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識人,馭人,玩人之術,稱第二的話,沒人敢稱第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曹操,劉備,孫權作為三國演義里最傑出的巨頭,他們之所以能成為巨頭,與他們比之其它人會識人,用人,能馭人的本事分不開!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有名份優勢,有的人,他可以朝廷的名義徵召,而且當時的三國里,他勢力最大。

又精於用人之道,只要是個人才,曹操都能量才錄用、唯才是舉!曹操的人才儲備,得益於他征戰過程中【招降納叛】的政策做得很成功。

孫權的最初人才儲備,得益於父兄遺留的軟資產!

這三人中,最值得說的是創業的劉備的識人,用人,馭人,乃至於玩人之術!

劉備沒有曹操的名份優勢,沒有孫權那樣的父兄打下的人才基礎可以繼承,他只能白手起家,他的人才都是靠他自己發掘的!

在三國三位成功晉級的巨頭中,劉備是唯一一個草根出生。

因為從小 吃過很多苦,吃苦吃怕了,窮日子的體驗太苦逼,所以,雖然他屢戰屢敗,還是要屢敗屢戰,從來不放棄對理想的追求,對成功的渴望!所以除了硬著頭皮奮鬥,他沒有任何退路!

劉備識人有術:

關羽張飛,二人都是三國時期的名將,號稱萬人敵,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都是不可小覷的人才,劉備無立錐之地的時候,他們被劉備看上,並始終如一的跟隨劉備,可見劉備識人能力,與強大的號召力!

劉備發掘人才最傑出的經典之作:當屬著名【三顧茅廬】:

當時的劉備身份只是個新野縣長,兵力灰常地微弱,這是其次,關鍵是只有戰將,軍師一級謀士。

沒有謀士,就說明,你沒有智囊,在規劃戰略與制定行動方案時,沒有人能在這方面進行統籌,這對一個想建功立業的領導人來說,這是個最大的短板!

聽說諸葛亮很有智謀,是軍師的最好人選後,就和關羽張飛,【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

當時,劉備已經年近半百,而諸葛亮才二十七,可以說,從年紀上來說,是兩代人!劉備當時雖然實際只是新野縣長,地盤是小了些,但是他做過豫州牧、宜城亭侯、左將軍,見過天子,和當時已是巨頭的曹操一起論過英雄,可說是早已名滿天下,廝殺大半生,然而,為了事業的取得進步,他放下身段,去請當時 還是個布衣服百姓的後生小子諸葛亮,可見劉備的誠意不是裝出來的,是貨真價實的!

識人之明:

出身荊州集團的,馬良兄弟五人都很有才華名氣,而馬良又在五人中最為出色,當時就有【馬氏五常,白眉最良】說法。

劉備很信任馬氏兄弟,馬良曾擔任劉備的秘書。

馬良的弟弟馬謖,很多人都這麼認為,他很有為將的才略,這當中包括【事後諸葛亮】的諸葛亮。

只有劉備能看出這個人誇誇其談,能做好一個參謀長,卻不是個做一軍統帥的料!劉備臨終【託孤】之際,特意問了諸葛亮對馬謖這個人怎麼看,諸葛同志,認為馬謖【當世之英才也】

劉備不以為然,對諸葛亮說:「【朕觀其人,言過其實,不可大任,丞相宜深察之】劉備死後,諸葛亮把劉備臨終【不可大任】的話當放屁,沒聽,讓馬謖【可大任】了一把:鎮守戰略要地——街亭。

結果馬謖不爭氣 ,打臉諸葛亮——【失街亭】。

諸葛亮只能【揮淚斬馬謖】。

邊揮淚還邊解釋:

【吾非為馬謖而哭。

吾想先帝在白帝城臨危之時,曾囑吾曰:『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

』今果應此言。

乃深恨己之不明,有傷先帝知人之明,追思先帝之言,因此痛哭耳】,看看把劉備識人之明當放屁的後果是多麼嚴重!

