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軍圍攻祁山,魏軍大將司馬懿親自迎戰,諸葛亮想要決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東漢末年,三國鼎立後期,諸葛亮曾北伐曹魏,又稱北伐中原、北定中原、討賊興漢,在後來又被人們美化為諸葛亮六出祁山。
《三國演義》里的六出祁山,其實不太準確,諸葛亮總共率軍北伐五次,真正出祁山也就兩次。
劉備去世後,劉禪上位,諸葛亮被封武鄉侯,設置官府辦公。
沒過多久,又代理益州牧,政治上的大小事務,劉禪都依靠於諸葛亮,讓諸葛亮辦理。
蜀國因為劉備去世而發生內亂,諸葛亮因為國家的帝王剛剛去世,不能發兵,就派鄧芝和陳震到東吳勸和。
劉備去世後,曹魏就把主要目標轉移為孫權。
222年曹丕率軍三路討伐伐東吳,被阻攔而撤退。
224年曹丕又兩次親自率軍到廣陵,因被江河阻攔撤軍。
曹魏與蜀漢接近的關中、隴西等地域防備鬆弛。
226年,曹丕病逝,曹睿上位,當時魏國朝廷大臣一塊討論,等諸葛亮在漢中時,立刻發兵整套他們。
曹叡也有想法,但孫資覺得漢中、南鄭等地形兇險,全軍出擊的話天下一定大亂,然後提出來命令讓大將分別據守險要之地,發展蜀國實力,蜀、吳不戰自敗。
過不久,諸葛亮在漢中收貨了曹魏朝廷上發生的事,明白蜀、魏若如果還以往如此,兩國之間的會越差越遠。
畢竟這時曹魏的關中、隴西等地軍隊守備懶散,而蜀軍經過兩年時間的南征歷練,軍隊實力提升很大,諸葛亮認為的北伐良機已經到來。
建興三年,諸葛亮領軍南伐,臨走前劉禪給諸葛亮鈇鈸一套,曲是一個,前後羽葆鼓吹各一部,虎賁六十人。
後來諸葛亮深入荒地討伐雍闓、孟獲,他採納參軍馬謖的倡議,以攻心為主,先戰敗雍闓軍,然後七擒七縱孟獲,到了秋天安定所有亂事。
蜀漢在南中駐紮還獲得大量物資,還創建了無當飛軍這支精銳部隊。
經過長期準備,有了北伐的根基,諸葛亮恢復和東吳的聯盟、安定南中後,就開始北伐曹魏。
第一次北伐在228年,諸葛亮派趙雲帶領疑兵,做出由斜谷攻郿城的氣勢,吸引魏軍,自己率領大軍從祁山方向進攻,收攏的天水、南安、安定等郡接連叛離魏國投降蜀國,又收了姜維,一時關中狼煙四起。
但馬謖違背諸葛亮安排,被張郃打敗,丟失了街亭。
趙雲等人出兵也已失敗,諸葛亮迫不得已撤回漢中。
時過不久,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又背叛漢朝歸降曹魏。
第二次北伐是在童年,諸葛亮抓住陸遜在石亭打敗曹休的時機,出散關,圍攻陳倉,擊打二十多天沒有突破,曹魏援兵趕來,又一次被迫撤回漢中。
第三次北伐在建興七年,諸葛亮進攻武都、陰平,戰敗魏國援兵,攻奪這兩郡,留兵駐守,自己率大軍撤回漢中。
第二年,曹魏軍隊進攻漢中,諸葛亮為了鞏固防備又調遣援軍,由於當時大雨不停,子午谷、斜谷等道路不通,為軍撤回。
第四次北伐是231年,蜀軍圍攻祁山,魏軍大將司馬懿親自迎戰,諸葛亮想要決戰。
司馬懿知道蜀軍遠道而來,物資不足,憑藉險要堅守,誓不出兵。
諸葛亮使計想要用撤的方法誘惑敵人,但是司馬懿跟得很近,蜀軍只要停步,就紮營堅守。
這時李嚴挑唆劉禪,讓其發令要求撤軍,再看蜀軍糧草快要沒有,諸葛亮只好班師回朝,在撤退途中戰敗魏國大將張郃。
第五次北伐在234年,諸葛亮率領十萬大軍從斜谷口出發到達郿縣,在渭水南岸五丈原紮營。
司馬懿前去紮營攔截,耗著蜀軍不發兵作戰。
知道蜀軍遠道而來,運輸糧草是個問題,就和蜀軍打持久戰,諸葛亮吃過上次的虧有所準備,在渭水分兵屯田,準備和司馬懿長期對峙。
諸葛亮在這次出兵前曾與孫權約定同時伐曹,五月東吳率領十萬大軍討伐魏國戰敗,撤回江東,所以蜀軍只能和曹魏一起當方向長期交戰。
諸葛亮在長期征戰,因身體透支,身患重病,然後在五丈原病逝,臨終時託孤姜維,姜維按照他的囑咐,天正軍隊撤出斜谷。
為獨霸蜀漢軍政,不惜在諸葛亮死後暗害同僚?姜維四大疑點真相!
