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成語故事:方寸之地和方寸已亂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諸葛亮傳》,時間是在獻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主人公是徐庶。

原文如下:

俄而表卒,琮聞曹公來征,遣使請降。

先主在樊聞之,率其眾南行,亮與徐庶並從,為曹公所追破,獲庶母。

庶辭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與將軍共圖王霸之業者,以此方寸之地也。

今已失老母,方寸亂矣,無益於事,請從此別。

」遂詣曹公。

這段記載的大意是:不久後劉表病逝,劉琮聽說曹操前來征討,派使者向曹操投降。

劉備在樊城聽到這個消息,連忙率領部下和百姓湘南行進,諸葛亮與徐庶隨行。

中途劉備被曹操趕上並擊敗。

曹操俘獲了徐庶的母親。

徐庶向劉備告辭,指著自己的胸口說:「本來我想與將軍一起圖謀王霸大業,是因為有這顆心。

但如今我失去了年邁的母親,心也亂了,留下來對您的事業也不會有任何的幫助,我請求您讓我離開。

」隨後,徐庶便去到了曹操那裡。

本文要說的兩個成語,都出自徐庶與劉備的這段話中,分別為「方寸之地」和「方寸已亂」。

前者的意思是人心,該成語出自戰國列禦寇《列子·仲尼》中的「吾見子之心矣:方寸之地虛矣」;而後者指的是興許紛亂,這句成語則是徐庶的首創。

徐庶這個人物,之前我在介紹成語「閉口不言」時,已做過介紹。

他本是一名俠士,因殺人被官府抓獲,被救後來到荊州,棄武從文,成了諸葛亮的好朋友。

劉備之所以「三顧茅廬」去請諸葛亮,還是因為徐庶在劉備面前的大力推薦。

獻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進攻荊州,劉琮投降,劉備向江陵方向撤退。

途徑當陽長坂地區時,曹純所率領的曹軍精銳虎豹騎追上了劉備。

在這場混戰中,劉備慘敗,不僅自己的兩個女兒被俘,就連徐庶的母親也成了曹軍的俘虜。

當徐庶得知這一消息後,便向劉備辭行,從此投靠了曹操集團。

北伐時期,諸葛亮得知徐庶在曹魏帝國僅僅擔任了御史中丞這樣的虛職,還在感慨徐庶沒有受到重用。

足見諸葛亮對徐庶這位舊友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

參考書籍:《三國志》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成語故事:方寸之地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諸葛亮傳》,故事發生在獻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主人公是徐庶。原文如下:

閒扯三國(18):徐庶不言?

閒扯三國(18):徐庶不言? 「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這個典故出自《三國演義》。徐庶通過自薦成為劉備的軍師並數敗曹軍。為削弱劉備賺取徐庶,曹操的謀士程昱設計騙到徐庶母親,又以假書信將徐庶騙至曹...

歷史秘聞:徐庶到底是什麼時候推薦了諸葛亮

在諸葛亮出山前夕,關於劉備的精彩大戲當然是徐庶破曹軍。名士徐庶化名單福,主動將自己推薦給劉備,充當軍事參謀,小勝了兩回曹操,引起了曹操的注意,於是在查明徐庶真實身份之後,以徐母為人質,要挾徐庶來曹營。

比諸葛亮聰明的人,其實是徐庶,為什麼呢?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歷來被稱為最聰明,最智慧的代表人物,其實,比諸葛亮聰明的人是徐庶,為什麼這麼說呢?要弄清楚這個問題,就要弄清楚,徐庶為什麼不回到劉備陣營,甘願一生湮沒無聞?

三國成語故事:抱恨終天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四十一回,按照小說的時間順序應該是在獻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主人公是徐庶和劉備。原文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