在三國演義里,曹操可稱奸絕,諸葛亮可稱智絕。

孫權也是人中龍鳳,這三個可以說當世人精的人物,也照樣被劉備同志玩得團團轉:其玩人之術,當真高明:

曹操得意的時候,劉備在徐州被呂布壓榨的無計可施,後來曹操擒了呂布,他輕輕的一句話,就能攛掇曹操把呂布給絞死了!

投奔曹操以後,沒事就在家種菜玩兒,韜光隱晦裝孫子。

曹操與他【青梅煮酒論英雄】,他裝逼怕打雷,以曹操之精明,竟然被他瞞騙過關!當時曹營的荀攸等人勸曹操早一點從肉體上消滅劉備,劉備逮著機會,三言兩語,就說動了曹操,讓他溜之大吉!

孫權使【美人計】,把妹子嫁她,原想困住他,不想,妹子被他白睡了不說,俗話說【十八的精明不過二十的】,孫小妹在劉備的洗腦教育下對他服服帖帖,最後幫助劉備成功逃離虎口。

一起逃回荊州,落得個【賠了夫人又折兵的下場】

臨死還把馭人術發揮到了極致:

大家認為諸葛亮有神機妙算之機,通天徹地之能。

可在劉備託孤的時候,多年前作為只有一兩句台詞的群眾演員,參與過【劉表託孤】演出的諸葛亮,面對熟悉的劇本,劉備同志,只是說了幾句和劉表差不多的台詞,諸葛亮頓時沒有當年做群眾演員時淡定與不理解的心情,只有跪地痛哭宣誓效忠份兒了。

並被終身套牢,至死方休!

反觀曹操:

生前就知道【司馬懿鷹視狼顧,不可付以兵權;久必為國家大禍。

】沒有及時除掉,他的後人比他更糊塗,對司馬懿言聽計從;還對他【託孤】,最後【託孤】變【欺孤】,結果,曹家的天下被司馬氏所取代!

劉備此人,真不是常人可比:在三國,劉備的識人,馭人,玩人之術,稱第二的話,沒人敢稱第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演義》中最精闢的十句話

廢話不多說,直接進入正題。演義中的周瑜是心胸狹隘的,是永不服輸的,也只有當他不久於人世時,才會由衷地發出這樣的感慨。只不過這句話過於自卑了,長了諸葛亮志氣,滅了自己威風,從而使得二人的形象在人們...

違背先帝遺囑 孔明為何重用馬謖?

說起三國的故事,「揮淚斬馬謖」這一段成為不少人認為最糾結悲情一幕。馬謖不可重用,劉備早就看出,諸葛亮眼光不在劉備之下,為什麼還違背先帝遺囑,將馬謖委以重任?如果間單地歸咎於諸葛亮用人不明,似乎太...

諸葛亮為什麼非要殺馬謖?真相從不簡單

有些事不是你不想做就可以不做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每一個活著的人都有別人不知道的苦楚。孔明揮淚斬馬謖,這一段故事經常會被後人所提及。馬謖,也成了一個只會紙上談兵,誇誇其談的代表人物,《三國演義...

諸葛亮若用對這兩個人, 蜀國也許會走的更遠

三國中若問誰的名氣最大,無疑是諸葛亮了,現在諸葛已經稱為智慧的代名詞,諸葛亮確實很有智慧,但是遠沒有傳聞中的那麼神奇,只不過經過幾千年的流傳,諸葛亮逐漸被神話了。自諸葛亮跟隨劉備以來,劉備的江山...

盤點夢三國史上最經典的十句話!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一共八個字卻稱讚了兩件事物,足可見微言大義的春秋筆法。而且朗朗上口,婦孺皆宜。後來關羽雖然也得到了赤兔,但也沒聽別人這麼說過,估計作者肯定是呂溫侯的FANS ,否則也不會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