在上次在《本是曹魏烈士後代的他,卻「叛變」成為敵國的忠臣,還獲得高官厚爵》中我們曾經講到姜維人生際遇很傳奇,本來是曹魏重點栽培的烈士子弟,但是卻陰差陽錯成為了蜀漢棟樑。不過,正如其他許多三國人物...
諸葛亮與司馬懿之軍事才能大PK:誰更厲害一些?
諸葛亮與司馬懿誰更厲害?公元231年的二月,諸葛亮(時年51歲)率軍第四次北伐,並再次選定以祁山為攻擊方向。這次蜀軍遠征,大約呈現出了三個亮點:一是,諸葛亮採用了「木牛」(經改良過的帶有前轅的...
諸葛亮六出祁山,姜維九伐中原,為何曹魏不主動打蜀國?
按著三國演義的都知道,諸葛亮六出祁山,姜維九伐中原,可以說蜀國每每都是主動出擊魏國,反觀魏國從始至終都是一幅守勢,按理說魏國從各方面都碾壓蜀國,簡直不是一個量級的國家,怎麼卻打的如此被動?為何不...
歷史上的諸葛亮有何事跡?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舌戰群儒碾壓東吳文臣、草船借箭抖機靈、借東風呼風喚雨、借關羽之手在華容道捉放曹、三氣周瑜把周瑜擠兌得一命嗚呼、七擒孟獲一勞永逸、空城計震退司馬懿,火燒上方谷惜敗於天——以上...
歷史上對姜維九出祁山褒貶不一,《三國演義》的結尾說的很明確了
諸葛亮六出祁山是為了貫徹《隆中對》的戰略方針,可惜由於缺少了荊州這最重要的一環,所以每次北伐最終都被迫撤軍,甚至還曾遇到生死危機;但是諸葛亮從未放棄過,因為如果取勝了,就能使蜀隴連成一片,擴大地...
後三國時代的名將, 三國的悲劇天才,姜維之死
對於三國後期蜀國的將領姜維而言,這是一個在歷史裡也並不甚被關注的人物。一方面,是因為三國里名將太多,而這些名將所聚焦的歷史都在三國前期,而姜維所在的後期並不是名將活躍的舞台;另一方面,作為一個...
諸葛亮為何不取劉禪而自立為王?劉備遺詔竟暗藏千古懸案!
諸葛亮北伐失敗的原因?後代歷史學家對待諸葛亮北伐失敗的原因這個問題共總結出了兩個原因,一是街亭失守,使得諸葛亮一招走錯滿盤皆輸,馬謖的玩忽職守讓諸葛亮三次北伐都化作一堆泡影,第二個因素是因為後主...
諸葛亮北伐曹魏是以卵擊石還是有機可趁?
作為《三國演義》中的「正義方」,劉備領導的蜀國團隊一直被百姓寄予著統一中國的厚望。雖然三分天下之後的贏家是魏國曹操政權,可後人從未放棄過幻想:如果諸葛亮統帥蜀軍北上伐魏成功了呢?歷史會不會被改寫...
《三國演義》六出祁山
《三國演義》諸葛亮恢復與吳聯盟、平定南中後,就準備北伐曹魏。 第一次北伐在蜀漢建興六年(228年)春,他令趙雲等作疑兵,擺出由斜谷攻郿城的態勢,吸引魏軍;自己則率主力向祁山方向進攻,隴右的天水、...
軍師聯盟:土家族名將擊敗曹爽,改變了三國歷史的走向|文史宴
文|趙希夷編輯|陳露編者按:無論是在《三國演義》還是在《三國志》,乃至《軍師聯盟》劇中,曹爽伐蜀之役都沒有太多的存在感,但這一戰十分重要。對蜀漢而言,土家族名將王平橫空出世,抵擋了魏國超大規模的...
諸葛亮五次北伐的經過和戰績,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公元225年,蜀漢建興三年,諸葛亮南征孟獲等少數民族凱旋歸來,平定南中,將兵士氣高漲。諸葛亮又派費禕出使東吳,蜀吳聯盟進一步加強。公元226年,魏國皇帝曹丕病死,曹睿繼位,曹睿年幼,能力比不上曹...
諸葛亮北伐到底有沒有必要?如何看待諸葛亮北伐?
諸葛亮北伐,指的是從公元228年春至公元234年冬,蜀漢丞相諸葛亮,率領蜀軍先後對曹魏發動的五次戰爭。最終因積勞成疾,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享年54歲。至此歷時6年之久的北伐結束。關於諸葛亮北伐這...
論夢三國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兵敗始末!
在夷嶺之戰遭到慘敗之後,經過了六年多苦心準備,蜀國的兵力重新發展為鼎盛,全國兵力達12~13萬之多,而且,由於蜀國天然封閉的地理形勢,其兵力除了成都地區留一些,及監視盟國東吳用去少量兵力外,絕大...
出師未捷身先死,六出祁山是否真,諸葛亮幾齣祁山?
總是說諸葛亮「六出祁山」,百折不撓尋找一切出兵機會,盡忠盡節直到公元234年8月病死五丈原軍中。諸葛丞相真的是「六出」祁山麼,他的進攻方向是從漢中向西北,但不是每次都是必出祁山,還有司馬懿是在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