自己這個臭毛病改不過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諸葛亮在揮師北伐中原前,賦過一首流傳千古的《出師表》以表自己北伐的決心。
其中有句是這樣說的——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
這一段不僅表明了諸葛亮對蜀漢的忠心耿耿,銘記劉備對其三顧茅廬的知遇之恩,同時也說明了這時候的蜀漢也已經到了危急存亡之際了,雖然是三國鼎立之勢,但實力最為弱小的便是蜀國,為了突破當時那種被動的局面,必須得進行北伐挽回局面,才有可能實現先帝劉備一統天下,光復漢室的宏圖大志。
歷史上記載的諸葛亮北伐一共進行了六次,歷史七年的時間,也沒能出川,除卻首出祁山接連勝仗之後,因錯用馬謖,導致戰略要地街亭失守,令得原本一片美好的局面又再一次陷入了極其被動之中,直至第六次北伐也未能取得什麼收穫,最終壽限已到,病死五丈原。
有人說,諸葛亮生不逢時,以他的才智如果不是遇上了司馬懿最終一統天下的必然是蜀國,但看回整個三國歷史線諸葛亮的生平,小編髮現,諸葛亮北伐,六出祁山,屢戰屢敗,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的。
這與諸葛亮的性格脫不了干係。
不可否定的是,諸葛亮治國有方,可謂是出類拔萃,劉備一方占據益州之時,因前統治者劉璋的緣故,政治頗為混亂,而其民眾雖處在物產豐富之地,但卻在舊日政府下過的亦是怨聲載道。
諸葛亮接管益州治理之責後,頒布了一系類政令,短時間內就改變了劉璋時期的政治混亂,同時也令得百姓富足起來。
諸葛亮治國有方,但在統軍這方面卻顯的平庸,未能有識人之明,知人之鑑。
比方說前邊提到過的馬謖,在劉備臨終之前,一再提醒諸葛亮,馬謖只是個會紙上談兵的人,不可重用。
但諸葛亮沒有聽勸,繼續重用馬謖。
而馬謖,雖然有一定的統軍打仗的才能,不然也不會幾乎被諸葛亮當為繼承其衣缽之人傾囊相授(諸葛亮一直把馬謖當成自己的繼承人來培養,若不是街亭失守之事,也就不會有後邊的鳳雛龐統繼承諸葛亮之北伐大業),但為人卻較剛愎自用,這點毛病倒是與諸葛亮的相似,不聽諸葛亮指派的輔官王平的勸諫,堅持在山頂紮營,導致而後被魏將張郃所敗。
最終,諸葛亮無比看好的馬謖,因自負丟失了街亭要地,導致全軍陷入極其被動的局面,持軍令狀揮淚將其斬之。
除了馬謖之外,諸葛亮不聽勸告,剛愎自用,未有知人之鑑的還有許多,其中有一個也是我們很熟悉的,諸葛亮亦是至死都不願意信任他,導致這個對蜀漢忠心耿耿的猛將,沒有戰死沙場,卻慘死在自己人手中。
這個人便是魏延,魏延在諸葛亮北伐的時候,多次提出讓自己率領精兵,效仿古時候的韓信一般,奇襲長安,打破局面挽回戰局。
由現在看來,這個方法是絕對可行的,魏延也是三國時期武力頂尖的武將,在劉備在世的時候一直很是受其重用,但劉備去世之後,諸葛亮卻一直覺得魏延有大將之勇,無大將之才,一直不肯重用他,知道蜀漢後期無將可用之時才開始依仗魏延的勇猛,但在軍事決策上,雖魏延提出了多次有用的建議,但諸葛亮卻都不以為然,直至最後臨終前竟依舊將軍中士兵威望最高的魏延排除在外,可見,諸葛亮至死都不願信任他,令得諸葛亮死後不久,魏延被楊怡胡亂安上一個謀反的罪名,全家上下一併問斬,最是忠心的猛將,卻因為諸葛亮,沒能發揮自己的才能不止,還落得如此慘的下場。
所以看回到上邊小編說的,諸葛亮北伐失敗,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問題不在於出了個司馬懿,而在於諸葛亮自身。
即便沒有司馬懿,也怕是會有其他人出來繼續延續這個北伐的結局。
為什麼說諸葛亮鬥不過司馬懿?毛主席一語道破原因!
