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為什麼六出祁山,屢敗屢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六出祁山」,都無功而返。
身為一代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不可能看不清天下局勢,三國鼎立,蜀漢最弱。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這究竟有著怎樣的原因使他多次以弱擊強,揮師北伐呢?
當時天下三分,曹魏的領土最大,曹操擊敗袁紹,統一北方。
曹魏兵精將廣,手下能人異士多入牛毛,冷兵器時代,北方騎兵戰鬥力首屈一指。
且八百里秦川沃野,關中地區盡在域內。
百姓基礎十分雄厚。
自曹操統一北方後,曹魏一直在北方經營,實力雄厚。
東吳自孫堅到孫權,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長江流域占盡地利,易守難攻。
並且又奪回荊州要塞,江漢平原又歸於東吳。
蜀漢於公元219年在漢中爭奪戰中打敗曹操,占領了漢中之地,奠定了蜀漢的根基,蜀漢方有了自己穩固的根據地。
同年,關雲長威震華夏,攻取襄陽,樊城,欲直取許昌。
蜀漢迎來的最鼎盛的時期。
可惜好景不長,孫權撕毀同盟契約,奇襲荊州,又與曹魏結盟,致使關雲長敗走麥城,蜀漢丟失了戰略要地。
同年,劉備稱帝,建立蜀漢。
此時剛剛建立政權,正是發展經濟,鞏固後方的大好時機。
可是劉備念桃園結義之情,執意要為關羽復仇,同年7月,派兵進攻東吳,可惜被東吳書生陸遜以火燒連營之計打敗,劉備於白帝城病故,至此蜀漢國力受損,大將凋零,元氣大傷。
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何僅相隔6年,孔明就揮師北伐呢,並且其在職期間多次北伐,嘔心瀝血,一致留下「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千古之嘆。
其一、孔明原是一介布衣,躬耕與南陽,並非三國中描述的未出茅廬而知天下,劉備三顧茅廬,待孔明如師如長。
(現在很多人懷才不遇,心理的感受可見一般)。
孔明感激知遇之恩,嘔心瀝血。
杜甫有詩:「三顧茅廬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
從後人的評價中亦可看出。
其二、後主劉禪昏庸孱弱,無治國之能,無治國之方,從出師表中,孔明對他的叮囑中可以看出。
在君主立憲制的封建社會,後主劉禪之位不可動搖,除非孔明謀反,但這是不可能的。
諸葛亮在政治方面堪稱奇才,必定早已看出,自己死後,後主絕對守不住劉備打下來的蜀漢,必備曹魏所亡。
按照天下局勢,只能東和孫權,北伐曹操。
其三、當時蜀國雖弱,但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占據防守優勢,屬於偏安一隅。
但兵不練則廢,作為蜀漢丞相,自然明了這個道理,以戰練兵。
想必孔明也想讓蜀漢軍民培養尚武精神,以保自己死後蜀漢仍可無虞。
其四、曹魏一直與東吳相互牽制,然而吳國相對較弱,唇亡則齒寒,蜀國派一定的兵力牽制魏國,可以減輕吳國的壓力,維持三國鼎立之局勢。
從孔明每次北伐都是選在吳魏對峙之時,可見其用心。
由此可見,諸葛亮並非不明天下局勢,而盲目北伐。
其北伐用心良苦,實屬當時天下局勢蜀漢的一個上上之策。
孔明不愧為三國時期最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
本以為劉備不是個短命皇帝呢,三國魏蜀吳各家的皇帝都做了多久?
三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時期之一,更是有三國演義這本小說來述說,從東漢末年到蜀吳覆滅,這是一個英雄豪傑並立於世多姿多彩的時代,恨不能親身經歷,與英雄豪傑共舉杯戰沙場!看三國演義,說實話,孔明一...
TOP10蜀國滅亡的十大原因
羅貫中「尊劉抑曹」的思想傾向,使蜀國的形象在演義中被無限放大,幾乎成為「仁、信、德、智、義」的完美化身和無堅不摧、戰無不勝的唯一代表,並且隨著演義在民間的普及,強蜀無敵、勢必復漢的觀念深植...
三國中劉禪真的「痴、笨、蠢」嗎?阿斗當真扶不起?其實你們錯了
對於蜀漢的滅亡,世人都會將過錯怪罪在阿斗的身上,世人眼裡這個扶不起的劉阿斗簡直痴、笨、蠢,因為樂不思蜀,說的就是阿斗。諸葛亮輔佐劉備打下來的蜀漢的江山,在交到劉禪的手裡後就滅亡了。為此,世人也將...
