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碩珍:《三國演義》演繹的成語故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小說家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演繹一個個生動活潑的成語故事:

暗送秋波:語出第八回。

東漢後期,董卓專權,民不聊生,司徒王允以婢女貂蟬為誘餌,實施連環計,借呂布之手除掉奸相。

呂布得到王司徒好處,主動登門致謝。

王允命貂蟬與呂布把盞,貂蟬送酒與布,兩下眉來眼去。

王允發話,願將小女送給將軍為妾,「布欣喜無限,頻以目視貂蟬。

貂蟬亦以秋波送情。

」秋波,秋天的水,比喻美女眼睛明亮清澈。

指暗中眉目傳情,引申為暗中進行勾搭。

明確使用成語「暗送秋波」的文學家是馮夢龍,「眉兒來,眼兒去,暗送秋波。

」(《桂枝兒?私窺》)

赤膊上陣:比喻毫無掩護地進行戰鬥,語出第五十九回。

東漢末年,涼州的馬超替父親馬騰報仇,率軍攻打曹操。

兩軍在渭口對陣。

曹操的猛將許褚拍馬舞刀,與挺槍縱馬的馬超展開激戰。

兩人鬥了一百多個回合,不見勝負,性急的許褚跑回陣中,卸下盔甲,赤膊上馬,繼續與馬超惡戰,直至後來兩軍混戰,才各自收兵。

赤壁鏖兵:比喻戰鬥激烈。

公元208年,曹操率幾十萬大軍南下進駐長江北岸的烏林,與駐紮在長江南岸赤壁的孫權、劉備聯軍對峙。

孫劉聯軍藉助刮東南風的有利條件,利用火攻,以少勝多,取得了赤壁之戰的勝利,奠定了三國鼎立局面的基礎。

參閱第四十九回。

髀肉復生:比喻久處安逸,壯志未酬,想有所作為。

出自第三十四回:玄德自知語失,遂起身如廁。

因見髀肉復生,亦不覺潸然流淚。

少頃復入席。

表見玄德有淚容,怪問之。

玄德長嘆曰:「備往常身不離鞍,髀肉皆散;今久不騎,髀里肉生。

日月蹉跎,老將至矣,而功業不建,是以悲耳!」

初生牛犢不怕虎:比喻青年人雖然大膽勇敢但缺乏經驗。

語出第七十四回。

自稱漢中王的劉備聽說曹操要聯合東吳進軍荊州,就命令鎮守荊州的關羽率部將廖化、關平出擊襄陽。

曹操將領曹仁抵抗不住,只好敗守樊城。

曹操派將領于禁、龐德領兵增援樊城。

龐德在與關羽交戰中,刀法熟,雙方不相上下。

但關平認為龐德是「初生之犢不懼虎」。

後來關雲長放水淹沒了樊城,消滅了于禁、龐德的軍隊。

這之前,于禁曾擔憂關羽用水攻,龐德竟不聽他的勸諫。

初出茅廬:現在常常比喻初出來工作,缺乏經驗。

出自第三十九回。

東漢末年,諸葛亮隱居南陽,劉備三次到他所居的茅廬去,邀請他出山相助,諸葛亮被深深感動了,答應幫他復興漢室。

他剛剛成為劉備的謀士,就碰上曹操的大將夏侯惇率十萬兵馬前來攻打。

當時劉備只有幾千人馬,敵我力量懸殊。

諸葛亮在博望坡設下埋伏,一場火攻,使幾十萬曹軍焦頭爛額,敗北而逃。

這是諸葛亮「初出茅廬第一功」。

賠了夫人又折兵:比喻本想占便宜,反而受到雙重損失。

語出第五十五回。

孫權想從劉備手中索取荊州,都督周瑜定下計策:假意將孫權的妹妹孫尚香許配給劉備,把劉備騙到東吳扣留起來,作為索回荊州的人質。

劉備按軍師諸葛亮的計策行事,到東吳後,得以成婚,並帶著夫人逃出東吳。

周瑜帶兵追趕,劉備的軍士齊聲大喊:「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

不知所云:原來為自謙,後來泛指語無倫次,令人難懂。

蜀主劉備臨終之際,把兒子劉禪托給諸葛亮。

諸葛亮全力輔佐後主劉禪。

七擒孟獲後,諸葛亮決定親自率軍伐魏。

臨行前,他給劉禪上了一道《出師表》,對治蜀提出許多忠告,同時也表明自己的忠心。

他在文末寫道:「今當遠離,臨表涕泣,不知所云。

」「不知所云」意為自己也不知道說了些什麼。

參閱第九十一回。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比喻不辭勞苦、奮鬥終身。

語出後《出師表》。

諸葛亮全力以赴幫助劉備建立了蜀國。

劉備死後,他又對內發展生產,整頓治安,對外平定南方叛亂,建立了鞏固的後方基地。

二出祁山之前,諸葛亮向後主劉禪上了後《出師表》,文末表示自己一定要「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小心謹慎,不辭勞苦地為蜀國處理,直到死為止)。

