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諸葛亮要死磕力量強大的曹魏,而不捏軟柿子孫吳?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是伐吳還是伐魏,關係到蜀漢政權的合法性。
《三國演義》第八十一回「急兄仇張飛遇害 雪弟恨先主興兵」中趙雲勸阻劉備出兵的理由可謂一語中的。
卻說先主欲起兵東征,趙雲諫曰:
「國賊乃曹操,非孫權也。
今曹丕篡漢,神人共怒。
陛下可早圖關中,屯兵渭河上流,以討凶逆,則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若舍魏以伐吳,兵勢一交,豈能驟解。
願陛下察之……漢賊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
願以天下為重。
」
如趙雲所述,曹操是國賊,曹丕更是篡漢之賊,相比之下吳國並不是國賊,因為直到孫權奪荊州、誅關羽之時,在名義上都是漢臣。
襄樊之戰後,曹操上表任命孫權為驃騎將軍、假節兼荊州牧,封南昌侯——孫權與劉備一個是南昌侯,一個是漢中王(自封),同為漢臣,其矛盾自然是內部矛盾,所以趙雲會有「兄弟之仇,私也」之言。
但劉備/諸葛亮與曹丕之間則不同。
延康元年(220年)魏王曹丕代漢自立,這直接否定了漢朝的法統,其建立的魏朝與漢朝完全是兩個朝代。
如果承認了曹丕的地位,就相當於否認了劉備政權的合法性,這是蜀漢所無法接受的。
在此基礎上,有劉備則無曹丕,有曹丕則無劉備,以大勢論,劉備的確陷入了「王業不偏安,漢賊不兩立」的境遇,而這種境遇與孫權並沒有關係。
但後來孫權也稱帝了,這才從名分上否認了漢朝的正朔。
但這個時候,蜀弱吳孤,只有聯合才能北抗曹魏了。
如果劉備在世,吳蜀聯盟還一定能成,現在劉備已死,諸葛亮的情感包袱畢竟沒有劉備那麼強,自然可以聯合吳國死磕曹魏了。
說到底,名分也是由實力決定的。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
說出來可能蜀漢黨要傷心落淚了,但事實是清楚的。
在諸葛亮的策劃中,為何是「孫劉聯手」打曹操,而不是劉備先滅孫權後滅曹操?理由很簡單,以諸葛亮的判斷,劉備不是孫權的對手,倘若劉備按捺不住自己的慾望,先朝江東開黑槍,第一個死的就是劉備,而不是孫權。
我們以隆中對而論,諸葛亮對局勢的分析是這樣的:「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他不主張打江東,而主張劉備先謀取荊州,再西攻益州。
即便是拿下這兩個州之後,諸葛亮也不主張去攻打江東,而是要求劉備「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只有在做好以上四個條件之後,劉備才能北伐。
事實上,就在這個時候,劉備被勝利沖昏了頭腦,而擔任東方面軍區司令的關羽更失去理智,居然連續破壞蜀漢與江東的軍事盟友關係。
應該說,這個時候,劉備是最需要搞好與江東關係的,因為一旦生變,聯合北伐的條件便不復存在。
但蜀漢方面恰恰在這個最需要冷靜的時刻不冷靜了,首先是關羽,在沒有做好充分準備的情形之下突擊襄樊,結果是全軍覆沒、人地兩空;其次是劉備,同樣是沒有充分力量的情形之下東征荊州,結果也是全軍覆沒、人地兩空。
關羽的死、劉備的敗,充分表明蜀漢一方若是單打獨鬥,既搞不定曹魏,也打不過孫吳。
諸葛亮的事先判斷是對的,蜀漢只有尋求孫吳做盟友才有機會與曹魏抗衡。
那麼,孫吳為什麼還願意結交蜀漢這個半途而廢的朋友呢?沒辦法,因為孫吳單憑自己的力量也搞不定曹操,必須有一個幫手,這就是蜀漢。
所以,三國的力量對比,其實是蜀漢1孫吳2曹魏3,唯有孫劉聯盟,1+2才能=3。
為什麼諸葛亮要勸劉備登基稱帝?
在三國歷史上,劉備的一生可謂白手起家和屌絲逆襲的典範。劉備雖然自詡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但是在劉備出生後,不僅家道中落,而且只能依靠編席販履來謀生。相對於曹操、孫權等諸侯,劉備在出生上無疑...
三國時期孫權慫?奪荊州後和曹魏幹這事決定了劉備東征必敗
三國鼎立時期那位主公最慫,可能更多的人會選擇孫權,一個是和曹操、劉備比起來,孫權算是晚輩,在三國演義中有事沒事就和劉備一個愛好,那就是哭,在荊州之戰後,面對劉備大軍來襲,孫權開始卑微求和,而且三...
你不了解的孫權 開疆拓土三分天下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在南宋詞人辛棄疾的筆下,...
劉備攻打孫權真的是替關羽報仇嗎 答案沒有這麼簡單
221年,劉備很生氣。生氣的原因是,結拜兄弟關羽被孫權害死了!30多年的兄弟情深,讓劉備倍感痛苦。於是他決定,以為關羽報仇的名義,發兵討伐孫吳。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劉備卻是「衝冠一怒為兄弟...
曹操、孫權、劉備,誰謀略第一?從這塊全國最重要的地方看得出來
曹操、孫權、劉備對於荊州的處置,三人誰的謀略是第一?曹操是當世第一流出色的統帥,精通兵法,變化無方。但曹操之所以不能夠統一全國,是因為他手下缺乏如韓信之流的大將之才。如此,曹操在東西兩條戰線上只...
劉備為何不能統一天下?
三國演義中寫到水鏡先生司馬徽先劉備舉薦人才時說,臥龍鳳雛得一即可安定天下。劉備三顧茅廬後諸葛亮出山相助,為其規劃了統一天下的大策。赤壁之站,劉備取得荊州四郡,在孫吳不受重要的鳳雛龐統投靠劉備門下...
劉備以替關羽報仇為由,揮兵東征孫吳,為何當時曹魏不偷襲蜀漢?
關羽在公元219年,遭呂蒙和陸遜偷襲,敗走麥城,被斬於臨沮,可謂是英雄末路,令人肝腸寸斷。而作為關羽義兄的劉備聽到此消息,在三國演義中有一段,劉備聽到關羽被殺昏厥過去,然後痛哭流涕,誓要奪回荊州...
孫權的用人之道,孫權的性格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袞袞流。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出自辛棄疾《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懷古》)這首經典詩歌寫出了作...
夷陵之戰發動的前因後果,劉備是有預謀的,夢三國陸遜力克劉備
在那個人才輩出的三國時代,江東可謂人傑地靈,藏龍臥虎。中原板蕩,江南的少年英雄橫空出世,天下離亂,東南的青年才俊脫穎而出,前有孫策後有周郎,又要「坐斷東南」的孫權,更有後起之秀陸遜,三分天下,孫...
趙雲到底為什麼阻止劉備伐吳?絕非怕打敗仗!
公元221年,劉備稱帝之後,因為憎恨東吳奪走荊州,殺死關羽,準備討伐東吳。而大將趙雲則堅決勸阻劉備。作為跟隨劉備數十年的元老,趙云為何一心和領導唱反調?
劉備討伐東吳,為什麼不帶諸葛亮不帶趙雲?
關羽被殺,劉備舉蜀漢全國之力討伐東吳。在這場事關生死的戰鬥中,劉備並沒有帶他的軍師諸葛亮,也沒有帶五虎將軍趙雲(關、張、黃已死,馬超鎮守蜀北),因而成為了劉備伐吳最終失敗的原因之一。劉備本來就不...