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評《三國演義》:劉備攜民渡江,實則害人利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今天要說的還是劉備攜民渡江的故事,也可是說是一場人為的事故。

只少有許多人認為,劉備的攜民渡江,是挾民渡江。

新野的老姓並非自願跟著他逃生,只少是不是全部自願的。

這樣說並不是憑空亂說的,我們來分析下下。

首先,新野城裡的老百姓是被劉備驅趕而逃的。

如果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都知道,劉備在逃離新野城之前,在城中曾貼出這樣的一個告示「無問老幼,願從者,即於今日皆跟我往樊城暫避,不可自誤。

」這句猛一看沒毛病,但大家要看重點「不可自誤」這四個字。

那麼這四個字是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如果不跟我劉備走,將會有大難臨頭。

後來大家都知道火燒新野吧,劉備確實是沒有欺騙老百姓,但這大難——火燒新野不是別人帶來的,而是劉備自家製造出來的。

要知道這火燒新野和火燒博望坡不同,博望坡是荒山,即是燒個十天半個月,也沒大礙。

火燒新野卻燒的是城中百性世代居住的家園。

再說了燒完新野並沒有更好的擋住來勢很猛的曹軍,反倒是把百姓的財產化為了灰盡。

現在知道為什麼城中的百姓都跟著劉備走了嗎,不走便被火燒,即使不被燒死,也是無家可歸了。

只能跟著劉備「暫避」了。

說到暫避,這其實是沒有辦法的說法,也是一個「虛假的廣告」,家園都燒光了,暫避即便是成功了,那以後怎麼回去呢。

如果老劉真的愛民,就不能把新野給燒了,即便是曹軍到了對百姓的騷擾恐怕也沒有這麼的徹底吧。

其次,劉備帶著百姓出逃,也為自己兵少將少的隊伍起到了一定的掩護作用。

縱觀歷史戰爭,除了日本人這個禽獸般的殺光燒光搶光的行徑。

一般不在殺紅眼了的時候,是不會對百姓下手的。

古代本就以占人口為主,並且是千方百計的收買人心。

但凡是有點志氣的統兵之人,都不會對百姓下手的。

劉備不舍百姓,雖不能說只是掩護自己,但這隻少是其目的之一。

因為劉備帶著百姓,對曹軍對自己下手的時候也會有所顧忌。

曹操謀士劉曄曾對曹操說過:「今劉備盡遷新野百姓入樊城,若我兵徑進,二縣為齏粉矣;不如先使人招降劉備。

備即不降,亦可見我愛民之心。

」曹操隨派徐庶去勸降劉備,足可見曹操也不想得了「濫殺無辜」之名。

也正是因為如此,劉備才有了一個喘息的機會。

最後,劉備實則是害了百姓。

我們先來看看,被劉備帶走的百姓其結果是怎麼樣的。

書中說到荒野之中「號哭之聲,震天動地,中箭著槍,拋男棄女者,不計其數。

」當陽劉備自己逃了以後,再也沒有聽說回來撫恤百姓的事。

大家可以想想,劉備多次遇難,連自己的妻兒都不要了,還能要一些百姓。

寫到這裡可是越寫越氣呀,諸位看官有什麼意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火燒博望坡?別逗了!

《三國演義》中,「火燒博望坡」發生在諸葛亮剛出山時:當時劉備依附劉表,在新野屯兵,曹操派夏侯惇引曹兵十萬,攻打劉備。諸葛亮運籌帷幄,略施妙計,火燒博望坡,大敗曹軍,真是「初出茅廬第一功」!

諸葛亮沒幹過的那些事

每讀一遍三國演義,對諸葛亮的敬佩就增加幾分,但演義終究不是歷史,今天我們就聊聊諸葛亮沒有干過的那些事。火燒博望:歷史上的博望坡之戰發生在公元202年,當時曹操正與袁尚交戰,許都空虛,劉表認為這是...

劉備「攜民渡江」是陰謀嗎?真相可能毀人三觀

劉備可以說是三國演義裡面最富有爭議的人物了,有人說他是真君子,一生仁德,善待他人,又有人認為他是一個虛偽的小人,假仁假義,江山都是騙和哭來的。如果我們持的是後面的角度,那麼回過頭來再去想想劉備作...

三國故事典故--火燒新野

蔡夫人議獻荊州,諸葛亮火燒新野。諸葛亮第一把火燒博望坡,夏侯淳大敗,曹操便親自領兵討伐新野劉備放棄了新野,到樊城以避曹軍。 曹操的部將曹仁領的兵到新野,見城門洞開,城中無人,便引軍進城中駐紮。夜...

劉備難捨新野十萬百姓之迷?真相竟是如此殘酷

在《三國演義》中,花了很多筆墨,用了很多心思,去突顯劉備仁德之君的光輝形象。但劉備仁德的背後,其實是一副梟雄的面目。在諸多劉備的光輝事跡中,不捨棄新野隨從的十萬百姓,是一個亮點。那劉備為何難捨...

劉備攜民渡江,帳本算得好!

劉備攜民渡江,是愛民,還是以民為盾掩護逃跑?原因是他算了一本帳。 諸葛亮火燒新野、水淹曹仁後,帶領新野軍民轉到樊城。曹操八路大軍攻樊城,假買民心誘降劉備,諸葛亮知樊城守不住,準備退守襄陽。劉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