《三國演義》將諸葛亮的智謀刻畫得淋漓盡致,火燒新野、草船借箭、舌戰群儒、罵死王朗,這一樁樁、一件件都凸顯了諸葛武侯大智慧的形象。特別是在上方谷一戰中,幾乎要燒死司馬懿,臨死還要嚇跑司馬懿,似乎看...
兩人同為頂級謀臣,諸葛亮和司馬懿誰更厲害?看看隆中對就知道了
無論是看沒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應該聽說過諸葛亮的名字。諸葛亮,是劉備拋下身份與面子三顧茅廬請出山的臥龍先生。臥龍藏虎的意思我們都知道,諸葛亮是個極具謀略、膽識與才華之人,他輔佐劉備,在亂世...
為什麼馬謖失守街亭,諸葛亮就必須撤軍、第一次北伐就失敗了?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最關鍵的戰役是街亭之戰。此戰張合大敗馬謖,街亭失守,隨後諸葛亮被迫放棄新占領的隴右三郡,撤退回漢中,第一次北伐宣告失敗。為什麼馬謖失守街亭,諸葛亮就必須撤軍,導致第一次北伐大好...
諸葛亮一生追求毀於此人之手,劉備臨死前就一語道破天機
諸葛亮身為蜀漢丞相,對蜀漢政權是做出了極大的貢獻,最後去世於北伐的軍營里,也確實實現了他在隆中對話里所說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在用人方面,諸葛亮卻少有得被後世人所詬病。用馬謖的建議,用攻心...
諸葛亮為什麼非要殺馬謖?真相從不簡單
有些事不是你不想做就可以不做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每一個活著的人都有別人不知道的苦楚。孔明揮淚斬馬謖,這一段故事經常會被後人所提及。馬謖,也成了一個只會紙上談兵,誇誇其談的代表人物,《三國演義...
諸葛亮北伐拖垮了蜀國
諸葛亮(181—234年),三國時傑出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散文家、外交家。字孔明,號臥龍。從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後兵出漢中,對曹魏發動的五次戰爭。 諸葛亮為了匡扶漢室,統一中原 五次北伐...
馬謖街亭失守真的全是他的過錯嗎?
我們都知道,諸葛亮出祁山討伐魏國的時候,又一次因為馬謖在街亭的失敗而功虧一簣,對於失敗的原因,有兩點大家比較認同,首先就是馬謖這個人他並不是一個優秀的指揮官,他決定死守山頭,而被魏軍切斷了水源,...
失街亭導致蜀國丟失統一天下的最好機會,諸葛亮應負最大責任!
《失街亭》這篇課文大家在高中課本上都學習過,對此也有一些了解,因此我們就簡單地說一下這個事件。公元228年,為了完成蜀漢大業,諸葛亮發動了第一次北伐,經過前幾年的訓練和精心準備,蜀軍可謂是士氣旺...
此人是劉備小舅子,生平僅片言隻語,暗藏巨大謎團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蜀漢建興六年(公元228年),諸葛亮一出祁山,形勢一片大好。此時,突然傳來曹魏名將張郃率數萬鐵騎從關中趕來隴右地區增援的消息,而街亭則將是影響占據的關鍵。派誰去鎮守...
諸葛亮平生犯三錯,輔錯一人,用錯一人,斬錯一人
大家都知道諸葛亮的智慧近乎妖人,隆冬時間刮的是西北風,愣是讓他求神做法,借的東南大風三天三夜,打的曹操八十三萬大軍片甲不留。劉備能得到諸葛亮的輔助,真是他說的那樣如魚得水。諸葛亮做的再好,他畢竟...
借刀殺人,失街亭可能是諸葛亮斬馬謖的藉口
《三國演義》中失街亭的故事人人皆知,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片段可謂是家喻戶曉。可是還有很多人會為馬謖鳴不平,因為勝敗乃是兵家常事,怎麼能夠因為一場戰爭的失敗就把人給斬了呢!這難道是因為諸葛亮的軍法太...
諸葛亮是治國能臣,戰略不足?司馬懿相比更加高明?
《三國演義》將諸葛亮的智謀刻畫得淋漓盡致,火燒新野、草船借箭、舌戰群儒、罵死王朗,這一樁樁、一件件都凸顯了諸葛武侯大智慧的形象。特別是在上方谷一戰中,幾乎要燒死司馬懿,臨死還要嚇跑司馬懿,似乎看...
諸葛亮六出祁山,屢戰屢敗,全因他自己這個臭毛病改不過來
諸葛亮在揮師北伐中原前,賦過一首流傳千古的《出師表》以表自己北伐的決心。其中有句是這樣說的——「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