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被曹操嚇得倉皇逃竄,卻不棄十餘萬百姓,究竟目的何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發生在諸葛亮「舌戰群儒」期間,主人公為諸葛亮。

原文如下:


孔明聽罷,啞然而笑曰:「吾主劉豫州,向日軍敗於汝南,寄跡劉表,兵不滿千,將止關、張、趙雲而已:此正如病勢尪贏已極之時也,新野山僻小縣,人民稀少,糧食鮮薄,豫州不過暫藉以容身,豈真將坐守於此耶?夫以甲兵不完,城郭不固,軍不經練,糧不繼日,然而博望燒屯,白河用水,使夏侯惇,曹仁輩心驚膽裂:竊謂管仲、樂毅之用兵,未必過此。

至於劉琮降操,豫州實出不知;且又不忍乘亂奪同宗之基業,此真大仁大義也。


當陽之敗,豫州見有數十萬赴義之民,扶老攜幼相隨,不忍棄之,日行十里,不思進取江陵,甘與同敗,此亦大仁大義也。

寡不敵眾,勝負乃其常事。

昔高皇數敗於項羽,而垓下一戰成功,此非韓信之良謀乎?夫信久事高皇,未嘗累勝。

蓋國家大計,社稷安危,是有主謀。

非比誇辯之徒,虛譽欺人:坐議立談,無人可及;臨機應變,百無一能。

誠為天下笑耳!」這一篇言語,說得張昭並無一言回答。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時值曹操占據荊州、諸葛亮來到江東說服孫權組成聯盟之際。

當時,東吳文臣紛紛對諸葛亮進行責難,江東老臣張昭更是首當其衝,指責劉備毫無能力。

對此,諸葛亮予以了堅決駁斥,並舉出劉備「攜民渡江」為例,稱讚劉備的仁義。

也就是在這段話中,出現了「大仁大義」這句成語。


所謂的「大仁大義」,指的是為人寬厚,尊崇仁義。

這也是由《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首創的一句成語。


曹操突襲荊州,劉備率領襄陽及樊城一帶的百姓一路南下,這個故事不但在《三國演義》中出現,在歷史上也是真實存在的。

不過,很多人卻對劉備為何帶著百姓一起逃跑充滿了疑問,有人甚至將「攜民渡江」改成了「挾民渡江」,認為劉備這是裹挾荊州民眾,為的是延緩曹軍的進軍速度,為自己的脫險創造有利條件。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答案是否定的。

按照《三國志》的記載,劉備決定南下江陵,是在得到劉琮等荊州官吏已經決定投降曹操後充滿作出的決定。

而當劉備一行途徑襄陽記周邊地區時,有不少百姓自動加入劉備的隊伍一起南下,期間並不存在劉備強行裹挾百姓之事,而且這樣做無疑是拖慢的是自己的行軍速度。


其次,當劉備及百姓逃至當陽地區時,被曹純率領的曹軍精銳部隊——虎豹騎追上。

據《三國志·先主傳》及《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在當陽一戰中,不僅謀士徐庶的母親被曹軍抓獲,就連劉備的妻子也被曹軍生擒,劉備倉皇逃竄,自己也差點被曹軍俘虜。

試問如果劉備真的是「挾民渡江」,最少也會事先安排好自己及部下的家屬,又怎麼會連他(她)們都顧不上呢?


因此,所謂「挾民渡江」的說法是非常荒謬的。

劉備此舉,其目的正如《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所言,是大仁大義之舉,這也是劉備歲歷經磨難卻能笑到最後的一個重要原因:得民心。

這一點,是裝不出來的。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演義權略之11:舌戰群儒及其背後

(原創作品,版權所有,不得抄襲,不得轉載)劉備從樊城撤退後,前進目標是江陵。但曹操大軍追趕得很厲害,劉備放棄江陵,斜著跑到漢津口,遇到劉琦帶著船隊來接應,從此逃脫曹操的追趕。劉備和諸葛亮來到劉琦...

《三國演義》舌戰群儒片段

老話講,「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水滸裡面比較多的是叛亂、義氣等,年輕人氣盛,讀了那些好漢的事跡,容易心生反叛,不服管束。三國里比較多的用到權術與謀略,老年人經歷豐富,老於事故,看了三國之後,...

幾十萬大軍 就這樣消失

戰爭日期:公元208年7月~12月三國形成時期,孫權、劉備聯軍於漢獻帝建安十三年(208)在長江赤壁(今湖北蒲圻西北,一說今嘉魚東北)一帶大敗曹操軍隊,奠定三國鼎立基礎的著名戰役。 曹操基本統一...

三國演義之諸葛亮舌戰江東群雄

樊城大敗,讓劉備狼狽至極。往江陵進發的路上,劉備走的那叫一個慢。畢竟有兩城百姓扶老攜幼的跟著,一天也就能走上十幾里路。從襄陽到江陵,約四百多里的路程,這點路放今天開車三個半小時穩穩噹噹的就能到,...

也說攜民渡江,劉備赤壁之戰的首功之人

本文基於小說三國演義而非歷史。三國是一個能人輩出的時代,無數的英雄、梟雄、奸雄、武者、智者在這個大舞台上為了各自的目的而演出著不同的曲目,而無論怎麼評價,作為蜀漢開創者的劉備,三足鼎立中的一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