蜀漢被神化的2000年,吳國才具有與曹魏正面對抗的實力
在文學作品中,特別是《三國演義》中,蜀漢政權被嚴重的美化,文章用了很長的篇幅來介紹蜀漢政權的強大,以及蜀漢政權如何取得對曹魏戰爭勝利,其實這都是文學作品的美化,蜀漢政權真有這樣的實力嗎?
三國:曹操劉備孫權一生的各自家業,歸於晉
三國時的魏國(公元220年-265年),始於魏文帝曹丕,魏元帝曹奐,曹丕之父曹操雖未稱帝,但曹丕稱帝後追封他為魏太祖,魏朝,計曹操共6帝。魏是三國時期最為強大的國家。蜀漢(公元221年-263年...
讀完這篇文章,讓你對三國帝王史了如指掌
東漢末年,硝煙四起,群雄爭霸,因此出現了一個特殊的時期——三國。三國,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眾人皆知的赤壁之戰後,孫劉聯盟打敗了曹操,從此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形。三國歷史是大家比較熟悉的,...
這六個人對三國歷史影響最大,諸葛亮屈居第二,第一實至名歸
(讀史知天下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時間無法倒流,歷史不可改變,但值得我們品讀。三國時期這一段歷史足以在我國的史冊上冉冉生輝,讓後人不斷去品讀和回味。文能治國,武能安邦,三國從來不缺英雄豪...
晉朝得以統一三國的根本原因是那些?
曹操的路線是不依靠士族,並庶族奪得了半壁江山。但曹操死後,曹丕採用了陳群的九品中正制,依靠士族來奪取天下。因此,可以這樣說,曹魏與士族的對抗中,選擇了放棄。曹魏放棄,隨之滅亡;孫吳妥協,也不得不...
父親是英雄豪傑,兒子平庸無名,且看三國十大「虎父犬子」代表
中國一直就有「虎父無犬子」的說話,父親是英豪,兒子也不差。然後在三國時代,卻有著一些父子,父親是英雄豪傑,兒子卻平庸無名,甚至可以說是愚蠢至極。今日就讓小編為大家揭開三國的這群「虎父犬子」。TO...
細說三國孫劉聯盟的始末
赤壁之戰和夷陵之戰時三國時期有名的兩次戰役,表面上看這兩次戰爭是軍事力量的比拼,實質上外交上的博弈也尤為重要。對於劉備來說赤壁之戰的勝利是占盡了孫吳的光,雖然孫吳一方也是為了自身的利益才和劉備結...
東吳給人的存在感很低,但東吳憑什麼能抗到最後?
魏有勢統,蜀有道統,吳國屬於閏位政權,標新立異,清新脫俗~~~吳稱帝最晚,最為淡定,始終堅定不移地打著襄助漢室的騙小孩大旗,先後有鄭泉、馮熙等「偉大」的外交官維護吳國光偉正的形象,其中鄭泉使劉備...
劉備死後,諸葛亮為什麼不替代劉禪,自己稱帝
三國里的蜀國,滅亡在劉禪手裡。劉禪的形象,被認定為「扶不起的阿斗」,還有樂不思蜀。有的人就假想,如果諸葛亮替代劉禪,自己坐上王位,說不定就統一中原,中興漢室了。這只是假象,諸葛亮絕頂聰明,為什麼...
諸葛亮其實是個不善於搞團結的人
我們知道,一個集團要想垮台只有從內部淪陷。否則再強悍的敵人想要從外部瓦解很難。我們看蜀漢就是如此。以前看三國演義,自以為蜀國最為強大,文有諸葛,料事如神,武有五虎上將,都是萬人敵。不過三國後期,...
揭秘三國時代,國小兵弱的蜀漢為何越戰越強?原因很簡單只有三點
三國時期,魏國、蜀國和吳國三國鼎立,魏國占有大漢十三州的九州,吳國占有揚州和交州,外加荊州的六郡,而蜀國只有一州就是益州,不過益州的領土可是頂上曹魏的兩個州,只不過都是無主的荒地,開發比較慢
曹魏滅亡蜀漢 孫吳並非見死不救 因劉禪投降太快
公元263年,曹魏權臣司馬昭派遣鍾會、鄧艾、師纂率領20萬大軍,兵分三路進攻蜀漢。蜀漢難以抵擋,後主劉禪在成都棄城投降。蜀漢宣告滅亡。《大軍師司馬懿之虎嘯龍吟》中濃墨重彩講述的三國,從此剩下曹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