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雙全的蜀漢大將,深得諸葛亮真傳,卻被迫投降,最終慘死!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要說三國時,能文能武的將軍沒幾個,一般都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謀劃方面出色,則統兵能力就自然弱點,反之也一樣。

但是蜀國卻有這麼一個人,有勇有謀,深得諸葛亮的真傳,對國家也是忠心耿耿,到最後卻落得向自己的手下敗將投降,但投降後還在謀劃著復國大業,這個人就是姜維。

姜維,字伯約,天水冀縣人,蜀漢後期官至大將軍。

他早年曾在曹魏哪裡擔任一名偏將,在平叛羌、戎之亂時立下戰功,被提拔為中郎。

之後在諸葛亮北伐時,他和天水太守一起出行抵抗,結果卻被上司懷疑有異心,以為姜維是叛徒,姜維沒辦法這才投降了諸葛亮。

諸葛亮知道他文武雙全,是一名難得的人才,所以自此後對他關愛有加,把自己畢生所學的都要傳授給他,好在自己百年後,把蜀漢匡扶中原的重擔交給他。

不過在諸葛亮死前,因為他的光輝過甚,姜維並沒有得到過多的表現機會,雖然他的官已經升遷到中監軍、征西將軍。

根據《三國志·姜維傳》記載,諸葛亮在寫給蜀漢重臣蔣琬的信中提到:「姜伯約忠勤時事,思慮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諸人不如也。

」從諸葛亮心中內容來看,姜維此人心思縝密,又精通軍事,綜合能力比較強,是一個堪負重任的人。

那麼姜維的能力真的如丞相所言的那樣厲害嗎?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在丞相走後立下的戰功。

公元238年,大將軍蔣琬駐軍漢中,蔣琬任命姜維為司馬一職,讓他率兵在漢中西北一帶作戰,積功甚巨,可以說是在當時的蜀國,論威望除了蔣琬費禕就是他了。

蔣琬費禕死後,他升任為大將軍,已經掌握了蜀漢軍務大權。

公元254年,姜維率軍出隴西,狄道長李簡聞風沒做任何有效抵抗便下令全城投降,姜維繼而進攻魏國另一郡縣襄武,在這一戰殺敗魏將徐質並將其斬首。

先後攻破河間、河關、臨洮等地,拔其縣民還蜀。

公元255年,姜維率領車騎將軍夏侯霸出狄道,於洮西大破魏國雍州刺史王經,殺敵數萬後,由於魏國援軍到來,姜維便退軍。

由此可見,姜維在軍事方面是有真才實學的。

經過幾次的率軍伐魏,取得了不錯的戰績。

只可恨的是,空有一身好本事的他,卻不像諸葛亮那樣遇到明主,乃至最後也未挽救蜀漢投降的結局。

公元262年,姜維最後一次率軍北伐,被鄧艾擊敗後,引兵回到漢中。

此時朝廷里宦官黃皓弄權,想廢掉姜維找人代替他的職位。

感受到危機的姜維在上書後主請求誅殺黃皓被駁回之後,他便不敢回成都,在沓中種麥。

然而即便是這樣,他也沒有做對不起國家的事情,在263年聽聞鍾會來到漢中準備興兵伐蜀時,他立刻做出了軍事部署,準備防患於未然。

但後主受到宦官的蒙蔽,沒有採納他的意見。

後魏軍五路伐蜀,他便獨自率領大軍頑強抵抗魏軍。

在陽安關守將傅僉戰死、蔣舒投降後,姜維擺脫鄧艾,率軍退保劍閣,與鍾會形成了持久戰,假如一直這樣耗下去,等鍾會他們糧盡就退兵了。

態勢如果照此發展下去,那麼姜維一定會成為此次蜀漢最大的功臣,擋住了魏軍五路出兵想一舉滅蜀的計劃,然而事情並沒有就此結束,後面的發展出乎了姜維和其他蜀將的意料。

偏偏鄧艾出奇兵,由陰平入蜀,抄小路直奔成都而去,在進軍路上順便破諸葛瞻於綿竹,等到成都城下的時候,鄧艾軍只剩兩千兵馬了,但是無能的劉禪竟然開城投降了,並敕令姜維投降。

收到這份詔令後,姜維和士兵個個都拔起刀劍揮砍石頭以此發泄心頭的憤怒,可見,當時蜀軍的憤怒。

這也難怪,讓姜維向自己的手下敗將低頭,這事擱誰都不一定有好的心情。

姜維投降鍾會後,事情發展到這裡,他也應該心如死灰了吧。

無能的後主不聽他的進言,終導致亡國的局面,雖說蜀漢負了他,但是「心存漢室」的他並沒有因此放棄,還搞了一件大事情。

他知道鍾會有謀反之心,之後煽動鍾會殺了鄧艾謀反,如果成功可進攻洛陽、一統天下,假如失敗了,大不了可以退回蜀地,割據益州與司馬昭分庭抗禮。

其實姜維的真實原因就是利用鍾會的弱點,想一舉恢復蜀漢。

可惜上天這次沒有眷顧姜維,就在所有事情都在他預料的那樣發展的時候,因魏軍士兵發生了病變,鍾會死於亂軍之中,而策反鍾會的姜維,則被魏軍殘害,屍體也遭解剖。

可惜一代名將,一心為蜀漢鞠躬盡瘁,到最終卻落得個慘死的結局,令人感嘆不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綿陽(涪城)三國志:見證蜀漢的興起與滅亡

接到頭條號邀請,寫一篇關於綿陽的文章。老實說,雖然也曾在綿陽短住過,前後加起來數月之久,但我對綿陽的印象,無非局限在綿陽城區很小,交通很方便,米粉很好吃。既然是歷史類頭條號,那就乾脆聊聊歷史上的...

《小劉說三國》蜀漢悲劇天才:幼麟姜維

眾所周知,三國中的人物不僅有名有字,還有號,有四個人的稱號廣為人知,那就是「臥龍、鳳雛、幼麟、冢虎」,其中有三個大家都不陌生,臥龍、鳳雛、冢虎是指漢末三國的諸葛亮、龐統、司馬懿,那幼麟又是誰呢?...

姜維死:蜀國滅

相信很多人對諸葛亮再熟悉不過了,對姜維卻不是很熟悉,諸葛亮的光芒太耀眼,任姜維再怎麼努力也只是活在諸葛亮光芒之下。

後諸葛時代——繼承者的面壁計劃

對中國歷史的敘述,不外乎以人物為主線的紀傳體和圍繞時間軸展開的編年體。然而這一篇文字若採用紀傳體,則有很多三位主要人物共同經歷的歷史事件不得不重複敘述。若採用編年體,則無法講述人物的早期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