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東征東吳是為關羽報仇?其實還有更重要的原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米七六

一:大背景

建安二十四年,蜀漢大將關羽遭到曹操孫權兩面夾擊,兵敗被殺。

建安二十五年,一代英雄曹操去世,其子曹丕接受漢獻帝「禪讓」稱魏帝,改年號為黃初元年。

次年,蜀中傳言漢獻帝被害,四月劉備宣稱繼承大漢皇帝之位,改年號為章武元年。

孫權沒有稱帝,但完全是事實上的第三方割據力量。

傳統意義上的東漢政權結束,進入了正兒八經的三國時期。

這一年的七月,劉備說要替關羽報仇,大發兵馬,向東進攻孫權。

許多大臣都不以為然,以大將趙云為代表勸說:「大漢國的敵人是曹操,不是孫權。

如果先消滅了魏國,孫權自然歸降。

目前我漢軍氣勢正盛,應該先攻打曹魏的關中,而不是去對付孫權。

」劉備一概聽不下,留諸葛亮守益州,親率大軍征吳。

劉備與關羽情同手足,關羽失荊州被殺,最大的原因是孫權背盟偷襲了關羽的後方。

劉備不會不憤怒。

但決不能簡單認為,因為怒火衝天而喪失理智,聽不進所有的人的不同意見發兵攻打孫吳,他一定是有自己的思考和打算。

劉備的英雄本色是得到同時代智者的認同的。

唯大英雄有真見識,這是歷史上顛簸不破的真理。

當時的大形勢,曹魏依舊是三家中最為強大的,孫吳其次,蜀漢最弱。

劉備一生的苦手曹操的死,讓劉備大大鬆了一口氣,來自北方的壓力相對來說減小了不少。

曹丕雖繼承了曹魏的豐厚家底,但在劉備眼裡,算不上是一個同一重量級的人物。

劉備在託孤給諸葛亮時就說:「你的才能,勝曹丕十輩。

」乘著曹魏的弱主在位,抓住時機打孫權一下,不失為一上計吧!