參閱第九十七回。

斷頭將軍:比喻堅決抵抗,寧死不屈的將領。

語見第六十三回。

劉備率兵進入益州後開始攻打益州牧劉璋。

鎮守荊州的諸葛亮、張飛等人也溯長江而上,攻占劉璋的地盤。

他們在巴郡打敗並活捉了劉璋部下、巴郡太守嚴顏。

張飛怒目叱責嚴顏:「大將到此,何為不降,而敢拒敵?」嚴顏全無懼色,回叱飛曰:「但有斷頭將軍,無降將軍!」

樂不思蜀:比喻樂而忘本或樂而忘返。

見第一百一十九回。

公元263年,魏國大將鄧艾攻破蜀國,劉禪投降後被帶到洛陽。

一次,司馬昭請劉禪飲酒,席間讓人表演了一些蜀國的樂舞。

當時,跟隨劉禪投降的蜀國人看後都產生了亡國的傷感,惟獨劉禪嬉笑自如。

司馬昭問後主:「頗思蜀否?」後主曰:「此間樂,不思蜀。

望梅止渴:望見梅子,流出口水就不渴了,比喻願望無法實現,借虛構的東西以自慰。

曹操行軍至汲道,軍士皆渴,曹操說:「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

」士卒聞之,口皆出水。

此故事最初見於南朝劉義慶著述的《世說新語?假橘》,被羅貫中收進長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里。

過河拆橋:自己過了河,便把橋拆掉。

比喻利用他人達到目的後,就把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人拋開。

語見元代前期康進之雜劇《李逵負荊》第三折:「你休得順水推舟,偏不許我過河拆橋」。

《三國演義》第四十二回描寫了張飛「過河拆橋」的故事:曹操摔軍追擊懷抱阿斗衝出長坂坡重圍的趙雲,見張飛橫刀立馬,站在當陽浮橋上,又見樹林裡塵土飛揚,恐有埋伏,披髮奔逃。

張飛見曹軍退卻,遂解去馬尾樹枝,下令拆斷橋樑,然後回馬來見玄德。

玄德聽說張飛喝退了曹操,又拆了橋樑,料定曹軍必然隨後追來。

劉備的預料是正確的。

《三國演義》里的成語,還有堅壁清野、絕妙好辭、變生肘腋、不可多得、開誠布公等成語故事,不再一一列舉。

當然,有些成語首先出自陳壽的《三國志》,還有其他早於《三國演義》的著作,經過羅貫中的生花妙筆更加傳神生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讀《出師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忠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

關雲長真的有民間傳的呢麼神嗎?

關羽(?-220年),字雲長,河東解良(今山西運城)人,東漢末年名將,早期跟隨劉備輾轉各地,曾被曹操生擒,於白馬坡斬殺袁紹大將顏良,與張飛一同被稱為萬人敵。 赤壁之戰後,劉備助東吳周瑜攻打南郡曹...

自負需要付出代價(關雲長)

三國呂布死後,關羽幾乎再無敵手,手持青龍偃月刀,腳跨赤兔馬,儼然成了另一個「呂布」天下無敵形象。關羽一直是被推崇的,但是細看看他後期的經歷,就有點讓人摸不著頭腦。馬超歸順劉備的時候,都說馬超武藝...

關羽死因種子的匯總

三國時代,能言善辯之人,數不勝數。他們或奉旨出使,或說服敵人,或舌戰群儒,語言便給,滔滔不絕,讓人嘆為觀止:《三國演義》,也因此成為職場語言學的典範。但是,《三國演義》中,也有憑藉語言致敗的人,...

三國「五虎上將」——趙雲 劉備的貼身保鏢

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高八尺,身姿偉岸,三國時期蜀漢名將。跟隨劉備將近三十年. 229年壽終正寢。公元261年,劉禪下令追諡趙云為順平侯。下面小白和大家從頭到尾看一下他的履歷

關公之死,死在一個「傲」字上

關羽是三國時期蜀漢最重要的武將之一,在《三國演義》中也是關鍵人物,他活著的時候被封為漢壽亭侯,拜前將軍,死了以後被諡壯繆候,是劉備最器重和信任的人。

趙子龍的「武神」稱號真的名副其實嗎?

只要是讀過《三國演義》的朋友,對於裡面的人物能夠脫口而出、信手拈來的,除了劉關張三兄弟、曹操、諸葛亮之外的,就絕對不會落下趙雲。因為趙雲在原著里,被羅貫中塑造得完美得不能再完美,身經征戰卻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