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諸葛亮六出祁山和姜維九伐中原差距在哪?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自蜀國夷陵之戰慘敗於東吳後,劉備病逝,後主劉禪繼位,丞相諸葛亮輔政。

經過五年的時間恢復元氣後,諸葛亮平定南蠻,之後更是六次揮師北伐曹魏。

諸葛亮死後,姜維接過北伐的重擔,他也先後九伐中原(三國志記載實際是十一次北伐)。

諸葛亮和姜維兩者的北伐究竟有哪些區別呢?

一、內部的政治環境不同。

諸葛亮北伐的時期處於蜀國建立初期,當時諸葛亮貴為丞相,基本上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而劉禪對諸葛亮也是言聽計從。

雖然當時朝中大臣分為益州派和荊州派,但是作為荊州派的諸葛亮畢竟跟隨先帝劉備出生入死,在朝中具有極高的威望,基本上沒有太多反對的勢力。

而姜維畢竟是魏國的降將,在朝堂上不被信任,而且相對於諸葛亮,姜維也沒有足夠的權力左右朝局。

諸葛亮死後,先後由蔣琬和費禕負責朝堂,姜維多次提出北伐的請求,要麼被駁回,要麼只給姜維少得可憐的軍隊。

蔣琬和費禕先後去世後,姜維好不容易熬出了頭,多次率軍北伐中原。

令他沒有想到的是,宦官黃皓常在朝中興風作浪,嚴重影響姜維的北伐大計。

於是,姜維覲見後主劉禪要求誅殺黃皓,清理朝堂,而劉禪卻拒絕了姜維的要求,說他連一個小小的宦官都容不下,嚇得身為大將軍的姜維躲到沓中屯田避禍。

二、外部環境不同。

諸葛亮時期,東吳還是孫權當家,諸葛亮多次北伐都有盟友吳主孫權在旁策應,有效牽制了魏軍。

當時魏軍的主帥是曹真和司馬懿,二人的軍事才能十分出色,可謂諸葛亮的苦主,多次令諸葛亮無功而返。

而姜維時期,東吳內部局勢十分混亂,多次爆發政變,東吳上下無力配合姜維的軍事行動,姜維只能孤軍與魏國奮戰。

當時魏國雖然司馬懿已故,由於魏國的人才儲備十分充足,鄧艾和鍾會的出現讓姜維苦不堪言,當然最後姜維用反間計分別除掉了二人,只可惜當時後主劉禪已經投降,蜀國已亡,姜維無力回天。

三、軍事人才的不同。

諸葛亮在任時,蜀國尚有諸多能征善戰的軍事將領,包括趙雲、魏延、關興、張苞、姜維、馬岱、王平、馬謖、鄧芝、吳懿、楊儀、張嶷、張翼、廖化、吳班、陳式、馬忠、高翔等等,可謂將星雲集。

不過諸葛亮凡事事必躬親,缺少對其下一代接班人的培養。

而到了姜維時期,他身邊有名的將領僅僅包括廖化、張翼、董厥等,還有魏國降將夏侯霸。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就是蜀國後期的缺乏軍事將領的真實寫照。

由於缺少人才,姜維後期北伐只能派年已七旬的老將軍廖化作為先鋒。

四、國力的不同。

在後主劉禪繼位初期,由於之前蜀國在夷陵之戰隨時慘重,元氣大傷,諸葛亮採取休養生息的國策,逐漸恢復了蜀國的國力,當時的蜀軍也稱得上兵強馬壯,基本上每次北伐人數在五至十萬之間。

不過由於諸葛亮多次北伐,連年的戰爭對國庫產生相當大的消耗,蜀國的生產力難以支撐長期的戰爭,因此蜀國的國力逐漸走向下坡路。

諸葛亮死後,到了姜維時期,面對虛弱的國力,姜維仍不惜一切代價一直堅持北伐。

不過由於當時蜀國國力已經十分虛弱,姜維每次北伐的軍隊數量僅僅不過數萬人,這麼少的軍隊如何能撬動當時強大的魏國呢?

五、軍事策略不同。

諸葛亮北伐採取的是步步蠶食,穩紮穩打的戰法,他主要將大軍屯於漢中,然後伺機而動,進可攻,退可守。

由於諸葛亮的軍事才能十分出色,他的每次北伐都讓魏國如臨大敵。

而姜維的軍事才能顯然不及諸葛亮,他忽視了漢中的重要性,將大軍部署在沓中,這導致防守漢中的兵力嚴重不足,魏軍乘虛而入。

姜維丟失漢中,是蜀國滅亡的重要因素。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姜維:最心痛!不忘初心的漢家絕唱······

行天下,會名人,談古今!您現在收看的是蘭尋書院推出的《歷史名人專欄》。我們計劃用一年的時間,通過365位歷史名人串聯中國歷史。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與我們一起領略不同時代下,不同英雄人物的流風餘韻。

蜀國真是譙周說亡了的?怎麼看譙周勸降?

作者:譙中友4月4日,今日頭條登出《600後裔祭拜》一文,說的是,清明節這天,來自全國各地的600後裔祭拜譙周,地點就在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區龍門街道辦譙家墳村。沒想的是,讀者在評論中一邊倒,幾乎都...

蜀國滅亡的原因是什麼 亡在牛人太多

後世人談論蜀國的敗亡,主要歸因於三方面:一是諸葛亮之後蜀國政壇後繼無人;二是後主劉禪昏庸;三是大將軍姜維大意,沒有在陰平天險屯駐足夠的守軍,致使被魏國的鄧艾抄了後路……在我看來,這三類判斷多少都...

別說蜀漢無人!諸葛亮死後蜀漢還有29年國運

有句話說: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說的是姜維北伐時,當時蜀國能征善戰的大將都已去世,無人可用,只好讓原本在關公帳下做主簿的廖化(做過山賊,歸順關羽)做先鋒。這句話一直被人們認為是嘲笑蜀國後期無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