以蜀漢的實力,挑戰強大的曹魏,要勝利的天平完全倒向蜀漢方,誰的心中都沒數。

但同樣的實力,乘著道義上繼承漢帝這一鼓舞士氣的東風,去對付孫權,則有把握的多。

如果能打敗孫權,占據江南半個中國,再回頭來和曹魏決一雌雄,就是個很有可行性的計劃。

曹魏的高級謀士劉曄分析,劉備一定會出兵去打東吳。

他說:「蜀國雖然地小力弱,但劉備的謀略從來是以尚武來示強。

向所有的人炫耀一下我們的實力還是綽綽有餘的,加上劉備和關羽,名為君臣,恩如父子。

關羽戰死,不興兵為他雪恨,道義上說不過去。

」這說明劉備對外用武,炫肌肉同時也為關羽報仇。

而劍鋒直指,還是那個要害,荊州。

二:荊州之重

荊州的戰略地位在三國中是非常重要的。

諸葛亮在出山時就指出「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聯吳會,西通巴蜀。

此用武之國也!」
是交通南北,橫貫東西的重要地區,誰占領了荊州,誰就占據了戰略主動權。

曹孫劉三家為此地爭破了頭,是形勢使然。

建安十三年,曹操進攻荊州,時任荊州牧的劉琮舉州投降。

接著曹操又在當陽大敗劉備,打的劉備差點輸掉所有本錢。

諸葛亮在出師表里說:「當是時也,曹操撫手,謂天下已定。

」說的就是當時的形勢。

曹操已占有荊州,面臨平定天下的大好時機。

結果曹操操之過急,沒有穩定荊州而匆忙兵臨江東,被赤壁一把火燒了回來,天下三分形成。

荊襄九郡,赤壁之戰後,曹操占據北部南陽、襄陽、南郡;孫權占東部江夏;劉備占據南部長沙、桂陽、零陵等。

接著東吳周瑜經過近一年的苦戰,攻占南郡,不料英年早逝。

東吳鴿派魯肅上馬,勸得孫權把南郡借給劉備駐馬,共對曹操。

至此,赤壁後得到最大好處的是劉備集團,基本占據了荊州南部。

出力大的孫吳集團,卻沒得到多少好處,為後來的紛爭埋下了伏筆。

劉備攻取益州,孫權就來討要荊州。

劉備說等我得到涼州就還荊州。

孫權大怒,這個老滑頭,老賴!發兵打荊州,劉備也發兵應戰。

正值曹操攻打劉備的北大門漢中,劉備不敢兩線開戰,和孫權議和。

雙方以湘江為界,長沙、江夏、桂陽以東歸吳,南郡、零陵、武陵以西歸蜀,瓜分了荊州南部。

劉備集團留下關羽守荊州這一部分。

等到關羽勢力大盛,北攻曹魏,逼的曹操差點遷都。

東部的孫權也感覺到關羽逼人的氣勢,才不顧後果地聯合敵人曹魏,襲擊關羽後路。

關羽敗亡,長江以南的荊州地區全歸東吳。

三方的明爭暗鬥都是為了占據荊州這個要點。

關羽強盛,曹孫兩家俱感寒氣。

如今孫權擁有整個荊州,進一步窺視巴蜀就是容易的事情。

益州的劉備不作出反應,將只有被動挨打的分了。

早在東吳鷹派代表周瑜為大都督時,他就勸孫權經荊州去攻取益州。

益州的領導人劉璋的懦弱大家都知道,一幫虎狼人物,鷹一樣的視野,都看上這塊肥肉

劉備諸葛亮壟中對時就把益州視為自己的禁臠,是不許他人動筷子的。

劉備一邊勸孫權不要破壞抗曹同盟,說我和劉璋都姓劉,五百年前是一家,你真要打他,我就去做和尚!一邊布置諸葛亮、關、張等謀臣猛將占據各重要關口,吳軍過不去,不得不撤。

最後益州還是被劉備收入囊中。

荊州的地利是如此重要。

所以劉備才拼盡全力,要奪回荊州。

三:劉備的性格

劉備最大的特點是「喜怒不形於色」,能忍常人不能忍。

以關羽刮骨療傷,依舊談笑風生的硬漢本色,尚且死心塌地地跟隨劉備,這個劉備的堅毅頑強,面對變故的不動聲色,非凡俗我輩所能理解。

他從二十來歲起兵打黃巾到四十好幾還寄居荊州劉表屋檐下,期間吃虧受氣何止百千,而不墜其青雲之志,實是人中英雄。

早年劉備擁有徐州,收容了無家可歸的呂布,結果被呂布反咬一口,搶了他的徐州。

劉備被袁術攻逼,進退失據情況下,利用呂布也怕袁術吞併的心理,反過來依附呂布。

倒過來呂布收容了他。

新三國演義劇中有個片斷,劉備呂布講和後,劉備率軍去小沛。

呂布、陳宮在城樓上看劉備率關張走出城門,面無表情,沉默不語,都被這個人的深沉震懾住了。

這個演繹非常到位。

這要有多大的心胸容得下這種恥辱呢!

劉備也曾短期依附過曹操,曹操和劉備是同一高級平台的人物,看出這個大耳朵的不凡。

直接讚揚「天下英雄,使君與操耳!」以曹操的猜忌,和雄視天下的氣勢,當時沒有收拾劉備,只是形勢不允許罷了。

怕殺一人失天下人心。

劉備虛與委蛇,最後居然全身而退,這個瞞天過海的本事,可以稱是上上等人物。


劉備決定伐吳時,已六十掛零,老英雄有時不我待的迫切感。

當年一起爭霸天下的人物,袁紹、孫堅、曹操、劉表都已作古。

像劉備這樣意志堅強的人物,肯定有隻爭朝夕的想法。

一旦下定決心要和孫權爭荊州,見真章,就義無反顧地往前走。

更何況當時東吳的名將周瑜、魯肅、呂蒙都已去世,陸遜還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人。

碌碌餘子,不足掛齒。

打下荊州,應該還是有把握。

劉備和關羽名分上是君臣,恩若兄弟。

自己的第一大將被同盟軍偷襲戰死,老劉備的一腔熱血,欲噴薄而出。

但是遇到大事,劉備心定的本事是很強大的,不會作出腦子發熱的事。

現在打出為關羽報仇的大旗,可以擋住許多不知我肺腑之人的多話,即解心頭之恨,也可以實現收回荊州的大計,才是劉備的真實目的。

只可惜畢竟是人,不是神,人算不如天算。

資歷淺、名聲小的陸遜卻是個深謀遠慮的高級人才,是未來三國東吳的棟樑之才。

夷陵一戰,劉備大敗,看著漫山遍野的士兵屍骸,羞愧憤怒,長嘆道:「我居然被陸遜羞辱,真是天意啊!」

撤軍到白帝城,劉備就得病了。

沒多久就去世。

也看出爭荊州報弟仇卻失敗的挫折對劉皇帝而言,是個多麼大的打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東吳四英傑都非等閒之輩

東吳四英傑是指在東漢末期及三國早期的孫吳重要大臣,分別為周瑜、陸遜、魯肅、呂蒙。他們皆是吳大帝孫權的心腹近臣和孫吳政權的股肱之臣,先後為孫吳政權的建立立下了功勳大業。四人並提的說法最早出自陸機的...

三國時期的頂級名將,或許他讓你意想不到!

三國時期,群雄並起,留名青史的軍事將領也不計其數。可以說,這既是一部三國史,也是一部英雄史,他們創造了一段段不朽的軍事傳奇。然而,真正能稱得上頂級名將的卻是屈指可數。所謂頂級名將必須具備超乎尋常...

東吳四大都督排行榜:誰最有戰略遠見?

周瑜、魯肅、呂蒙、陸遜,是公認的三國東吳四大都督。《三國志》將前三人並作一傳,將陸遜單立一傳,其餘如程普、黃蓋、韓當、甘寧、徐盛、丁奉等十多位名將合作一傳,充分表明周魯呂陸的特殊地位。而四大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