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高明之處是諸葛亮無法比擬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們對劉備和諸葛亮的認知,大多來源於《三國演義》,諸葛亮出山之前,劉備四處顛沛流離,諸葛亮輔佐以後,特別是赤壁之戰,借荊州才有了立足的根據地。

就像劉備自己說的「勇靠關張趙雲,智賴孔明」好像劉備本人本事不咋地,但無論《三國志》還是《三國演義》里至少有四點,劉備的高明之處是諸葛亮無法比擬的。

第一點英雄王霸之器,為群雄將相所敬重推崇。

劉備少年失父,與母親靠販草鞋織蘆席為生計。

喜歡結交豪俠之士,不少年輕人都爭相歸附,為其所用。

帶領數千人救援徐州,歸附陶謙。

陶謙先是上表舉薦為豫州刺史,臨死前遺言他掌管州事。

被呂布打敗歸附曹操,曹操厚待他。

隨曹操剿滅呂布後,曹操上表舉薦他為左將軍,對其倍加敬重,出則同車,坐則同席。

被曹操打敗後,袁紹派部將沿途接送,自己則出鄴城二百里與先主相會。

投靠劉表的時候,劉表親自出城迎接,待以上賓之禮,給他補充兵員,遣派他駐軍新野。

火燒赤壁之後,孫權漸漸感到畏懼,將妹妹嫁給他以鞏固雙方關係,劉備前往京口拜見孫權,兩人相處頗為禮敬和好。

陶謙、曹操、袁紹、劉表、孫權在當時割據軍閥中都是首屈一指的人物,對劉備都是尊敬有加,除了用英雄惜英雄解釋,只能說劉備氣場強大。

就像曹操閒聊時說:「當今天下英雄,惟有君與我。

袁本初之流,根本不值一提。

」曹操另一次誇人是「生子當如孫仲謀」,果然三個人瓜分了漢家的天下。

第二,百折不撓之意志,始終不忘征戰天下。

劉備二十四歲起家,輾轉天下,奔走四方,先後依附鄒靖、毋丘毅、公孫瓚、田楷、陶謙、呂布、曹操、袁紹、劉表等人,最慘的時候當陽長坂只剩數十人乘馬前奔,四次失陷妻子兒女。

直到四十二歲,還窩在新野縣。

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也沒有打垮劉備征戰天下,創立基業的意志。

反過來看諸葛亮前後出師表所表達的觀點除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心相同,後出師表明顯流露出的是對興復漢室、統一全國的長遠目標喪失信心,而且「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這類逃避責任的話。

亂世之際,諸葛亮選擇了歸隱隆中,這與劉備積極出仕的態度差距很大。

第三點,識賢拔才之明。

蜀漢政權「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人才凋零,諸葛亮在人才選拔和任用方面是有責任的。

在對待馬謖上,劉備臨終之時對諸葛亮說:「馬謖言語浮誇,超過實際才能,不可委任大事,您要對他多加考察。

」第一次北伐時,諸葛亮一意孤行提拔馬謖,馬謖違背諸葛亮的作戰部署,導致大好局勢毀於一旦。

劉備在世的時候,有意提拔和重用魏延,魏延也豪言:「若曹操帶領天下兵馬前來,請讓我為大王您去抗擊他;如果是其他將領帶領十萬人馬前來,請讓我為大王您把他們吃掉。

」諸葛亮北伐時,魏延請求單獨率領一萬人馬,與諸葛亮分兵兩路進發而會師潼關,諸葛亮總是制止不允。

魏延嘆恨自己的才能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

第四點,弘毅寬厚之量,能夠放手讓部下發揮自己的能力。

《三國演義》劉備自己說「勇靠關張趙雲,智賴孔明」,諸葛亮第一次派兵,劉備便以劍印付孔明。

反觀諸葛亮則每次派兵,都給領軍將領安排得明明白白,或者授予錦囊,依計而行。

一方面自己累,再一方面也限制了將領們能力的發揮。

綜合上面幾點,就像韓信評價劉邦一樣:「陛下不善將兵,而善將將」。

劉備具備的是創業者的風範,是老闆的特質。

諸葛亮則是受過高等教育的職業經理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演義的驚世迷局,第一武將竟然是他!

1、三國演義第一武將是誰? 關於三國演義第一武將我想大家第一想到的是呂布,但是小編認為是趙子龍,常山趙子龍可以說是最受三國迷歡迎的人氣角色,文韜武略,機謀膽色,趙將軍無不是上上之選。作為一員虎將...

《三國演義》倒過來寫,結局會怎樣?

惠、武之時,晉統衰落,宦官釀禍,國亂歲凶,四方擾攘。因廟堂之上,朽木為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狼心狗行之輩,洶洶當朝;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蒼生塗炭。歸命侯孫皓建立東吳帝國,定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